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3843发布日期:2022-11-15 19:4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


背景技术:

2.减振器是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舒适性)的器具,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振器,动车通过减振器进行运行平稳性的改善。
3.动车通过扭杆抑制侧滚的作用,贯穿动车底部连接左右侧转向架的扭杆较长,同时动车左右侧离心力不同,造成抑制动车侧滚时扭杆各部分受力不同,进而不能对扭杆各部分充分利用,增加维护成本,减少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左右侧离心力不同造成抑制动车侧滚时扭杆各部分受力不同而短时间损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扭杆,所述扭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沿上下方向竖直放置,所述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橡胶,所述缓冲橡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7.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外侧螺旋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外侧螺旋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内侧螺旋连接有套筒,且套筒与滑动杆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贯穿螺纹孔。
9.优选的,所述环板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且卡块通过滑槽与环板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环通过外螺纹与滑动杆螺旋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环通过外螺纹与套筒螺旋连接,所述套筒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滑槽,且卡块通过滑槽与滑动杆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减振器的顶端与动车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器的底端与动车转向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与动车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减振器、轴承、扭杆、连杆、缓冲橡胶和固定板,可以避免扭杆较长而贯穿动车底部,避免动车左右侧离心力不同造成较长的扭杆两侧变形差异大而损伤程度不同,增加整体扭杆和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左右侧分别放置短尺寸扭杆保证动车左右不同的离心力分别可靠消除,避免长尺寸扭杆整体贯穿动车底部造成各部位损伤程度不同,保证各侧扭杆使用寿命增加,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套筒、滑动杆、连接环、卡块和环板,可以保证左右侧
扭杆可靠传递作用力和减振器均匀受力,避免单侧扭杆短时间承载较大而损坏,同时保证套筒和滑动杆的便捷安装,卡块和环板的滑动连接以及环板和连杆的螺旋连接保证各侧滑动杆高度的便捷调整,连接环分别与套筒和滑动杆的螺旋连接保证套筒和滑动杆整体长度的便捷调整,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c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减振器、2-扭杆、3-套筒、4-固定座、5-环板、6-轴承、7-连接环、8-滑动杆、9-安装板、10-缓冲橡胶、11-连接杆、12-卡块、1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2.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包括减振器1,减振器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6,轴承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扭杆2,扭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3,且连杆13沿上下方向竖直放置,连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橡胶10,缓冲橡胶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
23.连杆13的外侧螺旋连接有环板5,环板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卡块12,卡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8,滑动杆8的一端外侧螺旋连接有连接环7,连接环7的另一端内侧螺旋连接有套筒3,且套筒3与滑动杆8滑动连接,使用过程中避免单侧扭杆2受到的离心力较大而寿命较短;安装板9的顶端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贯穿螺纹孔,使用过程中保证连杆13的可靠固定;环板5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且卡块12通过滑槽与环板5滑动连接,使用过程中避免卡块12干涉环板5转动;滑动杆8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环7通过外螺纹与滑动杆8螺旋连接,套筒3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环7通过外螺纹与套筒3螺旋连接,套筒3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滑槽,且卡块12通过滑槽与滑动杆8滑动连接,使用过程中保证套筒3和滑动杆8整体长度的便捷调整;减振器1的顶端与动车固定连接,减振器1的底端与动车转向架固定连接,安装板9通过螺栓与动车固定连接,使用过程中保证减振器1的可靠安装。
24.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避免扭杆2较长而贯穿动车底部,避免动车左右侧离心力不同造成较长的扭杆2两侧变形差异大而损伤程度不同,增加整体扭杆2和减振器1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使用过程中动车左右侧的减振器1在轴承6与扭杆2转动连接的配合下连接短尺寸扭杆2,进而扭杆2通过连杆13和动车单侧底部连接,同时扭杆2在动车侧滚承受扭转力时,连杆13受到扭杆2作用的拉力和压力通过缓冲橡胶10、安装板9以及螺栓
传递给动车底部,实现动车左右侧不同的离心力由距离较近的短尺寸扭杆2扭转变形而抵消,避免较长扭杆2因单侧损坏程度大而减少使用寿命,减少减振器1扭杆2的维护成本,另外可以保证左右侧扭杆2可靠传递作用力和减振器1均匀受力,避免单侧扭杆2短时间承载较大而损坏,同时保证套筒3和滑动杆8的便捷安装,连接环7分别与套筒3和滑动杆8的螺旋连接以及滑动杆8与套筒3的滑动连接保证左右侧扭杆2的可靠连接,保证动车离心力的可靠传递,同时动车底部空间结构布置不同时,在卡块12与环板5滑动连接以及环板5与连杆13螺旋连接的配合下保证套筒3和滑动杆8整体高度的便捷调整,保证套筒3和滑动杆8可靠安装。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包括减振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扭杆(2),所述扭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3),且连杆(13)沿上下方向竖直放置,所述连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橡胶(10),所述缓冲橡胶(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3)的外侧螺旋连接有环板(5),所述环板(5)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8),所述滑动杆(8)的一端外侧螺旋连接有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的另一端内侧螺旋连接有套筒(3),且套筒(3)与滑动杆(8)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9)的顶端内侧均匀设置有四个贯穿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5)的内侧设置有环形滑槽,且卡块(12)通过滑槽与环板(5)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8)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环(7)通过外螺纹与滑动杆(8)螺旋连接,所述套筒(3)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环(7)通过外螺纹与套筒(3)螺旋连接,所述套筒(3)的一端内侧设置有滑槽,且卡块(12)通过滑槽与滑动杆(8)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1)的顶端与动车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器(1)的底端与动车转向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9)通过螺栓与动车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动车用抗侧滚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扭杆,所述扭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沿上下方向竖直放置,所述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橡胶,所述缓冲橡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连杆的外侧螺旋连接有环板,所述环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中左右侧分别放置短尺寸扭杆保证动车左右不同的离心力分别可靠消除,避免长尺寸扭杆整体贯穿动车底部造成各部位损伤程度不同,保证各侧扭杆使用寿命增加,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九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9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