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轮挡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701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后轮挡水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摩托车后轮挡水板
技术领壤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后轮挡水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轮挡水板。 背录技术
现有各,托车中,位于后轮上方的扶泥板两侧的高度和长度都不够,轮胎处于暴露 状态,当遇到下雨天或摩托车行驶在泥泞的路面上时,摩托车后轮很容易将路面上的雨水 或稀泥巻起并洒落在乘车人的身上,影响了摩托车在雨天或泥泞路面上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摩托车后轮扶泥板因高度和长度不够而将泥、水巻起 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轮挡水板,该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固定在摩托车后轮与扶泥板之 间,可以有效挡住后轮高速转动时巻扬的泥、水,有利于摩托车在恶劣气候状况下的正常 使用和座乘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它包括上挡 板、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上边分别与上挡板的左右两侧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和使用,上挡板为拱形,其拱形弧度与摩托车轮的弧度一致,左挡板和 右挡板的上边与上挡板保持相同的弧度,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下边与其上边保持相同的弧 度。
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前部为自前向后的斜边。
左挡板和右皿的中部设有支架,支架上开有嫘孑L,通过摩托车座椅下面的固定蠊钉 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固定在座椅支撑上,同时,上挡板后部左右两边附 近设有一对后蠊孔,利用此二蠊孔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固定在原摩托车 的扶泥板上。
本实用新型不改变现有摩托车的结构,安装在摩托车后轮与扶泥板之间的空间内,能 够充分地遮挡住庫托车后轮巻扬起的泥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实用等优点。


图1摩托车后轮挡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2摩托车后轮挡水板俯视图
图中,l-上挡板,2-左挡板,3-右挡板,4-支架,5-螺孔,6-后螺孔。 具体实臃方式
下面结合附圉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摩托车后轮挡水板,
它包括上挡板l、左挡板2和右挡板3,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上边分别与上挡板1的左 右两侧连接。
上挡板1为拱形,其拱形弧度与摩托车轮的弧度一致,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上边与 上挡板1保持相同的弧度,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下边与其上边保持相同的弧度。 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前部为自前向后的斜边。 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中部设有支架4,支架4上开有嫘孔5。
上挡板1后部左右两边附近设有一对后螺孔6。
权利要求1、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挡板(1)、左挡板(2)和右挡板(3),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上边分别与上挡板(1)的左右两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其特征在于上挡板(1)为拱形,其拱形弧度与摩托车轮的弧度一致,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上边与上挡板(1)保持 相同的弧度,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下边与其上边保持相同的弧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其特征在于左挡板(2)和右挡板(3) 的前部为自前向后的斜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其特征在于左挡板(2)和右挡板(3) 的中部设有支架(4),支架(4)上开有嫘孔(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其特征在于上挡板(1)后部左右两 边附近设有一对后螺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轮挡水板,它包括上挡板1、左挡板2和右挡板3,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上边分别与上挡板1的左右两侧连接,上挡板1为拱形,其拱形弧度与摩托车轮的弧度一致,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中部设有支架4,支架4上开有螺孔5,上挡板1后部左右两边附近设有一对后螺孔6。本实用新型不改变现有摩托车的结构,安装在摩托车后轮与扶泥板之间的空间内,能够充分地遮挡住摩托车后轮卷扬起的泥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实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J15/04GK201002665SQ20062003674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李家茂 申请人:李家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