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轨动车组动车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981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米轨动车组动车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米轨线路或其它窄轨线路的动车组转向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应用的标准轨距转向架(轨距1435mm),已经经过长时间的实际运行,形成了成熟的结构。米轨动车转向架以此结构为基础进行研发,然而因为轨距的变小(轨距1000mm),相应的轴距也变小(由2500mm变为2200mm),导致构架两个侧梁纵向中心线之间的横向距离缩短,致使二系悬挂采用传统设计已经不能满足车辆运行要求;转向架轴距的变小,导致踏面制动装置无法像传统转向架那样布置在转向架中部,只能布置在转向架端部,如何在构架端部设计吊座,完成制动装置的安装成为研发米轨动车转向架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会严重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米轨(轨距1000mm)的动车转向架,以满足车辆运行时的动力学性能、强度寿命要求,同时要满足运行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不能产生干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米轨动车组动车转向架,包括构架组成、轮对轴箱装置、二系悬挂装置、中央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架组成中的两根横梁延长到侧梁外侧形成外悬臂结构,延长的横梁上面设置纵向梁,纵向梁与侧梁高度相同,二系空气弹簧安装在侧梁和纵向梁上,使得二系空气弹簧安装座的横向跨距加大;两根侧梁的端部延长下垂,同时设置端梁,作为制动装置的安装吊座。
[0005]基础制动装置采用了传统踏面制动结构,基础制动单元及带停放制动单元以斜交叉方式布置在构架的端部。
[0006]本实用新型与准轨转向架构架相比具有较大改动,加宽二系悬挂的横向跨距,力口长了构架的横梁形成外悬臂结构从而使二系空气弹簧安装座的横向跨距加大。受到空间限制,基础制动系统无法在构架中部布置,因此在构架端部将侧梁延长下垂,同时设置端梁,作为制动装置的安装吊座。上述改进满足车辆运行时的动力学性能、强度寿命要求,同时要满足运行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不能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构架组成、轮对轴箱装置、二系悬挂装置、中央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驱动装置,构架组成中的两根横梁I延长到侧梁2外侧形成外悬臂结构,延长的横梁上面设置纵梁3,纵梁与侧梁高度相同,二系空气弹簧4安装在侧梁和纵梁上,使得二系空气弹簧安装的横向跨距加大;两根侧梁的端部延长下垂,同时设置端梁5,作为制动装置的安装吊座6。
[0009]轮对轴箱装置采用了目前成熟应用的结构型式,轴箱7为整体铸造、一系弹簧8为锥形橡胶弹簧。
[0010]为了改善车辆运行的安全性,采用传统的空气弹簧布置已不能满足动力学要求,因此采用二系悬挂横向跨距加宽设计。为了使车辆运行中保证车辆地板面高度不变,设置了高度调整装置9,该米轨动车转向架要求运行速度120km/h,因此增设抗蛇形减振器10,增大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0011 ] 中央牵引装置与目前准轨转向架所使用结构一致。
[0012]基础制动装置采用了传统踏面制动结构,然而布置方式进行了新型设计,基础制动单元11及带停放制动单元12以斜交叉方式布置在了构架的端部。
[0013]驱动装置主要由牵引电机13和齿轮箱14组成,为了适用于米轨转向架,联合供应商对牵引电机和齿轮箱均进行了最小化设计,与现有结构相比其结构更紧凑、安装后所需空间更小。
【主权项】
1.一种米轨动车组动车转向架,包括构架组成、轮对轴箱装置、二系悬挂装置、中央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架组成中的两根横梁延长到侧梁外侧形成外悬臂结构,延长的横梁上面设置纵向梁,纵向梁与侧梁高度相同,二系空气弹簧安装在侧梁和纵向梁上,使得二系空气弹簧安装座的横向跨距加大;两根侧梁的端部延长下垂,同时设置端梁,作为制动装置的安装吊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轨动车组动车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基础制动装置采用了传统踏面制动结构,基础制动单元及带停放制动单元以斜交叉方式布置在构架的端部。
【专利摘要】一种米轨动车组动车转向架,包括构架组成、轮对轴箱装置、二系悬挂装置、中央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驱动装置,构架组成中的两根横梁延长到侧梁外侧形成外悬臂结构,延长的横梁上面设置纵向梁,纵向梁与侧梁高度相同,二系空气弹簧安装在侧梁和纵向梁上,使得二系空气弹簧安装座的横向跨距加大;两根侧梁的端部延长下垂,同时设置端梁,作为制动装置的安装吊座。本实用新型加宽二系悬挂的横向跨距,加长了构架的横梁形成外悬臂结构从而使二系空气弹簧安装座的横向跨距加大。在构架端部将侧梁延长下垂,同时设置端梁,作为制动装置的安装吊座。上述改进满足车辆运行时的动力学性能、强度寿命要求,同时要满足运行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不能产生干涉。
【IPC分类】B61F5-52
【公开号】CN204368173
【申请号】CN201420771754
【发明人】李文学, 王云朋, 李国栋, 刘清, 况宇, 宋宏伟, 孙天助
【申请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