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359发布日期:2019-03-08 17:44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火车站中会有很多火车还没有进站时,乘客已经在站台上等待火车到来的情形,但是铁路车站站台并没有设置任何安全防护装置,很容易出现乘客在等待火车到来的时候跌落站台,现有技术中可见地铁车站站台边缘设置屏蔽门,但是铁路运输与城市轨道交通完全不同,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调车作业,加水等作业,如果设置地铁车站的屏蔽门,地铁屏蔽门安装成本高,并且地铁屏蔽门并不能够随时拆装,不能保证车站作业所必须的空间,会影响铁路的上述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站台上的多个升降拦网装置和多个固定拦网装置;

所述升降拦网装置设置在火车停车后车门所在处,所述固定拦网装置设置在火车停车后车厢所在处;

所述升降拦网装置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管Ⅰ、水平设置的移动杆Ⅰ、水平设置的固定杆Ⅰ,所述固定管Ⅰ内设有丝杠,所述丝杠包括丝杆、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外套接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上设有与所述移动杆Ⅰ的端部相匹配的卡槽;

所述固定管Ⅰ所在处的站台预埋有螺纹孔Ⅰ,所述固定管Ⅰ的底部与所述螺纹孔Ⅰ螺纹配合将所述固定管Ⅰ固定在所述螺纹孔Ⅰ内,且所述螺纹孔Ⅰ的下方预埋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螺纹孔Ⅰ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固定管Ⅰ的轴线重合;所述固定管Ⅰ的侧壁上以所述固定管Ⅰ的轴线为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滑动长孔,所述滑动长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管Ⅰ的轴线平行,且所述滑动长孔与所述移动杆Ⅰ相匹配,所述移动杆Ⅰ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滑动长孔并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所述站台在两个所述螺纹孔Ⅰ之间加工有矩形槽,所述固定杆Ⅰ设置在所述矩形槽槽底,且所述固定杆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纹孔Ⅰ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杆Ⅰ与所述移动杆Ⅰ之间设有拦网Ⅰ,所述拦网Ⅰ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杆Ⅰ通过挂钩连接,所述拦网Ⅰ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Ⅰ通过挂钩连接;

所述固定拦网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管Ⅱ、水平设置的移动杆Ⅱ、水平设置的固定杆Ⅱ,所述移动杆Ⅱ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所述固定管Ⅱ的顶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端相配合的移动杆固定槽Ⅱ,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移动杆固定槽Ⅱ内;

所述固定管Ⅱ所在处的站台预埋有螺纹孔Ⅱ,所述固定管Ⅱ的底部与所述螺纹孔Ⅱ螺纹配合将所述固定管Ⅱ固定在所述螺纹孔Ⅱ内,所述固定管Ⅱ的下部设有多个固定杆固定槽Ⅱ,且多个所述固定杆固定槽Ⅱ以所述固定管Ⅱ的轴线为轴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杆固定槽Ⅱ与所述固定杆Ⅱ相匹配,所述固定杆Ⅱ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固定槽Ⅱ内;

所述固定杆Ⅱ与所述移动杆Ⅱ之间设有拦网Ⅱ,所述拦网Ⅱ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杆Ⅱ通过挂钩连接,所述拦网Ⅱ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Ⅱ通过挂钩连接。

所述固定管Ⅰ的上部侧壁上设有人体感应器和与所述人体感应器相匹配的警示灯。

所述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人体感应器、所述警示灯、所述电机电连接的地面控制系统。

所述固定管Ⅰ的下部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杆Ⅱ相匹配的固定杆安装槽Ⅰ,且多个所述固定杆安装槽Ⅰ围绕所述固定管Ⅰ的轴线均匀排列。

所述固定管Ⅰ的顶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端相匹配的移动杆固定槽Ⅰ。

相临的两个固定拦网装置可使用同一根固定管Ⅱ。

相临的固定拦网装置和移动拦网装置可使用同一根固定管Ⅰ。

所述拦网Ⅰ、所述拦网Ⅱ均为芳纶阻燃绳制成。

在乘客在站台上等待火车到来时,所述地面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机工作,驱动所述丝杆转动,从而使所述丝杆螺母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杆Ⅰ向上运动直至拦网Ⅰ完全拉开,拦网Ⅰ和拦网Ⅱ会保护乘客,防止乘客跌落站台,同时人体感应器感应到乘客接近拦网Ⅰ时警示灯会亮起,从而提醒乘客远离拦网Ⅰ,当火车到来时,地面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反向转动驱动丝杆螺母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移动杆Ⅰ下降,直至下降至所述矩形槽内。

当站台需要其他作业时,可将拦网Ⅰ和拦网Ⅱ拆卸,因为都是使用挂钩连接,所以拆卸十分方便,与此同时固定管Ⅰ和固定管Ⅱ均为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防止乘客跌落站台。

2、方便组装和拆卸。

3、控制简单方便。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火车站台防护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升降拦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拦网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站台上的多个升降拦网装置1和多个固定拦网装置2;

所述升降拦网装置1设置在火车停车后车门所在处,所述固定拦网装置2设置在火车停车后车厢所在处;

所述升降拦网装置1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固定管Ⅰ11、水平设置的移动杆Ⅰ12、水平设置的固定杆Ⅰ13,所述固定管Ⅰ11内设有丝杠14,所述丝杠14包括丝杆141、与所述丝杆141相配合的丝杆螺母142,所述丝杆螺母142外套接有滚动轴承143,所述滚动轴承143上设有与所述移动杆Ⅰ12的端部相匹配的卡槽144;

所述固定管Ⅰ11所在处的站台预埋有螺纹孔Ⅰ15,所述固定管Ⅰ11的底部与所述螺纹孔Ⅰ15螺纹配合将所述固定管Ⅰ11固定在所述螺纹孔Ⅰ15内,且所述螺纹孔Ⅰ11的下方预埋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螺纹孔Ⅰ15与所述丝杆14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固定管Ⅰ11的轴线重合;所述固定管Ⅰ11的侧壁上以所述固定管Ⅰ11的轴线为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滑动长孔111,所述滑动长孔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管Ⅰ11的轴线平行,且所述滑动长孔111与所述移动杆Ⅰ12相匹配,所述移动杆Ⅰ12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滑动长孔111并设置在所述卡槽144内,

所述站台在两个所述螺纹孔Ⅰ15之间加工有矩形槽17,所述固定杆Ⅰ13设置在所述矩形槽17槽底,且所述固定杆Ⅰ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纹孔Ⅰ15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杆Ⅰ13与所述移动杆Ⅰ12之间设有拦网Ⅰ18,所述拦网Ⅰ18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杆Ⅰ12通过挂钩19连接,所述拦网Ⅰ18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Ⅰ13通过挂钩19连接;

所述固定拦网装置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管Ⅱ21、水平设置的移动杆Ⅱ22、水平设置的固定杆Ⅱ23,所述移动杆Ⅱ2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端221,所述固定管Ⅱ21的顶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端221相配合的移动杆固定槽Ⅱ211,所述连接端221设置在所述移动杆固定槽Ⅱ211内;

所述固定管Ⅱ21所在处的站台预埋有螺纹孔Ⅱ24,所述固定管Ⅱ21的底部与所述螺纹孔Ⅱ24螺纹配合将所述固定管Ⅱ21固定在所述螺纹孔Ⅱ24内,所述固定管Ⅱ21的下部设有多个固定杆固定槽Ⅱ212,且多个所述固定杆固定槽Ⅱ212以所述固定管Ⅱ21的轴线为轴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杆固定槽Ⅱ212与所述固定杆Ⅱ23的端部相匹配,所述固定杆Ⅱ2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固定槽Ⅱ212内;

所述固定杆Ⅱ23与所述移动杆Ⅱ22之间设有拦网Ⅱ25,所述拦网Ⅱ25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杆Ⅱ22通过挂钩19连接,所述拦网Ⅱ25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杆Ⅱ23通过挂钩19连接。

所述固定管Ⅰ11的上部侧壁上设有人体感应器112和与所述人体感应器112相匹配的警示灯113。

所述一种铁路客运站站台自动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人体感应器112、所述警示灯113、所述电机16电连接的地面控制系统。

所述固定管Ⅰ11的下部设有多个与所述固定杆Ⅱ23相匹配的固定杆安装槽Ⅰ114,且多个所述固定杆安装槽Ⅰ114围绕所述固定管Ⅰ11的轴线均匀排列。

所述固定管Ⅰ11的顶端设有与所述连接端221相匹配的移动杆固定槽Ⅰ115。

相临的两个固定拦网装置2可使用同一根固定管Ⅱ21。

相临的固定拦网装置2和移动拦网装置1可使用同一根固定管Ⅰ11。

所述拦网Ⅰ18、所述拦网Ⅱ25均为芳纶阻燃绳制成。

在乘客在站台上等待火车到来时,所述地面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机16工作,驱动所述丝杆141转动,从而使所述丝杆螺母14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杆Ⅰ12向上运动直至拦网Ⅰ18完全拉开,拦网Ⅰ18和拦网Ⅱ25会保护乘客,防止乘客跌落站台,同时人体感应器112感应到乘客接近拦网Ⅰ18时警示灯113会亮起,从而提醒乘客远离拦网Ⅰ18,当火车到来时,地面控制系统控制电机16反向转动驱动丝杆螺母14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移动杆Ⅰ12下降,直至下降至所述矩形槽17内。

当站台需要其他作业时,可将拦网Ⅰ18和拦网Ⅱ25拆卸,因为都是使用挂钩19连接,所以拆卸十分方便,与此同时固定管Ⅰ11和固定管Ⅱ21均为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和安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