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轨道车辆及轨道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5123发布日期:2019-03-05 21:1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轨道车辆及轨道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轨道车辆及轨道梁。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转向架通常为跨坐在轨道上,这种跨坐式转向架易受雨、霜、雪等天气情况的影响,可能造成车辆跌落轨道的情况,安全性能低,且间接性地限定了车辆的行驶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所述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优点。

本发明又提出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所述轨道车辆适于在轨道梁上行走,所述轨道梁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沿所述轨道梁的周向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支撑面至第三支撑面中任意两个面彼此不平行,所述转向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一行驶轮,所述第一行驶轮与所述支架本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行驶轮与所述第一支撑面配合;第二行驶轮,所述第二行驶轮与所述支架本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行驶轮与所述第二支撑面配合;和第三行驶轮,所述第三行驶轮与所述支架本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行驶轮与所述第三支撑面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通过设置第一行驶轮、第二行驶轮及第三行驶轮,且第一行驶轮的轴线、第二行驶轮的轴线及第三行驶轮的轴线沿轨道梁的周向方向排布且彼此均不平行,转向支架可以包围部分轨道梁,提高轨道车辆与轨道梁的接触范围,进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轨道梁上行走的稳定性,第一行驶轮、第二行驶轮及第三行驶轮中的一个可以支撑轨道车辆,并驱动轨道车辆在轨道梁的第一支撑面上行驶,另外两个可以对轨道车辆形成侧向的作用力以避免轨道车辆翻转或是掉落,还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本体为具有开口的环状桁架结构,所述第一行驶轮至所述第三行驶轮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内圈。由此,可以简化支架本体的结构,降低成本,同时可以便于第一行驶轮、第一行驶轮及第三行驶轮的安装,提高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二行驶轮为转向轮,所述第三行驶轮为反扣轮,所述第二行驶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三行驶轮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90°≤α≤150°。由此,第三行驶轮可以对轨道车辆形成部分转向力矩以辅助第二行驶轮,还可以为轨道车辆提供抗侧滚的力,从而可以防止轨道车辆侧翻或是跌落轨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行驶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一行驶轮沿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由此,两个第一行驶轮可以为轨道车辆提供支撑力与运动驱动力。相对于一个第一行驶轮而言,两个第一行驶轮的安装精度要求低,便于安装、容易实现且驱动力大、稳定性高;相对于两个以上的第一行驶轮而言,两个第一行驶轮的安装简单且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一行驶轮位于同一旋转轴上。由此,可以简化两个第一行驶轮的安装,且位于同一旋转轴上的两个第一行驶轮对轨道车辆的支撑稳定性更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行驶轮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行驶轮沿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两组所述第二行驶轮中的一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侧,另一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另一侧。由此,两组第二行驶轮均可以为轨道车辆提供转向力矩,从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转向效率,且两组第二行驶轮可以与第一行驶轮将第一支撑面包围起来,从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第一支撑面上行驶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第二行驶轮包括两个行驶子轮,两个所述行驶子轮沿所述轨道梁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由此,可以提高第二行驶轮与轨道梁的作用范围,提高第二行驶轮对轨道车辆的作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行驶轮为两个,所述两个所述第三行驶轮沿所述轨道梁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两个所述第三行驶轮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一侧,另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另一侧。由此,两组第二行驶轮可以与第一行驶轮将第一支撑面包围起来,从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第一支撑面上行驶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包括根据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第一行驶轮、第二行驶轮及第三行驶轮,且第一行驶轮的轴线、第二行驶轮的轴线及第三行驶轮的轴线沿轨道梁的周向方向排布且彼此均不平行,转向支架可以包围部分轨道梁,提高轨道车辆与轨道梁的接触范围,进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轨道梁上行走的稳定性,第一行驶轮、第二行驶轮及第三行驶轮中的一个可以支撑轨道车辆,并驱动轨道车辆在轨道梁的第一支撑面上行驶,另外两个可以对轨道车辆形成侧向的作用力以避免轨道车辆翻转或是掉落,还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至所述第三支撑面沿所述轨道梁的周向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支撑面至第三支撑面中任意两个面彼此不平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和第三支撑面,从而可以提高轨道梁的稳定性与坚固性,且便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的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面具有沿所述轨道梁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支撑面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二侧。由此,两个第二支撑面可以与第一支撑面形成封闭的结构面,从而可以提高轨道梁的稳定性与坚固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支撑面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支撑面中的一个位于所述第一侧,另一个所述第三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二侧,其中,在所述第一侧处,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三支撑面和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在所述第二侧处,所述第二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三支撑面和所述第一支撑面之间。由此,可以便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的设置,从而可以提高转向支架与轨道梁的接触,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稳定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及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转向支架1,

支架本体10,开口100,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行驶子轮31,第三行驶轮40,

轨道梁50,第一支撑面51,第二支撑面52,第三支撑面53,连接部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0、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和第三行驶轮40。

如图2所示,轨道车辆适于在轨道梁50上行走,轨道梁50包括第一支撑面51、第二支撑面52和第三支撑面53,第一支撑面51、第二支撑面52、第三支撑面53沿轨道梁50的周向方向排布,第一支撑面51至第三支撑面53中任意两个面彼此不平行。第一行驶轮20与支架本体1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行驶轮20与第一支撑面51配合,第二行驶轮30与支架本体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行驶轮30与第二支撑面52配合,第三行驶轮40与支架本体10可转动地连接,第三行驶轮40与第三支撑面53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轨道梁50可以呈多棱柱状,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和第三行驶轮40分别与轨道梁50的三个棱面上配合,且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和第三行驶轮40均可以在其所对应的棱面上、沿着棱面的延伸方向前进,第一行驶轮20的轴线、第二行驶轮30的轴线和第三行驶轮40的轴线彼此均不平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平行”可以是共面平行,也可以是不共面平行。例如,轨道梁50可以是正八棱柱,第一支撑面51可以为其中一个棱面,第二支撑面52可以为与第一支撑面51相邻的棱面,第三支撑面53可以与第二支撑面52之间相隔一个棱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通过设置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及第三行驶轮40,且第一行驶轮20的轴线、第二行驶轮30的轴线及第三行驶轮40的轴线沿轨道梁50的周向方向排布且彼此均不平行,转向支架1可以包围部分轨道梁50,提高轨道车辆与轨道梁50的接触范围,进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轨道梁50上行走的稳定性,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及第三行驶轮40中的一个可以支撑轨道车辆,并驱动轨道车辆在轨道梁50的第一支撑面51上行驶,另外两个可以对轨道车辆形成侧向的作用力以避免轨道车辆翻转或是掉落,还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效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支架本体10可以为具有开口100的环状桁架结构,第一行驶轮20至第三行驶轮40位于支架本体10的内圈。桁架由直杆组成的一般具有三角形单元的平面或空间结构,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在跨度较大时可比实腹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换言之,支架本体10是一种由杆件彼此在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

如图2所示,支架本体10可以为半包围状,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以及第三行驶轮40均连接到支架本体10上,且至少部分第一行驶轮20凸出于支架本体10边缘,至少部分第二行驶轮30凸出于支架本体10边缘,至少部分第三行驶轮40凸出于支架本体10边缘。由此,可以简化支架本体10的结构,降低成本,同时可以便于第一行驶轮20、第一行驶轮20及第三行驶轮40的安装,提高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示例,第二行驶轮30可以为转向轮,第三行驶轮40可以为反扣轮,第二行驶轮30的转动轴线与第三行驶轮4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90°≤α≤150°。由此,第二行驶轮30可以为轨道车辆提供转动力矩,提高轨道车辆的转弯效率,第三行驶轮40可以对轨道车辆形成部分转向力矩以辅助第二行驶轮30,还可以为轨道车辆提供抗侧滚的力,从而可以防止轨道车辆侧翻或是跌落轨道。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第一行驶轮20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行驶轮3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且30°≤β≤90°。由此,第一行驶轮20既可以对轨道车辆形成支撑力。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行驶轮20可以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行驶轮20沿轨道梁5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由此,两个第一行驶轮20可以为轨道车辆提供支撑力与运动驱动力。相对于一个第一行驶轮20而言,两个第一行驶轮20的安装精度要求低,便于安装、容易实现且驱动力大、稳定性高;相对于两个以上的第一行驶轮20而言,两个第一行驶轮20的安装简单且成本低。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例,两个第一行驶轮20可以位于同一旋转轴上。换言之,旋转轴上连接有两个间隔开的第一行驶轮20。由此,可以简化两个第一行驶轮20的安装,且位于同一旋转轴上的两个第一行驶轮20对轨道车辆的支撑稳定性更高。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行驶轮30可以为两组,两组第二行驶轮30沿轨道梁5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两组第二行驶轮30中的一组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一侧,另一组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另一侧。可以理解的是,两组第二行驶轮30可以位于第一行驶轮20的左右(如图1-图2所示的左、右)两侧。由此,两组第二行驶轮30均可以为轨道车辆提供转向力矩,从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转向效率,且两组第二行驶轮30可以与第一行驶轮20将第一支撑面51包围起来,从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第一支撑面51上行驶稳定性。进一步地,两组第二行驶轮30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面51左右(如图1-图2所示的左、右)对称分布。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第二行驶轮30可以包括两个行驶子轮31,两个行驶子轮31可以沿轨道梁5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由此,可以提高第二行驶轮30与轨道梁50的作用范围,提高第二行驶轮30对轨道车辆的作用力,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稳定性。进一步地,两个行驶子轮31在第二支撑面52上的运行路径可以一致。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三行驶轮40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三行驶轮40沿轨道梁5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两个第三行驶轮40中的一个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一侧,另一个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另一侧。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三行驶轮40可以分别位于第一行驶轮20的左右(如图1-图2所示的左、右)两侧。由此,两组第二行驶轮30可以与第一行驶轮20将第一支撑面51包围起来,从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第一支撑面51上行驶稳定性。进一步地,两个第三行驶轮40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面51左右(如图1-图2所示的左、右)对称分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包括根据如上中任一项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轨道车辆是可以在特定的轨道梁上运行的车辆,轨道车辆是铁路设备维修、大修、基建等施工部门执行任务的主要运输工具。轨道车辆可以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能由搭乘人员随时撤出线路的,称为轻型轨道车;不能由搭乘人员随时撤出线路的,称为重型轨道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通过设置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及第三行驶轮40,且第一行驶轮20的轴线、第二行驶轮30的轴线及第三行驶轮40的轴线沿轨道梁50的周向方向排布且彼此均不平行,转向支架1可以包围部分轨道梁50,提高轨道车辆与轨道梁50的接触范围,进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轨道梁50上行走的稳定性,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及第三行驶轮40中的一个可以支撑轨道车辆,并驱动轨道车辆在轨道梁50的第一支撑面51上行驶,另外两个可以对轨道车辆形成侧向的作用力以避免轨道车辆翻转或是掉落,还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效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50,轨道梁50包括第一支撑面51、第二支撑面52和第三支撑面53,第一支撑面51至第三支撑面53沿轨道梁50的周向方向排布,第一支撑面51至第三支撑面53中任意两个面彼此不平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50,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面51、第二支撑面52和第三支撑面53,从而可以提高轨道梁50的稳定性与坚固性,且便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的设置。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支撑面51具有沿轨道梁50的周向方向间隔排布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支撑面52为两个,两个第二支撑面52中的一个位于第一侧,另一个第二支撑面52位于第二侧。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二支撑面52分布排布在第一支撑面51的左右(如图1-图2所示的左、右)两侧,且两个第二支撑面52均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周向方向上。由此,两个第二支撑面52可以与第一支撑面51形成封闭的结构面,从而可以提高轨道梁50的稳定性与坚固性。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三支撑面53为两个,两个第三支撑面53中的一个位于第一侧,另一个第三支撑面53位于第二侧,其中,在第一侧处,第二支撑面52位于第三支撑面53和第一支撑面51之间;在第二侧处,第二支撑面52位于第三支撑面53和第一支撑面5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三支撑面53分布排布在第一支撑面51的两侧,且两个第三支撑面53均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周向方向上,第二支撑面52位于第三支撑面53和第一支撑面51之间。由此,可以便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的设置,从而可以提高转向支架1与轨道梁50的接触,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稳定性。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轨道梁50可以是八棱柱,轨道梁50具有八个棱面,轨道梁50还可以包括连接部54,连接部54的一端与八个棱面中的一个棱面固定连接,连接部54的另一端可以与地面连接,从而可以将轨道梁50固定在地面上。轨道梁50与地面相对的棱面为第一支撑面51,与第一支撑面51的左右(如图1-图2所示的左、右)两侧相邻的两个棱面均为第二支撑面52,与第二支撑面52之间相隔一个棱面均为第三支撑面53。第一支撑面51、第二支撑面52及第三支撑面53中,第一支撑面51的宽度最宽。

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适于与轨道梁50匹配,转向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10、两个第一行驶轮20、两组第二行驶轮30和两个第三行驶轮40。第一行驶轮20为驱动轮,第二行驶轮30可以为转向轮,第三行驶轮40可以为反扣轮。支架本体10可以为半包围状,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以及第三行驶轮40均连接到支架本体10上,且至少部分第一行驶轮20凸出于支架本体10边缘,至少部分第二行驶轮30凸出于支架本体10边缘,至少部分第三行驶轮40凸出于支架本体10边缘。

两个第一行驶轮20沿轨道梁5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两个第一行驶轮20位于同一旋转轴上。第一行驶轮20与支架本体10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行驶轮20可以与第一支撑面51配合。

两组第二行驶轮30沿轨道梁5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两组第二行驶轮30中的一组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一侧,另一组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另一侧。两组第二行驶轮30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面51对称分布。每组第二行驶轮30包括两个行驶子轮31,两个行驶子轮31可以沿轨道梁5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同侧的两个行驶子轮31的在第二支撑面52上的运行路径一致。行驶子轮31可以与支架本体10可转动地连接,行驶子轮31可以与第二支撑面52配合。

两个第三行驶轮40沿轨道梁5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两个第三行驶轮40中的一个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一侧,另一个位于第一支撑面51的另一侧,两个第三行驶轮40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面51对称分布。第三行驶轮40与支架本体10可转动地连接,第三行驶轮40可以与第三支撑面53配合。

任意一个行驶子轮31的转动轴线与同侧的第三行驶轮4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80°。任意一个行驶子轮3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行驶轮20的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支架1,通过设置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及第三行驶轮40,且第一行驶轮20的轴线、第二行驶轮30的轴线及第三行驶轮40的轴线沿轨道梁50的周向方向排布且彼此均不平行,转向支架1可以包围部分轨道梁50,提高轨道车辆与轨道梁50的接触范围,进而可以提高轨道车辆在轨道梁50上行走的稳定性,第一行驶轮20、第二行驶轮30及第三行驶轮40中的一个可以支撑轨道车辆,并驱动轨道车辆在轨道梁50的第一支撑面51上行驶,另外两个可以对轨道车辆形成侧向的作用力以避免轨道车辆翻转或是掉落,还可以提高轨道车辆的运行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