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08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车(pull cart)。
背景技术
已知拖车的实例是所谓的轱辘拖车。这种轱辘拖车通常在诸如森林或海滩的各种环境中用于娱乐目的,例如,用于拖动儿童前行。这种轱辘拖车的缺点在于它太重了。另外,一般说来,轱辘拖车不能被迅速拆开。而且,当处于拆开状态下时,拖车仍是太大,以致于无法在例如汽车的行李箱中储藏和运输。考虑到拖车的用途,期望具有这样一种拖车,该拖车重量轻、在尺寸方面可以简单且迅速地缩小和放大、在缩小情况下具有紧凑的形状,并且适于经久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拖车,该折叠拖车易于搬运(handle)且经久耐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车,其包括框架;连接至框架的承载结构,用于承载装载物;悬架,连接至框架并在操作状态下支撑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和第二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
-所述悬架包括连接至第一框架部的第一悬架部和连接至第二框架部的第二悬架部;-所述第一框架部可相对于至少第二框架部围绕基本平行于其U形形状的底部而延伸的轴线在折叠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枢转(hinge),而在折叠位置中第一框架部的U形形状的底部与第二框架部的U形形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展开位置中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展开位置中,在拖车处于操作状态的情况下,一方面,悬架连接于框架,使得通过第一和第二悬架部传入的力迫使第一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分开,而另一方面,挠性承载结构至少在距离轴线一定距离处连接第一和第二U形框架部,从而防止第一和第二框架部枢转分开得超出展开位置。
由于悬架与框架之间以及挠性承载结构与框架之间的上述连接,在拖车处于操作状态时的展开位置中,挠性承载结构中的张力有助于增强拖车的强度。这些张力可以进一步均匀地分布在挠性承载结构的周边上。因此,在拖车的强度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拖车可以由更轻的设计制成,这是因为挠性承载结构部分地承担了框架的作用,因而可将框架设计得更轻。而且,在操作中,第一和第二框架部不能枢转得超出展开位置,这是因为挠性承载结构界定了第一和第二框架部可以枢转分开的距离。因而可省却用于这方面的分离装置或者分离装置可为较轻款式的。这也有助于获得较轻的拖车,而且进一步有助于获得更紧凑且可以以更容易的方式折叠和展开的结构。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以下部分中,将参照附图中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1以透视图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展开状态的根据本发明拖车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实例;图2再次以透视图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实例,但是,拖车处于折叠状态中;图3再次以透视图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实例,但是,拖车处于不同的展开、操作状态中;图4以透视图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处于展开状态的根据本发明拖车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实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照图1-3。在这些图中示出了拖车1,该拖车包括框架11、12、13、14;连接至框架的挠性承载结构20,用于承载装载物;悬架30、31,连接至框架,并在操作状态下支撑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1和第二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2,例如可用铝管制造该框架部。根据该实例,挠性承载结构20是具有涂层或不具有涂层的非延展性织物(诸如帆布)或来自于尼龙和/或聚酯织物的组件。但是其它天然和/或人造纤维的织物成分也是可行的。
所述悬架包括连接至第一框架部11的第一悬架部30(图1和图3中)和连接至第二框架部12的第二悬架部31。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一悬架部30包括两个可拆卸轮。在所示的实例中,第二悬架装置31包括一个轮,该轮通过叉形件、前管和操纵杆连接于第二框架部12的U形形状的底部。在所示的实例中,拉杆2连接于第二悬架部31。借助于该拉杆,可以拉动拖车并可以使轮转向。优选地,拉杆相对于第二悬架部31枢转,并且优选地,该拉杆借助于例如搭锁系统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悬架部。而且,拉杆的长度是可调节的。
在该实例中,通过基本上为T形的连接部实现第二悬架部31与第二框架部12之间的连接,该连接部由例如适合的塑料制成,而T形形状的竖直部连接于操纵杆,并且T形形状的水平部是管状的,且通过其管状形状封住第二框架部12的U形形状的底部。优选地,该封住部分可以枢转,同时第二悬架部31可以相对于第二框架部12被固定在至少两个枢转位置中。
第一框架部11可相对于第二框架部12围绕基本平行于其U形形状12的底部而延伸的轴线3在展开位置(图1和图3中所示)与折叠位置(图2中所示)之间枢转。这里,在折叠位置中第一框架部11的U形形状的底部与第二框架部12的U形形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展开位置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在所示的实例中,通过位于拖车两侧上的两个铰接结构4实现第一和第二框架部相对于彼此的枢转,轴线3延伸穿过这些结构。铰接结构4可由适合的塑料材料制造。另外,铰接结构4可以固定在折叠位置与展开位置中。
因此,在拖车处于图1和图3中所示的展开、操作状态中的情况下,悬架连接于框架,使得通过第一和第二悬架部30、31传入的力迫使第一框架部11与第二框架部12分开。
在所示的实例中,织物组件20在距离轴线3一定距离处附于第一框架部11和第二框架部12两者。因此,并且归因于在第一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之间延伸的织物组件20的长度、有限的延展性以及路径(path),在该实例中,该路径通过第三框架部14蔓延,防止第一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展开得超出图1和图3中所示的展开位置。
应该注意的是,织物组件可以以各种方式附于框架部,例如,以织物组件附于框架部的管部分周围的固定环的方式。
在所示的实例中,轴线3位于第一框架部11两端的区域中,即,位于第一框架部11的U形形状的腿部的两个自由端的区域中。这提供了框架结构紧凑的优点。轴线3还位于第二框架部12的两端的区域中,这也有助于紧凑的框架结构。
在所示的实例中,框架包括第三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4和辅助的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3。借助于这些框架部,可以获得拖车在使用上的其它选择。在实例中,轴线3位于这些框架部13和14中的每一个的两端的区域中,从而有助于紧凑结构。在操作状态中,织物组件20连接于这些框架部13和14中的每一个,从而,在操作状态中,可以形成拖车载物空间的直立壁40和60。在该实例中,除轴线3以外,辅助轴线5延伸穿过两个铰接结构4。两个铰接结构4中的每一个均设计成使得枢轴3和5紧密地靠在一起,并且它们之间具有固定的相互距离。第一框架部11可相对于第一辅助框架部13围绕轴线3枢转。第二框架部12可相对于第三框架部14围绕辅助轴线5枢转。然而,具有重合的枢轴3和5的铰接结构也是可行的。
在拖车处于操作状态时的展开位置中,由于辅助框架部13相对于第一框架部11枢转,所以直立壁40可被折叠。在图3中示出了相应的折叠状态。在拖车处于这种状态的情况下,可容易地获得拖车的载物空间,尤其是这提供了一个人可以容易地携带着拖车“疾走”的优点。如果拉杆2相对于第二悬架部31处于枢转位置中,如图3中所示,使得可以从拖车的载物空间中容易地抓住拉杆,从而拖车可以在疾走的同时转向。
在展开位置中,第三框架部14连同与之相连的织物组件20一起构成拖车载物空间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50。这里,在展开位置中,底部50在第一框架部11的U形形状的底部与第三框架部14的U形形状的底部之间延伸,并且直立壁60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三框架部14的U形形状的底部与第二框架部12的U形形状的底部之间延伸。以这种方式,由于载物底部相对于第二悬架部31连接于第二框架部12的位置悬挂得较低,因此可获得拖车的稳定操纵。
应该注意的是,拖车的载物空间可用于各种装载物,例如用于人(诸如儿童),但是也可用于各种货物。
在拖车处于图2中所示的折叠状态中的情况下,第一框架部11相对于第二框架部12处于折叠状态中。在该折叠状态中,第二框架部12的U形形状基本上所位于的平面或多或少地平行于第一框架部11的U形形状基本上所位于的平面W。在图2中,辅助框架部13相对于第一框架部11围绕轴线3枢转,使得辅助框架部13的U形形状基本上所位于的平面也或多或少地平行于平面W。另外,图2中的第三框架部14相对于第二框架部12围绕辅助轴线5枢转,使得第三框架部14的U形形状基本上所位于的平面也或多或少地平行于平面W。另外,在图2中,将第一悬架部30的两个轮从第一框架部11上拆下并放置在框架部的U形形状的腿部之间,其中两个轮的盘状面或多或少地平行于平面W。另外,在图2中,第二悬架部31以及与之相连的拉杆2被放置在框架部的U形形状的腿部之间,其中第二悬架部31的操纵杆和轮的盘状面以及拉杆2也被放置成或多或少地平行于平面W。因此,可实现拖车的紧凑折叠状态,在该状态中,拖车可被储藏在例如适合的购物袋中。第一框架部11、第二框架部12、第三框架部14以及辅助框架部13的相互枢转运动通过位于拖车两侧上的两个铰接结构4实现的这样一个事实,使得可容易地折叠拖车,因为不同框架部的不同枢转运动发生在两个中央位置处。如图1中所示,这两个铰接结构4均位于框架的边缘上,在所示的状态下向上转动。这样,进一步简化了折叠拖车的方法,因为使用者可更容易获得发生不同枢转运动的这两个中央位置。
应该注意的是,铰接结构4可以固定在不同框架部的各个枢转位置中,例如可以固定在图1-3中所示的不同枢转位置中。
下面参照图4,其中示出了处于展开状态的根据本发明拖车101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实例。该第二实施例包括第一框架部111,第一悬架部130,与第一框架部相连;第二框架部112,与第一框架部相连;第二悬架部131,拉杆102与之相连;连接于框架部的织物组件120;以及第一辅助框架部113A,通过该第一辅助框架部形成直立壁140A,所有这些都处于与根据图1-3的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方式。但是,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之间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包括第二辅助框架部113B,通过该第二辅助框架部形成直立壁140B;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省却了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三框架部14相似的第三框架部。该第二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在拖车101的面对第二悬架部131的侧部上,也具有处于展开位置中的直立壁140B,当拖车101处于操状态下时,该直立壁可被折叠。
在图1-4所示的这两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文中所述,每次拉杆都连接于第二悬架部。当拖车被拖动时,通过该拉杆传递的拉力也迫使第一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分开。因此,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对于不可拖动的操作状态来说,在被拖动的操作状态下增强了这样的良好效果,即,织物组件中的张力有助于增强拖车的强度。
应该注意的是,在前述描述之后,可做出各种变更。例如,第二悬架部31或131可以设计成例如具有两个轮而不是一个轮,或者甚至设计成没有轮。在后一种情况中,第二悬架部31或131可以适当地设计成附于牵引车(例如自行车)。此外,取代轮,第一和/或第二悬架部还可以包括雪撬、冰刀等,或者轮可以与雪橇、冰刀等互换。所述框架也可以包括上述类型或另一种不同类型的若干个框架部。拖车还可以包括合适的制动系统,例如,第一和/或第二悬架部的一个或多个轮具有制动器的系统。这种制动系统的操作元件可以设置在拖车上的各个位置上,例如,设置在拉杆的手柄上。另外,挠性承载结构可以装备有泡沫和/或刚性底部。这种刚性底部例如可以枢转地连接于一个或多个框架部的部分上,使得框架部处于不同的展开位置中时,这些刚性底部也可以例如用作不同框架部之间的隔离件。然而,对于后一种用途来说,也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隔离件。该车也可以进一步为电机驱动的,例如通过电动机驱动。该驱动也可以为例如在拉杆上具有操作元件的辅助驱动。这些和相似变更应被理解为落在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方案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拖车,包括框架(11、12、13、14;111、112、113A、113B);连接至所述框架的挠性承载结构(20;120),用于承载装载物;以及连接至所述框架的悬架(30、31;130、131),其在操作状态下支撑所述框架,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1;111)和第二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2;112);-所述悬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框架部(11;111)的第一悬架部(30;130)和连接至所述第二框架部(12;112)的第二悬架部(31;131);-所述第一框架部可相对于至少所述第二框架部围绕基本平行于其U形形状的底部而延伸的轴线(3)在折叠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枢转,而在所述折叠位置中所述第一框架部的U形形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框架部的U形形状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在所述展开位置中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及-在所述展开位置中,在拖车处于操作状态的情况下,一方面,所述悬架连接于所述框架,使得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悬架部传入的力迫使所述第一框架部与所述第二框架部分开,而另一方面,所述挠性承载结构至少在距离所述轴线一定距离处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U形框架部,从而防止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部枢转分开得超出所述展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其中,所述轴线(3)位于所述第一框架部(11;111)的两端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车,其中,所述轴线(3)位于所述第二框架部(12;112)的两端的区域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连接于所述挠性结构(20;120)的辅助的、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3;113A、113B),所述框架部相对于至少所述第一或第二框架部在所述辅助框架部连同与之相连的所述挠性结构一起构成所述拖车的载物空间的至少一个直立壁(40;140A、140B)的位置与所述至少一个直立壁被折起的位置之间枢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车,其中,所述轴线(3)位于所述辅助框架部(13;113A、113B)的两端的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拖车,其中,所述第一、所述第二和所述辅助框架部的相互枢转运动通过位于所述拖车两侧上的两个铰接结构(4)而实现。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中,所述框架包括连接至所述挠性结构(20)的第三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4),所述框架部相对于至少所述第一或所述第二框架部枢转,并且在所述展开位置中,所述框架部连同与之相连的所述挠性结构(20)一起构成所述拖车的载物空间底部的至少一部分(50)以及所述拖车的载物空间的一个直立壁(6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底部(50)在所述第一框架部(11)的U形形状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框架部(14)的U形形状的底部之间延伸,并且所述直立壁(60)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框架部(14)的U形形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框架部(12)的U形形状的底部之间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车,其中,所述轴线(3)位于所述第三框架部(14)的两端的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拖车,其中,所述第一、所述第二和所述第三框架部的相互枢转运动通过位于所述拖车两侧上的两个铰接结构(4)而实现。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拖车,其中,位于所述拖车两侧上的所述两个铰接结构(4)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以固定的相互距离紧密地靠在一起的两个枢轴(3、5)。
11.根据权利要求6、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中,位于所述拖车两侧上的所述两个铰接结构(4)中的每一个均位于所述框架(11、12、13、14;111、112、113A、113B)的边缘上,当所述拖车处于操作状态中时,所述边缘在展开位置中向上转动。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拖车,其中,拖动件(2;102)与所述第二悬架部(31;131)相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拖车,包括框架(11、12、13、14);连接至框架的挠性承载结构(20);以及连接至框架的悬架(30、31)。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本为U形的框架部(11)和(12)。所述悬架包括连接至第一框架部的第一悬架部(30)和连接至第二框架部的第二悬架部(31)。第一框架部可相对于至少第二框架部围绕基本平行于其U形形状的底部而延伸的轴线(3)枢转。在展开操作状态中,一方面,悬架连接于框架,使得通过第一和第二悬架部传入的力迫使第一框架部与第二框架部分开,而另一方面,挠性承载结构连接第一和第二U形框架部,从而防止第一和第二框架部枢转分开得超出所述展开位置。
文档编号B62B3/00GK101035704SQ200580030836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4日
发明者卢卡斯·波平加, 科内利斯·阿尔贝特·迈耶斯 申请人:赛尔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