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31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作为提供辅助把手2以及护垫座(未绘出)组装增设在自行车把手3 顶面中央两侧的固定座4结构,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其包括
一上固定座41,其前段411中央是延伸突设一定位柱4111,供与自行车辅 助把2末段21作套固结合,其前革殳411顶面前方突设有一突缘4112,突缘4112 中央设一螺孔4113,供一连结座412得凭借螺栓4121锁固在其上,使连结座 412可与一提供自行车骑乘者手肘靠持的护垫座(未绘出,非本案结构重点,且 为现有结构件,概不赘述)作组装结合,而其底面则呈一水平设置,并自底面 中央朝两侧向上设一配合自行车把手3的弧形凹槽413,进而在弧形凹槽413两 侧分i殳以螺孔414。
一下固定座42,其顶面是呈一水平设置,并自顶端中央朝两侧向下设一配 合自行车把手3的弧形凹槽421 ,而在弧形凹槽421两侧分设以螺孔422,并使 所述的螺孔422与设在上固定座41底端位其弧形凹槽413
两侧所设螺孔414对正,并得以螺栓423将两者加以结合。
凭借上述结构组成,当自行车辅助把手2末段21与上固定座41前段411 中央所延伸突设的定位柱4111套固结合,将上固定座41底面所设弧形凹槽413 套在自行车把手2顶面,将下固定座42顶面所设弧形凹槽421套在自行车把手 2底面,并与上固定座41底面对正,以螺栓423自下固定座42底端两侧经螺孔 422、经上固定座41底面位弧形凹槽413两侧螺孔414,而将上固定座41以及 下固定座42锁固在自行车把手3上,最后将与护垫座组装连结的连结座412锁 固在上固定座41顶面前方突设的突缘4112上,而组装完成,达到可在自行车 把手3上增设一 自行车辅助把手2以及护垫座结构,来提供自行车骑乘者在骑 乘过程中,增加另一骑乘姿势的选择效果。上述结构虽可提供自行车骑乘者在骑乘过程中,增加另 一骑乘姿势的选择
效果,然,因固定座4的上固定座41底面与下固定座42顶面的结合面,乃都 是呈水平设置,并使其两者在凭借螺栓423将其两者锁固时,其结合面乃是与 自行车把手3径向中心呈同一直线上,使延伸设在上固定座41前段411中央的 定位柱4111的轴向中心高在自行车把手3的径向中心一定高度A,相对使末段 21套固在自上固定座41定位柱4111内的自行车辅助把手2的组装位置便高在 自行车把手3径向中心一定高度A,而突设在上固定座41顶面前方的突缘412, 在与连结座412结合,并使连结座412进一步与护垫座组装连结时,其高度也 因而都高出自行车把手3—段高度下,使得骑乘者在欲采另一姿势骑乘、将手 部改握持在自行车辅助把手上,而其手肘置在护垫座上面时,将导致辅助把手2 的组装位置过高不符人体工学的结构设计,导致骑乘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阻系数 较大而有待改进;进且,也使得上固定座41前段411为了提供自前方中央延伸 突设的定位柱4111设置、以及前段顶面提供连结座锁固的突缘4112设置,螺 孔414须与上固定座41呈水平位置设置的底面作垂直方向设置,使得其前段411 的整体厚度便须较大,相对须使用较多材料方可达成,使得上固定座41所须材 料相对增加,导致材料成本较高外,且上固定座41重量也增加,而对时下自行 车的各个零组件能在不影响结构强度下、其各零组件的重量能够愈轻、乃是业
者所急在追求改进与诉求的处而言,所述的固定座4的上固定座41重量即有应 改进的空间存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辅助把手 固定座,可减轻固定座重量,并降低风阻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是供辅助把手以及护垫座组装在自行 车把手顶面中央两侧,其由一上固定座以及一下固定座组成,其中,上固定座 设有与靠护垫组装连结的连结座、设在前端供与自行车辅助把手末段套固的 定位柱、配合自行车把手外周缘弧度的弧形凹槽以及设在弧形凹槽两侧的螺孔; 而下固定座设有配合自行车把手外周缘弧度的弧形凹槽、设在弧形凹槽两侧的 螺孔以及将下固定座的弧形凹槽两侧螺孔与上固座的弧形凹槽两側螺孔作锁合 的螺栓;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分别设有自后方由上向下倾斜呈同 一角 度的结合面,上固定座的弧形凹槽设在结合面中央朝两侧位置,下固定座的弧 形凹槽设在结合面中央两侧位置,上固定座前端延伸突设的定位柱轴向中心与 把手的径向中心设在同 一 水平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凭 借上述组成令上固定座体积可减少而减轻重量,且当与下固定座配合而锁固在 把手上时,辅助把手的组设位置适可提供一使用者舒适握持以及降低风阻系数 的效果。


图1是现有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现有结构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合剖面示意图(侧视方向);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施示意图(上固定座与自行车把手结合处,前 -现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2-辅助把手;3-把手;4-固定座;41-上固定座;411-前段; 4111-定位柱;4112-突缘;4113-螺孔;412-连结座;413-弧形凹槽;414-螺孔; 42-下固定座;421-弧形凹槽;422-螺孔;423-螺栓;A-高度;5-固定座;51-上 固定座;511-连结座;512-定位柱;513-弧形凹槽;514-螺孔;515-结合面;52-下固定座;521-弧形凹槽;522-螺孔;523-螺栓;524-结合面;B-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图4、图5与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 5,其仍是作为提供辅助把手2以及护垫座(未绘出)组装增设在自行车把手3 顶面中央两侧,是由 一上固定座51以及一下固定座52组成,其中,上固定 座51上仍是设有与护垫座组装连结的连结座511、设在前端供与自行车辅助 把手2末段21套固的定位柱512、配合自行车把手3外周缘弧度的弧形凹槽513 以及设在弧形凹槽513两侧的螺孔514;而下固定座52仍设有配合自行车把手 3外周缘弧度的弧形凹槽521、设在弧形凹槽521两侧的螺孔522、以及将设在下固定座52的弧形凹槽521两侧螺孔522与设在上固座51的弧形凹槽513两 侧螺孔514作锁合的螺栓523;而本案的最主要特征乃在于将上固定座51与 下固定座52分别设成自后方由上向下倾斜呈同一角度B (以25度至35度之间 为佳)的结合面515、 524,使上固定座51的弧形凹槽513自结合面515中央朝 两侧平均设置,使下固定座52的弧形凹槽521自结合面524中央两侧平均设置, 并使上固定座51前端延伸突设的定位柱512轴向中心因而与把手的径向中心呈 同一水平位置上(如图4所示),将上固定座51顶端与靠护垫结合的连结座511 直接自上固定座51末端顶面外侧一体延伸设置。
凭借上述结构组成,当与下固定座52配合而锁固在自行车把手3,并同时 使自行车辅助把手2的组设在自行车把手3中央两侧位置时,自行车辅助把手2 末段21的轴心位置便可与自行车把手3的径向中心呈同一水平位置上,使自行 车辅助把手2的组设位置高度,即可不再如现有高度较高而不符人体工学设计 的缺失。相对适可提供一使用者舒适握持位置以及高度,并提供在骑乘过程中, 因而可降低风阻系数的效果。
另,由于上固定座51与下固定座52是改分別设成自后方由上向下倾斜呈 同一角度B的结合面515、 524,相对使设在上固定座51的弧形凹槽513两侧的 螺孔514、以及设在下固定座52的弧形凹槽521两侧的螺孔522,在将上固定 座51所设弧形凹槽413套在自行车把手3顶面,将下固定座52所设弧形凹槽 521套在自行车把手3底面,并将下固定座52与上固定座51对正,并以螺栓 523自下固定座52底端两侧经螺孔522、经上固定座51位弧形凹槽513两侧螺 孔514,而将上固定座51以及下固定座52锁固在自行车把手3上时,螺栓523 锁固的螺孔522、 514方向,特别已不再如现有结构呈与水平位置垂直的方向, 而是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特别是上固定座51的材料就厚度上便可因而降低, 加上提供与护垫座组装连结的连结座511是改釆自上固定座51后方一体延伸制 作而成,也不须如现有须另一螺栓加以及上固定座锁固结合下,提供一制作以 及组装上的简便性,减少上固定座51制作所须材料,达到降低材料成本以及减 低重量以符轻量化诉求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 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是供辅助把手以及护垫座组装在自行车把手顶面中央两侧,其由一上固定座以及一下固定座组成,其中,上固定座设有与靠护垫组装连结的连结座、设在前端供与自行车辅助把手末段套固的定位柱、配合自行车把手外周缘弧度的弧形凹槽以及设在弧形凹槽两侧的螺孔;而下固定座设有配合自行车把手外周缘弧度的弧形凹槽、设在弧形凹槽两侧的螺孔以及将下固定座的弧形凹槽两侧螺孔与上固座的弧形凹槽两侧螺孔作锁合的螺栓;其特征在于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分别设有自后方由上向下倾斜呈同一角度的结合面,上固定座的弧形凹槽设在结合面中央朝两侧位置,下固定座的弧形凹槽设在结合面中央两侧位置,上固定座前端延伸突设的定位柱轴向中心与把手的径向中心设在同一水平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其特征在于上固 定座与下固定座的结合面的倾斜角度介于25度至35度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其特征在于上固 定座顶端与靠护垫作组装结合的连结座,是上固定座末端顶面外侧的一体延伸 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辅助把手固定座,包括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组成,上固定座顶面与护垫座结合,其前端延伸突设一定位柱,其底面设以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两侧分设螺孔;下固定座顶面设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两侧分设螺孔,供上、下固定座作相套合并以螺栓将其结合固定在把手上;将上固定座与下固定座分别自后方由上向下倾斜设一呈同一角度的结合面,使上固定座前端延伸突设的定位柱轴向中心与把手的径向中心呈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凭借上述组成令上固定座体积可减少而减轻重量,且当与下固定座配合而锁固在把手上时,辅助把手的组设位置适可提供一使用者舒适握持以及降低风阻系数的效果。
文档编号B62K21/26GK201264691SQ20082012724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4日
发明者林清潭, 赵怡硕 申请人:参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