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门防护装置

文档序号:38006342发布日期:2024-05-17 12:1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车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铁防护,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由于地铁修建在地下,能够节省对土地的占用,同时地铁还具有能降低噪音,减少干扰及节约能源等优点,而被一些大中型城市作为理想的大众交通运输工具;

2、现有地铁在到达站点后,开启车门时,车门底部与站台之间会空缺出一条供车门滑动的缝隙,在人流量大时容易出现踩空现象,尤其对穿高跟鞋的女性与儿童而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此外还会出现乘客随身小件物品不慎掉落其中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铁车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车门防护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包括:车体、与其下方设置的墙体,车体的内部对称滑动有车门,还包括:支撑架,固定连接于车体底面;转动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螺纹杆,固定连接于转动件转动端;移动座,限位滑动连接于支撑架,且移动座中心处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封堵盒,固定连接于移动座顶端,且封堵盒位于车门正下方。

3、优选的,转动件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信号连接有远程控制器。

4、优选的,封堵盒的内部开设有储灰槽,储灰槽顶端可拆连接有过滤网,封堵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储尘抽屉,且储尘抽屉位于过滤网下方。

5、优选的,储尘抽屉的外表面固定有拉手,储尘抽屉的开口端朝向过滤网。

6、优选的,车体与车门之间设置有供滑通槽,且车门滑动于供滑通槽内部,车门的内部开设有车窗。

7、优选的,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移动座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槽与限位滑块均呈“t”形,且移动座通过限位滑块限位滑动于支撑架内部限位滑槽。

8、优选的,封堵盒的宽度小于供滑通槽宽度,封堵盒的长度大于任意一车门宽度。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驱动转动件控制螺纹杆旋转方向,进而由螺纹杆转动控制移动座沿支撑架上升与下降,在移动座上升移动时,联动封堵盒跟随移动,以此填补对称车门开启时底部产生缝隙,有利于车门开启时填补缝隙,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乘客离车安全性;

11、2、通过过滤网的设置以供灰尘落入封堵盒内部储灰槽,避免灰尘堆积于车门底部,阻碍车门移动,进一步增加装置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包括:车体(3)、与其下方设置的墙体(2),所述车体(3)的内部对称滑动有车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5)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信号连接有远程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盒(8)的内部开设有储灰槽,所述储灰槽顶端可拆连接有过滤网(9),所述封堵盒(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储尘抽屉(10),且所述储尘抽屉(10)位于过滤网(9)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尘抽屉(10)的外表面固定有拉手(11),所述储尘抽屉(10)的开口端朝向过滤网(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3)与车门(1)之间设置有供滑通槽(12),且所述车门(1)滑动于供滑通槽(12)内部,所述车门(1)的内部开设有车窗(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14),所述移动座(7)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滑块(15),且所述限位滑槽(14)与限位滑块(15)均呈“t”形,且所述移动座(7)通过限位滑块(15)限位滑动于支撑架(4)内部限位滑槽(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盒(8)的宽度小于供滑通槽(12)宽度,所述封堵盒(8)的长度大于任意一所述车门(1)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具体涉及地铁防护技术领域。所述地铁车门防护装置包括车体、与其下方设置的墙体,车体的内部对称滑动有车门,还包括:支撑架,固定连接于车体底面;转动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螺纹杆,固定连接于转动件转动端;移动座,限位滑动连接于支撑架,且移动座中心处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封堵盒,固定连接于移动座顶端,且封堵盒位于车门正下方。本技术,有利于车门开启时填补缝隙,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乘客离车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斌,丁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1018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