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213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二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源为电动机的电动二轮车。

背景技术
已知有通过乘员踩踏踏板而检测踩踏力,通过检测踩踏力而使电动机动作的电动 二轮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在电动二轮车(1)(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 的符号。以下相同)中,在连接构件(15)的附近具备动力单元(4)。该动力单元⑷具备 电动机,该电动机由蓄电池(16)供电。该蓄电池(16)以从动力单元(4)的上方朝向座位 (2)沿纵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但是,由于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16)沿纵向延伸配置,因此电动二轮车(1)的重 心容易变高。即,现有的电动二轮车(1)在重心这方面还有改良的余地。在此,已知有将蓄电池配置在车架的前半部的主车架或下车架部分的电动二轮 车,但没有特别注意到考虑与搭载于车辆的大致中心部的包括电动机的动力单元的关系的 车架的形状等。优选提供能够实现低重心化的电动二轮车。专利文献1 特开2001-887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重心化,且采用了与动力单元的关系良好 的蓄电池的搭载及车架的结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电动二轮车,其具备从头管向下方且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向 下车架;从该向下车架的下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车架;通过连接构件与该下车架的后端 部连接且向上方延伸的座管;设置于该座管的上端的座位;包括电动机及供乘员踩踏的踏 板而对后轮进行驱动的动力单元;以及向所述电动机供给电力的蓄电池,所述电动二轮车 的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形成为在剖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在该下车架中收容所述蓄电池,所述动力单元配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后方,所述连接构件的前部被矩形形状的所述下车架覆盖,所述连接构件的后部形成为 沿着所述动力单元的前表面的形状,来覆盖所述动力单元的前表面。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动力单元由从座管的下部朝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动 力单元支承构件支承,该动力单元支承构件形成为沿着动力单元的上表面及后表面的形状,来覆盖动力 单元的上表面及后表面。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电动机与控制该电动机的动作的驱动器连接,该驱动器在动力单元支承构件的上表面配置成驱动器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驱动器由从座管朝向驱动器的侧方设置的罩构件
覆盖,该罩构件在前方具有开口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向下车架形成为在剖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其收 容与蓄电池不同的第二蓄电池。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动力单元的下部安装有支架,由该支架支承侧 停车架。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侧面观察车身时,踏板的踏板轴设置在从下车 架的下表面水平延伸的下车架下端线与从下车架的上表面水平延伸的下车架上端线之间。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侧面观察车身时,踏板轴设置在从电动机的下 表面水平延伸的电动机下端线与从电动机的上表面水平延伸的电动机上端线之间。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特征在于,在侧面观察车身时,座管以上端比下端靠车身后 方配置的方式倾斜,连接构件从与下车架连接的下车架连接部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且以由该向上方 延伸的部分的上端包围座管的方式延伸。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特征在于,动力单元的下表面由从连接构件朝向动力单元支 承构件架设的下表面罩覆盖。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蓄电池收容在形成为剖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的下车架 中。通过将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收容在下车架内,能够降低电动二轮车的重心,并且能够从 外部有效地保护蓄电池。另外,动力单元配置在连接构件的后方,且连接构件与下车架的后端连接。S卩,通 过将作为重量物的动力单元配置在车身的低的位置,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电动二轮车的重 心。此外,由于连接构件的前部形成为与剖面矩形形状的下车架连接的形状,因此后 部容易形成为沿着动力单元的前表面的形状,能够容易覆盖动力单元的前表面。由此,能够 由连接构件保护动力单元的前表面,以免在行驶中接触到从路面飞来的小石子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动力单元支承构件形成为沿着动力单元的上表面及后表 面的形状,且覆盖动力单元的上表面及后表面。通过配置动力单元支承构件,能够使朝向动 力单元的上表面及后表面飞来的小石子难以接触到动力单元。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驱动器配置在动力单元支承构件的上表面。作为重量物 的驱动器配置在重心附近。通过将重量物集中在重心附近配置,能够实现质量的集中。此外,驱动器的长度方向 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配置。与驱动器的长度方向沿着车 身的上下方向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重心。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驱动器由具有开口部的罩构件覆盖。在电动二轮车行驶 时,风从开口部进入,将驱动器冷却。能够保护并冷却驱动器,是有益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向下车架形成为在剖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且收容与蓄 电池不同的第二蓄电池。通过增加蓄电池的搭载量,能够使电动机27动作更长时间,是有益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动力单元的下部安装有支架,通过该支架支承侧停车 架。即,在动力单元的下方设置有侧停车架。通过在重心附近设置侧停车架,能够减轻在停 车时对侧停车架施加的负荷。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踏板的踏板轴设置在下车架下端线与下车架上端线之 间。即,在与下车架大致同等高度上设置踏板轴。由此,容易由连接构件覆盖动力单元的前 表面,能够实现连接构件的紧凑化。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踏板轴设置在电动机下端线与电动机上端线之间。即,在 与电动机大致同等高度上设置踏板轴。通过将电动机与踏板轴配置在接近的位置,从而能 够实现动力单元的紧凑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连接构件以由下车架连接部的上方包围座管的方式延 伸。座管通过下端被连接构件包围而被支承。无需为了支承座管而另外设置支承构件,能 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动力单元的下表面由从连接构件朝向动力单元支承构件 架设的下表面罩覆盖。通过由下表面罩覆盖动力单元的下表面,能够使朝向动力单元下表 面飞来的小石子难以接触到动力单元。


图1是本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的框架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3-3线剖视图。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的动力单元的图。图5是本发明的电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6是说明罩构件的图。符号说明10电动二轮车11 头管18向下车架19下车架20连接构件22 座管23 座位24 后轮27电动机28 踏板30动力单元31 支架32侧停车架39蓄电池
41第二蓄电池44动力单元支承构件45连接部48驱动器49下表面罩51踏板轴53下车架下端线54下车架上端线55电动机下端线56电动机上端线60罩构件61 开口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附图沿符号的方向观察。[实施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动二轮车10包括在头管11上安装成转向自如的前叉12 ;安装在 该前叉12的下端的旋转自如的前轮13 ;设置于该前轮13而对前轮13进行制动的前制动 器21 ;安装于前叉12来遮挡前轮13带起的泥和石子的前挡泥板14 ;安装于头管11的前部 而照射行进方向的前照灯15 ;安装在头管11的上部而对车身进行转向的把手16 ;设置在 该把手16附近的制动杆17 ;从头管11向下方且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向下车架18 ;从该向下 车架18的另一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车架19 ;通过连接构件20与该下车架19的后端部 连接并向上方延伸的座管22 ;设置于该座管22的上端而供乘员就坐的座位23 ;从该座位 23的下方朝向后轮24延伸的后车架25 ;设置于后轮24而对后轮24进行制动的后制动器 26 ;包括电动机27及供乘员踩踏的踏板28而驱动后轮24的动力单元30 ;由安装于该动力 单元30的下部的支架31支承而在停车状态下支承车身的侧停车架32 ;设置于该侧停车架 32的上方而保护链条34的链条罩35 ;以覆盖后轮24的方式安装来遮挡后轮24带起的泥 和石子的后挡泥板36。下车架19与向下车架18形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主车架37。在下车架19内收容有 向电动机27供给电力的蓄电池39。同样在向下车架18内收容有第二蓄电池41。动力单元30配置在连接构件20的后方,连接构件20与下车架19的后端连接。即, 作为重量物的动力单元30配置在车身的低的位置,由此能够降低电动二轮车10的重心。在动力单元30的下方设置有侧停车架32。通过在重心附近设置侧停车架32,能 够减轻在停车时对侧停车架32施加的负荷。在这样的电动二轮车10中,通过乘员踩踏踏板28,传感器检测踩踏力。当检测到踩踏力时,电动机27动作。利用乘员踩踏踏板28的力和电动机27的力使电动二轮车前进。一旦电动机27动作,则电动机27以等速持续动作。因此,即使乘员不踩踏踏板 28,电动二轮车10也继续前进。
并且,在希望使电动二轮车10加速时,乘员进一步踩踏踏板28。通过检测该踩踏 力,电动机27以更快的速度动作。通过使制动器21、26工作,电动机27停止,电动二轮车10也停止。利用下一附图进一步详细地对这样的电动二轮车10的框架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向下车架18及下车架19形成为箱状。通过取下安装在这样的向下 车架18上的盖体43,能够配置、取出蓄电池(图1,符号39、41)。用于支承动力单元(图1,符号30)的动力单元支承构件44从座管22的下部朝向 车身后方延伸。动力单元支承构件44形成为沿着动力单元的上表面(图4,符号30b)及后表面 (图4,符号30c)的形状。此外,连接构件20的前部被下车架19覆盖,后部面20a形成为沿着动力单元的形 状。动力单元的前表面(图4,符号30a)被连接构件20覆盖。在侧视观察车身时,座管22以上端比下端靠车身后方配置的方式倾斜,连接构件 20从与下车架19连接的下车架连接部45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且以由该向上方延伸的部 分的上端包围座管22的方式延伸。座管22通过下端被连接构件20包围而被支承。无需为了支承座管22而另外设 置支承构件,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后轮(图1,符号24)由从动力单元支承构件44向后方延伸的支承管46、46及后 车架25、25支承。利用下一附图详细地说明配置在下车架19内的蓄电池。如图3所示,下车架19形成为剖面(与蓄电池39的长度方向正交的面)观察时 呈矩形形状,该下车架19中收容有蓄电池39。并且,在下车架19的下表面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下表面凸部47。从蓄电池39 连接到电动机(图1,符号27)的配线通过下表面凸部47。消除配线与蓄电池39干扰的顾 虑,且能够容易地进行蓄电池39的配置。电动二轮车10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效率提高。第二蓄电池(图1,符号41)也同样。即,在形成为剖面(与蓄电池41的长度方向 正交的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的向下车架(图1符号,符号18)中收容有第二蓄电池。返回图1说明收容有蓄电池39的电动二轮车10。蓄电池39收容在形成为剖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的下车架19中。通过将作为重量 物的蓄电池39收容到配置在车身的低的位置的下车架19内,能够降低电动二轮车10的重 心,并且能够从外部有效地保护蓄电池39。此外,向下车架18形成为剖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收容有与蓄电池39不同的第二 蓄电池41。通过增加蓄电池的搭载量,能够使电动机27动作更长时间,是有益的。利用下一附图详细地说明动力单元附近。如图4所示,电动机27与控制该电动机27动作的驱动器48连接。驱动器48在动力单元支承构件44的上表面配置成驱动器48的长度方向沿着车 身的前后方向。作为重量物的驱动器48配置在重心附近。通过将重量物集中配置在重心附近,能 够实现质量的集中。
此外,驱动器48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配置。与驱动器48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身的上下方向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重心。另外,动力单元30的下表面30d由从连接构件20的下表面朝向动力单元支承构件44的后端下表面架设的下表面罩49覆盖。即,动力单元30的前表面30a由连接构件20覆盖,上表面30b及后表面30c由动力单元支承构件44覆盖,下表面30d由下表面罩49覆盖。在使电动二轮车10行驶时,有时会从路面飞来小石子。动力单元30由连接构件 20、动力单元支承构件44、下表面罩49覆盖。能够使朝向动力单元30飞来的小石子难以接 触到动力单元30。作为踏板28的轴的踏板轴51在从下车架19的下表面水平延伸的下车架下端线 53与从下车架19的上表面水平延伸的下车架上端线54之间,且在从电动机27的下表面水 平延伸的电动机下端线55与从电动机27的上表面水平延伸的电动机上端线56之间设置。在与下车架19大致同等高度上设置有踏板轴51。由此,容易由连接构件20覆盖 动力单元30的前表面,能够实现连接构件20的紧凑化。此外,在与电动机27大致同等高度上设置有踏板轴51。通过将电动机27与踏板 轴51配置在接近的位置,能够实现动力单元30的紧凑化。利用下一附图详细地说明驱动器48的配置的方法。如图5所示,驱动器48配置成俯视观察车身时其侧边与后车架25、25重叠。通过 这样配置,在车身翻倒时后车架25先接地,能够保护驱动器48。利用下一

用于进一步保护这样的驱动器48的罩构件。如图6所示,驱动器48由从座管22朝向驱动器48的侧方设置的罩构件60覆盖。 该罩构件60在前方具有多个开口部61。在电动二轮车10行驶时,风从开口部61进入,将驱动器48冷却。能够保护并冷 却驱动器48,是有益的。另外,罩构件60沿着从踏板28朝向后轮24延伸的链条罩35的上表面设置。通 过由链条罩35及罩构件60覆盖动力单元30的侧方,电动二轮车10的外观性提高。此外,本发明的电动二轮车以电动机持续动作到使制动器工作为止的类型的电动 二轮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适用于由于检测不到踏板力而电动机停止的类型的电动 二轮车中,电动二轮车不局限于上述的类型。工业实用性本发明适用于驱动源为电动机的电动二轮车。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二轮车,其具备从头管向下方且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向下车架;从该向下 车架的下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车架;通过连接构件与该下车架的后端部连接且向上方延 伸的座管;设置在该座管的上端的座位;包括电动机及供乘员踩踏的踏板而对后轮进行驱 动的动力单元;以及向所述电动机供给电力的蓄电池,所述电动二轮车的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形成为在剖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在该下车架中收容所述蓄电池, 所述动力单元配置在所述连接构件的后方,所述连接构件的前部被矩形形状的所述下车架覆盖,所述连接构件的后部形成为沿着 所述动力单元的前表面的形状,来覆盖所述动力单元的前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由从所述座管的下部朝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动力单元支承构件支承, 该动力单元支承构件形成为沿着所述动力单元的上表面及后表面的形状,来覆盖所述 动力单元的上表面及后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与控制该电动机的动作的驱动器连接,该驱动器在所述动力单元支承构件的上表面配置成所述驱动器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身 的前后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由从所述座管朝向所述驱动器的侧方设置的罩构件覆盖, 该罩构件在前方具有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下车架形成为在剖面观察时呈矩形形状,其收容与所述蓄电池不同的第二蓄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下部安装有支架,由该支架支承侧停车架。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观察车身时,所述踏板的踏板轴设置在从所述下车架的下表面水平延伸的下车 架下端线与从所述下车架的上表面水平延伸的下车架上端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观察车身时,所述踏板轴设置在从所述电动机的下表面水平延伸的电动机下端 线与从所述电动机的上表面水平延伸的电动机上端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侧面观察车身时,所述座管以上端比下端靠车身后方配置的方式倾斜,所述连接构件从与所述下车架连接的下车架连接部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且以由该向 上方延伸的部分的上端包围所述座管的方式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二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的下表面由从所述连接构件朝向所述动力单元支承构件架设的下表面 罩覆盖°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低重心化的电动二轮车。电动二轮车(10)具备从头管(11)向下方且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向下车架(18);从向下车架(18)的另一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车架(19);通过连接构件(20)与下车架(19)的后端部连接并向上方延伸的座管(22);设置于该座管(22)的上端的座位(23);包括电动机(27)及供乘员踩踏的踏板(28)而驱动后轮(24)的动力单元(30);向电动机(27)供给电力的蓄电池(39),该电动二轮车(10)的特征在于,下车架(19)形成为在剖面观察时呈矩形状,在该下车架(19)中收容蓄电池(39)。通过将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39)收容在下车架内,电动二轮车(10)的重心变低。
文档编号B62M7/00GK102001409SQ2010102640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
发明者并木良博, 柏井干雄, 稻泉英树, 青木宏二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