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片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6945发布日期:2019-03-22 20:3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片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管片运输车。



背景技术:

管片运输车主要用于隧道、矿山等工程施工的管片(仰拱块)运输设备,最常见的,地铁施工中,隧道盾构的管片均放置于管片运输车上,通过铺设的轨道运送至安装位置,由于管片运输车为钢铁材质,运输过程中发生较大振动会导致管片与管片运输车的接触位置发生刚性碰撞,导致管片破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管片运输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片与管片运输车的接触位置发生刚性碰撞,易导致管片破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管片运输车,包括:车体、轴箱、轮对及橡胶垫,所述车体包括第一车架、第二车架及连接架,所述第一车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相对布置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车架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相对布置的第二容置槽;所述轴箱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轴箱分别内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容置槽并相对布置,另两个所述轴箱分别内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容置槽并相对布置;所述轮对为两个,一所述轮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内置于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轴箱,另一所述轮对的两端分别转动内置于相对布置的另两个所述轴箱;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二车架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架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车架与所述第二车架的上表面均凸出于所述连接架的上表面布置,所述第一车架相对所述第二车架的一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二车架相对所述第一车架的一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及所述连接架的上表面合围形成一让位槽;所述第一侧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车架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侧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车架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橡胶垫为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该管片运输车运输管片时,将管片的凸弧面朝下布置,两个所述橡胶垫对所述管片的凸弧面起到支撑作用,管片的下端内置于所述让位槽,并在所述让位槽内呈悬空布置,避免管片与管片运输车发生刚性碰撞;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便于卡接定位管片,减小管片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除橡胶垫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运载管片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3运载管片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一预减振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片运输车,包括:车体1、轴箱2、轮对3、橡胶垫4及减振弹簧组5。

所述车体1包括第一车架11、第二车架12及连接架13,所述第一车架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相对布置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车架1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相对布置的第二容置槽;所述轴箱2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轴箱2分别内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容置槽并相对布置,另两个所述轴箱2分别内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容置槽并相对布置;所述轮对3为两个,一所述轮对3的两端分别转动内置于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轴箱2,另一所述轮对3的两端分别转动内置于相对布置的另两个所述轴箱2;所述第一车架11与所述第二车架12分别固定于所述连接架13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车架11与所述第二车架12的上表面均凸出于所述连接架13的上表面布置,所述第一车架11相对所述第二车架12的一面为第一侧面11a,所述第二车架12相对所述第一车架11的一面为第二侧面12a;所述第一侧面11a、所述第二侧面12a及所述连接架13的上表面合围形成一让位槽1a;所述第一侧面11a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车架1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斜面11b;所述第二侧面12a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车架1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斜面12b;所述第一斜面11b与所述第二斜面12b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所述橡胶垫4为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垫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斜面11b、所述第二斜面12b上;该管片运输车运输管片a时,将管片a的凸弧面朝下布置,两个所述橡胶垫4对所述管片a的凸弧面起到支撑作用,管片a的下端内置于所述让位槽1a,并在所述让位槽1a内呈悬空布置,避免管片a与管片运输车发生刚性碰撞;所述第一斜面11b与所述第二斜面12b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便于卡接定位管片a,减小管片a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晃动,并且该管片运输车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较短,运行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11b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固定一所述橡胶垫4两侧的第一凸块11b1;所述第二斜面12b上设置有多个卡接固定另一所述橡胶垫4两侧的第二凸块12b1,便于安装所述橡胶垫4时对其定位。

所述减振弹簧组5为八个,每个所述第一容置槽及每个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均并排设置有两个所述减振弹簧组5;内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所述减振弹簧组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顶面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轴箱2的上端固定连接;内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所述减振弹簧组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顶面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轴箱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弹簧组5起到弹性减振作用;优选的,所述减振弹簧组5包括第一弹簧51及第二弹簧52,所述第一弹簧51同轴套设于所述第二弹簧52,且所述第一弹簧51的劲度系数大于所述第二弹簧52的劲度系数。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所述橡胶垫4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多个球形凹面4a,将管片a搁置于所述橡胶垫4上,管片a的重力会排出球心凹面4a内的部分空气,使得所述球形凹面4a对管片a起到负压吸附作用。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1~1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车架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旋转支点11c,所述第二车架1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旋转支点12c;所述的管片运输车还包括第一预减振机构6及第二预减振机构7,所述第一预减振机构6设置于所述第一车架11上,所述第一预减振机构6包括第一摇杆61、第一辊筒62及第一扭簧63,所述第一摇杆6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支点11c,所述第一摇杆6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辊筒6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扭簧62设置于所述第一摇杆61与所述第一旋转支点12c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一摇杆61转动时,所述第一扭簧63产生一驱动所述第一摇杆61反向转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第一车架1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初始角度限位块11d,所述第一初始角度限位块11d抵接于所述第一摇杆61转动方向的一侧,并限制所述第一摇杆61的上端向远离所述连接架13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预减振机构7设置于所述第二车架12上,所述第二预减振机构7与所述第一预减振机构6的结构相同,并对称布置,具体的,所述第二预减振机构7包括第二摇杆、第二辊筒及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摇杆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支点12c,所述第二摇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辊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二摇杆与所述第二旋转支点12c的连接位置,所述第二摇杆转动时,所述第二扭簧产生一驱动所述第二摇杆反向转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第二车架1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初始角度12d限位块,所述第二初始角度限位块12d抵接于所述第二摇杆转动方向的一侧,并限制所述第二摇杆的上端向远离所述连接架13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摇杆61与所述第二摇杆在初始位置呈倒八字形布置,管片a放置于所述橡胶垫4上时,会先与所述第一辊筒62、所述第二辊筒接触,并下压所述第一辊筒62及所述第二辊筒,起到预减振作用,避免放置管片a的过程中产生较大振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62及所述第二辊筒的外周面均设置有弹性橡胶层,避免磨损管片。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