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600发布日期:2018-08-04 14:15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跨坐式单轨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轴转向架,具体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的跨坐式单轨车辆。



背景技术:

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具备对复杂地形有较强的适应性、土地占用少、运输量适中、造价低的优势,成为中小城市、山地城市和地质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的首选型式之一。跨坐式单轨车辆主要通过一条轨道梁来支撑、导向和稳定,车辆骑跨在轨道梁上行驶,车体重心在轨道上方。跨坐式单轨的轨道梁构造简单,既是承重结构又是轨道结构,结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轨道梁的维护工作量很低。

目前我国使用的跨坐式单轨的轨道梁均为矩形断面,矩形断面轨道梁的优点是便于制造,缺点是造成车辆的高度尺寸较大,车辆所需要的限界空间大,需要较大的隧道断面尺寸。倒T形轨道梁的优点是降低了车辆的高度,车辆所需要的限界空间小,可以适应国内现有地铁车辆的地下盾构隧道。但现有的单轨车辆的转向架无法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所述倒T形轨道梁包括底座和中央梁,所述中央梁设置于底座上,形成倒T形结构,所述单轴转向架包括:

走行于所述底座上的走行轮,所述走行轮设有一对,分布于所述中央梁两侧,各所述走行轮连接有一驱动机构;

走行于中央梁两侧面上的导向轮;

用于安装所述走行轮和导向轮的构架,所述构架跨坐于倒T形轨道梁上;

导向轮设有四对,对称设置于中央梁两侧,所述构架上还设置有空气弹簧和牵引拉杆,所述空气弹簧设有一对,安装于所述构架与车体接触处,所述牵引拉杆设有三根,牵引拉杆一端与构架连接,另一端与车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构架呈空间的“口”字型外形,包括两个侧梁和两个横梁,一对所述走行轮对称设置于两个侧梁上,四对所述导向轮对称设置于两个横梁上,一对所述空气弹簧对称设置于两个侧梁上,三根所述牵引拉杆连接于构架的一横梁上。

进一步地,位于同一横梁上的两对导向轮处于不同高度。

进一步地,三根所述牵引拉杆连接于横梁的不同高度处。

进一步地,三根所述牵引拉杆中,位于中央的牵引拉杆与位于两侧的牵引拉杆安装高度不同,位于两侧的牵引拉杆安装高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和横梁均为封闭的空心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构架的两根横梁上还对称设有一对辅助轮,所述辅助轮在走行轮爆胎时走行于中央梁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轮为实心滚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驱动机构中心对称设置于构架两侧,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减速齿轮箱和制动盘,所述减速齿轮箱分别连接驱动电机、走行轮和制动盘。

进一步地,所述构架上还设有与倒T形轨道梁的接触轨配合的受流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与倒T形轨道梁相配合的走行轮、导向轮、构架和牵引拉杆,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倒T形轨道梁;

2、通过空气弹簧实现垂向和横向缓冲,运行平稳性好;

3、位于构架同一横梁的两对导向轮在高度上有一定距离,车辆抗倾覆能力好;

4、三根牵引拉杆连接于横梁的不同高度处,以抑制构架的点头运动,牵引拉杆的垂向和横向附加刚度低;

5、驱动电机采用架悬方式,纵向布置,转向架结构紧凑;

6、设置有辅助轮,当走行轮充气时,辅助轮不与轨道梁的中央上表面接触,当走行轮爆胎时,辅助轮与轨道梁的中央上表面接触,起到应急走行的作用;

7、配合车体设计,可以使车辆适应国内现有地铁车辆的地下盾构隧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B型地铁盾构隧道内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车辆上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倒T形轨道梁2包括底座和中央梁,中央梁设置于底座上,形成倒T形结构,单轴转向架包括走行于底座上的走行轮3、走行于中央梁两侧面上的导向轮4和用于安装走行轮3和导向轮4的构架5,构架5上还设置有空气弹簧6和牵引拉杆7。

构架5呈空间的“口”字型外形,包括两个侧梁和两个横梁,两个横梁跨越倒T形轨道梁的上方。侧梁和横梁均为封闭的空心矩形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根成。

走行轮3设有一对,分布于中央梁两侧,各走行轮3连接有一驱动机构。走行轮3采用高压充气橡胶轮胎,其通过轴承安装在空心车轴上,并通过空心车轴固接在构架侧梁的内侧,走行轮3旋转而空心车轴不转。

导向轮4设有四对,对称设置于中央梁两侧。8个导向轮4充气橡胶轮胎,对称设置于两个横梁上,呈水平状态,与中央梁侧面配合。位于同一横梁上的两对导向轮4处于不同高度,能够提供抗倾覆能力。

空气弹簧6设有一对,安装于构架5与车体1接触处,可安装于构架5侧梁中央。空气弹簧6采用大曲囊的膜式空中弹簧,能够同时提供垂向、横向弹性,实现垂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的缓冲,并且能够产生较大的水平变形,以适应曲线上车体与构架之间的变位。

牵引拉杆7设有三根,牵引拉杆7一端通过球形转动关节与构架5连接,另一端通过球形转动关节与车体1连接。牵引拉杆7可以传递车体1与构架2之间的纵向牵引力和制动力。三根牵引拉杆7连接于横梁的不同高度处,以抑制构架的点头运动。本实施例中,位于中央的牵引拉杆与位于两侧的牵引拉杆安装高度不同,位于两侧的牵引拉杆安装高度相同。

两个驱动机构中心对称设置于构架两侧外,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9、减速齿轮箱10和制动盘11,减速齿轮箱10分别连接驱动电机9、走行轮3和制动盘11。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联接到减速箱10的输入轴,减速箱9的输出轴联接半轴,半轴穿过空心车轴后与走行轮3的轮毂联接,驱动走行轮3旋转。制动盘11设置在减速箱9的输入轴的外端,制动钳夹及制动缸设置在构架5上,制动缸的动力源可以是空气的,也可以是液压的。

在构架5侧梁上设置有用来安装驱动电机9和减速箱10的支撑座;在构架5横梁的内侧设置有用来安装导向轮4的安装座;在构架5侧梁中部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空气弹簧6的安装座;在构架5的一个横梁外侧中央以及横梁外侧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安装牵引拉杆7的安装座;在构架5横梁内侧中央设置有用来安装辅助轮8的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构架5的两根横梁上还对称设有一对辅助轮8,当走行轮充气时,辅助轮不与轨道梁的中央上表面接触,当走行轮爆胎时,辅助轮与轨道梁的中央上表面接触,起到应急走行的作用。本实施例中,辅助轮8为实心滚轮,设置在构架5的横梁内侧中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构架5上还设有与倒T形轨道梁的接触轨配合的受流靴12,从接触轨上受流或回流。

本实用新型还可实现一种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的跨坐式单轨车辆,该车辆上布置有两个上述单轴转向架。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