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高拨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4505发布日期:2019-09-12 09:5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高拨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高拨轨装置。



背景技术:

长钢轨运输车组是用来装卸和运输长钢轨的,是铺设铁路的重要设备。一列长钢轨运输车组上一般会配备一辆作业首车,作业首车上一般配备两组调高拨轨装置,调高拨轨装置用于在收、卸轨作业时调整钢轨上下和左右的位置,以保证收卸轨作业顺利进行。

调高拨轨装置主要由侧柱、横梁、平台、电机、调高丝杠、拨轨丝杠、传动轴、拨轨器等组成,现有的调高拨轨装置在和作业首车进行组装时,都是先将侧柱、平台等与作业首车的底架进行装配,再将横梁、电机、传动轴、调高丝杠、拨轨丝杠、拨轨器等各部件依次组装到侧柱或是平台上。

现有的调高拨轨装置需要将各零部件依次安装到作业首车的底架上,在调高拨轨装置和车辆的组装过程中,经常由于车辆挠度及地面不平顺等问题导致组装困难,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高拨轨装置,以解决调高拨轨装置与作业车辆的底架组装的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高拨轨装置,调高拨轨装置安装在作业车辆上,包括装置主体、多根立柱和安装板,装置主体和立柱连接,立柱的底端均连接在安装板的第一板面上方,安装板的第二板面与作业车辆的底架固定连接,安装板用于将调高拨轨装置固定在作业车辆上,装置主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安装板的外缘的覆盖范围内。

可选的,安装板为中间具有通孔的框型结构。

可选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阶梯孔,阶梯孔的大孔径端朝向作业车辆的底架,阶梯孔的小孔径端朝向立柱的底端,阶梯孔内穿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用于连接立柱和安装板。

可选的,调高拨轨装置还包括底板,底板和安装板层叠设置,且底板位于安装板上方;立柱的底端连接在底板上。

可选的,安装板的外缘为矩形,底板设置在安装板的角部。

可选的,调高拨轨装置还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依次贯穿底板、安装板和底架。

可选的,调高拨轨装置还包括调高拨轨平台,调高拨轨平台设置在立柱的侧方,调高拨轨平台上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用于调整钢轨的高度。

可选的,升降架上设置有拨轨器,拨轨器用于调整钢轨的水平位置。

可选的,装置主体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安装板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升降架的上下移动和/或拨轨器的左右移动。

可选的,驱动装置位于立柱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高拨轨装置,安装在作业车辆上,包括装置主体、多根立柱和安装板,装置主体和立柱连接,立柱的底端均连接在安装板的第一板面上方,安装板的第二板面与作业车辆的底架固定连接,安装板用于将调高拨轨装置固定在作业车辆上,装置主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安装板的外缘的覆盖范围内。通过设置安装板,将调高拨轨装置通过安装板与作业车辆的底架进行组装,可以先完成调高拨轨装置与安装板的组装,再将调高拨轨装置与安装板形成的整体吊装至车辆底架上完成与车辆底架的组装,如此可缩短调高拨轨装置与车辆底架的组装时间,提高组装效率,并且可降低组装难度,提升组装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高拨轨装置与作业车辆的底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高拨轨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平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调高拨轨装置;

110—装置主体;

111—驱动装置;

120—立柱;

130—安装板;

131—阶梯孔;

140—第一螺栓;

150—底板;

160—第二螺栓;

170—调高拨轨平台;

171—升降架;

172—拨轨器;

180—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一列运输长钢轨的长钢轨运输车组中,一般都会配备一辆作业首车,作业首车上配备两套调高拨轨装置。调高拨轨装置用于在收、卸轨作业时,调整钢轨的上下和左右的位置,以对所有钢轨进行合理安置,保证收卸轨作业的顺利进行。

调高拨轨装置主要由包括侧柱、平台、横梁等的机械构架及电机、调高丝杠、拨轨丝杠、传动轴、拨轨器等驱动装置组成。现有技术中,调高拨轨装置与作业首车的底架进行组装时,通常都是先将调高拨轨装置的多个侧柱装配在底架上,将平台的两端与底架固定连接,再将横梁、电机、调高丝杠、拨轨丝杠、传动轴、拨轨器等根据结构关系依次组装至侧柱或是平台上,以此完成调高拨轨装置与作业首车的组装。

现有的调高拨轨装置与作业首车的底架的组装过程中,经常由于车辆挠度及地面不平顺等问题,且需要将每个立柱均与底架的安装位置对应准确,这就导致组装过程较为困难,并且这种将调高拨轨装置的各个零部件依次组装到车体底架上的方式,会降低调高拨轨装置与底架的组装精度;另外,由于是在车体底架上进行调高拨轨装置各零部件之间的组装,因此,需要等待作业首车准备到位之后,才能够开始组装调高拨轨装置,这就增加了调高拨轨装置与作业首车的整体装配时长,降低了装配效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调高拨轨装置,该调高拨轨装置无须将其各部件依次装配至车辆底架上,可以实现将调高拨轨装置整体与底架进行组装,从而降低调高拨轨装置与车辆底架的组装难度,缩短组装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高拨轨装置与作业车辆的底架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高拨轨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调高拨轨装置100安装在作业车辆上,调高拨轨装置100包括装置主体110、多根立柱120和安装板130,装置主体110和立柱120连接,立柱120的底端均连接在安装板130的第一板面上方,安装板130的第二板面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固定连接,安装板130用于将调高拨轨装置100固定在作业车辆上,装置主体11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安装板130的外缘的覆盖范围内。

本实施例的调高拨轨装置100主要由装置主体110、多根立柱120和安装板130组成,安装板130设置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上方,安装板130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固定连接,安装板130具有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安装板130的第二板面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的上表面相对设置;立柱120设置于安装板130上方,安装板130相对于底架180水平设置,而立柱120则相对于底架180竖直设置,立柱120具有顶端和底端,立柱120竖直设置于安装板130上方,立柱120的底端和安装板130的第一板面固定连接。

装置主体110可以设置于立柱120的顶端,立柱120主要对装置主体110起支撑作用,具体的,调高拨轨装置100的装置主体110可以包括有横梁,横梁设置于多根立柱120的顶端,横梁为水平设置,其朝向作业车辆的底架18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于立柱120顶端。而在横梁的背离作业车辆的底架180的一侧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电机、齿轮箱等装置,通过电机和齿轮箱等装置为调高拨轨装置100提供驱动力,以实现钢轨的上下、左右位置的调整。这其中,立柱120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横梁,确保固定于横梁上的电机、齿轮箱等装置能够正常、稳定运转。

本实施例通过在调高拨轨装置100的立柱120和作业车辆的底架180之间设置安装板130,将调高拨轨装置100通过安装板130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进行组装。在调高拨轨装置100与车辆底架180进行组装时,可以先将调高拨轨装置100与安装板130进行组装,通过立柱120的底端与安装板130的固定连接,使调高拨轨装置100与安装板130组装为一个整体,再将调高拨轨装置100与安装板130的整体吊装至车辆底架180上,完成调高拨轨装置100与车辆底架180的装配。

首先将调高拨轨装置100与安装板130组装成一个整体,通过安装板130将调高拨轨装置100安装在车辆底架180上,首先,不用等待作业车辆到位再完成调高拨轨装置100与作业车辆的装配,作业车辆的准备与调高拨轨装置100的组装可以同步进行,作业车辆到位后仅需完成调高拨轨装置100与安装板130形成的整体与车辆底架180的装配,这可以缩短调高拨轨装置100与作业车辆的装配时长,提高装配效率;其次,无需将调高拨轨装置100的每根立柱120分别连接于车辆底架180的对应位置上,而是采用通过安装板130与底架180的整体组装,这可以降低调高拨轨装置100与底架180的组装难度;最后,调高拨轨装置100的各个组件与安装板130的组装,不受作业车辆的影响,即不存在车辆挠度及地面不平整等问题对调高拨轨装置100的组装的影响,这可以提高调高拨轨装置100各零部件之间的组装精度,进而可以提高调高拨轨装置100运行的平稳性和精确性。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130的平面结构图。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调高拨轨装置100与安装板130进行组装,安装板130可以为中间具有通孔的框型结构。安装板130的边缘用于和调高拨轨装置100进行组装,并且调高拨轨装置100与安装板130组装成的整体也是通过安装板130的边缘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进行组装的,因此,将安装板130设置为具有一定厚度的中空的框型结构,一方面,安装板130可以具有足够的强度与调高拨轨装置100及车辆底架180进行组装,在安装板130与调高拨轨装置100及车辆底架180连接的部位均为实体结构,以使安装板130起到应有的连接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将安装板130设置为中空结构,避免了安装板130未与调高拨轨装置100及车辆底架180连接的部位的材料的浪费,可以减轻安装板130自身的重量,这更便于安装板130与调高拨轨装置100的组装,并且在对调高拨轨装置100及安装板130整体进行吊装时,重量较轻的整体也更易被吊运,可加快工作效率并降低吊运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安装板130上设置有多个阶梯孔131,阶梯孔131的大孔径端朝向作业车辆的底架180,阶梯孔131的小孔径端朝向立柱120的底端,阶梯孔131内穿设有第一螺栓140,第一螺栓140用于连接立柱120和安装板130。由于安装板130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固定连接,为了确保安装板130与底架180能够连接牢固,使安装板130的第二板面和底架180的上表面之间无明显缝隙,安装板130和底架180之间能够保持平面与平面的接触方式,安装板130和立柱120可以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而安装板130和立柱120的连接应避免破坏安装板130和底架180的面接触方式。

具体的,可以在安装板130上设置阶梯孔131,阶梯孔131的大孔径端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相对应,小孔径端与立柱120的底端相对应,在对安装板130和立柱120进行固定连接时,可以使第一螺栓140从安装板130的第二板面一侧穿过至第一板面一侧,也就是说,第一螺栓140的端部位于阶梯孔131的大孔径端,而第一螺栓140的用于连接螺帽的柱体穿设在小孔径端内,柱体可以部分暴露于安装板130的第一板面外侧,在第一板面一侧将螺帽拧紧在第一螺栓140的柱体上,通过第一螺栓140和螺帽使安装板130和立柱120连接紧固。

当然,立柱120上对应阶梯孔131的位置处也相应的设置有通孔,以使第一螺栓140穿过阶梯孔131和通孔将安装板130和立柱120连接紧固,第一螺栓140的端部位于阶梯孔131的大孔径端内,螺帽拧紧在立柱120的通孔处。每根立柱120和安装板130可以通过多个第一螺栓140进行连接紧固,以使立柱120和安装板130的连接更牢固,具体的,可以在立柱120上设置多个通孔,在安装板130上对应多个通孔的位置处相应的设置多个阶梯孔131,在每个阶梯孔131和通孔内均穿设有第一螺栓140,通过多个第一螺栓140使安装板130和每个立柱120均连接紧固。例如,可以在每个立柱120底端均匀的开设四个通孔,在安装板130的对应位置上开设四个与通孔匹配的阶梯孔131,在四个通孔和阶梯孔131内均穿设螺栓。

如图1所示,调高拨轨装置100还包括底板150,底板150和安装板130层叠设置,且底板150位于安装板130上方;立柱120的底端连接在底板150上。在立柱120的底端和安装板13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底板150,立柱120和安装板130可以通过底板150进行连接,立柱120的底端与底板150固定连接,立柱120和安装板130之间的螺栓连接,具体的是在底板150上设置通孔,在安装板130上设置阶梯孔131,第一螺栓140穿设于阶梯孔131和通孔内,通过第一螺栓140连接安装板130和底板150,使立柱120和安装板130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安装板130的外缘可以为矩形,底板150设置在安装板130的角部。依据调高拨轨装置100的整体形状及作业车辆底架180的结构形式,可以将安装板130设置为中空且外缘形状为矩形的形式,立柱120的底端位于安装板130的角部,因此,连接于立柱120底端的底板150也设置于安装板130的角部。如图3所示,外缘形状为矩形的安装板130的四个角部可以设置多个阶梯孔131,在四个角部的上方设置有与立柱120的底端连接的底板150,底板150上设置有与多个阶梯孔131对应的多个通孔,在多个阶梯孔131和通孔内均穿设第一螺栓140。

第一螺栓140用于连接立柱120和安装板130,以实现立柱120和安装板130的固定连接,使调高拨轨装置100和安装板130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而为了实现调高拨轨装置100和安装板130的整体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的连接,调高拨轨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螺栓160,第二螺栓160依次贯穿底板150、安装板130和底架180。

将立柱120和安装板130通过第一螺栓140连接紧固,使调高拨轨装置100和安装板130连接为一个整体之后,可以将这个整体结构吊装至作业车辆的底架180上,再将这个整体结构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进行固定连接。而为了实现上述整体结构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的固定连接,可以在立柱120底端连接的底板150、安装板130和底架180的相应位置处开设贯穿三者的通孔,在通孔内穿设第二螺栓160,通过第二螺栓160实现调高拨轨装置100和安装板130的整体与作业车辆的底架180的固定连接。

调高拨轨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调高拨轨平台170,调高拨轨平台170设置在立柱120的侧方,调高拨轨平台170上设置有升降架171,升降架171用于调整钢轨的高度。调高拨轨装置100主要是用于调整钢轨上下和左右的位置,而调高拨轨平台170则直接用于承载钢轨并对钢轨的位置进行调整。具体的,如图1所示,调高拨轨平台170设置于立柱120的侧方,钢轨可以放置于调高拨轨平台170上,调高拨轨平台170上设置有升降架171,钢轨位于升降架171上,升降架171可以上下移动,从而对钢轨的位置高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升降架171上可以设置有拨轨器172,拨轨器172用于调整钢轨的水平位置。升降架171可以调整钢轨的上下位置,而升降架171上还设置有拨轨器172,拨轨器172可以水平左右移动,从而能够调整钢轨的水平位置。

具体的,一列长钢轨运输车组上可以放置好几层钢轨,在收轨作业时,可以先将一组钢轨(对钢轨的装卸及运输一般是以左、右两根成对的钢轨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放置在调高拨轨平台170的升降架171上,通过升降架171的上下移动,将钢轨运输至车组的相应的钢轨放置层上,而通常车组的一层钢轨放置层上可以放置多组钢轨,因此,一般采取从车体两侧至中间依次排布的方式,利用拨轨器172将先后装上来的成对的钢轨向车体两侧移动,最终使一层上的所有钢轨以两侧向中间的形式排布整齐。其中,拨轨器172一般是成对设置的,成对的拨轨器172用于对成对的钢轨进行水平移动。

对于卸轨作业,和收轨作业同样,通过升降架171的上下移动,将相应钢轨放置层上的成组的钢轨运输至升降架171上,在利用拨轨器172调整好钢轨的水平位置,最终将钢轨移动至待作业位置。

而对于调高拨轨平台170上的升降架171的上下移动及拨轨器172的左右移动,需要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使升降架171和拨轨器172运动。对此,装置主体110可以包括驱动装置111,驱动装置111与安装板130连接,驱动装置111用于驱动升降架171的上下移动和/或拨轨器172的左右移动。本实施例的调高拨轨装置100的装置主体110包括驱动装置111,驱动装置111的主要作用是为调高拨轨平台170提供驱动力,使调高拨轨平台170的升降架171可以上下移动,使升降架171上的拨轨器172能够左右移动。

具体的,驱动装置111可以位于立柱120的顶端。如前所述,立柱120的顶端可以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驱动装置111,通过立柱120对横梁上的驱动装置111起到支撑作用,驱动装置111可以包括电机、齿轮箱等。调高拨轨平台170的两端可以和安装板130连接,而在调高拨轨平台170的两端可以设置光杠和丝杠,驱动装置111和光杠、丝杠连接,驱动装置111为光杠和丝杠提供驱动力,而通过光杠和丝杠控制升降架171的上下移动和拨轨器172的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高拨轨装置,安装在作业车辆上,包括装置主体、多根立柱和安装板,装置主体和立柱连接,立柱的底端均连接在安装板的第一板面上方,安装板的第二板面与作业车辆的底架固定连接,安装板用于将调高拨轨装置固定在作业车辆上,装置主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安装板的外缘的覆盖范围内。通过设置安装板,将调高拨轨装置通过安装板与作业车辆的底架进行组装,可以先完成调高拨轨装置与安装板的组装,再将调高拨轨装置与安装板形成的整体吊装至车辆底架上完成与车辆底架的组装,如此可缩短调高拨轨装置与车辆底架的组装时间,提高组装效率,并且可降低组装难度,提升组装精度。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