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97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设有平面滑动系统的陆行交通工具,如一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属运动健身器具。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社会,体育活动是人们生活上的一重要部份。其中,自行车已成为一种常用作消遣、运动及代步的陆上交通工具。
传统的自行车包含一支撑架以支持使用者的身体,两车轮组分别可旋转地接于支撑架的前后方,及一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含二脚踏以作推进该自行车之用。
无疑,传统的自行车是一种极佳的代步及运动工具。然而,它们均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平滑地面上,如雪地、草地、沙地等。
在一平滑的地面上,自行车的轮胎都不能与地面产生足够的磨擦力而令自行车前进。当其勉强推进时,轮胎与地面往往会互相滑动而令自行车轻微跳动。当自行车在坡上走时,此情况就会相当危险,严重者可令驾驶者失去平衡堕地而受伤。故此,传统自行车只能局限在普通路面上行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设有平面滑动系统的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驾驶者可驱动它在平滑地面上稳定地行进,,如雪地上,达到健身或娱乐的目的。其驾驶安全,操作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它还可以转换成一传统的陆行交通工具作行走于传统路面之用。

发明内容
为达到以上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包含一支撑架、一控制装置、一脚踏传动装置及一平面滑动系统;该控制装置连接于该支撑架的前部,该脚踏传动装置被支持于该支撑架的后方;该平面滑动系统包含一双支持臂,每支持臂有一内接端连接支撑架,及一外接端由支撑架侧向外伸延;
一双驱动机构分别置于支撑架的两侧,该驱动机构包含一左被动臂、一右被动臂、一左滑动件,及一右滑动件,每一被动臂均有一顶端活接于一支持臂的外接端,每一滑动件又则连接于对应位置的被动臂的底端,用以在平滑面上滑行;及一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含二侧臂分别轴旋地活接于该二被动臂致使该导向装置连接上该控制装置,又该导向装置能将一向下压力平均地传送至该左右滑动件,从而增加滑动件与平滑面间的摩擦力;其中,该二被动臂分别地自该二支持臂的该二外接端斜向及外向向下延伸,从而增加在该二滑动件之间所产生的距离。
其中,该导向装置包含一双稳定臂,该双稳定臂分别轴旋地活接于该二被动臂从而连接于该支撑架的两侧,以作保持该二被动臂的在特定位置上之用。
其中,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包含一悬吊轴、二悬吊臂及二抗震动器,其中,该悬吊轴横向接在该控制装置上,该二悬吊臂分别可轴旋地活接在该悬吊轴的两端及该二侧臂之间,该二抗震动器则分别连接在该二悬吊臂上以吸收在该二滑动件所产生的震动。
其中,该二滑动件是分别可轴旋地及可拆卸地活接于该被动臂的底端。
其中,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煞车装置,该煞车装置包含二煞车臂、一煞车杆及一连接索;该二煞车臂分别设有一煞车头轴旋地活接在一该滑动件,该煞车杆连接于该二煞车臂并驱动该煞车臂上的该煞车头向一平滑面下压以急速减低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运行速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优点是驾驶员、运动员可驱动它在平滑地面上稳定地行进,达到健身或娱乐的目的。它还可以转换成一传统的陆行交通工具作行走于传统路面之用,结构简单,驾驶安全,操作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市场竞争力。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有平面滑动系统的陆行交通工具最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设有平面滑动系统的陆行交通工具最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平面滑动系统的煞车系统最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平面滑动系统的滑动件另一最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平面滑动系统的滑动件最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该滑动件被一车轮组所取代。
图中序号如下11支撑架 111主框架 112控制装置1121导向轴 1122手把113坐位 12脚踏传动装置122脚踏123传动链 124齿轮组20支持臂 201第一接合 202第二接合21内接端22外接端30驱动机构 31被动臂 311顶端32、32A滑动件 32B车轮321滑动导向脊321A平面滑动面40导向装置 41中心轴42侧臂43稳定臂 50悬挂装置51悬吊轴 52悬吊臂53抗震动器60煞车装置 61煞车臂 611煞车头 62煞车杆63连接索具体实施方式
一传统自行车可将其一车轮组改装为一滑行装置令其可于雪地上滑行。然而,该类经改装的自行车存在一定的缺点。当传统的自行车要如上述般改装成可在雪地滑行,其旧有结构必会被改动,从而致使滑行装置可连接于自行车车身。该类自行车造价成本高昂,结构复杂。
再者,经改装后在雪地上滑行的自行车在控制上存在极大的问题。这类自行车在雪地上拐弯时往往会因平衡不佳而出现频密跳跃的情况。由于该类可在雪地上滑行的自行车正是由传统自行车改装而成,换句话说,传统自行车以方向驼控制轮组前进方向的导向模式在雪地上就显得不合用。
其次,这类可在雪地上滑行的自行车的车轮组一定要被改装,从而维持自行车在雪地滑行时的平衡力。这就意味着自行车的整体重量会大幅增加而失去传统自行车轻便的特质及易于骑驶的特质。此类自行车的拥有者或使用者亦需因不同的季节而使用或购买传统的和已改装的自行车,大大增加他们的麻烦。
请参阅图1及图2,图中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设有平面滑动系统的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该平面滑动系统改良了上述的自行车滑行装置,使得当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在雪地上滑行时,其平衡性、稳定性均比以往的滑行装置好,且较易驾驶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包含支撑架11、脚踏传动装置12及平面滑动系统等。该支撑架11包含一主框架111,及一控制装置112。该控制装置112连接于支撑架111的前部,而该脚踏传动装置12则被支持于支撑架11的尾部。
该平面滑动系统包含一双支持臂20,每一支持臂20有一内接端21连接支撑架11,及一外接端22由支撑架11侧向外伸延。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双驱动机构30,分别被置于支撑架11的两侧,每一驱动机构30包含一被动臂31及一滑动件32,该被动臂31有一顶端311活接于对应位置的支持臂20的外接端22,而该滑动件32则连接于在对应位置上的被动臂31的底端以作滑行用。该双滑动件32——左滑动件32及右滑动件32,是分别置于支撑架11的左右两侧。
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导向装置40连接于该双被动臂31,用以将一向下压力平均地传送及平布至左右滑动件32,从而增加滑动件32与一平滑面间的磨擦力。故此,当一下压力施向左滑动件32时,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会向左拐。同样地,当一下压力同时平均地施向左右滑动件32时,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则会向正前方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支撑架11会被造成为一由轻便及耐用持久物料所制成的一自行车架用以负载一驾驶者。故该支撑架11进一步包含一坐位113,由主框架111向上延伸。
该控制装置112包含一导向轴1121及一把手1122,该导向轴1121旋接于主框架111的前部,而该把手1122则位于导向轴1121的顶部。
脚踏传动装置12包含一双驱动轮121、一双脚踏122及一传动链123。该双驱动轮121旋接于主框架111的尾部。该双脚踏122旋接于支撑架11,而该传动链123则透过一齿轮组124连结驱动轮121及脚踏122用以将脚踏122的转动传送至驱动轮121,从而使驱动轮121根据齿轮组124的传动参数而转动,使得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前进。
每一支持臂20都自支撑架11横向及向支撑架11的前方伸延,其中,每一支撑臂20的内接端21都透过一第一接合201活接于支撑架11上。
每一被动臂31的顶端311均透过第二接合202活接于对应位置的支持臂20的外接端22。而每一被动臂31的底端312则斜向向下伸延。换言之,被动臂31均自支持臂20的外接端22斜向向下伸延,从而使得二滑动件32保持一充足的安全距以保持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在滑行中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每一第二接合202是一球接活接支持臂20的外接端22及被动臂31的顶端311,从而增加支持臂20及被动臂31之间的相对运动性。
二滑动件32分别轴旋地及可拆卸地活接于二被动臂31的底端。每一滑动件32均有一滑动导向脊321设置于该滑动件32的底面,从而使该滑动件32与一平滑面的接触面积减至最少。
导向装置40包含二侧臂42分别轴旋地活接在控制装置112的一中心轴41的两端及二被动臂31之间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转向可由控制装置112经由侧臂42所操控。换句话说,当一下压力施于控制装置112的手把1122的右边时,右滑动件32会透过右侧臂42而被下压,令其与平滑面之间的磨擦力因而增加。故此,一驾驶者可透过控制左右滑动件分别与平滑面之间的磨擦力的差,从而令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可稳定地在该平滑面上转向。
为了增加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行进时的稳定性,导向装置40进一步包含一双稳定臂43,该双稳定臂43分别轴旋地活接于二被动臂31及支撑架11的两侧之间。当一下压力施与其中一滑动件32的时候,该在对应位置上的稳定臂43则会保持该在对应位置上的被动臂31在特定的轨迹上移动,而避免滑动件32有不希望的其它移动从而影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运行性能及水准。
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悬挂装置50,该悬挂装置50包含一悬吊轴51、二悬吊臂52及二抗震动器53。该悬吊轴51横向连接在控制装置112上,而该二悬吊臂52则分别可轴旋地连接在悬吊轴51的二端及二侧臂42之间。该二抗震动器53分别连接于二悬吊臂52之上,用以吸收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在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该二抗震动器53是为二弹簧,该二弹簧分别安装于该二悬吊臂上52用以吸收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
请参阅图3,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煞车装置60,以作紧急减低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速度之用。该煞车装置60包含二煞车臂61,一煞车杆62及一连接索63。每一煞车臂61设有一煞车头611轴旋地连接在一滑动件32。该煞车杆62是透过连接索63连接二煞车臂61并驱动煞车臂61上的煞车头611向平滑面下压以急速减低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速度。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平面滑动装置的滑动件32A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滑动件32A的底部设有一平面滑动面321A,用作在一平滑面——如雪地上滑行之用。
请参阅图5A及图5B,滑行件32可选择性地被更换成一车轮32B,以使本实用新型之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可在普通道路上行进。驾驶者只需透过一车轮罩,把车轮32B旋接在被动臂31上,换言之,当滑动件32被拆卸及换上一车轮32B时,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即成为一二轮自行车,能在普通道路上行走。亦因而,所以使用本实用新型之驾驶者可根据路面情况而自行更换不同类形的滑动件32。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包含一支撑架、一控制装置、一脚踏传动装置及一平面滑动系统,该支撑架包含一主框架,该控制装置连接于该主框架的前部,该脚踏传动装置被支撑于该支撑架的尾部;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滑动系统包含一双支持臂,每一支持臂有一内接端连接该支撑架,及一外接端由该支撑架侧向外伸延;一双驱动机构分别被置于该支撑架的两侧,每一该驱动机构包含一左被动臂、一右被动臂、一左滑动件,及一右滑动件,每一该被动臂均有一顶端活接于相对应位置的该支持臂的该外接端,又每一该滑动件连接于在相对应位置的该被动臂的底端,用以在一平滑面上滑行;及一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含二侧臂分别轴旋地活接于该二被动臂致使该导向装置连接上该控制装置,又该导向装置能将一向下压力平均地传送至该左右滑动件,从而增加该左右滑动件与一平滑面间的相对磨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二被动臂分别地自该二支持臂的二外接端斜向及外向向下延伸,从而增加在该二滑动件之间所产生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导向装置包含一双稳定臂,该双稳定臂分别轴旋地活接于该二被动臂从而连接于该支撑架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导向装置包含一双稳定臂,该双稳定臂分别轴旋地活接于该二被动臂从而连接于该支撑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包含一悬吊轴、二悬吊臂及二抗震动器;其中,该悬吊轴横向接在该控制装置上,该二悬吊臂分别可轴旋地活接在该悬吊轴的两端及该二侧臂之间,该二抗震动器则分别连接在该二悬吊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包含一悬吊轴、二悬吊臂及二抗震动器,其中,该悬吊轴横向接在该控制装置上,该二悬吊臂分别可轴旋地活接在该悬吊轴的两端及该二侧臂之间,该二抗震动器则分别连接在该二悬吊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二滑动件分别可轴旋地及可拆卸地活接于该被动臂的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二滑动件是分别可轴旋地及可拆卸地活接于该被动臂的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书7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煞车装置,该煞车装置包含二煞车臂、煞车杆及一连接索;其中,该二煞车臂分别设有一煞车头轴旋地活接在一该滑动件,该煞车杆连接于该二煞车臂并驱动该煞车臂上的该煞车头向一平滑面下压以急速减低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运行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书8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该平面滑动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煞车装置,该煞车装置包含二煞车臂、煞车杆及一连接索;其中,该二煞车臂分别设有一煞车头轴旋地活接在一该滑动件,该煞车杆连接于该二煞车臂并驱动该煞车臂上的该煞车头向一平滑面下压以急速减低该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的运行速度。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雪地运动健身车,包含支撑架、控制装置、脚踏传动装置及平面滑动系统;该支撑架包含一主框架,控制装置连接于该主框架的前部,脚踏传动装置被支撑于支撑架的尾部;该平面滑动系统包含一双支持臂,每一支持臂有一内接端连接该支撑架及一外接端由该支撑架侧向外伸延;一双驱动机构分别置于支撑架的两侧,每一驱动机构含有左被动臂、右被动臂、左滑动件及右滑动件,每一被动臂均有一顶端活接于支持臂的外接端,每一滑动件连接于底端;及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含二侧臂分别轴旋地活接于二被动臂使该导向装置接上控制装置;该导向装置能将一向下压力平均地传送至左右滑动件,从而增加左右滑动件与平滑面间的摩擦力,结构简单,驾驶安全。
文档编号B62M27/00GK2628412SQ0325078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5日
发明者刘捷 申请人:刘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