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73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竞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一种自行车脚踏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具轻量化目的的竟速 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竟速自行车脚踏皆系由脚踏本体尾端枢接一具弹性扭力的后勾盖,以提供比赛者 将鞋子扣固于该脚J^上来骑乘自行车,而顶尖的选手胜负往往都是取决于自行车的零件设计, 而且在自行车及其零组件上更是斤斤计较,为的是轻量化可有助于提升比赛成绩,所以脚踏 亦为顺应轻量化的目的也是能愈轻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轻量化目的的竟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竟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
该后勾盖系具有一在顶端的勾部以及在两側具枢耳的背板部,而藉由一栓轴枢接于脚踏本体
的后端,并于栓釉上设有扭力弹黃提供后勾盖于脚踏本体上的勾扣扭力;其特点是,该后勾
盖的背板部上系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镂孔。
该镂孔系设于背板部供一螺栓穿设调节后勾盖扭力的穿孔外两侧及上方处。 该穿孔于背板部内系一体突伸出一凸块体,该凸块体上的穿孔下端缘延伸有一恰可抵住
在栓轴位置的止挡端。
该止挡端的面上形成与栓轴相对应的弧凹端面。 该后勾盖的背板部于未设镂孔的面上再设有若干凹形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竟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由于后勾盖的背盖板上设有镂 孔,因此,可减轻脚踏整体的重量,进而减轻比赛者的骑乘负担并有助于提升比赛的成缋。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系本实用新型一种竟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一较佳的 实施例,该后勾盖10主要系具有一在顶端的勾部11以及在两侧具枢耳120的背板部12,而 藉由一栓轴20枢接于脚踏本体30的后端,并于栓轴20上设有扭力弹簧40提供后勾盖10于 脚踏本体30上的勾扣扭力,其改进在于
该后勾盖10的背板部12上系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镂孔121,于本实施例中,该镂孔121 系设于背板部12供一螺栓50穿设调节后勾盖IO扭力的穿孔122外两侧及上方处,又该穿孔 122于背板部12内系一体突伸出一凸块体13,该凸块体13上的穿孔122下端缘延伸有一止 挡端130,并使该止挡端130恰可抵住在栓轴20的位置处,又为使抵顶的接触面较佳,该止 挡端130的面上可形成与栓轴20相对应的弧凹端面1301。
有利的是,该后勾盖10的背板部12于未设镂孔121的面上可再设有若干凹形体123, 以再减轻后勾盖12的重量。
而藉由上述所构成的后勾盖10,由于背板部12所形成的镂孔121可能因螺栓50紧迫调 节时产生变形,所以本实用新型供螺栓50穿设的穿孔122于背板部12内系一体突伸出一凸 块体13,并该凸块体13的穿孔122下端缘延伸有一可抵住在栓轴20位置的止挡端13,藉此, 当螺栓50在紧追调节时,该背板部12内的止挡端13可将后勾盖10抵撑在栓轴20上,使后 勾盖10完全不会受到螺栓50的挤压而产生挠度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查遍国内外关于此 类结构的技术资料,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
然而,以上所述,仅系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凡举应用本实用新型说 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竞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该后勾盖系具有一在顶端的勾部以及在两侧具枢耳的背板部,而藉由一栓轴枢接于脚踏本体的后端,并于栓轴上设有扭力弹簧提供后勾盖于脚踏本体上的勾扣扭力;其特征在于,该后勾盖的背板部上系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镂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竟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镂孔系设于 背板部供一螺栓穿设调节后勾盖扭力的穿孔外两侧及上方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竟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穿孔于背板 部内系 一体突伸出 一 凸块体,该凸块体上的穿孔下端缘延伸有一恰可4氐住在栓轴位置的止挡 端。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竟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止挡端的面 上形成与栓轴相对应的弧凹端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竟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勾盖的背 板部于未设镂孔的面上再设有若干凹形体。
专利摘要一种竞速自行车脚踏后勾盖的改进结构,该后勾盖主要系具有一在顶端的勾部以及在两侧具枢耳的背板部,而藉由一栓轴枢接于脚踏本体后端,并于栓轴上设有扭力弹簧提供后勾盖于脚踏本体上的勾扣扭力,其改进在于该后勾盖的背盖板上系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镂孔,藉此,以有效达到脚踏轻量化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M3/08GK201058654SQ20072007062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5日
发明者谢金龙 申请人:谢金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