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1498发布日期:2020-06-09 18:54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电车通风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风道系统是让空气按照指定方向流动,经过滤、冷却/加热处理后送入到指定区域,使车内空气循环,带走车内热量(夏季)/冷量(冬季),并起到提供新风、排出废气的作用。

现有的有轨电车车辆编排模组采用具有独立空间的多节车厢和司机室组成,风道系统连接各节车厢及司机室。但由于司机室具有大面积前窗,单位时间内通过大面积玻璃前窗输送到司机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大容易形成“热幕”,与司控台足部阴暗位置的温度形成剧烈反差,使得司机室环境温度不均匀,影响司机舒适度。

现有技术为了解决司机室“热幕”问题,通常在司机室内单独布局空调机组对司机室进行集中送风、回风和排风;为了解决司控台足部温度低的问题,在司控台下方单独布置足部加热器。但是在司机室内设置独立空调机组、设置足部加热器,不仅占用了司机室空间,同时司机室电器件增多,能耗多,提高了后期运营成本,并且仍然存在司机室环境温度不均匀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不单独在司机室设置独立空调机组、足部加热器等,合理利用司机室空间布置结构优化的风道系统,以确保司机室环境温度均匀,提高司机室舒适性,同时不增加电器件、不影响司机室空间占用率,也能降低能耗,节约后期运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包括:送风机组、送风管道系统、散流系统和排气系统,所述送风机组上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

所述送风管道系统包括顶部送风管道、第一侧部送风管道和第二侧部送风管道,所述顶部送风管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侧部送风管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侧部送风管道与所述第三出风口连接,所述顶部送风管道安装在位于司机室顶壁的活动门板上,所述第一侧部送风管道、第二侧部送风管道对称设置在所述顶部送风管道的两侧并分别延伸至司控台下方;

所述散流系统包括若干个散流器,分别位于所述活动门板、第一侧部送风管道下端及第二侧部送风管道下端上;

所述排气系统包括安装在车顶的排气装置,用于对司机室进行排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送风管道包括横管和送风盒,所述横管的一端与第一出风口连接,另一端与送风盒连接,所述送风盒的下端面与所述活动门板的上端面贴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送风盒为下端开口的盒体型,其上端面为斜坡面,其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横管的一端连接在与所述直角梯形下底共边的一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直角梯形的尺寸为:上底(a)110mm、下底(c)150mm、高(h)468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流器有11个,分别为嵌装在活动门板上的5个、连接在第一侧部送风管道下端上的3个、连接在第二侧部送风管道下端上的3个。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连接在第一侧部送风管道下端的散流器,其中两个散流器口朝向司控台,一个散流器口朝向司机腿部;连接在第二侧部送风管道下端的散流器,其中两个散流器口朝向司控台,一个散流器口朝向司机腿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流器呈圆筒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门板与所述送风盒的下端开口面之间粘结有海绵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部送风管道和第二侧部送风管道均包括上端圆管和下端软管,所述下端软管通过斜锲分流器与上端圆管连接,所述斜锲分流器为三通结构,其斜锲角度为17°,斜锲高(h)为100mm,3通直径分别为φ120mm,φ60mm,φ60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机组内还安装有长条腰形电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顶部送风管道、第一侧部送风管道和第二侧部送风管道组成的送风管道系统,顶部送风管道用于对司机室中上部,尤其是靠近前窗处进行送风,第一侧部送风管道和第二侧部送风管道用于对司控台下方送风,使司机室靠近前窗处的中上部吹风、与司控台足部吹风形成对流,从而使司机室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出现“热幕”、局部又存在阴冷现象;同时不需要单独设置空调机组、足部加热器等,不增加电器件、不影响司机室空间占用率,也能降低能耗,节约后期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送风盒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斜锲分流器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送风机组,11、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第二出风口,14、第三出风口,15、法兰,16、电加热管;

2、送风管道系统,21、顶部送风管道,211、横管,212、送风盒,22、第一侧部送风管道,23、第二侧部送风管道,24、斜锲分流器;

3、散流系统,31、散流器;

4、排气系统,41、排气装置;

100、活动门板,101、海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考图1和2,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种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包括:送风机组1、送风管道系统2、散流系统3和排气系统4,

所述送风机组1呈长方体结构,在安装有法兰15的一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11,对称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和第三出风口14,所述法兰15用于连接主风道;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12呈方形、第二出风口13和第三出风口14均呈圆形并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出风口12的左右两侧;

所述送风管道系统2包括顶部送风管道21、第一侧部送风管道22和第二侧部送风管道23,本实施例中,在靠近司机室前窗处的顶壁上安装有可向下打开的活动门板100,所述顶部送风管道21安装在所述活动门板100的上端面上,所述顶部送风管道21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连接,用于对司机室中上部、尤其是靠近前窗处进行送风;所述第一侧部送风管道22、第二侧部送风管道23对称设置在所述顶部送风管道21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延伸至司控台下方处,所述第一侧部送风管道22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3连接,所述第二侧部送风管道23与所述第三出风口14连接,用于对司控台足部进行送风,从而使司机室靠近前窗处的中上部吹风、与司控台足部吹风形成对流,从而使司机室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出现“热幕”、局部又存在阴冷现象。

具体地,所述顶部送风管道21包括横管211和送风盒212,所述横管211为方形管,其一端与第一出风口13连接,另一端与送风盒212连接,所述送风盒212的下端开口面贴合在活动门板100上,上端面通过支架固定在车顶壁上。

进一步参考图3,所述送风盒212为下端开口的盒体型,其上端面为斜坡面,其纵向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横管211的一端连接在与所述直角梯形下底共边的一端面上,具体地,所述直角梯形的尺寸为:上底(a)110mm、下底(c)150mm、高(h)468mm,采用斜坡面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顶部散流出风量均匀相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门板100与送风盒212的下端开口面之间粘结海绵体101,所述海绵体101用于减振和消除送风盒212与活动门板100之间的连接间隙。

继续参考图2,所述第一侧部送风管道22和第二侧部送风管道23均包括上端圆管和下端软管,所述下端软管通过斜锲分流器24与上端圆管连接。进一步参考图4,所述斜锲分流器24为三通结构,其斜锲角度为17°,斜锲高(h)为100mm,3通直径分别为φ120mm,φ60mm,φ60mm,能够降低送风局部阻力,确保散流均匀。

继续参考图2,所述散流系统3包括若干个散流器31,分别位于所述活动门板100、第一侧部送风管道22下端及第二侧部送风管道22下端上。具体地,所述散流器有11个,分别为嵌装在活动门板100上的5个、连接在第一侧部送风管道22下端上的3个、连接在第二侧部送风管道23下端上的3个;

并且连接在第一侧部送风管道22下端的散流器,其中两个散流器口朝向司控台、一个散流器口朝向司机腿部;连接在第二侧部送风管道23下端的散流器,其中两个散流器口也朝向司控台、一个散流器口也朝向司机腿部,即两组散流器31相对称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流器31呈圆筒型,其内部叶片可长期保持送风方向。

继续参考图1,所述有轨电车司机室风道系统还具有排气系统4,所述排气系统4包括安装在车顶的排气装置41,用于对司机室进行排气。主风道空气被送风机组1吸入后送入司机室进行循环后通过排气装置41排出车外。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机组1内还安装有长条腰形电加热管16,用于冬天司机室补充热量,使司机室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集成送风机组、送风管道系统、散流系统和排气系统一一体,主风道空气被送风机组吸入和压出后送入司机室进行循环后通过排气装置排出车外;尤其是采用顶部送风管道、第一侧部送风管道和第二侧部送风管道组成的送风管道系统,顶部送风管道用于对司机室中上部、尤其是靠近前窗处进行送风,第一侧部送风管道和第二侧部送风管道用于对司控台下方送风,使司机室靠近前窗处的中上部吹风、与司控台足部吹风形成对流,从而使司机室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出现“热幕”、局部又存在阴冷现象;同时不需要单独设置空调机组、足部加热器等,不增加电器件、不影响司机室空间占用率,也能降低能耗,节约后期运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