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5744发布日期:2018-12-14 21:5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安全防护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轨行区的安全一直是安全管控的重点、难点,也是事故多发点。以往的轨行区施工防护为施工区域两端防护员穿防护背心、带警示灯、持对讲机进行防护工作。上述防护方式,一来防护效果有限,二来对防护员本身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同时对于溜车等一些极端紧急情况也达不到防护的效果。为此,有必要就轨行区施工防护装备研究、设计和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轨行区的安全防护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防护效果同时也能有效保障防护员安全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

一种安全防护警示装置,所述安全防护警示装置包括挡车结构和锁紧结构和警示结构,所述警示结构固定在所述锁紧结构的上方以提醒和警示轨行区车辆,所述挡车结构与锁紧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挡车结构通过所述锁紧结构锁紧固定在钢轨上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车结构包括底板和挡车部,所述底板与所述锁紧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挡车部为在所述底板上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强制阻止制动溜车车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近似呈倒V型,所述倒V型凸起远离所述锁紧结构的侧面为挡车坡面,所述挡车坡面能够强制阻止制动溜车车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还包括前导面,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前导面向远离所述挡车坡面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支撑固定部、抓钩板和锁紧部,所述支撑固定部与所述挡车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抓钩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固定部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抓钩板的第二端穿过钢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后通过所述锁紧部与所述支撑固定部的第二端锁紧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包括扣紧扳手和连接件,所述扣紧扳手与所述支撑固定部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扣紧扳手上且第二端与所述抓钩板的第二端搭接,向上扳动扣紧扳手带动连接件向上运动进而拉紧所述抓钩板,使所述抓钩板贴紧钢轨的下底面并且使所述支撑固定部贴紧钢轨的上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还包括U型钢筋扣,所述抓钩板的第二端设置有反爪面,所述U型钢筋扣的开口端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U型钢筋扣的封闭端钩入所述抓钩板第二端的反爪面之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结构包括警示灯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锁紧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所述警示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结构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灯设置于所述灯罩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结构还包括警示牌,所述警示牌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牌上分别设置有蓝色反光膜、红色反光膜、白色反光膜以及文字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防护警示装置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挡车结构和所述支撑柱上。

上述安全防护警示装置,包括挡车结构和锁紧结构和警示结构,所述警示结构固定在所述锁紧结构的上方以提醒和警示轨行区车辆,所述挡车结构通过所述锁紧结构锁紧固定在钢轨上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集轨行区安全警示和安全防护功能于一身,当轨行车辆发生溜车时,有效对溜逸车辆起到强制制动作用,从而有效保护轨行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防范轨行区安全事故。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材料常见、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加工容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挡车结构 100

底板 110

前导面 111

挡车部 120

挡车坡面 121

锁紧结构 200

支撑固定部 210

抓钩板 220

锁紧部 230

扣紧扳手 231

连接件 232

U型钢筋扣 233

钢轨 300

警示灯 400

支撑柱 500

灯罩 600

警示牌 700

蓝色反光膜 710

红色反光膜 720

白色反光膜 730

加强筋 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警示装置,所述安全防护警示装置包括挡车结构100和锁紧结构200,所述挡车结构100与锁紧结构200固定连接,所述挡车结构100通过所述锁紧结构200锁紧固定在钢轨300上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通过所述锁紧结构200将所述挡车结构100锁紧固定在钢轨300上,所述挡车结构100的底部紧贴在钢轨300的上表面上并锁紧,能承受限定范围内溜车车辆运动的冲击,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

可选地,所述挡车结构100与锁紧结构200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

请继续参见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车结构100包括底板110和挡车部120,所述底板110与所述锁紧结构200固定连接,所述挡车部120为在所述底板110上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强制阻止制动溜车车辆。具体是所述凸起阻挡溜车车辆的车轮,进而实现对溜车车辆的强制制动。

可选地,所述底板110与所述锁紧结构200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锁紧结构200与所述底板110和挡车部120均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110采用4.5mm碳钢板。

可选地,所述凸起可以为多种形状,只要能够对溜车车辆实现强制阻止制动即可,比如所述凸起可以为山脊型、长方形等。

请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近似呈倒V型,所述倒V型凸起远离所述锁紧结构200的侧面为挡车坡面121,所述挡车坡面121能够强制阻止制动溜车车辆。具体是通过所述挡车坡面121阻挡溜车车辆的车轮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倒V型结构的凸起与底板110共同形成三角形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此外,倒V型结构阻挡溜车车辆时,水平方向上会产生一个与溜车车辆运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

可选地,所述倒V型凸起可以为四周封闭的中空结构。

可选地,所述倒V型凸起仅包括挡车坡面121和辅助面,所述挡车坡面121和辅助面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固定连接比如焊接。

可选地,所述挡车坡面121和辅助面均采用4.5mm碳钢板。

可选地,所述挡车坡面121与底板110的夹角为60°±3°,最高点距离底板110的高度是80mm±3mm。

请参见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0还包括前导面111,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前导面111向远离所述挡车坡面121的方向延伸。所述前导面111与底板110固定连接,向远离所述挡车坡面121的方向延伸紧贴在钢轨300的上表面,溜车车辆的车轮经所述前导面111后与所述锁紧结构200接触并被锁紧结构200强制阻止制动,此时溜车车辆的车轮一部分压在前导面111上,还有一部分抵接在挡车坡面121上,不会轻易引起所述挡车结构100的大幅度形变而使得挡车结构100偏离钢轨300。

可选地,所述前导面111与所述底板110固定连接如焊接,当然两者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前导面111与所述底板110和和挡车坡面121均固定连接,使得前导面111与挡车坡面121之间平缓过度。

可选地,所述前导面111采用4.5mm碳钢板,呈梯形状,上底宽40mm、下底宽75mm、高130mm。

请参阅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结构200包括支撑固定部210、抓钩板220和锁紧部230,所述支撑固定部210与所述挡车结构100固定连接,所述抓钩板22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抓钩板220的第二端穿过钢轨300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后通过所述锁紧部230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的第二端锁紧固定。锁紧固定后,所述抓钩板220贴紧钢轨300的下底面并且使所述支撑固定部210贴紧钢轨300的上表面,所述挡车结构100紧贴在钢轨300的上表面上,能承受限定范围内溜车车辆运动的冲击,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

可选地,所述抓钩板22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的第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的第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抓钩板220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第一端的通孔相适应的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第一端的通孔和所述连接部上的孔将所述抓钩板220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连接,所述抓钩板220能够绕着上述转轴转动穿过钢轨300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之后通过所述锁紧部230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的第二端锁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抓钩板220呈L型,L型抓钩板220的高度与轨道高度相适配,以方便L型抓钩板220通过转动穿过钢轨300与地面之间的间隙。

请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230包括扣紧扳手231和连接件232,所述扣紧扳手231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23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扣紧扳手231上且第二端与所述抓钩板220的第二端搭接,向上扳动扣紧扳手231带动连接件232向上运动进而拉紧所述抓钩板220,使所述抓钩板220贴紧钢轨300的下底面并且使所述支撑固定部210贴紧钢轨300的上表面。向上扳动扣紧扳手231一定角度,所述抓钩板220贴紧钢轨300的下底面并且使所述支撑固定部210贴紧钢轨300的上表面。所述挡车结构100紧贴在钢轨300的上表面上,能承受限定范围内溜车车辆运动的冲击,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向下扳动扣紧扳手231一定角度,带动连接件232向下运动进而松开所述抓钩板220,解除锁紧结构200对挡车结构100的锁定。

可选地,所述扣紧扳手231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第二端连接的端部呈现一定弯折,另一端部为握持部。所述连接件23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扣紧扳手231的弯折部上且第二端与所述抓钩板220的第二端搭接。

请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部230还包括U型钢筋扣233,所述抓钩板220的第二端设置有反爪面,所述U型钢筋扣233的开口端与所述连接件232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U型钢筋扣233的封闭端钩入所述抓钩板220第二端的反爪面之中。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结构包括警示灯400和支撑柱500,所述支撑柱500的底端与所述锁紧结构20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500的顶端与所述警示灯400连接。所述警示灯400与所述支撑柱500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500的底端与所述支撑固定部210固定连接比如焊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500为方管立柱,所述方管立柱的外表面镀锌且包裹有红白反光警示胶带。

可选地,所述警示灯400为爆闪LED警示灯,警示灯400外形尺寸为高度145mm,直径95mm。

可选地,爆闪LED警示灯制作材料为:底部ABS,外壳AS。

可选地,爆闪LED警示灯采用两节节D号电池,使用寿命≥70h。

可选地,爆闪LED灯参数为频率7Hz,直径Φ5,数量6颗,红色,爆闪方式为闪光-关闭。

可选地,爆闪LED灯的光控启动亮度:300-700lux开启。

具体地,爆闪LED灯在黑暗环境下的可视距离为200米以上。

可选地,爆闪LED警示灯底部通过强磁吸引方式与所述支撑柱500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结构还包括灯罩600,所述灯罩600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柱500固定连接,所述警示灯400设置于所述灯罩600内。所述灯罩600对放置于其内部的爆闪LED灯有支撑和防护作用。

可选地,所述灯罩600包括上板、下板和支撑杆,上板和下板分别固定在支撑杆的两端,下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方管立柱焊接固定,所述爆闪LED灯固定在所述下板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灯罩600的上下板材质为2.0mm碳钢板,灯罩600呈圆形并且可以打开和锁紧。

可选地,所述灯罩600高度160±2mm,灯罩600底部离轨面距离940±3mm。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结构还包括警示牌700,所述警示牌700固定在所述支撑柱500上。

优选地,所述警示牌700固定在靠近所述灯罩600的位置处,铝牌上端与灯罩600底板110连接。

可选地,所述警示牌700通过铝槽、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柱500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警示牌700的材料为铝合金材质,铝板厚度1.0mm。

可选地,所述警示牌700的外形尺寸为长350mm,宽250mm,四角圆弧过渡。

请继续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示牌700上分别贴有蓝色反光膜710、红色反光膜720、白色反光膜730以及文字标识。

可选地,所述红色反光膜720呈圆形,贴于所述警示牌700靠近顶部的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圆形红色反光膜720的直径为240mm。

可选地,所述白色反光膜730呈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白色反光膜730覆盖在所述圆形红色反光膜720的中心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长方形白色反光膜730的长度为190mm,宽度为50mm。

可选地,所述警示牌700的正面上,除了所述白色反光膜730和所述红色反光膜720之外的部分为蓝色反光膜710。

可选地,所述文字标识采用文字“禁止通行”,“禁止通行”用交通标志专业字体,采用白色反光字,“禁止通行”设置于所述警示牌700靠近底部位置处,覆盖部分所述蓝色反光膜710上。

参照交通行业标准(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禁止通行”警示牌700标志图案制作警示牌700,分别贴蓝、红、白反光膜,反光膜逆反射系数如下表。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防护警示装置还包括加强筋800,所述加强筋80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挡车结构100和所述支撑柱500上。所述加强筋800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挡车结构100靠近所述固定结构的面上,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500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筋800的设置能够增强所述挡车结构100的强度,还能够增强所述安全防护警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上述安全防护警示装置,包括挡车结构和锁紧结构和警示结构,所述警示结构固定在所述锁紧结构的上方以提醒和警示轨行区车辆,所述挡车结构通过所述锁紧结构锁紧固定在钢轨上以强制制动溜车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集轨行区安全警示和安全防护功能于一身,当轨行车辆发生溜车时,有效对溜逸车辆起到强制制动作用,从而有效保护轨行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防范轨行区安全事故。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警示装置材料常见、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加工容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