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机汽顶杆存放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85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机汽顶杆存放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轿车制造工装领域,尤其是一种存放密度大,占地小,移动方便安全,劳动强度小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
背景技术
在轿车制造过程中,有不少零件需要在压机上压延成形;为了生产调度和设备维修的方便,生产车间所用的压机尽可能采用同一型号,利于各种零件的互换加工;加工不同的零件需要不同的模具,不同的模具需要不同的压机汽顶杆;压机汽顶杆数量较多,重量也较重;为了保持压机汽顶杆的质量和满足生产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存放和搬运压机汽顶杆十分重要;目前,压机汽顶杆的存放采用固定支架,压机汽顶杆横放在固定支架上,要使用时,依靠人工将压机汽顶杆搬运到压机处安装使用;使用完后,再人工搬运回固定支架存放;这种存放和搬运方式,存在固定支架占地大,存放密度小,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不够安全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存放密度大,占地小,移动方便安全,劳动强度小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压机汽顶杆的存放和搬运采用固定支架存放,依靠人工搬运的方式,存在占地大,存放密度小,劳动强度大,不够安全的不足,提供一种存放密度大,占地小,移动方便安全,劳动强度小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机汽顶杆存放车,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底板、侧围、脚轮;所述的上定位板设有上定位孔,所述的下定位板设有下定位孔;所述的上定位板与侧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与侧围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定位板位于上定位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的下定位板与侧围固定连接;所述的脚轮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还包括把手;所述的把手与侧围固定连接。该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底板;上定位板设有上定位孔,下定位板设有下定位孔;压机汽顶杆穿过上定位孔、下定位孔,放在底板上,使压机汽顶杆定位,不会倾倒;脚轮、把手,可以使该压机汽顶杆存放车方便安全地移动,劳动强度小。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定位孔成排设置,所述的上定位孔至少有二排;所述的下定位孔与上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上定位孔、下定位孔成排设置,且有多排,压机汽顶杆存放密度大,占地小。作为优选,所述的把手包括固定杆、弧形杆、横杆;所述的固定杆有二根;所述的固定杆与侧围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杆由固定杆延伸构成;所述的横杆与弧形杆端部固定连接。把手形式适于压机汽顶杆存放车的推行或拉行。作为优选,所述的侧围包括立杆、纵档、横档、竖档;所述的立杆至少有四根;所述的纵档有二根;所述的横档至少有二根;所述的竖档至少有二根;所述的纵档端面与立杆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档的端面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档与纵档固定连接;所述的侧围还包括前覆板、后覆板;所述的前覆板与立杆、横档固定连接;所述的后覆板一面与立杆、横档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把手的固定杆固定连接。侧围结构简单,牢固;后覆板使操作人员的脚不会进入侧围中,提高安全因素。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设有垫板,所述的垫板与底板的上侧面固定连接。垫板的材料为木材或塑料或橡胶,避免压机汽顶杆磕碰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底板;上定位板设有上定位孔,下定位板设有下定位孔;压机汽顶杆穿过上定位孔、下定位孔,放在底板上,使压机汽顶杆定位,不会倾倒;脚轮、把手,可以使压机汽顶杆存放车方便安全地移动,劳动强度小。上定位孔、下定位孔成排设置,且有多排,压机汽顶杆存放密度大,占地小。把手适于压机汽顶杆存放车的推行或拉行。侧围结构简单,牢固;后覆板使操作人员的脚不会进入侧围中,提高安全因素。垫板的材料为木材或塑料或橡胶,避免压机汽顶杆磕碰变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底板-3、脚轮-4、上定位孔-5、下定位孔-6、固定杆_7、弧形杆-8、横杆-9、立杆-10、纵档-11、横档-12、竖档-13、前覆板-14、后覆板-15、 垫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一种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包括上定位板1、下定位板2、底板3、侧围、 脚轮4 ;上定位板设有上定位孔5,下定位板设有下定位孔6 ;上定位孔形状为圆形;下定位孔形状为圆形;上定位孔有十一排,每排有十五个;下定位孔有十一排,每排有十五个,下定位孔与上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侧围包括立杆10、纵档11、横档12、竖档13 ;所述的立杆有四根,纵档有二根;横档有四根,竖档有二根;纵档端面与立杆下部焊接;二根横档的端面与立杆下部焊接,另二根横档的端面与立杆中部焊接;上定位板与立杆上端焊接;底板与立杆下端纵档、横档焊接;下定位板位于上定位板与底板之间,下定位板与立杆焊接; 竖档的一端与纵档焊接,竖档的另一端与上定位板焊接;侧围还包括前覆板14、后覆板15 ; 所述的前覆板与立杆、横档焊接;压机汽顶杆存放车还包括把手;把手包括固定杆7、弧形杆8、横杆9 ;所述的固定杆有二根;弧形杆由固定杆延伸构成;所述的横杆与弧形杆端部焊接;后覆板的一面与立杆、横档焊接,另一面与把手的固定杆焊接;脚轮与底板螺钉连接; 垫板16材料为木材,垫板与底板螺钉连接。该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底板;上定位板设有上定位孔,下定位板设有下定位孔;压机汽顶杆穿过上定位孔、下定位孔,放在底板上,使压机汽顶杆定位,不会倾倒;脚轮、把手,可以使压机汽顶杆存放车方便安全地移动,劳动强度小。上定位孔、下定位孔成排设置,且有多排,压机汽顶杆存放密度大,占地小。把手形式适于压机汽顶杆存放车的推行或拉行。侧围结构简单,牢固;后覆板使操作人员的脚不会进入侧围中,提高安全因素。垫板的材料为木材,避免压机汽顶杆磕碰变形。上定位孔、下定位孔形状为圆形,与压机汽顶杆截面形状一致,使压机汽顶杆放置稳固。
权利要求1.一种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包括上定位板(1)、 下定位板(2)、底板(3)、侧围、脚轮(4);所述的上定位板设有上定位孔(5),所述的下定位板设有下定位孔(6);所述的上定位板与侧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与侧围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定位板位于上定位板与底板之间,所述的下定位板与侧围固定连接;所述的脚轮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还包括把手;所述的把手与侧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定位孔成排设置,所述的上定位孔至少有二排;所述的下定位孔与上定位孔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把手包括固定杆 (7)、弧形杆(8)、横杆(9);所述的固定杆有二根;所述的固定杆与侧围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杆由固定杆延伸构成;所述的横杆与弧形杆端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其特征是所述的侧围包括立杆 (10)、纵档(11)、横档(12)、竖档(13);所述的立杆至少有四根;所述的纵档有二根;所述的横档至少有二根;所述的竖档至少有二根;所述的纵档端面与立杆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档的端面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档与纵档固定连接;所述的侧围还包括前覆板 (14)、后覆板(15);所述的前覆板与立杆、横档固定连接;所述的后覆板一面与立杆、横档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把手的固定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其特征是所述的侧围包括立杆、纵档、 横档、竖档;所述的立杆至少有四根;所述的纵档有二根;所述的横档至少有二根;所述的竖档至少有二根;所述的纵档端面与立杆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档的端面与立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档与纵档固定连接;所述的侧围还包括前覆板、后覆板;所述的前覆板与立杆、横档固定连接;所述的后覆板一面与立杆、横档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把手的固定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设有垫板 (16),所述的垫板与底板的上侧面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轿车制造工装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存放密度大,占地小,移动方便安全,劳动强度小的压机汽顶杆存放车。一种压机汽顶杆存放车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底板、侧围、脚轮、把手;上定位板设有上定位孔,下定位板设有下定位孔;上定位板与侧围上端固定连接;底板与侧围下端固定连接;下定位板位于上定位板与底板之间与侧围固定连接;脚轮与底板固定连接;把手与侧围固定连接。压机汽顶杆穿过上定位孔、下定位孔,放在底板上,使压机汽顶杆定位,不会倾倒;脚轮、把手,可以使压机汽顶杆存放车方便安全地移动,劳动强度小。上定位孔、下定位孔成排设置,且有多排,压机汽顶杆存放密度大,占地小。
文档编号B62B3/10GK201941815SQ20102065909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刘金良, 昌庆国, 李书福, 杨健 申请人:上海华普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