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6939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前立管、前叉、前轮毂、车座、后立管、后叉、后轮毂、横梁和脚踏动力机构,横梁上设置分接口装置,其内腔设置内套管组件,内套管组件两端设置铰链作为折叠点,两铰链之间的水平长度大于等于前轮毂和后轮毂紧贴并列时两轮中心竖向轴线之间的垂直长度,前后轮毂中心点参照横梁内套管组件拉伸后两端铰链折叠点之间的中心轴线对称,且两轮毂半径相等,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时,结构稳定,折叠时将横梁从分接口分离拉出内套管组件,沿内套管组件两端铰链折叠点横向直角折叠,前后轮毂收拢至竖直并列来支撑车体,折叠状态时,前立管直线与后立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本折叠自行车结构简单,轻便实用,可当小拖车使用,可以拖行,用于购物或拖拉行李。
【专利说明】
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0002]各式各样的折叠自行车为人们的出行或身体锻炼提供大大的便利,但大部分折叠自行车折叠后无法实现拖拉功能,而实现了拖拉功能的折叠自行车大都又结构复杂或笨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后前后轮收拢到竖直并列来支撑车体,车把立管与车座立管在同一平面上,可当小拖车使用,可以拖行,用于购物或拖拉行李,是一种结构简单,轻便实用,折叠方便的自行车。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车把立管、前叉、前轮、车座、车座立管、后叉、后轮、横梁和脚踏动力机构,车把立管、前叉和前轮依次竖向连接,车座立管、后叉和后轮依次竖向连接,车把立管和车座立管分别与横梁两端连接,脚踏动力机构设置在横梁上,车把设置在车把立管上端,车座设置在车座立管上端,横梁上设有分接口装置,分接口装置能使横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也能使横梁分离为二段,分接口两边与内套管组件相连,一边与内套管组件固定连接,另一边活动连接,活动端可在横梁内腔中移动;横梁内腔设置内套管组件,其两端设置铰链作为折叠点,且与分接口连接,两铰链之间的水平长度大于等于前后轮紧贴并列时两轮中心竖向轴线之间的垂直长度;折叠时,可将横梁从分接口分离拉出内套管组件,沿内套管组件两端铰链折叠点横向直角折叠,前后轮收拢到竖直并列来支撑车体,可当小拖车使用。
[0005]为了使折叠后拖拉时运行平稳,内套管组件两端铰链折叠点之间的水平长度大于等于前后轮紧贴并列时两轮中心竖向轴线之间的垂直长度,前后轮半径相等,以保证折叠后前后轮收拢到并列时,两个轮竖直并列;车把立管直线和车座立管直线参照横梁内套管组件拉伸后两端铰链折叠点之间的中心轴线对称,折叠状态时车把立管直线和与车座立管直线处于同一平面上。曲柄长度小于牙盘中心点至其垂直对应的横梁底面长度。
[0006]为了使折叠后体积更小,车把立管和车座立管分为上下两立管套接,上立管可在下立管中伸缩。
[0007]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折叠状态时,前后轮收拢到竖直并列来支撑车体,车把立管直线和车座立管直线处于同一平面上,构成一个小拖车,结构简单,轻便实用,可以拖行,用于购物或拖拉行李。
【附图说明】
[0008]图1行驶状态示意图;
[0009]图2横梁分接口示意图;
[0010]图3横梁内套管组件拉伸示意图;
[0011]图4横梁内套管组件正立面示意图;
[0012]图5横梁内套管组件细部示意图(一);
[0013]图6横梁内套管组件细部示意图(二);
[0014]图7折置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车把1、车把上立管2、快速弹簧释放夹3、车把下立管4、前叉5和前轮6依次竖向连接,车座7、车座上立管8、快速弹簧释放夹3、车座下立管9、后叉10、后轮11依次竖向连接;横梁12水平设置,横梁12正中间设置一个分接口 12-1,两侧各设置一个分接口扣件12-2,分接口 12-1开口处为齿状咬合,另一边分别固定在横梁12上,分接口 12-1内腔为半圆柱体;横梁12腔体内设置内套管组件13;车把下立管4、车座下立管9与横梁12两端焊接,车把上立管2、车把下立管4和前叉5所在的直线与横梁12直线构成夹角α,车座上立管8、车座下立管9和后叉10所在的直线与横梁12直线构成夹角β,α和β相等且均为锐角;脚踏动力机构14通过支撑件焊接在分接口 12-1靠后轮11 一侧的横梁12上,脚踏动力机构14包括脚蹬14-1、牙盘14-2、加速轮14-3及飞轮和链条,曲柄长度小于牙盘中心点至其垂直对应的横梁底面长度,前轮6和后轮11半径相等。
[0017]如图4、图5、图6所示,内套管组件13为一个半圆柱管,包括铰链13-1、活动头13-2、半圆柱体13-3和连接弹片13-4,活动头13-2为椭圆饼体连半圆柱管的固定件,椭圆饼体略小于横梁12内腔椭圆,圆饼体内置于横梁12靠车把下立管4一侧腔体内,可在横梁12腔体中移动,受阻于分接口 12-1,活动头13-2半圆柱体穿过分接口 12-1内腔通过铰链13-1与半圆柱体13-3连接,半圆柱体13-3通过铰链13-1与分接口 12-1靠车座下立管9一侧固定连接;内套管组件13内腔平面上两端各设置一个铰链13-1,弧面上断开处各设置2个连接弹片13-4,连接弹片13-4—端固定于靠活动头13-2—侧,内套管组件13缩回横梁12内腔时受分接口12-1挤压连接弹片13-4另一端嵌于靠后轮11 一侧的孔槽中;两铰链13-1之间的长度大于等于前轮6和后轮11紧贴并列时两轮中心竖向轴线之间水平距离的长度。
[0018]车把I和脚蹬14-1可折叠,车把上立管2通过快速弹簧释放夹3可在车把下立管4内伸缩,车座上立管8通过快速弹簧释放夹3可在车座下立管9内伸缩,车把下立管4和车座下立管9设有带粘扣的绑带。
[0019 ]如图4、图7所示,折叠时:将脚蹬14-1折叠,打开横梁12两侧的分接口扣件12-2,使横梁12分离并拉出内套管组件13,沿内套管组件13两端的铰链13-1处横向直角折叠,前轮6和后轮11收拢到竖直并列来支撑车体,折叠后,车把上立管2直线与车座上立管8直线处于同一平面上,构成一个双轮小拖车,还可将车把I折叠,将车把上立管2通过快速弹簧释放夹3套入车把下立管4中,将车座上立管8通过快速弹簧释放夹3套入车座下立管9中,以此减小折置后的体积。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横梁设置内套管组件,内套管组件两端各设置一个横向铰链折叠点,两铰链折叠点之间的水平长度大于等于前后轮紧贴并列时两轮中心竖向轴线之间的垂直长度;前后轮中心点参照横梁内套管组件拉伸后两端铰链折叠点之间的中心轴线对称,且前后轮半径相等,从而保证折叠后前后轮收拢到并列时,两个轮竖直并列;车把立管直线和车座立管直线参照横梁内套管组件拉伸后两端铰链折叠点之间的中心轴线对称,折叠状态时车把立管直线与车座立管直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车把立管、前叉、前轮、车座、车座立管、后叉、后轮、横梁、内套管组件和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车把、车把立管、前叉和前轮依次竖向连接,车座、车座立管、后叉和后轮依次竖向连接,车把立管和车座立管分别与横梁两端连接,脚踏动力机构设置在横梁上,车把设置在车把立管上端,车座设置在车座立管上端;横梁上设有分接口装置,其腔内设置内套管组件,内套管组件两端设置铰链折叠点,前后轮参照内套管组件拉伸后两端铰链折叠点之间的中心轴线对称,折叠时可将横梁从分接口分离拉出内套管组件,沿内套管组件两端铰链折叠点横向直角折叠,前后轮收拢到竖直并列来支撑车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横梁上设有分接口装置,分接口装置能使横梁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也能使横梁分离为二段,分接口两边与内套管组件相连,一边与内套管组件固定连接,另一边活动连接,活动端可在横梁内腔中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内套管组件两端设置铰链作为折叠点,且与分接口连接,两铰链之间的水平长度大于等于前后轮紧贴并列时两轮中心竖向轴线之间的垂直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后轮中心点参照横梁内套管组件拉伸后两端铰链折叠点之间的中心轴线对称,且两轮半径相等,折叠后两个轮收拢到并列时,两个轮竖直并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把立管直线和车座立管直线参照横梁内套管组件拉伸后两端铰链折叠点之间的中心轴线对称,折叠状态时,车把立管直线与车座立管直线在同一平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曲柄长度小于牙盘中心点至其垂直对应的横梁底面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把立管和车座立管分为上下两立管套接,上立管可在下立管中伸缩。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5469543SQ201620010279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7日
【发明人】缪慧文
【申请人】缪慧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