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1190阅读:2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具体涉及摩托车车架。
技术背景摩托车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在自行车上装上发动机就变成了摩托车。现代摩托车在结构和初期的摩托车结构相比,已有很大的变化,连接各部件的车架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结构。摩托车车架主要包括立管、主梁管、后座管和发动机悬挂架,一般采用板式或管式冲压、焊接成型。主梁管与其它部分的连接部位承受冲击最大,容易变形或损坏,影响行车安全。为了提高车架的安全性、刚性和抗冲击的能力,最常见的是在主梁管的弯折部位和主梁管与其它部分的连接部位焊接加强板构件。如CN 2464613 Y公告的“摩托车车架”实用新型专利,在立管和主梁管的连接处焊接有一块三角形的加强板;又如CN 2281305Y公告的“摩托车车架的补强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在主梁管的弯折处焊接有一断面呈倒“L”形的补强构件。采取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车架的刚性和抗冲击的能力,但由于加强构件与车架的连接处为点或线,焊接后的补强效果不理想,而且加强构件与车架整体感不强,影响美观。
发明的内容为了解决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刚性好、抗冲击能力强,加强构件与车架整体感强、造型美观的加强型摩托车车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段向上倾斜、后段平直的主梁管、与主梁管前段连接的立管、连接在主梁管后段下面的发动机悬挂架、与主梁管后段和发动机悬挂架连接的后方管架,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管前段与立管连接处附近焊接有一倾斜的加强管,在主梁管前段与后段的弯折处焊接有断面呈圆弧状的主梁管加强板,在主梁管与后方管架连接处的上部焊接有近似马鞍形的加强板,在主梁管与后方管架连接处的下部附近焊接有一倾斜的加强管。本实用新型在立管与主梁管前段连接处附近和在后方管架与主梁管后段连接处附近分别焊接了一倾斜的加强管,形成三角形的结构,在主梁管前段与后段的弯折处和主梁管后段与后方管架的连接处焊接了形状大体一致的加强板,从而使车架的刚性和抗冲击的能力大大加强,加强构件与车架浑然一体,造型美观。
所述的一种加强型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管的后段与发动机悬挂架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悬挂架焊接在主梁管后段的下部,并与后方管架为螺纹连接,加之在与主梁管的连接处再焊接一块加强板,从而大大加强该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各部分还加工有需要的工艺安装孔和焊接装配需要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为ZS100-8摩托车专用配套车架,也可用于其它型号的摩托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将立管2的下部与主梁管1的前段焊接,发动机悬挂架3与主梁管1后段的下部,后方管架4的下部与主梁管后段的端部焊接,后方管架4的下端与发动机悬挂架3用螺钉连接,然后,在主梁管1前段与立管2连接处附近焊接一倾斜的加强管5,在主梁管1前段与后段的弯折处焊接一块断面呈圆弧状的主梁管加强板6,在主梁管1与后方管架4连接处的上部焊接一块近似马鞍形的加强板7,在主梁管1与后方管架4连接处的下部附近焊接一倾斜的加强管8,在主梁管1的后段与发动机悬挂架3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9,最后,在各部分加工需要的工艺安装孔和焊接装配需要连接件即可。
权利要求1.摩托车车架,包括前段向上倾斜、后段平直的主梁管(1)、与主梁管前段连接的立管(2)、连接在主梁管后段下面的发动机悬挂架(3)、与主梁管后段和发动机悬挂架连接的后方管架(4),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管(1)前段与立管(2)连接处附近焊接有一倾斜的加强管(5),在主梁管(1)前段与后段的弯折处焊接有断面呈圆弧状的主梁管加强板(6),在主梁管(1)与后方管架(4)连接处的上部焊接有近似马鞍形的加强板(7),在主梁管(1)与后方管架(4)连接处的下部附近焊接有一倾斜的加强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管(1)的后段与发动机悬挂架(3)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车架,包括主梁管(1)、与主梁管前段连接的立管(2)、连接在主梁管后段下面的发动机悬挂架(3)、与主梁管后段和发动机悬挂架连接的后方管架(4),其特征在于在主梁管(1)前段与立管(2)连接处附近焊接有一倾斜的加强管(5),在主梁管(1)前段与后段的弯折处焊接有断面呈圆弧状的主梁管加强板(6),在主梁管(1)与后方管架(4)连接处的上部焊接有近似马鞍形的加强板(7),在主梁管(1)与后方管架(4)连接处的下部附近焊接有一倾斜的加强管(8),在主梁管(1)的后段与发动机悬挂架(3)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板(9),从而使车架的刚性和抗冲击的能力大大加强,安全可靠。此外,加强构件与车架浑然一体,造型美观。
文档编号B62K11/02GK2568527SQ0227619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0日
发明者胡俊萍 申请人:胡俊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