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53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支撑轮 并且可随婴儿车一起收折的婴儿车尾板。
背景技术
婴儿车通常一次只能推送一名婴儿外出,但万一有人同时要带双胞胎或两 个小孩一起出门,目前市面上也有出售一种双人座婴儿车可以利用。问题是, 小孩们不一定老是愿意听话乖乖地坐在一起。在美国专利第5, 622,375及6, 086, 087号所揭示的婴儿车,在车尾加一尾 板,可解决上述问题,孩子们因此可以轮流地站在这种婴儿车的尾板上,随着 嬰儿车一齐前进,使小孩们一起坐婴儿车出门游玩的活动变得更有趣。由于前述专利文献所述及的尾板连接在婴儿车的后侧并且悬伸出一段距 离,易造成婴儿车向后翻转。另外,这种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既不能削减 颠簸震动,也不能随着婴儿车一起收折,因而也无法使储藏婴儿车所需的空间 相对地缩小。实用新型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婴儿车的尾板连接在婴儿车的后侧并且 悬伸出一段距离,易造成婴儿车向后翻转,同时这种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 既不能削减颠簸震动,也不能随着嬰儿车一起收折,因而也无法使储藏婴儿车 所需的空间相对地缩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所述婴儿车尾板连接于婴儿车骨架的后端, 所述婴儿车骨架包括至少一对后脚管、连接于所述后脚管下端的复数个轮组、 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后脚管之间的横杆,所述婴儿车尾板包括 一平板,于所述 平板底侧设有一凹部以定位于所述横杆上; 一对连接杆,其设有一上端枢部以 连接于所述后脚管,及一下端枢部以连接于所述平板;以及一轮组,其包括一 轮座枢接于所述平板的底侧,及一车轮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轮座;其中当婴儿 车行进时,所述平板处于向后悬伸及沿该所述下端枢部往上翻折的收合状态。所述连接杆是一对伸缩管,其包括外管、内管、弹性元件及销钉,所述销 钉使所述内管可滑动地与所述外管连接,并由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外管与所述 内管之间施加偏压。所述外管设有销^r孔用于固定所述销钉,且所述内管设有一长槽以便所述 销钉穿过。所述弹性元件是压缩弹簧或者气压元件或者气压棒。所述横杆是后轮轴;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平板底面的一对突部之间。所述婴儿车还设有一对安装有抓握部的扶手及一对手把管,所述扶手连接 于所述对手把管上。所述轮座包括连接元件;第一关节元件,利用所述连接元件枢接于所述 平板底侧;第二关节元件,与所述第一关节元件枢接而构成一关节;以及装设 于所述第一关节元件与所述第二关节元件之间用以提供偏压力量的弹性元件; 所述平板底侧设有枢接于所述第 一 关节元件的枢座。所述轮座还包括枢接座,所述枢接座一端枢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枢部,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杆。所述婴儿车还设有一对用于站立于所述平板上者抓握的安装有抓握部的扶 手及一对手把管,所述扶手连接于所述手把管上。所述横杆为一后轮轴;所述枢接座利用一固定片与所述横杆固接;所述枢接座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横杆之间,从而与所述连接杆及后脚管构成三连 杆关系。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婴儿车尾板既可供孩 子们安全地戏玩,又可便利地随婴儿车的骨架加以收折。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装设于一嬰儿车骨架后的立体 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的側视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于未使用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于使用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从一未使用状态收折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遇婴儿车前端翘起的状况仍可保持平稳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的变化实施例; 图8是图7之变化实施例的侧视爆炸图;图9是图7之变化实施例利用轮组弹性地后摆吸收沖击能量的示意图; 图IO是图7之变化实施例使平板旋转、靠向婴儿车骨架之后脚管的折收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清楚的说明。如图1所示,设有支撑轮的嬰儿车尾板2应用于嬰儿车骨架10的尾端。嬰 儿车骨架10包括一对前脚管11、 一对后脚管12、 一支撑架13、 一对手把管14 及复数个车轮15;其中支撑架13连接于前脚管11与后脚管12之间,手把管14则连接于婴儿车骨架10的后端,车轮15可转动地分别连接与前^i卩管11与后 脚管12的下端。在后脚管21之间设有一横杆或后轮或后轮轴120用于加强结 构强度,并利用其连接各个车轮15。另外,第一座椅支架100由支撑架13固定 于婴儿车骨架10的前端,在套上织物后可供携带婴儿或小孩外出时乘坐其中。结合图1和图2,图中的婴儿车尾板2包括平板21、 一对连接杆22、轮组 23及一对设有4爪握部的扶手141。平板21于底面设一凹部211供跨置于婴儿车横杆或后轮轴120时起到定位 的作用。其中凹部211可利用平板21的底面形成一对突部在其间构成凹入的形 状。尤其是,该对突部可作为一对能夹住婴儿车骨架10的横杆或后轮轴120的 夹爪,使平板21能以横杆或后轮轴120为支点在运作中得以上、下地翘动。轮组23包括一车轮231及轮座232。轮座232是利用一垂直轴(图中未示 出)枢接于平板21的下面,可以自由地水平转动以改变其前进方向。车轮231 以一水平轴233枢接于轮座232,用以支撑平板21。连接杆22的一端枢接于婴儿车骨架10的后脚管12,另一端枢接于平板21 的前端。连接杆22可以是伸缩套管,包括外管2"、内管2"及弹性元件224。 其中内管223设有下端枢部225及长槽2231,并以下端枢部225枢接于平板21 的前端;外管222设有上端枢部221及销钉孔2221,并以上端枢部221枢接于 后脚管12,装入弹性元件224后以销钉(图中未示出)穿过长槽2231固定于销 钉孔2221,使内管223可滑动地与外管222连接,并利用弹性元件224在其间 施加偏压,在婴儿车行马史颠簸地面时吸收其冲击力。弹性元件224可为一压缩弹簧或一气压元件,此外,弹性元件224也可以 是一气压棒。结合图3至图5,连接杆22的上端枢部221枢接于嬰儿车骨架10的后脚管 12,下端枢部225枢接于平板21的前端,因而当折收婴儿车骨架10时,平板 21能以下端枢部225为枢点转动,往上地转靠合于后脚管12。如图4所示,设有抓握部的扶手141固定于婴儿车骨架10的手把管14上 的适当高度处,以便于站在平板上的孩子抓稳而随着婴儿车四处游走。再如图4所示,平板21具有往后悬伸的状态,用以承载站在那上面的小孩, 如图5所示。此外,当婴儿车在行进时不需要^f吏用平+反21时,可将平板21沿 下端枢部225往上枢转,使成为往上翻折的收合状态。如图6所示,图中的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即使在遇到婴儿车骨架IO 的前端撞到障碍物翘起时,仍可保持平稳。上述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的实施例可变化为如图7至图IO所示的设有 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4,连接于婴儿车骨架50的后脚管501,所述婴儿车尾板4 包括一对连接杆41、平板42、枢接座43及内有吸震元件的轮组44。结合图7、图8,每一连接杆41各设有一上端枢部410及一下端枢部411, 并以上端枢部410枢接于婴儿车骨架50的后脚管501,以下端枢部411柩接于 平板42,利用平板42可以下端枢部411为中心枢转。为求定位准确并增加结构的强度,本实施例还包括提供一枢接座43,连接 于连接杆41的下端枢部411与横杆或后轮轴502之间,并与后脚管501形成三 连杆关系。枢接座43 —端枢接于连接杆41的下端枢部411,另一端则以一固定 片431固紧于横杆或后轮轴502上。平板42的底面设有凹部421及枢座422,并利用枢座422枢接一内有吸震 元件的轮组44。凹部421使平板42得以稳定地跨在横杆或后轮轴502上,用以 支撑站在平板42上的小孩重量。上述的内有吸震元件的轮组44是图2所示轮组23的又一具体实施例,其 中将轮组23的轮座232替换为此实施例的连接元件"0、第一关节元件441、 第二关节元件442及弹性元件"4的组合。第一关节元件441利用连接元件440枢接于平板42底面的枢座422,并使 以连接元件440为垂直枢轴自由转动。第二关节元件442与第一关节元件441 枢接,下端枢接轮子443。弹性元件444设置于第二关节元件442与第一关节元 件441之间以提供偏压,用以吸收传自轮子443的冲击力。如图9所示,当轮子443在颠簸地行进之时受地面冲击,此冲击的力量将 化为使第二关节元件442向后偏摆的力量,这时弹性元件444由其弹性变形从中产生反偏摆的阻力,直到该冲击的力量耗尽为止。如图10所示,图中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4也可随婴儿车骨架50 —起 收折,其平板42可向上枢转而靠向嬰儿车骨架50的后脚管501,使收折之后的 体积得以相对地缩小。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是,这些详细的叙述 和所提到的实施例及其附图仅供说明使用,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作各种改变和修正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设有支撑轮的婴儿车尾板,所述婴儿车尾板连接于婴儿车骨架的后端,所述婴儿车骨架包括至少一对后脚管、连接于所述后脚管下端的复数个轮组、以及一连接于所述后脚管之间的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尾板包括一平板,于所述平板底侧设有一凹部以定位于所述横杆上;一对连接杆,其设有一上端枢部以连接于所述后脚管,及一下端枢部以连接于所述平板;以及一轮组,其包括一轮座枢接于所述平板的底侧,及一车轮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轮座;其中当婴儿车行进时,所述平板处于向后悬伸及沿该所述下端枢部往上翻折的收合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是一对伸缩 管,其包括外管、内管、弹性元件及销钉,所述销钉使所述内管可滑动地与所 述外管连接,并由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施加偏压。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设有销钉孔用 于固定所述销钉,且所述内管设有一长槽以便所述销钉穿过。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是压缩弹 簧或者气压元件或者气压棒。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是后轮轴;所 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平板底面的一对突部之间。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还设有一对安装有抓握部的扶手及一对手把管,所述扶手连接于所述对手把管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包括 连接元件;第一关节元件,利用所述连接元件枢接于所述平板底侧; 第二关节元件,与所述第一关节元件枢接而构成一关节;以及 装设于所述第一关节元件与所述第二关节元件之间用以提供偏压力量的弹 性元件;所迷平板底侧设有枢接于所述第 一 关节元件的枢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嬰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还包括枢接座, 所述枢接座一端枢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枢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f黄杆。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嬰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车还设有一对 用于站立于所述平板上者抓握的安装有抓握部的扶手及一对手把管,所述扶手 连接于所述手4巴管上。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儿车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为一后轮轴; 所述枢接座利用一固定片与所述横杆固接;所述枢接座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与所 迷横杆之间,从而与所述连接杆及后脚管构成三连杆关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尾板,其连接于一婴儿车骨架的尾端,由一平板、一对连接杆及一轮组等组接组成;其中在平板的底侧设有一凹部以便跨置于一婴儿车横杆或后轮轴时起到定位的作用。轮组可枢转地设置于平板的底面以支撑平板的后端。每一连接杆一端枢接于婴儿车骨架的后脚管,另一端枢接于平板的前端。在婴儿车骨架的手把管上有一设有抓握部的扶手,让站在平板上的孩子可以抓稳并随婴儿车四处游走。本实用新型既可供孩子们安全地玩耍,又可便利地随婴儿车的骨架加以收折。
文档编号B62B9/00GK201172420SQ20072005599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4日
发明者周富蓬, 杨正帆, 郑光能 申请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