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多功能组合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025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用多功能组合货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轮摩托车,特别与二轮摩托车尾部使用的货架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二轮摩托车,其除骑乘者的主座外,在主座的后面紧接设置一个载人副座,该副座位于尾部货架的前部分;在载运较大物品时,如直接将货物放置在货架和副座上,会对捆绑货物带来不便,因此此种情况常需将该副座取下,以使货架有较大的搁置空间,在载人时再将副座安装上,较为繁琐;且常常出现将副座丢失现象。另外,该货架只为一般的平架结构,功能也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载物时无需频繁拆卸副座的摩托车用多功能组合货架。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用多功能组合货架,其设置在摩托车尾部,上述组合货架在伸展开后,成为有前挡板、后挡板、联接前挡板与后挡板的物品搁置横板的架式结构,其中物品搁置横板的中前部分外底面可置于副座上;上述组合货架收起后,成为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侧板、顶侧板的筐式结构;在由筐式结构展开成架式结构过程中,筐式结构中的顶侧板成为前挡板,前侧板与底侧板或其他相应部分成为物品搁置横板,左、右侧板与后侧板成为后挡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式,在载人及载有少量小物品情形下,可将货架收成筐式结构,此时,副座空间闲置可用于坐人,筐式结构内可携带适宜数量或大小的物品;在运载较大较多物品时,将货架展开成架式结构,此时副座被物品搁置横板中前部分占用,一则增强载重能力,二则减少占用空间。即可用于同时载人和存放少量物品,也可用于单纯运载较大物品。
上述筐式结构中前侧板与底侧板,后侧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可为摆动联接;上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对应的联接部位之间设置可拆分及紧固联接的锁定机构。该方式展开和收起简单、方便,形成的筐式结构也较为牢固。
上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与前侧板相应联接部位之间设置的锁定机构可为锁具;上述另一对应侧的锁定机构是在该侧侧板设置防脱卡扣,前侧板的相应部位在联接时可卡入卡扣中。该方式即可使筐式结构成型牢固,又可通过上述锁具锁定使该筐式结构有一定的防盗性能,同时又可通过该侧板的开启置入物品或取出筐内物品,同时使筐式结构开放展开也较为方便。
上述筐式结构的底侧板可呈向下凹状,形成一个小型储物腔,在凹口处设置可开放和关闭凹口的隔板;上述前侧板与隔板可成为架式结构的物品搁置横板。增加一层储物腔,可便于筐式结构内的物品有序存放。
上述筐式结构的各侧板可为格栅或格网结构。即有相当的强度,又可减少重量,同时也便于小体积物品的携带。
上述左侧板、右侧板可绕其联接端向内相对摆动贴靠于后侧板上,由上述锁定机构或锁具在左右侧板对接边适应部位将两者固定起来;上述隔板的前侧端与底侧板相应部位摆动联接,关闭凹口时其后侧端可由所述相对联接后左右侧板的下边缘压住。该方式可使隔板关闭凹口时位置更加稳固;同时也使隔板只有在分离对接左右侧板后才能得到开启,具有一定的防盗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组合货架收起后成为筐式结构时的状态。
图2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展开后成为架式结构时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货架,在收起后呈图1所示的筐式结构1,在展开后呈图2所示的架式结构2;筐式结构1的前侧板11与底侧板12之间,左侧板13、右侧板14与后侧板15之间为采用活页或铰链等联接件构成的轴式或其他类似的摆动联接,在展开时,前侧板11绕其联接端向前下摆动,直至其外底面置于摩托车副座上,此时顶侧板16成为架式结构2的前挡板,左侧板13、右侧板14可绕其联接端向内相对摆动贴靠于后侧板15上,与后侧板一道成为架式结构2的后挡板,底侧板12呈向下凹状,形成一个小型储物腔121,在凹口处设置可开放和关闭凹口的隔板17,前侧板11与关闭凹口时的隔板17成为展开架式结构的物口搁置横板,在左侧板13和前侧板11的相应联接部位之间设置锁具3,处于收起状态时,通过锁具3在该联部位实现锁定联接,也可开释锁具使二者分开联接,在右侧板14上设置卡环槽口4,处于收起状态时,前侧板11对应部位卡入卡环槽4内,通过上述左右两侧的锁定机构,使筐式结构牢固成型。上述左侧板13、右侧板14可绕其联接端向内相对摆动贴靠于后侧板上,由上述锁具3在左右侧板对接边适应部位将两者固定起来;上述隔板17的前侧端与底侧板12相应部位摆动联接,关闭凹口时隔板的后侧端171可由相对联接后左右侧板的下边缘压住。
上述底侧板12也可为平架结构,此时无上述隔板17,可由前侧板11与底侧板12成为架式结构的物品搁置横板。
上述锁定机构还可借鉴采取现有技术的其他方式。
上述筐式结构的各侧板既可均为格网或格栅结构,也可为上述格式结构与其他板式结构混合搭配,还可为其他适宜的板式结构。
在本说明书指示下,本实用新型组合货架还可有其他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用多功能组合货架,其设置在摩托车尾部,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货架在伸展开后,成为有前挡板、后挡板、联接前挡板与后挡板的物品搁置横板的架式结构,其中物品搁置横板的中前部分外底面可置于副座上;所述组合货架收起后,成为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侧板、顶侧板的筐式结构;在由筐式结构展开成架式结构过程中,筐式结构中的顶侧板成为前挡板,前侧板与底侧板或其他相应部分成为物品搁置横板,左、右侧板与后侧板成为后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筐式结构中的前侧板与底侧板,后侧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可为摆动联接;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与前侧板对应的联接部位之间设置可拆分及紧固联接的锁定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与前侧板相应联接部位之间设置的锁定机构为锁具;所述另一对应侧的锁定机构是在该侧侧板设置防脱卡扣,前侧板的相应部位在联接时可卡入卡扣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筐式结构的底侧板呈向下凹状,形成一个小型储物腔,在凹口处设置可开放和关闭凹口的隔板;所述前侧板与隔板可成为架式结构的物品搁置横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筐式结构的底侧板呈向下凹状,形成一个小型储物腔,在凹口处设置可开放和关闭凹口的隔板;所述前侧板与隔板可成为架式结构的物品搁置横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要求所述的组合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筐式结构的各侧板为格栅或格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筐式结构的各侧板为格栅或格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可绕其联接端向内相对摆动贴靠于后侧板上,由所述锁定机构或锁具在左右侧板对接边适应部位将两者固定起来;所述隔板的前侧端与底侧板相应部位摆动联接,关闭凹口时其后侧端可由所述相对联接后左右侧板的下边缘压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可绕其联接端向内相对摆动贴靠于后侧板上,由所述锁定机构或锁具在左右侧板对接边适应部位将两者固定起来;所述隔板的前侧端与底侧板相应部位摆动联接,关闭凹口时其后侧端可由所述相对联接后左右侧板的下边缘压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摩托车用多功能组合货架,其设置在摩托车尾部,上述组合货架在伸展开后,成为有前挡板、后挡板、联接前挡板与后挡板的物品搁置横板的架式结构,其中物品搁置横板的中前部分外底面可置于副座上;上述组合货架收起后,成为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底侧板、顶侧板的筐式结构;在由筐式结构展开成架式结构过程中,筐式结构中的顶侧板成为前挡板,前侧板与底侧板或其他相应部分成为物品搁置横板,左、右侧板与后侧板成为后挡板。其具有使用方便,功能较多等特点。
文档编号B62J7/04GK2625248SQ0321803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6日
发明者赵青 申请人:赵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