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29110发布日期:2023-04-06 02:2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重载铁路,尤其涉及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到发线通过能力是指到达场、出发场、通过场或到发场内办理列车到发作业的线路,采用合理的技术作业过程和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一昼夜能够接、发各方向以及运行图规定的货物/旅客列车数。

2、目前,铁路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一般有图解法、直接计算法等。图解法:是根据车站相邻区段的列车运行图、车站技术设备的固定使用方案。车站技术作业过程和作业时间标准等有关资料,绘出列车接发、车列解体、集结、编组、机车出入段等作业过程的图表,以求得车站各项设备的通过能力。直接计算法:是根据每一列车到发作业和改编作业占用某项设备的平均时间来计算到发线通过能力。

3、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4、由于传统铁路车站站型每股道只停留一列车,且车流密度较低,而重载铁路车站站型股道设置不同,一般按照“三线一束”的原则设计,中间股道为机车走行线,两侧股道为到发线,到发线股道按接发列车作业划分ab、cd两个区段,每个区段可以接发不同类型的重载列车,重载铁路车流密度高,且天窗按照垂直天窗进行设置。而图解法对行车密度较高、股道数量较多的重载铁路车站到发线能力计算时作业量较大、费时费力,且由于编图人员的经验存在差异,编制得到的日计划图质量参差不齐,图解计算的准确性难以保证。直接计算法无法对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同一股道两个区段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进行分别计算,且未将天窗时间纳入考虑范围,计算结果与实际通过能力相差较大。

5、因此,现有的铁路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应用于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计算结果准确性低,无法满足现有通过能力查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应用,对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按照同一股道不同轨道区段分别计算,并将年度天窗及不同方向通过能力纳入考虑范围,有效提高了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准确度,从而为制定车站接发列车满图运行运输组织方案提供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结果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2、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3、第一方面,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包括:

4、获取重载铁路的基础设施数据,并将基础设施数据按照站场接发车轨道区段和到发线使用原则进行分类,得到目标基础设施数据;

5、根据加载目标基础设施数据,获取重载铁路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

6、基于重载铁路列车重载类型、占用轨道区段、空费系数以及到发线占用时间求解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第一到发线通过能力,以及,基于重载铁路天窗开设类型、开设时间、列车重载类型、占用轨道区段、空费系数以及到发线占用时间求解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第二到发线通过能力,所述第一到发线通过能力表示非天窗日到发线通过能力,所述第二到发线通过能力表示天窗日到发线通过能力。

7、第二方面,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装置,包括:

8、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重载铁路的基础设施数据;

9、分类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获取模块发送的基础设施数据,并将所述基础设施数据按照站场接发车轨道区段和到发线使用原则进行分类,得到目标基础设施数据;

10、到发线占用时间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分类模块发送的所述目标基础设施数据,并根据加载所述目标基础设施数据,获取重载铁路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

11、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重载铁路列车重载类型、占用轨道区段、空费系数以及到发线占用时间求解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第一到发线通过能力;

12、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重载铁路天窗开设类型、开设时间、列车重载类型、占用轨道区段、空费系数以及到发线占用时间求解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第二到发线通过能力;

13、所述第一到发线通过能力表示非天窗日到发线通过能力,所述第二到发线通过能力表示天窗日到发线通过能力。

14、第三方面,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步骤。

15、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步骤。

16、第五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如上述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步骤。

17、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基础设施数据按照站场接发车轨道区段和到发线使用原则进行分类,加载基础设施数据获取重载铁路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对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按照同一股道不同轨道区段分别计算,并将年度天窗及不同方向通过能力纳入考虑范围,分别求解非天窗日到发线通过能力和天窗日到发线通过能力;有效提高了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准确度,从而为制定车站接发列车满图运行运输组织方案提供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结果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设施数据包括重载铁路车站的性质数据,车站的等级数据,以及,办理接发列车、调车作业和客/货运业务的线路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目标基础设施数据,获取重载铁路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具体包括:加载目标基础设施数据,通过重载铁路列车到发时刻表以及微机联锁信号机开闭时间获取重载铁路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站股道区段有效长、车站衔接方向以及现场作业岗点设置情况确定所述到发线使用原则。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下式求解所述第一到发线通过能力n1: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通过下式求解所述第一到发线通过能力n2:

7.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重载铁路技术领域,公开了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及应用,通过将基础设施数据按照站场接发车轨道区段和到发线使用原则进行分类,加载基础设施数据获取重载铁路列车的到发线占用时间;对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按照同一股道不同轨道区段分别计算,并将年度天窗及不同方向通过能力纳入考虑范围,分别求解非天窗日到发线通过能力和天窗日到发线通过能力;有效提高了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准确度,从而为制定车站接发列车满图运行运输组织方案提供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载铁路组合分解站的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结果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伟,甄旭,李延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