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60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购物用小台车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以调整置物架部分的容积及可收合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习知的购物用小台车,如图1和图2所示,其是设有一网状具开口的矩形置物体30,且沿该置物体30前后面的外周轮廓分别设有一框架31,该置物体30的两侧顶部分别具有一定位杆32,两定位杆32分别插设定位于对应框架31,而该置物体30两侧于两定位杆32下方分别间隔设有复数个横杆33,各横杆33分别设呈ㄇ字状,且两端分别垂直插入至对应的框架31内,而在该置物体30底部中段分别固定穿设有一连接杆34,且该连接杆34两端分别枢设有连杆35,两连杆连接至置物体30底部下方的位置设有一活动杆36,并有一ㄇ字型的握杆架40倾斜设于该置物体30,且该握杆架40两边近末端分别供该活动杆36两端枢设,而该握杆架40两侧中段分别枢设于该置物体30两侧顶部,且朝异于该活动杆36方向。
然而,所述的习用购物用小台车在使用上仍具有以下的缺陷1、传统的购物用小台车其置物体30大都采无法调整的结构设计所制成,故无法调整置物体30的置物容积,以提供使用者或购物者调整置物体30容积的大小,来适应装载较多或较大物品。
2、传统购物用小台车结构大多无法折合收纳,较占空间。或是在收纳后固定性的设计欠佳,使置物体30极为容易回复至收纳前的状态。
3、台车当置物体30内放置物品时,容易因物品重量不均或体积较大,以抵压到其中的横杆33,将造成受力的横杆33变形而损坏,甚至导致物品掉出的问题等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即克服习用购物购物用小台车在实际使用上,存在因置物体的容积无法调整所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以及较容易损坏等缺陷,而提供一种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该改进结构可以恰当方便地调整界定置物架部分的大、小容积,以适合放置较多和较大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包括有复数个可相互枢接的杆状物,而共同界定一上、下框架单元、和所述上、下框架单元之间的周边单元,以形成一置物架部分、用以承载置物架部份的轮具、复数个用以调整或固定上、下框架单元连接的固定器,以及用以辅助固定所述置物架部分的主曲柄与副曲柄等所构成;该上、下框架单元和周边单元是可配合主、副曲柄的位移而相对移动,用以使置物架部分的容积可被调整。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以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图1是习用购物用小台车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习用购物用小台车的立体平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器与内、外管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与内、外管组合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主曲柄与副曲柄与置物架部分的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收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收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各组件的编号说明1置物架部分;2轮具;5固定器;51缺口;52套扣;53凸部;6主曲柄;61副曲柄;62滑槽;611凹槽;7握把单元;71管段;10、10’锁合组件;11内管;12外管;121孔口;13上框架单元;14周边单元;15下框架单元;151内拉杆;152外拉杆;153凸缘;17底板部;30置物体;31框架;32定位杆;33横杆;34连接杆;35连杆;36活动杆;40握杆架;8支持杆;80固定套环;81辅助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包括一置物架部分1、一轮具2、复数个用以固定置物架部分1的固定器5、使置物架部分1可调整自如的主曲柄6和副曲柄61,以及用以托载置物架部分1的握杆单元7等所组成;其中,所述置物架部分1是由复数个ㄇ字型的杆状物的内管11及直径略小于内管11的外管12相互枢接,构成一上框架单元13、外围单元14及一下框架单元15的组合体。该周边单元14是配置在上、下框架单元13、15之间;一下框架单元15的外管12与内管11间配置有一由复数个伸缩内拉杆151与外拉杆152相互套接组合而形成的底板部17。
在上框架单元13与下框架单元15的内管11、外管12相互套合后,是经复数个固定器5的固定或释放的操作,来限制上框架单元13、下框架单元15的各内管11与外管12的扣合状态;并且,应用所述置物架部分1的内管11和外管12,以及配置在底板17的内拉杆151及外拉杆152的伸缩调整,进而产生一可以调整界定置物架部分1大、小容积变换的作用。
请继续参考图3至图4,一主曲柄6的一端,是配置在握把7延伸的一管段71上,该主曲柄6是朝下框架单元15方向倾斜延伸。一辅助杆81可经由锁合组件10与轮具2组合;该主曲柄6的柄身包含有一滑槽62与副曲柄61一端锁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副曲柄61的末端包含有一半弧状的凹槽611,来拘留下框架单元15的外管12所设的凸缘153,而产生一固定的作用(如图7所示)。反之,副曲柄61的凹槽611在未卡合在凸缘153的状态下,可使副曲柄61的滑槽62沿着锁合组件10’移动自如,待使用者调整至一定位后,经操作该锁合组件10’予以锁合固定。
在图3、图4中也显示了本实施例所采的一较佳的方式,上框架单元13与下框架单元15的两边是分别在垂直方向上配置有一支持杆8,该支持杆8的一端经一固定套环80与上框架13相接合,该支持杆8另一端是与下框架单元15相连接,而经一辅助杆81与轮具2枢接。
请参照图5至图6所示,其显示了固定器5与上框架单元13、下框架单元15的内管11与外管12相结合的情形,在一较佳的方式中,固定器5具有一缺口51,使固定器5的一套扣52可转动自如;所述固定器5可收纳一具有孔口121的外管12,并且使固定器5与外管12所设的孔口121相对应,在外管12与内管11套合后,使固定器5套扣52下端的凸部53可卡掣在外管12的缺口121内(如图6所示),并且压制固定内管11,而达到结合内管11与外管12的作用。
可了解的是,当固定器5是在释放阶段(即凸部53并未在缺口121内)时,该内、外管11、12是允许被相互移动调整套合长度,以调整该置物架部分1的容积或形成可收合的作用。
例如图8至图9所示,当使用者将副曲柄61所设的凹槽611脱离下框架单元15所设的凸缘153(图号是标示在图4)后,可将其上框架单元13朝握杆7方向向上或向下推压,使上框架单元13的内管11、外管12带动周边单元14与下框架单元15的内、外管11、12产生相对移动,使置物架部分1可以同时配合使用者推压的方向,朝握把7方向推动折合,达到收纳的作用。需加以说明的是,所述置物架部分1在实施收合或开展的角度,是约在0度至180度之间。当使用者操作一收合状态的置物架部分1朝握把7的反方向伸展拉开时,可完成展开置物架部分1的动作。可以被了解的是,该副曲柄61是可选择性的具有或未具有滑槽62的设计。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该项技术人士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下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且本实用新型也不受限于说明书所举实施例的实施方式。
综合以上所述可知,由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的设计,可有效克服习式创作所面临的缺陷,进一步具有上述众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因此本实用新型为一创意极佳的新型创作。
权利要求1.一种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复数个可相互枢接的杆状物,而共同界定一上、下框架单元、和所述上、下框架单元之间的周边单元,以形成一置物架部分、用以承载置物架部份的轮具、复数个用以调整或固定上、下框架单元连接的固定器,以及用以辅助固定所述置物架部分的主曲柄与副曲柄;所述的上、下框架单元和周边单元是可配合主、副曲柄的位移而相对移动,以使置物架部分的容积可被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主曲柄具有一滑槽,经由一锁合组件与副曲柄相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副曲柄一端是具有一凹槽,可卡合在下框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复数个用以界定置物架部分的杆状物,是包含一外管及一直径小于所述外管的内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框架单元与下框架单元之间,是在垂直方向上分别配置有一支持杆,使该支持杆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框架单元和一辅助杆相接合;所述辅助杆是与一轮具枢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管和外管是可被一固定器固定;所述固定器包含一缺口、一可转动自如的套扣、及套扣下端的一凸部;在固定器缺口与外管所设的孔口相对应时,相互套合的外管和内管,可同时被固定器卡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置物架部分在操作收合或开展的角度,是约在0度至180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副曲柄的柄身上具有一滑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购物用小台车的改进结构,其包括有复数个可相互枢接的杆状物,而共同界定一上、下框架单元、和所述上、下框架单元之间的周边单元,以形成一置物架部分、用以承载置物架部分的轮具、复数个用以调整或固定上、下框架单元连接的固定器,以及用以辅助固定所述置物架部分的主曲柄与副曲柄;其中,主曲柄具有一滑槽,经由一锁合组件与副曲柄相接合,使副曲柄一端的凹槽,可卡合在下框架单元,用以共同使置物架部分的容积,可被调整及可收合。
文档编号B62B3/02GK2792895SQ20052000583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0日
发明者林正育 申请人:湾盛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