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折叠式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73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折叠式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徼型折叠式三轮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高强高韧工程塑料先注塑成另部件后,再组装成自重轻、车身矮、能折叠的微型折叠三轮车, 属于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创新产品,是可供两人合用的交通工 具。背聚技术 目前国内外尚无供成人使用的折叠三轮车,而社会发展需要能供成人两人合用的 ^折疊式三轮车,待别父母送子女上 学,老年夫妇同时去医院就诊。目前两人同行只能用自行车带人骑行方式解决,既不符合交通规则,也不安全;还有旅游事业发展,很多 老年夫妇或情侣在风景点长距离漫游也稱要两人合用的代步车。另外 为了便于长途乘汽车、地铁、火车或飞机随身携带,更要求三轮车能 折叠到很小的体积,这些都是开发微型折叠式三轮车的客观需要。发展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应用高强高韧工程 塑料先^E塑成另部件,再进行纟且装而成的微型折鮝式三轮车,达到整 车折叠体积小、自重轻、而展开后车身矮、重心低、骑行安全舒适, 能供男女老少各类成人结对出行时作两人合用代步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微型折叠式三轮车,车身主 樑分成前后两段,分别是前樑和后樑,两者对直在同一中心线上,均 为矩形空心管,且前樑可套装在后樑矩形孔中有稳定的重整长度,在 前樑尾端加装定位板,使靠触后樑矩形孔靠肩后,用定位螺栓将前后樑锁紧成一体,从而保证骑行时前樑不会从后樑矩形孔中脱出;本实 用新型在前樑前端前立管下方装有一个前轮,而在后樑尾部下方左右 对称装有两个后轮,且前轮和两后轮组成品字形;另在前樑前立管上 部装有把立管和把手;在后樑前部上方装有鞍座下管和鞍座供骑车人 坐用;而在后轮正上方装有后下管和后座板,可供搭车人坐用;本实 用新型折叠步骤,先将后座下管定位螺栓松脱,使后座下管向后下方折转180° ;再松脱前樑定位螺栓,使鞍座下管向后折转平放在后樑上,再将前樑全部推进后樑矩形孔中,最后将把立管和把手向右45。下方折转这样整车就可折叠成能放进约0.1立方米的长方形拎包中,便于长途出行时,随身携带乘公交、地铁或火车,到达目的地后,再展开骑行游览。由于本实用新型选用车轮直径小,为了增加踏脚行程,特采用两级增速传动,第一级由踏脚大齿轮传动过桥小齿轮, 第二级再由与小齿轮镶成一体的大链轮传动后轮轴上的小飞轮,从而使踏脚每转行程达到约4米/每转,可保持适宜的骑行速度。


下面结合一个实施实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 构特征详述如下图1 微型折叠式三轮车结构示意图图2 前樑图3 后樑图4 鞍座下管图5 后座下管图6 后座板图7 后座靠板图8 把立管折叠器图9 后叉图IO 两级传动示意图图11 整车折整后示意图(1)—前樑;(2) —后樑;(3) —把横管;(4) 一把立管 上段;(5) —把立管下段;(6) —把立管折叠器;(7) —前立管;(8) —前叉立管下挡;(9) 一前叉;(10) —前轮轴芯;(11) 一 前轮;(12) —鞍座下管;(13) —鞍座下管折转轴芯座;(H)—中 轴套管;(15)—大正齿轮;(16)—踏脚杆;(17)—过桥正齿轮;08) —过桥正齿轮;(19) 一大链轮;(20)—链条;(21) —后 座下管折转轴芯支座;(22)—后轮;(23)—飞轮;(24)—后叉;(25)—保险杆;(25a) —保险杆螺纹套;(26)—后座下管;(27)—后座板;(28)—后座靠板;(29)—鞍座立管;(30) —鞍座;(31)—定位螺栓;(31a)—定位螺栓孔;(32)—定位板;(33) —两侧螺孔;(34)—矩形孔靠肩;(35) —后叉定位座板;(36) 一鞍座下管折转轴芯;(37) —鞍座下管折转轴芯螺纹头;(38) — 鞍座下管肖孔;(39)—后座下管折转轴芯;(40)—后座下管紧固 螺孔;(41)—后座下管肖孔;(42)—后座板折转支座;(43) — 后座板底部园凸肖;(44) 一后座板折转架;(45) —后座板折转轴 芯;(46)—后座靠板靠肩;(47)—后座靠板安装铰链;(48)—后 座靠板背面加强筋;(49)—滚珠;(50)—把立管折转器凸肖;(51) —把立管折叠器U形开口; (52)—连锁板捻装螺孔;(53) —连 锁板定位大园孔;(54) —把立管折转肖轴;(55) —把立管折转器 螺帽头;(56) —把立管折转器螺纹座;(57) —连锁板活套园孔;<58)—连锁板定位小园孔;(59)—连锁板;(60) —把立管折叠器调节螺栓;(61) —把立管折叠器保险螺栓;(62) —连锁板肖轴螺栓;(63)—前叉立管锁紧螺帽;(64) —后叉定位凹形槽;(65) —后叉紧固螺栓园?L; (66)—滚珠轴承座;(67)—后轮轴孔;(68) 一过桥齿轮活套小轴芯;(69)—过桥轴托脚;(70)—过桥齿轮 活套大轴芯;(71) —过桥轮与大链轮镶套;(72)—大链轮滚珠轴 承;(73) —飞轮座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前樑(1)与后樑(2) 均为矩形空心管,且前樑(!)可套装在后樑(2)矩形孔中能前后伸 縮拉推,见图l、图2及图3,为确保骑行时前樑0)牢固地套装在 后樑(2)前段《区内定位,既不能有松动,也不能从后樑(2)矩形孔 内向外拉脱,待采用三保险组装设计 一是前樑0)尾段外壁宽w, 及高^应与后樑(2)头段《区段的内壁宽w!及高A为同一公称尺寸,并采用适当的精密滑配公差,使前樑(1)可在后樑(2)矩形孔中推 拉灵活;二是在前樑(1)尾端全部推进后樑(2)之矩形孔并露出后 樑(2)尾端后,将定位板(32)用平头螺栓拈装在前樑(,)尾段两 侧螺孔(33)中,定位板(32)的宽度w,与前樑(1)外壁宽度w,一致,而其高度H2与后樑(2)矩形孔的内壁髙度H2相同,且Ha比H, 略高2至3毫米,这样在后樑(2)矩形孔前段f区段外形成一髙靠肩(34),当定位板(32)随前樑0)向前拉到后樑(2)矩形孔靠肩(34)处必受阻,从而确保前樑(1)不能再向前拉出脱离后樑(2); 三是前樑(1)拉到定位板(32)靠紧靠肩(34)处后,用定位螺栓(31)在前樑和后樑(2)的定位螺孔(31 a)处旋紧固定,使前樑(1) 和后樑(2)牢固组装成一体,从而确保骑行安全;在前樑(1)前端 有注塑成一体的前立管(7),将前轮(U)用工形前叉腿组装在前立 管(7)下方,见图1与图2;在后樑(2)前段上方有鞍座下管(12) 的折转轴芯支座(13)将鞍座下管(12)用折转轴芯(36)套装在其 上,使鞍座下管(12)能以其为支点向后折转平放搁在后樑(2)上, 见图3、图4及图11;在后樑(2)后段上方有后座下管(26)的折 转轴芯支座(21),将后座下管(26)用折转轴芯(39)套装其上, 使后座下管(26)能以折转轴芯(39)为支点向后下方折转18CT见 图K图3、图5及图11;将鞍座下管(12)和后座下管(26)组裝 定位后,将预先装在鞍座下管(12)上的肖孔(38)中的保险杆(25) 前段和装在后座下管(26)上肖孔(41)中的保险杆(25)后段,用 保险杆螺纹套(25。)将保险杆(25)前后两段上的螺杆拈接起来, 从而使鞍座下管(12)和后座下管(26)联为一体,以增强鞍座下管(12)和后座下管(26)相互支撑的稳定性,见图1、图4及图5; 在后座板(27)底部有直径为中d的园凸肩(43)可套入后座下管(26) 顶端内孔中,再将后座板(27)的折转架(44)套装在后座下管(26) 上口折转支座(42)上,并用折转轴芯(45)旋紧,使后座板(27) 在折叠时可向上折转,见图5、图6与图11;后座靠板(28)背面有 加强筋(48)并用两只铰链装在后座板(27),能使后座靠板(28) 可折放在后座板(27)上,另在后靠板(28)下有靠肩(46)能使后 靠板(28)保持适当靠背角度,见图1、图6及图7;为了适应不同 身寓骑车人调整把横管寓度将把立管分成把立管上段(4)和把立管下 段(5)把立管上段(4)套在把立管下段(5)的中孔中,用紧固夹头锁紧;在把立管下段(5)下装有把立管折整器(6)见图1和图8; 从其上视图可看到把立管折叠器(6)实为长x宽为y的滚珠(49)的 上挡,中间有一园孔套在前叉(9)立管外沿,并有一凸肖(50)嵌 在前叉(9)立管上的肖口中,用前叉(9)立管锁紧螺帽(63)将把 立管折叠器(6)与前叉立管(9)在右后下方45。处锁紧成一体,这 样当转动把立管折叠器(6)就可带动前叉一起转动;将把立管下段(5) 底部宽为E的座肖套利用把立管折转肖轴(54)捻装在把立管折叠器(6)的螺纹座(56)上,这样把立管下段(5),把立管上段(4)和 把横管(3)能整体以(54)为支点折叠到本车右下方;为了保证骑 行安全,特加装一套把立管折整器(6)安全连锁板(59),在连锁板(59)中有U形开口 (51),其两边各有活套园孔(57)和定位小园 孔(58)用肖轴螺栓(62),穿过园孔(57)将连锁板(59)吊装在 把立管折叠器(6)上,另用调节螺栓(60),通过连锁板(59)当中 U形开口 (51)吊装在把立管下段(5)的底座上使调节螺栓(60) 能跟随把立管下段(5)折转时一起向上拉动,但由于连锁板(59) 上U形开口 (51)小于调节螺栓(60)的螺帽头直径,调节螺检(60) 的螺帽头不能从U形开口 (51)中向上拉出,就使把立管下段(5) 不能折转,只有将连锁板(59)向外移出后才能折转把立管下段(5), 而连锁板(59)上的定位小园孔受装在把立管下段(5)底座上的保 险螺栓(61)头端肖轴插牢定位,是不能自行移动的,因此要折转把 立管下段(5),必须先旋松保险螺栓(61)使其头端肖轴脱开连锁板(59)上的定位小园孔(58)再将连锁板(59)向外转出使U形开口(51)脱开调节螺栓<60),才能使把立管下段(5)进行折叠得到双 重保险;后叉(24)是一体注塑成形的工字形结构,见图9。为保证 本实用新型能承重大于160公斤,工字形结构上大下小,在后叉(24) 顶部有定位凹形槽(64)与后樑(2)尾端下面的后叉座板(35)的 凸头相配,并用方榫螺栓对准紧固园孔(65),将后叉(24)牢固装 在后樑(2)尾端底部确保无松动;在两对称的后叉腿下部,有轻型滚 珠轴承座(66),用以安装两后轮(22)的联动轴,而两后轮(22)分别装于轻型滚珠轴承座(66)外侧,便于折装,见图1和图9;为提高采用小车轮的踏脚行程,特采用两级传动,第一级由固镲于踏脚 (16)上的大正齿轮(15)传动过桥小正齿轮(17)和(18),第二 级再由与过桥小正齿轮(18)固镶为一体的大链轮(19)传动后轮轴 上的飞轮(23)见图1及图10。使本实用新型踏脚行程达到每转前行 4.5米,其具体传动结构是在后樑(2)下部装有过桥小正齿轮(17) 和(18)的过桥轴托脚(69),过桥轮(18)与大链轮(19)用镶套 (71)联为一体,镶套(71)内孔镰有轻型滚珠轴承(72),并紧固 在过桥轴(70)上,以减轻二级传动的磨擦阻力。本实施例中,前后轮可选用直径为中200至中300毫米的多种规格 的小车轮,供男女老少各类成人结对出行游览时使用,并能方便地折 叠成约O.l立方米体积后放进旅行袋中,随身携带乘公交车、地铁、 火车或飞机作长途旅行,特别适宜于老年夫妇,情侣双双在风景点沒 步游览作两人合用的代步车。
权利要求1. 一种微型折叠式三轮车 由前樑(1)与前立管(7)联体件、后樑(2)与中轴套管(14)联体件、把立管上段(4)、把立管下段(5)、把立管折叠器(6)、鞍座下管(12)、后座下管(26)、保险杆(25)、保险杆螺纹套(25a)、后座板(27)、后座靠板(28)、前叉(9)、前轮(11)、后叉(24)和两个后轮(2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1)前樑(1)与后樑(2)均为矩形空心管、且前樑(1)的外矩形宽和高与后樑(2)内矩形孔的宽和高为相同公称尺寸;2)在后樑(2)前段上部有鞍座下管(12)套装在与后樑(2)联体注塑成形的鞍座下管折转轴芯座(13)上、在后樑(2)后段上部有后座下管(26)套装在与后樑(2)联体注塑成形的后座下管折转轴芯支座(21)上、在后樑(2)后段下部有后叉定位座板(35);3)后座板(27)底部有直径为Фd的短园肩(43)、可套入后座下管(26)顶端内孔中、并将后座板折转架(44)用后座扳折转轴芯(45)套装在后座板折转支座(42)上、另有后座靠板(28)用两只铰链(47)装在后座板(27)表面;4)后叉是整体注塑成形的工字形结构、工字形呈上大下小状、在后叉顶部有定位凹形槽(64)与后樑(2)尾端下面的后叉定位座板(35)的凸肖嵌配;5)把立管折叠器(6)为一长方形滚珠(49)的上档、中间有一园孔套在前叉(9)立管外沿、并有一凸肖(50)嵌在前叉(9)立管肖口中,用锁紧螺帽(63)使与把立管下段(5)在后偏45°处锁紧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折叠式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前樑 (1 )尾端装有定位板(32 )、定位板(32 )与前樑(1 )外侧宽度一致同为w!,而其高度H2比前樑(1 )的高度H!上下边各高出约 2 3毫米、定位板(32)拈装在前樑(1 )的定位螺孔(3la)及 两侧螺孔(33)中、后樑(2)的矩形孔内壁宽w,与前樑外侧宽 w,一致、而其矩形孔高度前后不同、在前Z段内为H!与前樑(1 ) 外高H!—致、而在,段以后高度为Hb与定位板(32 )的高度H2 一致、使前后两段交界处形成靠肩(3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折叠式三轮车、其特征在于鞍座 下管(12 )底座后部折转轴芯螺纹头(37 )其左右两半分隔开档 与后樑(2 )上的折转轴芯座(13 )的宽度一致、可用头端有螺纹 的折转轴芯(36 )将鞍座下管(12 )拈装其上、后座下管(26 ) 底座拈装在折转轴芯支座(21 )上、再将其另用螺拴拈装在后樑(2)紧固螺孔(40)中、在鞍座下管(12)和后座下管(26)之 间有分成前后两段的保险杆(25 )、分别肖装在鞍座下管肖孔(38 ) 和后座下管肖孔(41)上、在前后两段保险杆(25)中间邻近段 外园有螺纹、其上拈装有保险杆螺纹套(25a);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折叠式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后座 靠板(28 )中部下方有靠肩(46 );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折叠式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在两 对称的后叉腿下部有轻型轴承座(66 )、两个后轮(22 )分别装在 轻型轴承座(66 )的左右外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折叠式三轮车、其特好在于在把 立管折叠器(6)中装有安全连锁板(59 )、其上有U形开口;
专利摘要一种微型折叠式三轮车,有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除有供骑车人坐用的鞍座外,在鞍座后及两个后轮的正上方还有一套后座装置可供同行搭车人坐;全车除小车轮,轮胎,鞍座,链条,抱闸及铃等采用自行车通用件外,其余零部件全部选用高强高韧工程塑料精密注塑而成;车身主梁分成前梁和后梁两段,且前后梁对直在同一中心线上,两者均为矩形空心管,前梁须套装在后梁矩形孔中保证稳定的重叠长度不脱离;折叠时,前梁可全部推进后梁矩形孔中,另外还有把立管,鞍座管后和后座管三套折叠装置,可使整车折叠到约0.1立方米体积,方便地放进小旅行袋中,自重约8公斤,便于远途出行随身携带换乘公交、地铁或火车,可供男女老少两人结对出行漫游时作两人合用代步车。
文档编号B62K5/00GK201086784SQ200720070560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日
发明者高美鼎 申请人:高美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