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辆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转向灯安装技术,特别是一种车辆龙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各种机动车辆的龙头上,例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或其它两轮 车的龙头上,均需要安装转向灯,转向灯的安装必须牢固,且要保证整车的 美观效果。图1为现有技术中摩托车龙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以看 出,摩托车龙头主要包括作为龙头主体的手把管10以及安装在手把管10上 的其它零部件,如后视镜、手把胶、手柄总成、仪表壳、仪表以及前转向灯 等,后视镜由后视镜杆以及安装在后视镜杆上的镜壳和镜片组成,手把胶安 装在手^te管10的两端,手柄总成由制动手柄以及制动手柄座构成,其中前转 向灯按以下方式组装在手把管10上在手把管10上焊接前转向灯安装支架 20,前转向灯安装支架20与前转向灯手柄301通过安装螺母300固定连接, 而前转向灯手柄301的一端与前转向灯底座302固定连^;,前转向灯303安 装在前转向灯底座302上,且前转向灯的导线304通过前转向灯手柄301并 从前转向灯手柄301的另一端出线。
上述现有技术中前转向灯的安装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 )将前 转向灯安装在龙头上时,需要额外增加一套独立的安装部件,无法利用龙头 上现有部件的安装结构,增加了制造工艺和成本;(2)前转向灯的安装固定 需要的部件过多,例如需要前转向灯安装支架和前转向灯手柄,易造成各 部件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影响前转向灯安装的牢固性;(3)前转向灯的导线 出线部分无遮挡和固定,导线外露,易造成导线损坏,影响前转向灯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龙头,可以借助于龙头上现有部件的 安装结构将转向灯底座安装在龙头上,可有效减少车辆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龙头,包括固接在龙头主 体上的手柄座,所述手柄座的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后视镜杆,还包括设置有 第二安装孔的转向灯底座,所述后视镜杆还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通过
连接装置使所述转向灯底座和后视镜杆固定在所述手柄座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龙头,通过设置一种新型结构的转向灯底座, 并利用龙头主体上手柄座和后视镜杆的安装结构实现对转向灯底座的安装和 固定,使转向灯底座的安装和固定不需要额外的连接部件。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车辆龙头的转向灯底座具有安装便利和固定可靠的特点,在保证 转向灯底座安装固定性能的同时,节省了连接部件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
图l为现有技术中摩托车龙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龙头实施例的主^L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龙头实施例的右视图4为图3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灯的主^L图7为图6中B-B向的剖^L图8为图6中C-C向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灯的左^L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龙头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龙 头实施例的右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下面以摩托车龙头 为例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具体地,本实施例摩托车龙头包括龙头 主体l、手柄座2、制动手柄3、后视镜杆4、转向灯底座5、固定螺母6、仪 表7和仪表壳8。其中,龙头主体l也称摩托车手把管;手柄座2上安装有制 动手柄3,且在手柄座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手柄座2通过螺栓压装在龙头 主体l上,本实施例中的手柄座2为制动手柄座;后视镜杆4穿设在手柄座2 上的第一安装孔内;转向灯底座5上设置有安装平台51,该安装平台51的中 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2,后视镜杆4穿设在第二安装孔52内,且安装平台 51与手柄座2的下端面紧密接触;作为连接装置的固定螺母6与后视镜杆4 的下端连接,将转向灯底座5和后视镜杆4 一起固设在手柄座2上,其中固 定螺母6可与后视镜杆4下端设置的连接螺紋配合连接,以达到固定转向灯 底座5和后视镜杆4的目的。
实际使用中,手柄座2不仅可通过螺栓压装在龙头主体1上,也可以通 过其它方式将手柄座2固设在龙头主体1上。第二安装孔52可以为与后^见镜 杆4下端形状相匹配的圆形或其它形状。
应用中,该手柄座还可以为安装闸把或安装离合手柄的手柄座。转向灯底座 和后视镜杆还可通过其它连接装置固定在手柄座上,如螺栓、螺钉等。
此外,在转向灯底座5上安装平台51的侧面还可设置限位凸台53,该限 位凸台53与手柄座2的边缘接触,以防止转向灯底座5和手柄座2之间产生 相对移动,保证转向灯底座5和手柄座2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转向灯底座5
5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在转向灯底座5上的灯泡的发光方向。本实施例中,还 可在安装平台51上设置导向限位槽54,该导向限位槽54可设置在安装平台 51上与限位凸台53相对的一侧。导向限位槽54可用于容置转向灯导线并引 导转向灯导线的出线方向,起到遮蔽导线、防止导线外露的作用,可以有效 避免转向灯导线在外力作用下的损坏,同时也可保证摩托车外观的视觉效果。 根据不同的需要还可将限位凸台53和导向限位槽54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只 要保证转向灯底座的安装位置以及转向灯导线的出线方向满足实际需要即 可。
本实施例中的转向灯底座5上还设置有安装槽,用于安装反光碗,且反 光碗内安装有灯泡。安装槽可以为各种形状的结构,只要保证可以安装所需 的反光碗,同时满足一定的外观需要即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槽为 半椭圓形的结构,其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反光碗的安装结构,反光碗内设置 有安装灯泡的安装孔,用于安装灯泡,灯泡和反光碗可实现较好的光线效果, 保证了转向灯的发光效果。此外,在转向灯底座5上还可设置有与安装槽匹 配的灯罩,用于保护灯泡,灯罩可以为各种需要的颜色,以实现转向灯的视 觉需要,且灯罩也可为各种形状,以满足摩托车的外观需要。灯罩与转向灯 底座5配合的部位还可设置密封条,保证安装槽内的密封效果,避免灯泡受 外界环境或其它外力的损坏,以提高转向灯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的转向灯底座的安装槽上还设置有穿设转向灯导线的出线 孔,转向灯导线与反光碗上设置的导电部件连接,用于为灯泡提供电源。此 外,转向灯导线穿出安装槽的出线孔的部位还可设置有密封胶圏,以保证安 装槽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转向灯底座利用摩托车龙头主体上后视镜杆的安装位置和固定 螺母实现对转向灯底座的安装和固定,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需要额外的连 接部件即可实现转向灯的安装和固定,且转向灯底座的安装和固定便利,相 对于现有技术,在保证转向灯底座安装固定性能的同时,节省了连接部件的数量,提高了摩托车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摩托车的生产成本;本实施例在转 向灯底座上设置导向限位槽,可避免转向灯导线出现混乱和导线外露,使得 转向灯导线出线更加隐蔽,避免了导线损坏,保证了转向灯的正常使用,同 时也提高了摩托车外观的视觉效果。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转向灯的主视图;图7为图6中B-B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6中 C-C向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向灯的左视图。该转向灯包 括转向灯底座以及安装在转向灯底座上的反光^5宛,具体地,转向灯底座可包 括基座本体50,以及设置在基座本体50上端的安装平台51和设置在基座本 体50下端用于安装反光碗的安装槽55,安装槽55和安装平台51之间可设置 成一定的夹角,以保证转向灯底座安装后转向灯可以满足发光方向的需要, 在安装平台5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52。第二安装孔52可以为各种形状, 具体地,可根据安装需要设置成与摩托车后视镜杆的下端形状一致的圆形。 实际安装时,后视镜杆可依次穿过手柄座的第 一安装孔和转向灯底座的第二 安装孔,并通过固定螺母将转向灯底座和后视镜杆一起固定在手柄座上。
在安装平台5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台53,转向灯底座安装时,该限位凸 台53可与摩托车手柄座的边缘接触,以保证转向灯底座和手柄座之间的相对 位置,防止转向灯底座在安装时或安装后产生移动,从而保证转向灯底座的 安装位置和转向灯的发光方向。此外,在安装平台51上还设置有导向限位槽 54,该导向限位槽54可设置在与限位凸台53相对的安装平台的另一侧。导 向限位槽54可用于容置转向灯导线并引导转向灯导线的出线方向,起到遮蔽 导线、防止导线外露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导线在外力作用下的损坏,同时 也可保证车辆外观的视觉效果。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将限位凸台53和导向限位 槽54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只要保证转向灯底座的安装位置以及导线的出线方 向满足实际需要即可。
其中,安装槽55可以为各种形状的结构,只要保证可以安装所需要的反光碗56,并可满足一定的外观需要。具体地,安装槽55可为半椭圓形的结构, 其边缘设置有用于安装反光碗56的安装结构,反光碗56内设置有安装灯泡 的安装孔,用于安装灯泡,灯泡和反光碗可实现较好的光线效果,保证了转 向灯的发光效果。此外,在基座本体50上还设置有可与安装槽55匹配的灯 罩57,用于保护灯泡,灯罩57可以为各种需要的颜色,以实现转向灯的视觉 需要,且灯罩也可为各种形状,以满足摩托车的外观需要。灯罩57与基座本 体50配合的部位还可设置密封条,保证安装槽内的密封效果,保护转向灯并 提高转向灯的使用寿命。
由图7可以看出,安装槽55上还可设置有穿设转向灯导线58的出线孔, 转向灯导线58与反光》宛56上设置的导电部件连接,用于为灯泡提供电源。 此外,转向灯导线58穿出安装槽55的出线孔部位还可设置有密封胶圈,以 保证安装槽的密封效果。
上述仅以摩托车龙头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 于摩托车龙头,如电动自行车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龙头,包括固接在龙头主体上的手柄座,所述手柄座的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后视镜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的转向灯底座,所述后视镜杆还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通过连接装置使所述转向灯底座和后视镜杆固定在所述手柄座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底座上设 置有与所述手柄座接触的安装平台,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螺接 在所述后视镜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的下端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的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 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置转向灯导线的导向限位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 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反光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反光碗。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碗内安装有 灯泡。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底座上设 置有与所述安装槽匹配的灯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与安装槽接 触部位设置有密封条。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与转向 灯导线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密封胶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龙头,包括固接在龙头主体上的手柄座,所述手柄座的第一安装孔内穿设有后视镜杆,还包括设置有第二安装孔的转向灯底座,所述后视镜杆还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通过连接装置使所述转向灯底座和后视镜杆固定在所述手柄座上。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现有摩托车部件的安装结构实现对转向灯底座的安装和固定,减少了转向灯底座安装时连接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摩托车的生产成本,同时,可将转向灯导线的出线遮蔽起来,避免了导线外露造成的转向灯使用不良,提高了摩托车外观的视觉效果。
文档编号B62J6/00GK201347156SQ200820233738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廖治强 申请人: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