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岔转辙的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4215发布日期:2019-02-10 14:0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岔转辙的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岔转辙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在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道岔在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中起到车辆折返、换线、调度、编组等作用,道岔在进行转辙的过程中需要精准到达预设位置并进行锁定,这样在车辆通过时可以做到运行平稳、安全。

在转辙过程中,道岔梁的各个节点要求同步位移,协调一致并且保证精度,在现有的设备中运用道岔设备和电气控制系统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准确的转辙动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偏差,或者卡顿,设备未到达预设位置的情况下,会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要到现场进行排查,但是由于节点较多,现有设备无法准确给出具体错位地点,需要逐个排查,极大地浪费了时间,耽误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实时检测道岔转辙、故障报警、准确指示故障位置的道岔转辙的监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道岔转辙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主控电路和道岔设备控制道岔进行转辙动作;

s2:道岔转辙动作结束;

s3:监测电路监测道岔转辙结束位置,判断道岔各个位置是否到达预设位置;

若到达预设位置进入步骤s4

s4:将到达预设位置信息输送至显示装置,道岔转辙动作结束;

若未到达预设位置进入步骤s5

s5:监测电路监测道岔设备未到达预设位置处;将位置信息输送至显示装置,同时切断主控电路,设备停机;

s6:工作人员根据显示装置显示信息,进行现场抢修。

进一步的,每完成一次步骤s4对其进行累计计数,统计两次邻近步骤s5之间完成步骤s4的总数,记为频数,对比分析不同厂家设备之间频数的关系,确定最优采购方案。

这样,可以统计出道岔转辙过程产生故障的频率,也能够分析出不同厂家的设备产生故障的部位和故障频率,方便后续的采购,保障转撤设备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步骤s1所述的主控电路为安全型继电器构成的继电连锁电路。

这样,继电连锁电路控制道岔设备进行动作,继电连锁电路可以安全稳定的保障动作的运行。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道岔设备包括道岔梁、驱动电机、移动台车和传动机构。

这样,道岔梁为列车通过的支撑路线,驱动电机为转辙提供动力能源,移动台车可以完成道岔的移动、传动机构保障各部分之间的传动关系,整体配合,保障转撤动作各个节点到达预设位置。

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监测电路为plc控制控制电路,所述plc控制电路与设置在所述道岔上的行程开关电性连接。

这样,行程开关位于道岔设备处,与plc控制电路通过触点接触,道岔设备一旦到达预设位置,行程开关的触点也到达预设位置,将到达预设位置信息传输给plc控制电路,一但未到达预设位置,plc控制电路接收不到行程开关给出的信号,判断其未到达预设位置,则会发出报警信号,整个过程可以同时监测多个节点的行程开关,监测准确,保障监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行程开关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所述道岔在转辙过程中是否到达预设位置。

这样,行程开关设置在各个节点上,检测每一个节点,保证到达预设位置信息准确,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找出有效故障点。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为显示屏。

这样,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的数据,直观的观测到哪一个或者那几个节点没有到达预设位置,相比于之前需要逐个排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道岔转辙的监测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道岔转辙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主控电路和道岔设备控制道岔进行转辙动作;

s2:道岔转辙动作结束;

s3:监测电路监测道岔转辙结束位置,判断道岔各个位置是否到达预设位置;

若到达预设位置进入步骤s4

s4:将到达预设位置信息输送至显示装置,道岔转辙动作结束;

若未到达预设位置进入步骤s5

s5:监测电路监测道岔设备未到达预设位置处;将位置信息输送至显示装置,同时切断主控电路,设备停机;

s6:工作人员根据显示装置显示信息,进行现场抢修。

本实施例中,每完成一次步骤s4对其进行累计计数,统计两次邻近步骤s5之间完成步骤s4的总数,记为频数,对比分析不同厂家设备之间频数的关系,确定最优采购方案。

这样,可以统计出道岔转辙过程产生故障的频率,也能够分析出不同厂家的设备产生故障的部位和故障频率,方便后续的采购,保障转撤设备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步骤s1所述的主控电路为安全型继电器构成的继电连锁电路。

这样,继电连锁电路控制道岔设备进行动作,继电连锁电路可以安全稳定的保障动作的运行。

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所述道岔设备包括道岔梁、驱动电机、移动台车和传动机构。

这样,道岔梁为列车通过的支撑路线,驱动电机为转辙提供动力能源,移动台车可以完成道岔的移动、传动机构保障各部分之间的传动关系,整体配合,保障转撤动作各个节点到达预设位置。

本实施例中,步骤s3中所述监测电路为plc控制控制电路,所述plc控制电路与设置在所述道岔上的行程开关电性连接。

这样,行程开关位于道岔设备处,与plc控制电路通过触点接触,道岔设备一旦到达预设位置,行程开关的触点也到达预设位置,将到达预设位置信息传输给plc控制电路,一但未到达预设位置,plc控制电路接收不到行程开关给出的信号,判断其未到达预设位置,则会发出报警信号,整个过程可以同时监测多个节点的行程开关,监测准确,保障监测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程开关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所述道岔在转辙过程中是否到达预设位置。

这样,行程开关设置在各个节点上,检测每一个节点,保证到达预设位置信息准确,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找出有效故障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为显示屏。

这样,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的数据,直观的观测到哪一个或者那几个节点没有到达预设位置,相比于之前需要逐个排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约了维修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有多个检测节点,每个检测节点均设置有相对应的行程开关用于监测,在动作结束后,行程开关将各个节点的到达预设位置信息传输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综合判断各个节点的实际位置,并将位置信息传输到显示屏上,工作人员可根据显示屏上的信息直观的了解到实时信息,若出现故障,设备报警的同时,显示屏上将显示相应的故障点信息,便于维修人员及时进入现场维修,极大地保障了道岔转辙过程的顺畅性,列车通行的安全性,提高了故障维修效率;同时采用大数据分析,将故障频率与采购设备相结合,有效的提高采购辨识度,保障采购的设备耐用,故障率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