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58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人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推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的前后座双 人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之前后座双人儿童推车,通常在推车架内设置前后两座椅,有些 还于后座板后部设置用于放置物品的载物篮,于前座椅上配装可拆装的餐 盘,餐盘用于放置相应之餐具或饮料,为儿童用餐时提供方便,儿童在不 用餐时,可以将餐盘从儿童推车上取下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然而,现有之前后座双人儿童推车存在之不足之处在于, 一方面两儿童坐 于推车内时,都是面朝前方的坐立方式,此种布局方式不但后座儿童的活 动空间太小,而且占用空间大,以致限制载物篮的大小;另一方面,此种 儿童推车仅适合于能坐立的较大儿童使用,不能适合不足一岁等较小幼儿 使用,适用范围较窄。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靠坐立 的前后座双人儿童推车,其将后座椅改为朝向后方的坐立方式,从而为后座 儿童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本实用新型之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其载物篮设于前座 椅与后座取之间,藉此,大大增大载物篮的容物空间。本实用新型之再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其于推车后部可选 择性地配装一婴童汽车座椅,使本实用新型可承载不足一岁等较小幼儿, 从而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包括一底部安装有滚轮组的推车骨架,该推车骨架包括两侧的主骨架、后部 的手推杆、设于两主骨架之间的多根连杆以及中下部的篮框杆,并于两主 骨架之间形成一可收纳儿童的容纳空间;一前座椅,其设于前述容纳空间内,且安置于前述推车骨架前部;一便于后座儿童朝向后方坐立的后座板,其设于前述容纳空间内,且以 可翻转的方式枢装于推车骨架的后部;一便于后座儿童站立的后站板,其位于前述后座板的偏后下方,且安置 于前述推车骨架的后部;一载物篮,其设于前座椅与后站板之间,套装于前述篮框杆上,并位于 后座板下方;一可收纳婴童汽车座椅的定位框架,其位于后座板上方; 一餐盘,其配装于主骨架上,并位于前座椅前方。 所述手推杆两侧设有便于后座儿童扶握的把手。 所述定位框架与推车骨架之间为可拆装结构。所述定位框架包括一U形架、 一横杆以及两护片,该横杆架设于手推杆 中间,U形架的两延伸臂的尾端枢装于两侧的主骨架上,而两护片由布片制 成,并分别连接于U形架之两延伸臂与横杆之间,且该定位框架之横杆、U 形架及两护片之间组合形成一可收纳婴童汽车座椅的容置空间。所述载物篮为布袋。所述餐盘与主骨架之间为可拆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与现用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 实现有一种新的背靠坐立的双人坐立方式,坐于前座椅内的儿童面 朝前方,而坐于后座板内的儿童则面朝后方,且后座板内的儿童可坐着亦 可站立,站立时可向前或向后,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2、 载物篮的容物空间更大,充分利用前座椅与后座板下方的空间,并 将其有效结合,且通过翻起后座板可提供大的载物篮入口,取出和置入物 品极为方便。3、使用灵活、适用范围更广,当出行时要带上不能坐立的较小幼儿时, 则可于推车后部配装一婴童汽车座椅,将该幼儿置于该婴童汽车座椅内; 当要带上可坐立或站立的较大儿童时,则可取下该婴童汽车座椅,而让儿 童坐于前座椅、后座板或后站板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组装立体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座儿童坐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座儿童站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起后座板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翻起后座板而放入物品时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配装上婴童汽车座椅时的组装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装有定位框架时的状态图;附图标识说明10、推车骨架 13、手推杆 15、篮框杆 31、前座椅 40、载物篮 60、定位框架 62a、延伸臂11、左主骨架 12、 13a、把手 14、 20、滚轮组 32、后座板 50、婴童汽车座椅 61、横杆 62-63、护片 70、右主骨架 连杆33、后站板U形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推车骨架10,其底部安装有便于推车推行的滚轮组20,该推车骨架10由两侧的主骨架ll、 12、后部的手推杆13、设于两主骨架之间的多根连杆14以及 中下部的篮框杆15组成,并于两主骨架ll、 12之间形成一可收纳儿童的 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内设有一前座椅31、 一后座板32和一后站板33, 该前座椅31安置于推车骨架10的前部,该后座板32则安置于推车骨架10 的后部,该后站板33设于后座板偏后下方,前座椅31与后站板33之间设 有一用于放置物品的载物篮40,该载物篮40为一布袋,并套装于前述篮框 杆15上。其中,于前座椅31前部的主骨架11、 12上配装有一可拆装并绕其双 转轴转动的餐盘70,该餐盘70用于放置相应之餐具或饮料,为儿童用餐时 提供方便;当儿童不用餐时,则可以将餐盘70从儿童推车上取下来,为儿 童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或是可以转动餐盘70,以暂时性地移开餐盘70, 便于放入/抱出儿童。后座板32则以可翻转的方式枢装于推车骨架10上,其位于载物篮40 的上方,因此将其设为可翻转结构的好处在于,可将该后座板32翻起,而 为从载物篮40内取出或置入物品时提供更多的空间(参照图5和图6)。后站板33位于后座板32的下方,用于为儿童提供站立之方便,推车 骨架10后部的手推杆13两侧还各设有一把手13a,以方便儿童站立或坐着 时扶握,保持平衡(参照图3和图4)。特别地,参照图7和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众所周知,当出 行时需要带上不足一岁的幼儿时,将幼儿坐于前座椅31上、或是坐于后座 板32上都是不适宜的,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于推车骨架10后 部配装一婴童汽车座椅50,该婴童汽车座椅50置于一位于后座板32上方 的定位框架60内,放入婴童汽车座椅50后,需扣上安全带(图中未示出) 将其固定。该定位框架60包括一 U形架62、 一横杆61以及两片护片63等 构件,该横杆61架设于手推杆13中间,U形架62的两延伸臂62a的尾端 枢装于两侧的主骨架ll、 12上,而两护片63由布片制成,并连接于U形 架62之两延伸臂63a与横杆61之间,从而,定位框架60之横杆61、 U形架62及两护片63之间组合形成一可收纳婴童汽车座椅50的容置空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人儿童推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 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部安装有滚轮组的推车骨架,该推车骨架包括两侧的主骨架、后部的手推杆、设于两主骨架之间的多根连杆以及中下部的篮框杆,并于两主骨架之间形成一可收纳儿童的容纳空间;一前座椅,其设于前述容纳空间内,且安置于前述推车骨架前部;一便于后座儿童朝向后方坐立的后座板,其设于前述容纳空间内,且以可翻转的方式枢装于推车骨架的后部;一便于后座儿童站立的后站板,其位于前述后座板的偏后下方,且安置于前述推车骨架的后部;一载物篮,其设于前座椅与后站板之间,套装于前述篮框杆上,并位于后座板下方;一可收纳婴童汽车座椅的定位框架,其位于后座板上方;一餐盘,其配装于主骨架上,并位于前座椅前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杆两 侧设有便于后座儿童扶握的把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 与推车骨架之间为可拆装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 框架包括一U形架、 一横杆以及两护片,该横杆架设于手推杆中间,U形架 的两延伸臂的尾端枢装于两侧的主骨架上,而两护片由布片制成,并分别 连接于U形架之两延伸臂与横杆之间,且该定位框架之横杆、U形架及两护 片之间组合形成一可收纳婴童汽车座椅的容置空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篮为 布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与主 骨架之间为可拆装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人儿童推车,包括一底部安装有滚轮组的推车骨架、一前座椅、一以可翻转的方式枢装于推车骨架后部的后座板、一安装于后座板下方的后站板、一设于前座椅与后站板之间并位于后座板下方的载物篮、一可收纳婴童汽车座椅的定位框架以及一位于前座椅前方的餐盘。其中,坐于前座椅内的儿童面朝前方,而坐于后座板内的儿童则面朝后方,且后座板内的儿童可坐着亦可站立,站立时可向前或向后;载物篮的容物空间大,充分利用前座椅与后座板下方的空间,且通过翻起后座板可提供大的载物篮入口,为置入或取出物品提供方便;配装上婴童汽车座椅后可承载不能坐立的较小幼儿,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更灵活、适用范围更广。
文档编号B62B7/04GK201124851SQ20072005984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9日
发明者胡荣财 申请人:东莞贯新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