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2213发布日期:2021-03-16 22:2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运行时,转向架存在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类似蛇弯曲前进时的运动。为了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必须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安装抗蛇形减振器。抗蛇形减振器和车体之间不能直接连接,需增加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

目前国内设计和使用的轨道车辆中,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多采用板材拼焊结构,此类安装座结构存在工艺复杂,焊接量大,成本较高和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

专利号201520487572.7公开了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对传统安装座结构有所改进,该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和车体底部安装点需要很多的铆钉进行连接形式,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和抗蛇形减振器安装点需要大量的螺栓进行连接,存在安装成本较高和维护困难等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及具有其轨道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结构复杂、安装成本高和维护困难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包括车体安装部及蛇形减振器安装部,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大头连接端及小头连接端,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蛇形减振器安装部垂直设置于大头连接端处,所述蛇形减振器安装部包括连接部及u型安装部,所述车体连接部上设置腹板,所述腹板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之间设置第一翼板,所述腹板一侧与第一翼板相连,另一侧设置第二翼板。

所述安装座本体一体成型。

所述连接部包括补强筋及减重部,所述减重部设置减重槽,所述补强筋的厚度小于减重部的厚度。

所述腹板包括水平部与斜坡部,所述水平部设置减重孔。

所述第一翼板的设置凹面,所述u型连接部设置有u型槽。

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及转向架,所述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设置抗蛇形减振器,所述抗蛇形减振器与车体之间设置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

所述抗蛇形减振器一端固定在u型槽内,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直接采用模具铸造成型,接口灵活,工艺性经济性好,便于加工制造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2.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安装部及蛇形减振器安装部,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大头连接端及小头连接端,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处于同一平面,安装时,只需要通过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将安装座本体安装在车体上;将抗蛇形减振器直接安装在蛇形减振器安装部上,只需要用少量的螺栓连接,为抗蛇形减振器提供一种便捷的安装方式,同时,达到既能优化设计结构,又能满足安装接口和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体与抗蛇形减振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车体安装部、200-蛇形减振器安装部、1-大头连接端、2-小头连接端、3-连接部、301-补强筋、302-减重部、303-减重槽、4-u型安装部、5-腹板、501-水平部、502-斜坡部、503-减重孔、6-第一翼板、7-第二翼板、8-凹面、9-u型安装槽、10-车体、11-抗蛇形减振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体一体成型,所述安装座本包括车体安装部100及蛇形减振器安装部200,所述车体连接部100包括大头连接端1及小头连接端2,所述大头连接端1与小头连接端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蛇形减振器安装部200垂直设置于大头连接端1处,所述蛇形减振器安装部200包括连接部3及u型安装部4,所述车体连接部100上设置腹板5,所述腹板5的一端与连接部3相连。

所述u型连接部4设置有u型安装槽9。

具体地,大头连接端1和小头连接端2作为安装面同处一个平面,用螺栓将安装座本体固定在车体10上,将抗蛇形减振器11用螺栓固定在u型安装槽9内,此种安装方式拆装简单,稳定性好,方便后期维修更换。

所述第一翼板6低于大头连接端1所处的平面,在大头连接端1与小头连接端2之间形成凹面8。此处保证仅大头连接端1与小头连接端2为安装面,此种设置减少与车体的硬接触,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连接部3包括补强筋301及减重部302,所述减重部302设置减重槽303,所述补强筋301的厚度小于减重部302的厚度;补强筋301对连接部起到补强的作用。

所述大头连接端1与小头连接端2之间设置第一翼板6,所述腹板5一侧与第一翼板6相连,另一侧设置第二翼板7;

具体地,腹板5周围带翼板这种结构对安装座本体整体结构有很好的补强作用。

所述腹板5包括水平部501与斜坡部502,所述水平部501设置减重孔503,这种带减重孔结构既能满足抗蛇形减振器整体强度要求,又能起到减重作用。

具体地,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10及转向架,所述车体10与转向架之间设置抗蛇形减振器11,所述抗蛇形减振器11与车体10通过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连接。

所述抗蛇形减振器11一端固定在u型安装槽9内,所述大头连接端1与小头连接端2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10上。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包括车体安装部及蛇形减振器安装部,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大头连接端及小头连接端,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蛇形减振器安装部垂直设置于大头连接端处,所述蛇形减振器安装部包括连接部及u型安装部,所述车体连接部上设置腹板,所述腹板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之间设置第一翼板,所述腹板一侧与第一翼板相连,另一侧设置第二翼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本体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补强筋及减重部,所述减重部设置减重槽,所述补强筋的厚度小于减重部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包括水平部与斜坡部,所述水平部设置减重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低于大头连接端所处的平面,在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之间形成凹面,所述u型连接部设置有u型安装槽。

6.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及转向架,所述车体与转向架之间设置抗蛇形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蛇形减振器与车体通过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连接,所述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为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蛇形减振器一端固定在u型安装槽内,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车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包括安装座本体,所述安装座本包括车体安装部及蛇形减振器安装部,所述车体连接部包括大头连接端及小头连接端,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处于同一平面,所述蛇形减振器安装部垂直设置于大头连接端处,所述蛇形减振器安装部包括连接部及U型安装部,所述车体连接部上设置腹板,所述腹板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所述大头连接端与小头连接端之间设置第一翼板,所述腹板一侧与第一翼板相连,另一侧设置第二翼板,还公开了具有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的轨道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结构复杂、安装成本高和维护困难等问题,还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蛇形减振器安装座的轨道车辆。

技术研发人员:刘兰军;刘克思;王秀花;苗宗顺;吕成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