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67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架,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方便,结构稳定,节省存放空间,携带方便的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时尚、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时尚又环保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自行车、电动车也从一种单纯的代步工具发展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生活方式的象征,也是身体力行的环保途径之一,而节省存放空间、方便携带的可折叠式自行车或电动车,其折叠后体积小且重量轻,提着它上下楼、 上下电梯、乘公交车和地铁出行等都十分方便,而且折叠车外观靓丽,做工精美,绝对是时尚一族的顶好装备。现有的可折叠的自行车或电动车,其折叠方式都较为简单,通常在前轮方向杆与车身支架之间设置一折叠机构,通过折叠机构将前轮方向杆与车身支架进行折叠,这种折叠方式非常简单,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原因在于其车身支架没有折叠,且没有一种较好的折叠机构可用。虽然现在出现了一种能对车身进行折叠的折叠机构,但是,该种折叠机构只是将车身的前后支架进行简单的枢接,由其构成的折叠车架结构极不稳定,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这种对车身进行简单折叠的代步车,操作步骤繁琐,特别针对一些身体行动本就不方便的人士,要做如此复杂的折叠工作将会更加困难。基于上述的不足,因此,需要一种折叠方便,结构稳定,节省存放空间,携带方便的折叠车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方便,结构稳定,节省存放空间,携带方便的折叠车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车架,安装于折叠车前轮支架及后轮支架上构成车身主体,所述折叠车架包括第一上杆、第一下杆,第二上杆、第二下杆、前杆、后杆、枢接件及联动机构,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一下杆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杆的两端枢接,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一下杆的后端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上杆及第二下杆的前端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上杆及第二下杆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杆的两端枢接,当折叠车架水平展开时所述第一上杆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二上杆的前端面抵触,所述第二下杆的前端枢接处向上弯折延伸出联动部,所述联动机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上,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的末端枢接。较佳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件及连接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后端的下侧,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枢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的末端枢接。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下侧,使所述固定件随所述第一上杆转动而推动所述连接件,从而使所述连接件推动所述第二下杆的联动部,实现联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二上杆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收折时分别容纳所述第一下杆及第二下杆。具体地,所述第二上杆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在收折时容纳所述第二下杆的联动部。当所述折叠车架收折时,所述第一下杆及第二下杆处于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二上杆之间,通过在所述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二上杆上开设所述凹槽,使所述第一下杆及第二下杆能容置于所述凹槽中,从而使折叠车架结构更紧凑,节省更多的空间。较佳地,所述枢接件呈I字形结构,上端开设有上枢接孔,下端开设有下枢接孔。具体地,所述第一上杆的后端下方一侧及所述第二上杆的前端下方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轴套,一轴销穿过所述上枢接孔将所述轴套枢接在一起,另一轴销穿过所述下枢接孔将所述第一下杆及第二下杆枢接在一起。较佳地,所述枢接件呈T字形结构,所述枢接件的上边两端分别开设有上枢接孔,下端开设有下枢接孔。

较佳地,所述第一上杆的后端及第二上杆的前端分别设有枢接头,轴销穿过所述上枢接孔分别将所述枢接头枢接在所述枢接件上边的两端,另一轴销穿过所述下枢接孔将所述第一下杆及第二下杆枢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通过将所述第一上杆、第一下杆的两端枢接在所述前杆及枢接件上,且将所述第二上杆及第二下杆的两端枢接在所述枢接件及后杆上,从而形成由两平行四边形支架构成的折叠车支架,并且使所述第一上杆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二上杆的前端面在所述折叠车支架完全打开时相互抵触,最终使由两个平行四边形支架构成的所述折叠车支架在承载重量时处于稳定的状态,另外,通过在所述第二下杆的一端延伸出一联动部,并将其与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杆上的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使所述第一上杆转动时能同时带动所述第二下杆及第二上杆,从而使整个折叠车架收折或展开。整个折叠车支架结构稳定,只需转动任一根杆即可实现联动带动整个车架的收折,折叠非常方便,折叠后体积小,节省大量的存放空间,且出行携带极为方便。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车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车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车架收折时的状态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车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车架的分解示意图。图9是图8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车架收折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车架100,安装于折叠车前轮支架及后轮支架上构成车身主体,所述折叠车架100包括第一上杆110、第一下杆120,第二上杆130、第二下杆140、前杆150、后杆160、枢接件170及联动机构180。结合图4所示,所述枢接件170呈I字形结构,上端开设有上枢接孔171,下端开设有下枢接孔172。所述第一上杆110及第一下杆120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杆150的两端枢接,所述第一上杆110及第一下杆120的后端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170的上枢接孔171及下枢接孔172上,所述第二上杆130及第二下杆140的前端也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170的上枢接孔171及下枢接孔172上,具体地,所述第一上杆110的后端下方一侧及所述第二上杆130的前端下方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轴套111、131,一轴销穿过所述上枢接孔将所述轴套111、131枢接在一起,另一轴销穿过所述下枢接孔172将所述第一下杆120及第二下杆140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杆130及第二下杆140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杆160的两端枢接。当折叠车架100水平展开时所述第一上杆110的后端面112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上杆130的前端面132抵触。
所述第二下杆140的前端枢接处向上弯折延伸出联动部141,所述联动机构180包括固定件181及连接件182,所述固定件181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110后端的下侧,所述连接件18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81枢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141的末端枢接。通过所述固定件181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110下侧,使所述固定件181随所述第一上杆110转动而推动所述连接件182,从而使所述连接件182推动所述第二下杆140的联动部141,使整个折叠车架实现联动。所述第一上杆110及第二上杆120底部开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在收折时分别容纳所述第一下杆120及第二下杆140。所述第二上杆13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凹槽101相连通的通槽102,所述通槽102在收折时容纳所述第二下杆140的联动部141。当所述折叠车架100收折时,所述第一下杆120及第二下杆140容置于所述凹槽101中,从而使折叠车架100结构更紧凑,节省更多的空间。综合上述并结合图5,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折叠车架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所述折叠车架100完全打开并承载重量时,所述第一上杆110及第二上杆130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且所述第一上杆110的后端面112与所述第二上杆130的前端面132相互抵触,此时,所述第一上杆110及第二上杆130受力,并作用于所述枢接件170上,作用力在所述枢接件170上相互抵消,同时,所述第一下杆120及第二下杆140受力并向上拉紧所述枢接件170,使由两个平行四边形支架构成的所述折叠车架100在承载重量时处于稳定的状态。当需要将所述折叠车架100收折时,向上提升所述枢接件170,所述第一上杆110及第二上杆13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或者转动所述第一上杆110,所述第一上杆110绕其与所述枢接件170的枢接处向下转动,在第一上杆110向下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下杆120,所述第一下杆120及所述前杆150收折,与此同时,所述联动机构180的固定件181绕所述第一上杆110的枢接处转动,并带动所述连接件182移动,所述连接件182的另一端推动所述第二下杆140的联动部141,使所述第二下杆140绕其与所述枢接件170的枢接处向下转动,所述第二下杆140转动带动所述第二上杆130向下转动,并将所述第二上杆130及后杆160收折,最后,所述第一上杆110及第二上杆130相互靠拢并排,所述第一下杆120所述第二下杆140容置于所述凹槽101中,所述联动部141突出于所述通槽102中,即可将所述折叠车架100完全收折。当需要打开时,任意转动其中一根杆,通过所述联动部141及联动机构180即可带动其他杆的转动,直到完全打开为止即可。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折叠车架200包括第一上杆210、第一下杆220,第二上杆230、第二下杆240、前杆250、后杆260、枢接件270及联动机构280。所述枢接件270呈T字形结构,所述枢接件270的上边两端分别开设有上枢接孔271,下端开设有下枢接孔272。所述第一上杆210及第一下杆220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杆250的两端枢接,所述第 一上杆210的后端枢接于所述枢接件270的上边一端的枢接孔271上,所述第一下杆220的后端枢接于所述枢接件270的下枢接孔272上。所述第二上杆230的前端枢接于所述枢接件270的上边的另一上枢接孔271上,所述第二下杆240的前端枢接于所述枢接件270的下枢接孔272上。结合图8及图9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上杆210的后端及第二上杆230的前端分别设有枢接头211、231,轴销穿过两所述上枢接孔271分别将所述枢接头211、231枢接在所述枢接件270上边的两端,另一轴销穿过所述下枢接孔272将所述第一下杆220及第二下杆240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上杆230及第二下杆240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杆260的两端枢接。当折叠车架200水平展开时所述第一上杆210的后端面212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上杆230的前端面232抵触。所述第二下杆240的前端枢接处向上弯折延伸出联动部241,所述联动机构280包括固定件281及连接件282,所述固定件281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210后端的下侧,所述连接件28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281枢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241的末端枢接。通过所述联动机构280连接所述联动部241,使整个折叠车架200实现联动。结合图10所示,所述第一上杆210及第二上杆230底部开设有凹槽201,所述凹槽201在收折时分别容纳所述第一下杆220及第二下杆240。具体地,所述第二上杆22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凹槽201相连通的通槽202,所述通槽202在收折时容纳所述第二下杆240的联动部241。实施例二相比实施例一的折叠车架100,不同的只是枢接件270的结构及枢接件270与所述第一上杆210及所述第二上杆230的枢接形式,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将所述第一上杆110、第一下杆120的两端枢接在所述前杆150及枢接件170上,且将所述第二上杆130及第二下杆140的两端枢接在所述枢接件170及后杆160上,从而形成由两平行四边形支架构成的折叠支架100,并且使所述第一上杆110的后端面112与所述第二上杆130的前端面132在所述折叠车架100完全打开时相互抵触,最终使由两个平行四边形支架构成的所述折叠车架100在承载重量时处于稳定的状态。通过在所述第二下杆140的一端延伸出一联动部141,并将其与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杆110上的所述联动机构180连接,使所述第一上杆110转动时能同时带动所述第二下杆140及第二上杆130,从而使整个折叠车架100收折或展开,另外,通过在所述第一上杆110及第二上杆130底面开设所述凹槽101,使所述第一下杆120及第二下杆140能容置于所述凹槽101中,使折叠车架100在收折叠后结构更加紧凑,节约空间。整个折叠车支架100结构稳定,只需转动任一根杆即可实现联动带动整个车架的收折,折叠非常方便,折叠后体积小,节省大量的存放空间,且出行携带极为方便。
本发明折叠车架所涉及到的每根杆的尺寸大小及安装方法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车架,安装于折叠车前轮支架及后轮支架上构成车身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架包括第一上杆、第一下杆,第二上杆、第二下杆、前杆、后杆、枢接件及联动机构,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一下杆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杆的两端枢接,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一下杆的后端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上杆及第二下杆的前端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上杆及第二下杆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杆的两端枢接,当折叠车架水平展开时所述第一上杆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二上杆的前端面抵触,所述第二下杆的前端枢接处向上弯折延伸出联动部,所述联动机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上,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的末端枢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件及连接件,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后端的下侧,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枢接,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的末端枢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二上杆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收折时分别容纳所述第一下杆及第二下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杆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在收折时容纳所述第二下杆的联动部。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件呈I字形结构,上端开设有上枢接孔,下端开设有下枢接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杆的后端下方一侧及所述第二上杆的前端下方的另一侧均开设有相对应的轴套,一轴销穿过所述上枢接孔将所述轴套枢接在一起,另一轴销穿过所述下枢接孔将所述第一下杆及第二下杆枢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件呈T字形结构,所述枢接件的上边两端分别开设有上枢接孔,下端开设有下枢接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杆的后端及第二上杆的前端分别设有枢接头,轴销穿过所述上枢接孔分别将所述枢接头枢接在所述枢接件上边的两端,另一轴销穿过所述下枢接孔将所述第一下杆及第二下杆枢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折叠车架,所述折叠车架包括第一上杆、第一下杆,第二上杆、第二下杆、前杆、后杆、枢接件及联动机构,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一下杆的前端分别与所述前杆的两端枢接,所述第一上杆及第一下杆的后端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上杆及第二下杆的前端分别枢接于所述枢接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二上杆及第二下杆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后杆的两端枢接,当折叠车架水平展开时所述第一上杆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二上杆的前端面抵触,所述第二下杆的前端枢接处向上弯折延伸出联动部,所述联动机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上杆上,另一端与所述联动部的末端枢接。本发明折叠车架折叠方便,折叠后体积小,节省空间,且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B62K15/00GK102765449SQ2011103215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张钊 申请人:武济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