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02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儿童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儿童座椅,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儿童座椅背靠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车主要是提供婴儿乘坐并由父母推动的一种简单的运载工具。习知为达到提 升婴儿乘坐舒适性的目的,均在座位上设有背靠。为实际使用的需要,通常背靠可以提供角 度调整的功能。 一般地,婴儿车座椅背靠除可向后调整倾角外,也可向前倾倒至一平躺状 态,以供汽车椅卡合在背靠之上。通常在向前倾倒的调整过程并未有特别限制的机构,使得 背靠有可能意外被调整至平躺状态。 有鉴于此,目前的需求为一种能改善上述缺失,提供比较安全的调整机构,以保障
婴儿车座椅的使用更安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借由安全锁的设计使得该儿童座椅 的使用更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 —座椅件,固定于一支撑架上; —背靠组件枢设于该支撑架上,该背靠组件能够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 间相对于该座椅件转动,其中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位于该座椅件上方,该背靠组 件在该第二位置时则与该座椅件大致平行; —背靠调整组件,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支撑架上定位组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定 位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卡合件则移动式设置于该背靠组件的后侧并能够与该第 一定位槽卡合,致使该背靠组件固定于该第一位置上;及 —安全锁,设置在该背靠组件的后侧,且该安全锁能够介于一加锁状态与一释锁 状态之间位移; 其中当该背靠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且该安全锁处于该加锁状态时,该安全锁限制 该卡合件的移动范围,使该卡合件无法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当该安全锁处于该释锁状态时,则允许该卡合件脱离该第一定位槽的卡合,致使 该背靠组件能够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安全锁包括一旋钮,该旋钮具有一第一侧缘与一 第二侧缘。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安全锁处于该加锁状态时,该旋钮的该第一侧 缘为面向该卡合件,且该第一侧缘与该卡合件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安全锁处于该释锁状态时,该旋钮的该第二侧 缘为面向该卡合件,且该第二侧缘与该卡合件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其中该第二间隙比该 第一间隙大。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旋钮借由一扭簧组接于该背靠组件的后侧,其中借由该扭簧的扭力作用能够促使该旋钮转动,致使该安全锁由该释锁状态位移至该加锁状 态。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旋钮还设有一限位凸台,当该安全锁处于该释锁 状态时,该限位凸台与该背靠组件的后侧所凸设的一阻挡凸台相抵触。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槽的一侧壁借由一挡块界定,其中该挡 块为滑动式设置于该定位组件中。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由该第二位置调整至该第一位置时, 该卡合件将抵触该挡块,促使该挡块下移后即可卡合于该第一定位槽中。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组件还设有一第二定位槽,其中当该安全锁 处于该加锁状态时,该卡合件经由向后调整该背靠组件后即可卡合于该第二定位槽中。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槽的一侧壁借由一滑动式挡块界定, 该第一定位槽与该第二定位槽之间由一隔间壁区隔,且该第一定位槽的该侧壁比该隔间壁 高。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组件设有一背靠部及一头靠部,其中该头靠
部枢接于该背靠部的顶端,且该头靠部经由至少一连动件与该支撑架组接。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头靠部由该背靠
部的顶端大约平行地朝上延伸。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头靠部朝该背靠 部的后侧倾斜。 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卡合件经由一连接件与该头靠部上设置的一滑 动拉柄相接。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该儿童座椅的特征在于包含一座椅件,其固定于一 支撑架上;一背靠组件枢设于该支撑架上,该背靠组件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 间相对于该座椅件转动,其中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位于该座椅件上方,该背靠组 件在该第二位置时则与该座椅件大致平行;一背靠调整组件,其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支撑 架上定位组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定位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卡合件则移动式设 置于该背靠组件的后侧并可与该第一定位槽卡合,致使该背靠组件固定于该第一位置上; 及一安全锁,其设置在该背靠组件的后侧,且该安全锁可介于一加锁状态与一释锁状态之 间位移。其中当该背靠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且该安全锁处于该加锁状态时,该安全锁限制 该卡合件的移动范围,使该卡合件无法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当该安全锁处于该释锁状态时, 则允许该卡合件脱离该第一定位槽的卡合,致使该背靠组件可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借由前述的儿童座椅的设计,使得儿童座椅的操作更安全,故能改善现有的缺失。


图1为绘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座椅的示意图。
图2为绘示儿童座椅处于可供儿童汽车座椅卡合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绘示定位组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绘示设置于儿童座椅上的安全锁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绘示安全锁的操作示意图。[0033]100:儿童座椅136:挡块102:座椅件137:斜面104:背靠组件138:弹簧件106:背靠调整组件140:连接件108:支撑管142:拉柄110:背靠部143:滑槽112:头靠部144:弹性突起部113:背靠管150:安全锁120:定位组件152:旋钮122:卡合件152A:第一侧缘124:连动件152E:第二侧缘126:定位槽154:间隙128:中央部位156:扭簧129:侧端158:挂钩凸台130:开槽159:限位凸台132:弹簧件162:挂钩凸台133:沟槽164:阻挡凸台134:开口172:间隙135:隔间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儿童座椅100,其中图1为绘 示儿童座椅100处于可供乘坐的状态示意图,图2则为绘示儿童座椅100处于可供儿童汽 车座椅卡合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儿童座椅100包括有一座椅件102、背靠组 件104、及二背靠调整组件106。座椅件102为固定于一支撑架108上。该支撑架108可以 为婴儿车架或高脚椅架等其它儿童座椅架体。依据此实施例,支撑架108例如包括二支撑 管108A、108B,各支撑管108A、108B分别与座椅件102的左、右侧缘相固定。背靠组件104 包括一背靠部110及头靠部112,头靠部112则经由枢接点R枢接于背靠部110的顶端,其 中背靠部110的后侧固定有一背靠管113。依据此实施例,背靠管113大约呈U字形状,其 左、右两侧端分别枢接于支撑管108A、108B,借以界定背靠组件104的旋转轴X。当儿童座 椅IOO处于承坐使用状态时,头靠部112由背靠部110的顶端大约平行地朝上延伸,使背靠 组件104直立于座椅件102上方,致使背靠组件104的前侧104A与座椅件102之间界定一 乘坐空间。如图2所示,当儿童座椅100欲用来与儿童汽车椅卡合时,背靠组件104可绕旋 转轴X朝座椅件102转动至平躺的状态,此时头靠部112可绕枢接点R相对于背靠部110 转动并与背靠部IIO成一垂直角度,使背靠组件104的后侧104B形成可供汽车座椅卡合的 容纳空间112。 背靠组件104可相对座椅件102进行不同倾斜角度及平躺之选择,为实现背靠组 件104的调整动作,请继续参照图l,背靠调整组件106包括二定位组件120及一卡合件 122。定位组件120可分别固定于支撑管108A、108B上,并位于邻近背靠管113与支撑管
6108A、108B的枢接点。各定位组件120设有数个定位槽126,用以将背靠组件104定位在不 同的倾斜角度。卡合件122在此实施例中为条状杆,其具有中央部位128、及由中央部位128 相对延伸的左、右两侧端129。卡合件122的侧端129分别穿设于背靠管113左、右两侧端 所开设的开槽130,且一弹簧件132连接背靠管113的末端及卡合件122。借由开槽130的 导引,卡合件122可沿背靠部110的长轴方向Y滑动,致使侧端129卡合于定位组件120其 中之一定位槽126或脱离定位槽126。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3进一步说明定位组件120的构造,其中图3为绘示定位组 件120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定位组件120的定位槽126例如包括一第一定位槽126A及一第 二定位槽126B,其与一沟槽133导通,沟槽133则与定位组件120的前侧所开设的开口 134 导通。第一定位槽126A与第二定位槽126B之间借由一隔间壁135分隔,第一定位槽126A 的前侧壁则由一滑动式挡块136的侧缘界定。其中,挡块136的顶端位于比隔间壁135顶 端较高的位置,且挡块136的外侧形成有一斜面137,挡块136的底端则透过一弹簧件138 组接于定位组件120。随卡合件122的活动,其侧端129可位于不同位置P1、P2、P3及P4。 尤其,当背靠组件104位于平躺状态时,卡合件122完全脱离定位组件120的卡合(参照图 2)。随背靠组件104转动回复其图1的位置时,卡合件122的侧端129将抵触挡块136的 斜面137 (即位置P4),迫使挡块136压迫弹簧件138后,进而进入第一定位槽126A。当卡 合件122的侧端129完全定位于第一定位槽126A后(即位置Pl),借由弹簧件138的作用 使挡块136恢复其第一定位槽126A的前侧壁的位置。 如图1及图2所示,卡合件122的中央部位128经由一连接件140连接至头靠部 112后侧所设置的拉柄142。依据此实施例,连接件140例如为织带,其第一端140A与拉柄 142相固定,连接件140的第二端140B则与卡合件122的中央部位128固定。拉柄142是 滑动式组接于头靠部112。依据此实施例,拉柄142的左、右两侧例如可设有滑槽143,头靠 部112上则可固定有弹性突起部144,弹性突起部144穿过滑槽143的底部并定位于滑槽 143内。借由滑槽143与弹性突起部144的互相导引作用,拉柄142可按头靠部112的状态 或使用者的拉动及/或弹簧件132的弹力而上下位移。使用者可借由拉动拉柄142,进而带 动连接件140促使卡合件122脱离定位组件120的卡合,随后即可调整背靠组件104相对 座椅件102的倾斜角度。 继续参照图1及图2,儿童座椅100在此实施例具有二连动件124,各连动件124 的第一端124A与支撑管108A、108B枢接,连动件124在其第一端124A相对侧的一第二端 124B则借由枢接点S与头靠部112枢接。借此,当背靠组件104调整至其图1所示的状态 时,借由连动件124的带动,可促使头靠部112位于与背靠组件104相对平行的位置。当背 靠组件104调整至其图2所示的平躺状态时,连动件124则拉动头靠部112,使头靠部112 朝背靠部110的后侧110B转动,致使头靠部112呈大约垂直于背靠部110的后侧110B。 为防止背靠组件104的倾斜角度意外地被调整(例如调整至其平躺状态)而产生 安全问题的疑虑,背靠组件104的后侧104B上还设有一安全锁150。如图1所示,安全锁 150包括一旋钮152,其与卡合件122的中央部位128有一距离且设置于背靠部110的后侧 表面上,其中旋钮152具有一第一侧缘152A及一第二侧缘152B。借由转动旋钮152,可选 择性将旋钮152的第一侧缘152A或一第二侧缘152B转向卡合件122的中央部位128。例 如当旋钮152位于图1所示的加锁位置时,旋钮152的第一侧缘152A位于接近中央部位128的位置,借以限制卡合件122的活动。当旋钮152旋转至图5所示的释锁位置时,使旋 钮152的第二侧缘152B面向卡合件122的中央部位128,此时第二侧缘152B与中央部位 128之间所形成的间隙154较大。 图4为绘示安全锁150的组装示意图。安全锁150主要以旋钮152(以虚线绘示) 与扭簧156构成,其组接于背靠部110的表面上。旋钮152内设置有一挂钩凸台158及限 位凸台159,其中挂钩凸台158及限位凸台159皆朝旋钮152的内部空间凸出。背靠部110 后侧表面上则设有一挂钩凸台162及阻挡凸台164。扭簧156的第一端156A与旋钮152的 挂钩凸台158相固定,扭簧156在其第一端156A相对侧的一第二端156B则与背靠部110 后侧表面的挂钩凸台162固定。当旋钮152由其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旋钮152的 限位凸台159将抵触阻挡凸台164,且扭簧156将蓄积扭力。当释放旋钮152后,借由此扭 簧156的扭力作用即可促使旋钮152由其第二位置反转至第一位置。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说明座椅100的操作方法。首先参考图1,其绘示座椅100处 于承坐的使用状态,其中卡合件122的侧端129卡合于定位组件120的第一定位槽126A (即 图3所示的位置P1),头靠部112由背靠部110的顶端大约平行地朝上方延伸,且安全锁150 位于加锁位置(即其第一侧缘152A处于面向中央部位128的位置)。借此,座椅件102与 背靠组件104所形成的空间适于接受婴儿乘坐。 继续参照图1及图3,如使用者借由拉柄142拉动连接件140并将卡合件122往上 运动时,因旋钮152的第一侧缘152A与卡合件122的中央部位128之间的间隙172较小,故 中央部位128将易于抵触第一侧缘152A,使得卡合件122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即图3所示 的位置P2),故卡合件122的侧端129无法脱离挡块136的卡合。借此,可确保卡合件122 不会意外地脱离定位组件120的卡合而向前转动至平躺状态。值得注意是,当卡合件122 的侧端129位于位置P2时,因其位置P2比隔间壁135高,使得背靠组件104可向后调整, 而卡合件122仍可经沟槽133卡合于第二定位槽126B中,使背靠组件104可相对于座椅件 102于不同倾斜角度。 接着请参照图2、图3及图5,其中图5为绘示安全锁150的操作示意图,如使用者 欲将背靠组件104调整至其平躺状态,首先须将安全锁150的旋钮152沿一第一方向(例 如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扭簧156蓄积扭力。当旋钮152的限位凸台159抵触阻挡凸台164 时即达成释锁状态,旋钮152的第二侧缘152B则为面向卡合件122的中央部位128。此时, 因旋钮152的第二侧缘152B与中央部位128之间所形成的间隙154比间隙172较大,故使 用者可借由拉柄142拉动连接件140并将卡合件122往上运动,且卡合件122的行程为大 于其在加锁状态时的行程,使得卡合件122的侧端129可位移至其位置P3 (参考图3)而脱 离挡块136的卡合。接着,随背靠组件104绕旋转轴X转动至平躺状态时,卡合件122可沿 沟槽133移动并由开口 134完全离移定位组件120,而连动件124将拉动头靠部112,使头 靠部112绕枢接点R朝背靠部110的后侧110B转动,致使头靠部112呈大约垂直于背靠部 110的后侧IIOB,如图2所示。借此,背靠部110的后侧IIOB可形成可供汽车座椅卡合的 容纳空间112。当卡合件122的侧端129脱离挡块136的卡合后,使用者可释放旋钮152, 并借由扭簧156的作用促使旋钮152恢复其加锁状态 当使用者欲将背靠组件104由平躺状态调整至其直立状态时,可先推动背靠组件 104向后移动。此时,连动件124将推动头靠部112,使头靠部112绕枢接点R朝背靠部110的前侧110A转动。此外,卡合件122的侧端129将由定位组件120的开口 134抵触挡块 136的斜面137 (如图3所示的位置P4),促使挡块136向下移动并压迫弹簧件138后即可 定位于第一定位槽126A中(即位置P1)。当卡合件122的侧端129到达位置P1后,借由弹 簧件138的作用向上推动挡块136,进而使卡合件122的侧端129卡合于第一定位槽126A 中。至于安全锁150,其在背靠组件104由平躺状态调整至直立状态的过程中皆维持加锁状 态。 在其它实施例中,挡块136可置于定位组件120定位槽126B后方,而挡块136可 与定位组件120的边缘定义形成一平躺段位的定位槽,定位斜面137则是朝后设计,在此实 施例中,背靠组件104可相对座椅件102转动至一近乎与座椅件102平行位置,此时背靠组 件104的前侧104A与座椅件102形成可供幼儿躺卧的空间。 综上所述,借由前述的安全锁的设计与操作,可避免儿童座椅的背靠组件意外地 调整至平躺状态,使得儿童座椅的使用更安全。 以上叙述依据本实用新型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 式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 本实用新型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示范之用, 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实用新型之精神与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座椅件,固定于一支撑架上;一背靠组件枢设于该支撑架上,该背靠组件能够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该座椅件转动,其中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位于该座椅件上方,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二位置时则与该座椅件大致平行;一背靠调整组件,包括至少一设置于该支撑架上定位组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定位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卡合件则移动式设置于该背靠组件的后侧并能够与该第一定位槽卡合,致使该背靠组件固定于该第一位置上;及一安全锁,设置在该背靠组件的后侧,且该安全锁能够介于一加锁状态与一释锁状态之间位移;其中当该背靠组件位于该第一位置且该安全锁处于该加锁状态时,该安全锁限制该卡合件的移动范围,使该卡合件无法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当该安全锁处于该释锁状态时,则允许该卡合件脱离该第一定位槽的卡合,致使该背靠组件能够移动至该第二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安全锁包括一旋钮,该旋钮具有一第 一侧缘与一第二侧缘。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安全锁处于该加锁状态时,该旋钮 的该第一侧缘为面向该卡合件,且该第一侧缘与该卡合件之间形成一第一间隙。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安全锁处于该释锁状态时,该旋钮 的该第二侧缘为面向该卡合件,且该第二侧缘与该卡合件之间形成一第二间隙,其中该第 二间隙比该第一间隙大。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旋钮借由一扭簧组接于该背靠组件 的后侧,其中借由该扭簧的扭力作用能够促使该旋钮转动,致使该安全锁由该释锁状态位 移至该加锁状态。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旋钮还设有一限位凸台,当该安全锁 处于该释锁状态时,该限位凸台与该背靠组件的后侧所凸设的一阻挡凸台相抵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槽的一侧壁借由一挡块界 定,其中该挡块为滑动式设置于该定位组件中。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由该第二位置调整至该 第一位置时,该卡合件将抵触该挡块,促使该挡块下移后即可卡合于该第一定位槽中。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组件还设有一第二定位槽,其中 当该安全锁处于该加锁状态时,该卡合件经由向后调整该背靠组件后即可卡合于该第二定 位槽中。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槽的一侧壁借由一滑动式 挡块界定,该第一定位槽与该第二定位槽之间由一隔间壁区隔,且该第一定位槽的该侧壁 比该隔间壁高。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背靠组件设有一背靠部及一头靠 部,其中该头靠部枢接于该背靠部的顶端,且该头靠部经由至少一连动件与该支撑架组接。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头靠部由该背靠部的顶端大约平行地朝上延伸。
13.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当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头 靠部朝该背靠部的后侧倾斜。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该卡合件经由一连接件与该头靠部 上设置的一滑动拉柄相接。
专利摘要一种儿童座椅,其包含一座椅件,其固定于一支撑架上;一背靠组件,该背靠组件可介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该座椅件转动,其中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一位置时为垂直于该座椅件设置,该背靠组件在该第二位置时则为平躺于该座椅件上;一背靠调整组件,其包括至少一定位组件及一卡合件,其中该定位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卡合件则滑动式设置于该背靠组件的后侧并可与该第一定位槽卡合,致使该背靠组件固定于该第一位置上;及一安全锁,其设置在该背靠组件的后侧,且该安全锁可介于一加锁状态与一释锁状态之间位移。借由本实用新型儿童座椅的设计,使得儿童座椅的操作更安全,故能改善现有的缺失。
文档编号B62B9/00GK201538348SQ20092021888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6日
发明者陈英忠 申请人:宝钜儿童用品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