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26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结构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婴儿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结构的婴儿车,包括一婴儿车本体,该本体是由二平行L形架体和容设于其间的座体组成,座体的背部与设在L形架体的直杆部上的控制块由制动杆联结并由控制块调整其倾斜角度,其特征在于在L形架体的横杆部一端配合该座体的坐部轴设有一脚靠部,在脚靠部的适当位置轴设有第一连杆,而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轴设有第一活动块,该第一活动块以可滑动方式套设在横杆上;座体背部的底端轴设有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轴设有第二活动块,第二活动块也以可滑动方式套设在横杆部上,并使第一、第二活动块呈可滑动抵靠状。
这样可借助该控制块在控制背部倾斜角度时,连动第一、第二活动块,实现同时调整脚靠板倾斜角度的目的。
图中标号说明10-----本体 20-----轮体30-----L形架体 31-----直杆部32-----横杆部40-----座体41-----背部 42-----坐部50-----脚靠部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 71-----第一活动块72-----第二活动块80-----控制块90-----制动杆在使用时,如图3A、图3B、图3C所示,当欲调整该座体呈一较大角度倾斜时,其仅需将该控制块80顺着直杆部向下调整,此时座体的背部受制于制动杆90,而呈一向后倾斜状,进而将令背部一端轴设的第二连杆72向前推动,连带地将第二活动块在横杆上往前移动,而推顶第一活动块向前位移,而使得轴设于第一活动块71的第一连杆62顺势将脚靠部向上推动,使得座体的坐部呈可供使用者将脚部平放在脚靠部上,而使其在调整座体时可随之同步调整该脚靠部的位置。
而当使用者欲将座体的背部回复为其原本的直立状态时,则如图4A及图4B所示,仅需将控制块80向上调整,此时座体的背部回复呈直立状,在此同时第二连杆62将拉动第二活动块72向后位移,使第二活动块与第一活动块71间产生一间隙,由于平放在脚靠部的脚部重量将脚靠部向下压,而脚靠部受力后,轴设在脚靠部的第一连杆61即推顶第一活动块71向后位移至前述的间隙部,实现自动调整脚靠部的倾斜角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调节由控制块、制动杆、第二连杆、第二活动块、第一活动块、第一连杆构成连动机构,在调节背部倾斜角的同时即可完成对脚靠部倾斜角度的调节,省时、省力又安全可靠,而且本婴儿车的调整机构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婴儿车,包括婴儿车本体,该本体是由二平行L形架体和容设于其间的座体组成,座体的背部与设在L形架体的直杆部上的控制块联结;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架体的横杆部一端配合该座体的坐部轴设有一脚靠部,脚靠部轴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轴设有第一活动块,该第一活动块是滑动套设在横杆上;座体背部的底端轴设有第二连杆,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轴设有第二活动块,第二活动块亦滑动套设在横杆部上,并使第一、第二活动块呈可滑动抵靠状。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结构的婴儿车,包括婴儿车本体,该本体是由二平行L形架体和容设于其间的座体组成,座体的背部与设在L形架体的直杆部上的控制块由制动杆联结并由控制块调整其倾斜角度,在L形架体的横杆部一端配合该座体的坐部轴设有一脚靠部,在脚靠部轴设有第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轴设有第一活动块,该活动块套设在横杆上;座体背部的底端轴设有第二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轴设有第二活动块,该活动块套设在横杆部上,第一、第二活动块呈可滑动抵靠状。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由控制块、制动杆、二个连杆、二个活动块构成连动机构,故可在调节背部倾斜角的同时完成对脚靠部倾斜角度的调节,省时、省力又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62K7/04GK2582977SQ02257068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4日
发明者刘冬水 申请人:刘冬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