悬挂式列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4239发布日期:2018-07-24 20:5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挂式列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的顶部通常为弧顶,因此通过弧形设置的车顶顶部形状可以直接进行排水。然而,对于悬挂式轨道列车而言,由于悬挂式列车的轨道位于列车车体上方,列车被吊在半空中行驶,因此,悬挂式轨道列车车体顶部通常为平顶,在遇到雨天天气时,雨水不易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挂式列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挂式列车不易排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列车,悬挂式列车包括:车顶,具有平面;排水结构,具有相连通的进水孔和排水孔,进水孔设置在车顶上,排水孔设置在车厢侧壁或车底。

进一步地,排水结构还包括:集水槽,设置在车顶上,集水槽与进水孔连通。

进一步地,集水槽沿车顶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排水结构还包括:排水软管,排水软管的一端与进水孔连通,排水软管的另一端与排水孔连通。

进一步地,排水结构还包括:过滤装置,设置在进水孔上。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为过滤网。

进一步地,进水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水孔的第一端设置在车顶,进水孔的第二端与排水孔连通,进水孔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进水孔的第二端的直径。

进一步地,进水孔的直径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排水孔设置在车厢侧壁上靠近车顶的一侧。

进一步地,悬挂式列车包括多个排水结构,多个排水结构分别位于车顶的两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为悬挂式列车配置排水结构,在车顶上设置进水孔,在车厢侧壁或车底上设置排水孔,当悬挂式列车行驶在雨水天气时,车顶处的雨水能够通过车顶上的进水孔进入,并从车体的侧壁或车底处的排水孔排出,此种配置方式能够实现雨水的顺利排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挂式列车不易排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列车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悬挂式列车的左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进水孔;12、排水孔;13、集水槽;14、排水软管;15、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列车,该悬挂式列车包括车顶和排水结构,其中,车顶具有平面,排水结构具有相连通的进水孔11和排水孔12,进水孔11设置在车顶上,排水孔12设置在车厢侧壁或车底。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为悬挂式列车配置排水结构,在车顶上设置进水孔11,在车厢侧壁或车底上设置排水孔12,当悬挂式列车行驶在雨水天气时,车顶处的雨水能够通过车顶上的进水孔11进入,并从车体的侧壁或车底处的排水孔12排出,此种配置方式能够实现雨水的顺利排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挂式列车不易排水的问题。

再者,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将悬挂式列车的排水结构的排水孔12设置在车厢侧壁上时,设置在车顶部的进水孔11与设置在车厢侧壁上的排水孔12之间的距离短,因此,相应地会缩短排水路径,能够快速对车厢顶部的雨水进行排除,排水效率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实现对悬挂式列车在雨水天气下行驶时,将聚集在车顶处的雨水的排出,排水结构还可配置为包括集水槽13,集水槽13设置在车顶上,集水槽13与进水孔11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结构进行排水时,雨水在集水槽13中聚集,然后通过排水结构的进水孔11进入,然后从车体的侧壁或车底处的排水孔12顺利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对车顶顶部各个部分的雨水进行充分收集排出,可将集水槽13设置为沿车顶的长度方向设置。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当悬挂式列车在雨天天气行驶时,由于在沿车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集水槽13,因此,对于沿车顶长度方向各个车顶位置的雨水均可以聚集至集水槽13中,并通过集水槽13进入排水结构的进水孔11中,并从排水孔12排出。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雨水由进水孔11至排水孔12的排出,可将排水结构配置为还包括排水软管14,排水软管14的一端与进水孔11连通,排水软管14的另一端与排水孔12连通。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在进水孔11与排水孔12之间设置排水软管14,从而能够顺利地将车顶部的雨水排出。再者,由于在进水孔11与排水孔12之间设置的是排水软管14,排水软管14能够进行弯曲,因此,对于进水孔11与排水孔12之间的路径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避免堵塞排水结构进水孔11和排水孔12,可将排水结构配置为还包括过滤装置15,过滤装置15设置在进水孔11上。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设置在进水孔11上的过滤装置15,能够对待流入排水结构中的雨水进行过滤,防止杂质等堵塞排水结构的进水孔11和排水孔12。

进一步的,考虑成本及获取的难易度,可将过滤装置15设置为过滤网。通过在进水孔11上设置过滤网,从而能够对待流入排水结构中的雨水进行过滤,防止杂质等堵塞排水结构的进水孔11和排水孔12。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雨水的顺利收集及流入,可将进水孔11配置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进水孔11的第一端设置在车顶,进水孔11的第二端与排水孔12连通,进水孔11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进水孔11的第二端的直径。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将进水孔11的第一端的直径设置为大于进水孔11的第二端的直径,因此,在雨水流至进水孔11处时,由于进水孔11的第一端的直径较大,因此能够方便雨水的流入。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雨水的顺利流入,具体地,可将进水孔11的直径配置为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应用此种配置方式,由于进水孔11的直径为由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变小,因此渐变直径式的进水孔结构能够实现雨水的顺利流入。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进一步缩短排水路径,使得车顶处的雨水能够尽快排出,可将排水孔12设置在车厢侧壁上靠近车顶的一侧。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排水效率,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列车配置为包括多个排水结构,多个排水结构分别位于车顶的两侧。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在车顶的两侧配置多个排水结构,从而能够同时对车顶部的雨水进行排出,能够极大地提高排水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