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轮单双向蹬动多功能骑用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轮单双向蹬动多功能骑用童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前轮单双向蹬动的多功能骑用童车。
已经出现的儿童骑用车,有三轮童车,有二轮后边外加两辅助小轮的童车,还有推、躺、骑多用童车等。但上述童车,有的功能单一,有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而且前轮都不能单向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满足多种需要的多功能骑用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此车的整体结构与普通三轮童车相似。前轴在轴套中可转动,轴套与车辐条相联接。轴套两端,一端为直角形锯齿,一端加工有螺纹,联接一带台阶的盖帽,可挡住前轴上的销钉,防止轴在轴向串动。轴上有一径向通槽,有一带台阶的滑块可在槽中滑动,并通过弹簧压向轴套锯齿形端面。轴正向转动时,卡住轴套锯齿直角边,带动前轮一起转动,当前轴反向转动时,滑块在轴套锯齿斜边滑动,不能带动前轮一起转动。前轴与轴套在相同部位有一通孔,可插入销钉,使轴与轴套成为一体,即双向传动。轴为空心轴,可插入脚蹬杆,并可通过螺栓联成一体。车把立管与前叉立管加长,骑用时,车把立管全部插入前叉立管,车把立管与前叉立管重叠在一起。推用时,拉开可提高到成人推用高度。可用蝶形螺母锁紧装置锁紧,用六角螺母锁紧装置控制前叉上下串动。车把上装有二个拉绳盒和一个拉管,可供拉用。不用时绳通过旋绳柱卷入拉绳盒,拉杆可挤入拉绳盒槽中,固定在车把上。车座护拦是由固定护拦和活动护拦组成,活动护拦可转动,展开为封闭环形,重叠为开口形,可供前后两个方向坐用。在后轴上,车架腿两侧装有两块脚踏板,可在脚踏板外侧装两大轮,即三轮童车。也可将二大轮卸下来,其中的一个装在后轴的中间,在两侧装大轮的位置装两个备用的辅助小轮,即变为前后两轮着地外加两辅助小轮的童车。后轴仍为一根直轴。
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三轮童车基础上,对其局部结构加以改进,只增加了单向传动装置、活动护拦、拉绳盒、拉管、脚踏板等少数另部件,结构仍较简单,但却能达到推、拉、骑、三轮变二轮,前轮单双向蹬动等目的。由于采用了蝶形螺母、销钉进行锁紧和定位,所以变换用途方便。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童车整体结构图。
图2表示单双向蹬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3表示脚蹬杆(1)的主视图。
图4表示前轴(2)的剖视图。
图5表示滑块(7)的主视图。
图6表示滑块(7)的侧视图。
图7表示沿图8中A——A轴套(8)剖视图。
图8表示轴套(8)的侧视图。
图9表示沿图10中A——A蝶形螺母锁紧装置的剖视图。
图10表示车把、前叉立管的主视图。
图11表示车把上拉绳装置的主视图。
图12表示图11中拉绳装置的A向视图。
图13表示沿图11中B——B拉绳装置的剖视图。
图14表示沿图11中C——C拉绳装置的剖视图。
图15表示车架与后轮的主视图。
图16表示车架与后轮的俯视图。
图17表示车座护拦的主视图。
图18表示车座护拦的俯视图。
图19表示沿图17中A——A车座护拦的剖视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童车整体结构图,是由前轮(42)、脚蹬(17)、六角螺母锁紧装置(34)、蝶形螺母锁紧装置(32)、拉绳盒(27)、车把(25)、车座(35)、固定护拦(36)、活动护拦(38)、脚踏板(21)、后轴(40)、后轮(22)组成。图2是前轮单双向蹬动装置的主视图,脚蹬杆(1)可插入空心的前轴(2)中,并可用螺栓(14)紧固在一起。前轴(2)可在前叉腿(3)上的耐磨圈(43)中及轴套(8)中转动,并有一定的间隙。滑块(7)可在前轴(2)上的径向通槽(16)中滑动。垫圈(6)套在滑块(7)的台阶上,防止滑块脱落。弹簧(5)的作用是压紧滑块(7),使滑块(7)与轴套(8)上的直角形锯齿(41)紧密接触。当脚向前蹬动时,前轴(2)带动滑块(7)转动,滑块(7)被轴套(8)直角形锯齿(41)的直角边卡住,则轴套(8)也和前轴(2)一起转动。由于轴套(8)通过辐条(10)同车圈联成一体,所以整个前轮(42)与脚蹬杆(1)一起转动。当靠惯性或推动向前行走时,前轴(2)上的滑块(7),在轴套(8)上的直角形锯齿(41)的斜边滑动,即车轮转动而脚蹬杆(1)不动。盖帽(11)和销钉(12)的作用是防止前轴(2)在轴套(8)中串动,影响滑块(7)的滑动。开口销(13)的作用是防止盖帽(11)松动。开口销(4)的作用是防止前叉腿(3)轴向串动。如不需单向传动时,把前轴(2)与轴套(8)的中心孔(15、9)对正(如图2所示位置),插入一个开口销,前轴(2)与前轮(42)即成为一体,则可前后双向蹬动。图10是车把与前叉立管的主视图。车把立管(33)可插入前叉立管(31)的中间,前叉立管(31)与车把立管(33)都加长,骑用时全部重叠在一起,如图10所示位置。当需成人推着童车行走时,把蝶形螺母锁紧装置(32)的螺母松开,把车把(25)提高到成人推用高度,然后锁紧,转180度,即成为前轮变为后导向轮的推用童车。六角螺母锁紧装置(34)的作用是防止前叉立管(31)与车架(18)间的上下串动。图11、图12、图13和图14是拉绳装置的结构图,拉绳盒(27)可用塑料制成,采用紧配合套在车把(25)上。把绳串入硬质的拉管(28)中(图中没有画绳),绳的两端再分别串入两旋绳扭(26)立柱的孔中系住,不用时绳旋绕在旋绳扭(26)立柱上,拉管(28)挤在拉绳盒(27)的槽(30)内,用时可拉出,手握拉管(28)可方便的掌握方向,拉着童车向前走。开口销(29)的作用是防止旋绳扭(26)脱落。图15和图16是车架与后轮的结构图,由车架(18)、车架腿(19、20)、脚踏板(21)、后轮(22)、垫圈(23),开口销(24)、后轴(40)组成。后轮(22)可装在后轴(40)的二侧,成为三轮车。如图15、图16所示位置。也可将两个后轮(22)卸下,其中的一个后轮(22)装在后轴(40)的中间,两侧装两个防止摔倒备用的小辅助轮,此时,三轮车即变成了 前后二轮着地,外加二个小辅助轮的童车了。如不需要小辅助轮时,可将后轴(40)换成一根与车架腿间隔相匹配的短轴则成为单纯的两轮车。图17、图18和图19是车座护拦的结构图,车座(35)可用薄铁板压制而成。固定护拦(36)、活动护拦(38)可用铁管弯成。当骑用或拉着行驶时,半园形固定护拦(36)和半园形活动护拦(38)重叠在一起,呈开口形,如图17和图18所示位置。当推着行驶时,即背向车把而坐时,活动护拦展开,呈封闭环形。如图17和图18双点划线位置所示。此时儿童脚可踏在后轴(40)上的两块脚踏板(21)上,不会走的儿童也可坐用。螺栓(39)是活动护拦(38)的转轴,螺栓(37)可为活动护拦(38)在展开和重叠时定位。
权利要求
1.前轮单双向蹬动的多功能骑用童车,该车具有车把、前叉、车轮、车架、车座,其特征在于,可在轴套(8)中滑动的前轴(2)有一径向通槽(16),槽中有一带台阶滑块(7)可卡住轴套(8)直角形锯齿(41)的直角边,实现单向传动,轴套(8)与前轴(2)对应部位有通孔(9、15),并可插入销钉,车把立管(33)与前叉立管(31)加长,车把的把手内侧设有两个可通过旋绳柱(26)卷入拉绳的拉绳盒(27),车座护拦是由固定护拦(36)和活动护拦(38)组成,展开为封闭环形,重叠为开口形,在后轴(40)上,车架腿(20)的外侧装有二块脚踏板(21),后轮(22)可装在后轴(40)的中间及二侧三个位置。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童车,其特征在于前轴(2)为空心轴,可与脚蹬杆(1)联接。
3.按权利要求
1所述童车,其特征在于前叉立管(31)上装有蝶形螺母锁紧装置(32)与六角螺母锁紧装置(34)两个锁紧装置。
4.按权利要求
1所述童车,其特征在于拉管(28)可挤入拉绳盒(27)的槽(30)内,固定在车把(25)上。
5.按权利要求
1所述童车,其特征在于车把立管(33)与前叉立管(31)加长后高度,应在拉开锁紧后达到成人推用高度。
专利摘要
一种前轮单双向蹬动的多功能骑用童车。前轮装有锯齿滑块式单向传动装置,并可用销钉锁紧。车把立管与前叉立管加长,可提高到成人推用高度。车座护拦是由固定护拦和活动护拦组成,重叠为开口形,展开为封闭环形。车架腿外侧装有两块脚踏板,后轮可安装在后轴两侧及中间三个位置。从而以较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推、拉、骑,三轮变二轮,前轮单双向蹬动多种功能。
文档编号B62K9/00GK87209376SQ87209376
公开日1988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4日
发明者主民亮 申请人:主民亮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