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车体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3393发布日期:2023-07-28 03:3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模块式车体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体结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块式车体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轨道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车体结构也有的较大的改变。现有的车体结构将制动部分、电器部分、冷却部分以及设备部分整体设于同一车体内,车体由底架组成、侧墙组成、端墙组成、车顶等主要构件组成,采用全焊接的连接方式,当需要对制动部分、电器部分、冷却部分以及设备部分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检修时,由于车体采用全焊结构所以难以进行车体结构的拆卸,检修和更换难度较大。虽然部分车体将上述焊接的连接方式改为螺栓连接的方式以满足车体的拆装需求,但拆装过程繁琐,而且拆除整个车顶的难度也相对较大,不便于进行大型设备的检修及维护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式车体及轨道车辆,能够快速方便地对需要检修的模块进行拆装,满足了车内大型设备的检修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块式车体,包括底架以及沿底架走向依次设置于底架上方的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和设备间模块,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和设备间模块均包括顶板、侧墙以及端墙,端墙和侧墙分别通过摆杆锁定机构与顶板相连,摆杆锁定机构包括:

3、铰接座,连接于顶板的侧缘,且向车内延伸;

4、摆动杆,铰接于铰接座上,用于绕铰接点竖向摆动;

5、连接板,连接于侧墙或端墙上,且连接板的板面沿水平方向延伸;

6、其中,摆动杆的下端与连接板之间设有锁定结构。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板上设有供摆动杆竖向摆动并进入的长槽孔,锁定结构包括:

8、螺纹部,连接于摆动杆的外端,螺纹部能够在摆动杆的带动下摆动至长槽孔内;

9、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于螺纹部上,用于抵接于连接板的底面上以锁定摆动杆与连接板。

10、一些实施例中,铰接座通过角形座连接于顶板的侧缘,角形座包括:

11、贴合板,与顶板的侧缘底部贴合并相连;

12、延伸板,连接于贴合板靠近车体内侧的一侧边缘、且向下延伸,铰接座连接于延伸板远离侧墙的一侧板面上。

13、一些实施例中,铰接座包括贴合连接于延伸板上的座体板、两个分别连接于座体板的两侧边缘的支板、以及连接于两个支板之间的铰接轴;

14、两个支板的板面垂直于车体的走向设置,铰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板转动配合,摆动杆的端部具有套设于与铰接轴外周的套环。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端墙与侧墙之间也通过摆杆锁定机构相连。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架的顶面上设有向上延伸、且分别与侧墙或端墙的下缘上下对应的连接立板,侧墙或端墙分别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连接立板的上方。

17、一些实施例中,底架和连接组件包括:

18、承托座,连接于连接立板的外侧,承托座上设有向上延伸的锥形导入部,承托座和导入部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

19、连接座,连接于侧墙或端墙的侧部下方,连接座的底部设有与锥形导入部配合的引导槽,连接座上设有上下贯通、且与螺纹孔对应的连接孔;

20、螺栓,贯穿连接孔、并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用于锁定承托座和连接座。

21、一些实施例中,螺栓的外周还套设有平垫圈和位于平垫圈上方的弹性垫圈,平垫圈的底面与连接座的顶面接触配合。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墙、端墙以及顶板的内壁上设有阻尼浆层。

23、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式车体,利用底架对上部的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及设备间模块分别进行承托,满足模块化设计要求,便于对单个模块进行拆装以满足车内大型设备的检修需求,每个模块的顶板与侧墙或端墙之间分别采用摆杆锁定机构进行连接。便于提高拆装效率,便于降低设备维护难度,提高操作效率。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轨道车辆包括模块式车体,上述轨道车辆的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及设备间模块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底架上,便于进行单个模块的拆卸,以便于进行对应模块内部设备的检修,提高了检修效率,方便了检修操作。



技术特征:

1.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以及沿底架走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方的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和设备间模块,所述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和设备间模块均包括顶板、侧墙以及端墙,所述端墙和所述侧墙分别通过摆杆锁定机构与所述顶板相连,所述摆杆锁定机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供所述摆动杆竖向摆动并进入的长槽孔,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通过角形座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侧缘,所述角形座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包括贴合连接于所述延伸板上的座体板、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座体板的两侧边缘的支板、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板之间的铰接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与所述侧墙之间也通过所述摆杆锁定机构相连。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顶面上设有向上延伸、且分别与所述侧墙或端墙的下缘上下对应的连接立板,所述侧墙或端墙分别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板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外周还套设有平垫圈和位于所述平垫圈上方的弹性垫圈,所述平垫圈的底面与所述连接座的顶面接触配合。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式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所述端墙以及所述顶板的内壁上设有阻尼浆层。

10.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式车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式车体及轨道车辆,包括底架以及沿底架走向依次设置于底架上方的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和设备间模块,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和设备间模块均包括顶板、侧墙以及端墙,端墙和侧墙分别通过摆杆锁定机构与顶板相连,摆杆锁定机构包括铰接座、摆动杆以及连接板,铰接座连接于顶板的侧缘;摆动杆铰接于铰接座上;连接板连接于侧墙或端墙上;摆动杆的下端与连接板之间设有锁定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模块式车体,利用底架对上部的制动间模块、电器间模块、冷却间模块及设备间模块分别进行承托,满足模块化设计要求,便于对单个模块进行拆装以满足车内大型设备的检修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申,邢磊,刘利雷,张国栋,牛志伟,陈冰,王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