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婴儿座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27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婴儿座椅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婴儿座椅车,特别是指一种婴儿车上具有座椅可以升降调整的结构和能转换成安全座椅的结构。
公知的婴儿车大部份都为单一功能,如


图1所示,为一种传统的简单型婴儿车1,由前车架11、后车架12配合末端枢接车轮13组成,且于前车架11上端延设一推杆14,该推杆14的下段与后车架12中段跨设一坐杆支架15;由此可知,公知的婴儿车仅有单一的功用,而婴儿车其仅具有让婴儿以坐姿乘坐于车上,但是在使用中,要长时间于户外活动,有时婴儿会睡着,需要转而向后躺下来,有些婴儿车已具有这种功能的结构,另外,在家中餐桌较高,常需另外购置婴儿座椅,才能使其与大人一样等高的坐着吃东西,也能使其更安全地坐着;还有,出门搭乘汽车,要配备婴儿专用安全椅,将婴儿定位于车上,于是又得添购安全椅,于是一个婴儿的诞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为了安全的带着进出,需要准备多样的器具,不仅出门时的用具有两份,在家中时也为两份,婴儿车与专用座椅,相当占空间,待其成长后,又需将其丢弃,不仅浪费能源与资源,更是使空间的利用性降低,于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基于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乃进行研发,以解决公知的多种设备无法共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婴儿座椅车,使其除了具有原本婴儿车所具有的坐式位置外,还能有躺式的位置,而且能将婴儿车的座位由低位直接转成高位,以适用于餐桌使用的状态,而且使后轮的支架能转动,形成略收折的状态,便能固定于汽车的座椅上,如此,便能使本实用新型的车子能成为多功能的使用状态,以配合不同的使用位置,便能使其分别适用于各种情况,让为人父母者仅需购用本实用新型产品,便能将所有的用途包括,以节省经费与资源的浪费,也使整体的使用更方便。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婴儿座椅车的结构为包括有一轮架组与一座椅组,轮架组有左、右侧的前支杆,各前支杆的下端各有一前轮,两前支杆间接有一对前横固定杆,各前支杆上端往后折再往下折分别接呈ㄇ状的后支杆的一侧,各后支杆间的下端各接有一后轮,在各前支杆的中段分别与后支杆两侧接有一肘节杆,后支杆间接有一后横固定杆与一轮杆;座椅组于各前支杆前段内侧近上端接有一前连杆,前连杆接一扶靠杆,各扶靠杆中段往后折的后端各接有一拐杖杆,两拐杖杆间接有一顶框杆,各扶靠杆的前端分别接一底纵杆,底纵杆间接有至少一底横杆,底纵杆接一旋转杆,旋转杆中段接于前支杆后上段,旋转杆另一端有一扣圈,使旋转杆的转动让座椅组升降,底纵杆接一后连杆,各后连杆与一后靠杆间分别凭借一离合定位器相接。
为使贵审查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图面说明
图1为公知婴儿车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位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位时不具垫体且有餐盘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原位时挂设餐盘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原位时于后倾卧式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起后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后支架转动后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实施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公知1 婴儿车11 前车轮12后车架13 车轮14推杆 15 坐杆支架本实用新型2 轮架组21、22 前支杆23前轮 24、25 前横固定杆26后支杆27 后轮28肘节杆29、30 连杆31后横固定杆32 轮杆4 座椅组41、42前连杆43、44 扶靠杆45、46 拐杖杆 47顶框杆48 餐盘49、50底纵杆481底袋482 框槽483扣勾51、52 底横杆 53、54旋转杆55、56 扣圈57、58后连杆59 后靠杆 60离合定位器61 靠脚撑板62底框杆63 座垫套 64背垫套7 汽车座椅如图2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包括有一轮架组2与一座椅组4,轮架组2有左侧前支杆21、右侧前支杆22,各前支杆21、22的下端各有一前轮23,该前轮为能自由转动的轮子或是能被限制直行的轮子;两前支杆21、22间接有一对前横固定杆24、25,各前支杆21、22上端往后折再往下折的后端分别接如ㄇ状后支杆26远杆端(系定位于后支杆的直部近弯折的横部处)的侧面,后支杆26间的两下端各接有一后轮27,在各前支杆21、22的中段与后支杆26两侧分别接有一肘节杆28,肘节杆28由一对连杆29、30所组成,并接于后支杆26与前支杆21、22的相接点下方处,后支杆26间接有一后横固定杆31与一轮杆32,其中后轮若具有轮轴则只能直行,也能与前轮相同,且后轮能煞车。
座椅组4为于各前支杆21、22前段内侧近上端各接有一前连杆41、42,前连杆41、42分别接一扶靠杆43、44,扶靠杆43、44中段往后折的后端接有一拐杖杆45、46,两拐杖杆45、46间接有一顶框杆47,顶框杆47上定位一餐盘48,顶框杆47可以前后翻动,再把顶框杆47贴靠于扶靠杆43、44之上,而顶框杆47能为伸缩调整式,且拐杖杆45、46的下半段也能为伸缩调整式,所以,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该餐盘48的底面周边有一框槽482以扣于顶框杆47,在不用时能将餐盘48取离以后侧的一对扣勾483勾挂于后靠杆59的横杆部,如图4中虚线所示位置,且餐盘48的底面中间设有一底袋481以供置物。
各扶靠杆43、44的前端接一底纵杆49、50,底纵杆49、50间接有二底横杆51、52,底纵杆49、50各接一旋转杆53、54,旋转杆53、54中段枢接于前支杆21、22后上段处,旋转杆53、54另一端接有一扣圈55、56,使旋转杆53、54的转动让座椅组4上下升降移动,底纵杆46、50各接一后连杆57、58,各后连杆57、58各接于一后靠杆59的一端,后连杆57、58与后靠杆59间凭借一离合定位器60相接,而使后靠杆59以离合定位器60为轴心转动,如图5所示,便是以离合定位器60的转动让后靠杆59于一定的角度区间转动,便能形成较长的空间,供婴儿躺卧,且后靠杆59是借助背靠垫64的两侧拉持。此外于底纵杆49、50间接有一靠脚撑板61的两端,更有一底框杆62的两端接于底纵杆49、50,便能于底纵杆49、50上套接有一置物套(图中未示出)的两端,有朝下跨于底框杆62上,又于底纵杆41、42套接有一座垫套63,如图2所示,且后靠杆59的两直杆部套有一背垫套64,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运用旋转杆53、54与前连杆41、42的四角转动方式,让座椅组4的底纵杆49、50上下升降,当旋转杆53、54转至下端,能使扣圈55、56扣于后支杆26的横杆处,如此即形成座椅组4的上位,如图6所示,便成为餐桌椅的型态,可以配合于餐桌使用或配合餐盘48使用;若回到图2的基本使用状态,当将肘节杆28松开时,形成曲折状态,便会带动后支杆26的后轮27向前转动,这时即如图7所示的状态,其实施如图8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汽车座椅7上方时,再以安全带固定,便能使该婴儿车稳定地定位于车内,成为汽车安全椅;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婴儿车、儿童的餐桌椅、汽车安全椅的三种功能,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节省购买者的费用成本,并能给予更多的功用,为一完全与公知技术不同的机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所有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权利要求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与近似结构,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架组,其有左、右侧前支杆,各前支杆的下端各有一前轮,各前支杆上端往后折再往下折分别接如ㄇ状一后支杆的一侧,后支杆下端各接有一后轮,在各前支杆的中段分别与后支杆两侧接有一肘节杆;及一座椅组,座椅组为接于轮架组之上,于各前支杆前段内侧近上端各接有一前连杆,各前连杆各接一扶靠杆,扶靠杆中段往后折的后端接有一拐杖杆,两拐杖杆间接有一顶框杆,顶框杆可以翻动,各扶靠杆的前端分别接一底纵杆,各底纵杆分别接一旋转杆,各旋转杆中段分别枢接于相对应的前支杆后上段,各旋转杆另一端具有一扣圈,使旋转杆与前连杆转动让座椅组的底纵杆上下升降,当旋转杆转至下端,能使扣圈扣于后支杆,各底纵杆分别接一后连杆,各后连杆与一后靠杆相接,在座椅组内接有一座、背垫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轮架组的左、右侧前支杆间接有至少一前横固定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轮架组的后支杆间接有至少一后横固定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轮架组的肘节杆为两节连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座椅组的顶框杆为伸缩调整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座椅组的拐杖杆为伸缩调整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座椅组的底纵杆间接有至少一底横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座椅组的各后连杆与后靠杆间分别凭借一离合定位器相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扣接于顶框杆的餐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婴儿座椅车,它包括有一轮架组及一座椅组,主要由多种杆件组成。该种婴儿座椅车除具有原本婴儿车所具有的坐式位置外,还能有躺式的位置,而且能将婴儿车的座位由低位直接转成高位,以适用于餐桌使用的状态;使后轮的支架转动,形成略收折的状态,便能固定于汽车的座椅上。因此它具有婴儿车、儿童的餐桌椅、汽车安全椅的三种功能,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节省购买者的费用成本。
文档编号B62B7/00GK2464183SQ01203938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5日
发明者戴圣华 申请人:戴圣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