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铁用动力挂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844发布日期:2018-10-30 23:3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车体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铁用动力挂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迅速壮大,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们的出行量越来越大,这种出行量的增加,并不局限于单个城市内,而是已经扩散到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现有交通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世界各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汽车拥堵现象。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式来解决日益增长的出行量所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于空轨列车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具有对地面建筑设施影响小、开通后列车运行速度快、轨道走向铺设灵活、运行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故其在很多城市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德国、日本均较早地实现了悬挂式轨道交通体系的研发设计,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空铁用动力挂件的结构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如何进一步优化空铁用动力挂件的结构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铁用动力挂件,本动力挂件结构简单,方便制造、维护及装配。

一种空铁用动力挂件,包括轮毂电机及挂架,所述挂架呈L形,轮毂电机的电机轴与挂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挂架上的两段分别为A段和B段,轮毂电机在挂架上的连接点为A段的端部,还包括固定于B段上的轮架,所述轮架上安装有导向轮;

轮毂电机、导向轮两者位于B段的同侧。

具体的,本方案提供的动力挂件可用于横截面呈倒T形的倒T型轨道梁:倒T型轨道梁包括横板和竖板,竖板的下端与横板的中部相接,竖板各侧的横板部分均作为轨道梁的行走面,横板左、右两侧的侧面均作为轨道梁的导向面。

本方案在使用时,A段作为挂架的上端,B段作为挂架的下端。所述轮毂电机的轮毂上,即轮毂电机的转子上用于安装列车的行走轮,且行走轮的轮面支撑于轨道梁的行走面上,轮毂电机作为行走轮转动的动力源。由于导向轮与轮毂电机位于B段的同侧,在本挂件安装时轮毂电机与导向轮均位于B段靠近轨道梁的一侧,这样,可实现行走轮与行走面配合的同时,导向轮与横板的侧面相配合。同时本方案在运用时,车体连接于挂架的下端。这样,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本挂件,由于车体不同侧的挂件上的导向轮与轨道梁的不同侧接触,这样,可通过轨道梁两侧的导向轮,限定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在轨道梁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采用以上提供的挂件方案,在空铁列车轨道建设以及动力挂件设置过程中,由于本挂件的结构非常简单,不仅可使得挂件本身的制造、安装、维护更容易实现,同时相适应的轨道梁的结构形式也更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具体的轮毂电机、导向轮两者分别与挂架的连接形式,所述导向轮的轮轴与B段的轴线平行,轮毂电机的电机轴轴线与A段的轴线共线。采用本方案,在使用时,若轨道梁上的行走面为水平面,在本挂件装配时,A段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B段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轮毂电机上的行走轮与为水平面的行走面配合,导向轮的轮面与为竖直面的轨道梁侧面配合。

为方便本挂件与列车车体的连接,所述B段的端部还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连接板与车体螺栓连接的螺栓孔。设置为挂架上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上具有螺栓孔,这样,不仅可实现本挂件与车体形成可拆卸连接,在实现挂件与车体连接时,不仅连接方便,同时不会因为如采用焊接连接引入热量而影响挂件、车体的力学性能、防腐性能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在使用时,A段作为挂架的上端,B段作为挂架的下端。所述轮毂电机的轮毂上用于安装列车的行走轮,且行走轮的轮面支撑于轨道梁的行走面上,轮毂电机作为行走轮转动的动力源。由于导向轮与轮毂电机位于B段的同侧,在本挂件安装时轮毂电机与导向轮均位于B段靠近轨道梁的一侧,这样,可实现行走轮与行走面配合的同时,导向轮与横板的侧面相配合。同时本方案在运用时,车体连接于挂架的下端。这样,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本挂件,由于车体不同侧的挂件上的导向轮与轨道梁的不同侧接触,这样,可通过轨道梁两侧的导向轮,限定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在轨道梁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采用以上提供的挂件方案,在空铁列车轨道建设以及动力挂件设置过程中,由于本挂件的结构非常简单,不仅可使得挂件本身的制造、安装、维护更容易实现,同时相适应的轨道梁的结构形式也更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铁用动力挂件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轨道梁,2、行走轮,3、轮毂电机,4、轮架,5、导向轮,6、挂架,61、A段,62、B段,7、车体,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空铁用动力挂件,包括轮毂电机3及挂架6,所述挂架6呈L形,轮毂电机3的电机轴与挂架6的一端固定连接;

挂架6上的两段分别为A段61和B段62,轮毂电机3在挂架6上的连接点为A段61的端部,还包括固定于B段62上的轮架4,所述轮架4上安装有导向轮5;

轮毂电机3、导向轮5两者位于B段62的同侧。

具体的,本方案提供的动力挂件可用于横截面呈倒T形的倒T型轨道梁1:倒T型轨道梁1包括横板和竖板,竖板的下端与横板的中部相接,竖板各侧的横板部分均作为轨道梁1的行走面,横板左、右两侧的侧面均作为轨道梁1的导向面。

本方案在使用时,A段61作为挂架6的上端,B段62作为挂架6的下端。所述轮毂电机3的轮毂上用于安装列车的行走轮2,且行走轮2的轮面支撑于轨道梁1的行走面上,轮毂电机3作为行走轮2转动的动力源。由于导向轮5与轮毂电机3位于B段62的同侧,在本挂件安装时轮毂电机3与导向轮5均位于B段62靠近轨道梁1的一侧,这样,可实现行走轮2与行走面配合的同时,导向轮5与横板的侧面相配合。同时本方案在运用时,车体7连接于挂架6的下端。这样,通过在车体7的两侧均设置本挂件,由于车体7不同侧的挂件上的导向轮5与轨道梁1的不同侧接触,这样,可通过轨道梁1两侧的导向轮5,限定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在轨道梁1宽度方向上的位置。采用以上提供的挂件方案,在空铁列车轨道建设以及动力挂件设置过程中,由于本挂件的结构非常简单,不仅可使得挂件本身的制造、安装、维护更容易实现,同时相适应的轨道梁1的结构形式也更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具体的轮毂电机3、导向轮5两者分别与挂架6的连接形式,所述导向轮5的轮轴与B段62的轴线平行,轮毂电机3的电机轴轴线与A段61的轴线共线。采用本方案,在使用时,若轨道梁1上的行走面为水平面,在本挂件装配时,A段61的轴线位于水平方向,B段62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轮毂电机3上的行走轮2与为水平面的行走面配合,导向轮5的轮面与为竖直面的轨道梁1侧面配合。

为方便本挂件与列车车体7的连接,所述B段62的端部还固定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上设置有用于实现连接板8与车体7螺栓连接的螺栓孔。设置为挂架6上设置有连接板8,且连接板8上具有螺栓孔,这样,不仅可实现本挂件与车体7形成可拆卸连接,在实现挂件与车体7连接时,不仅连接方便,同时不会因为如采用焊接连接引入热量而影响挂件、车体7的力学性能、防腐性能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对应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