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259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是一种可以采用多种操作方式驱动滑板板前进的多功能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近几年刚刚开始流行的运动器械,主要用于休闲娱乐的运动器具, 也可临时用于交通代步工具。滑板车除了用途广泛、趣味性及娱乐性强以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携带方便等优点,因此,上市以来就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喜。滑板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设计, 并开发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相应产品。但现有滑板车仍然存在以下不足功能比较单一,操作方式单一,同一产品不能运用多种不同操作方式,消费者要用不同的方式骑乘滑板车,必须购买不同操作方式的滑板车。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但至今尚未找到较合理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滑板车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者可以运用多种操作方式都能驱动滑板车前进,并且可以在运动过程中随意转换操作方式的多功能滑板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把手、前叉管、前轮叉、前轮、横杆、弹性支架、后万向轮叉、后轮,所述横杆的尾部通过固定座铰接有十字分布的左右支架,左右支架的两端对应固定有左右支座,左右轮通过左右万向轮叉对应安装在左右支座上,在左右支座上方的左右支架上对应固定有左右踏板,在横杆与左右支架之间对应设有左右拉簧。所述的弹性支架包括支架固定座、连接杆、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上下压簧、上连接销、下连接销,支架固定座固定在横杆的尾端,连接杆通过上连接销铰接在支架固定座上, 后轮通过后万向轮叉安装在连接杆上,调节螺杆通过下连接销铰接在支架固定座上,调节螺杆穿过连接杆后与调节螺母连接,上下压簧设置在连接杆两侧的调节螺杆上。所述的左右支架为倒V形或U形结构,左右支架与横杆成90°角。所述前后轮的连线与左右轮的连线成90°角,左右轮与前后轮连线之间的距离相寸。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一是操作者可以在同一滑板车上采用三种不同的操作方式驱动滑板车前进,运动过程中可以根据操作者的喜好随意转换,不仅增加操作者运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减少操作者的消费支出。二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运动更加安全可靠。


3[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部放大图。其中1前轮叉,2前叉管,3把手,4横杆,5左右支架,6固定座,7左万向轮叉,8右万向轮叉,9横杆固定钩,10左固定钩,11右固定钩,12左拉簧,13右拉簧,14左支座,15右支座,16左踏板,17右踏板,18支架固定座,19调节螺杆,20上下压簧,21调节螺母,22连接杆,23后万向轮叉,24后轮,25左轮,26右轮,27前轮,28铰接销,四上连接销,30下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滑板车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把手3、前叉管2、前轮叉1、前轮27、横杆4、弹性支架、后万向轮叉23、后轮M,横杆4与前叉管2固定连接,前轮叉1可转动地安装在前叉管2上,前轮27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轮叉1上,所述横杆 4的尾部固定有固定座6,固定座6通过铰接销观铰接有十字分布的左右支架5,左右支架 5为倒V形或U形结构,左右支架5与横杆4成90°角,左右支架5的两端对应固定有左右支座14、15,左右轮25 J6通过左右万向轮叉7、8对应安装在左右支座14、15上,在左右支座14、15上方的左右支架5上对应固定有左右踏板16、17,左右支座14、15与相对应的左右万向轮叉7,8连接面相对于水平面成一角度,保证左右万向轮叉7、8安装后的原始状态处在靠后的位置,并使左右轮25 J6与横杆4平行;横杆4上设有横杆固定钩9,左右支架5 上对应设有左右固定钩10、11,在横杆固定钩9与左右固定钩10、11之间对应设有左右拉簧 12、13,左右拉簧12、13的作用是当把手3左右摆动时平衡横杆4位移所产生手感不均衡的现象。所述前后轮27、24的连线与左右轮25、26的连线成90°角,左右轮25 J6与前后轮 27,24连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的弹性支架包括支架固定座18、连接杆22、调节螺杆19、调节螺母21、上下压簧20、上连接销四、下连接销30,支架固定座18固定在横杆4的尾端,连接杆22通过上连接销四铰接在支架固定座18上,后轮M通过后万向轮叉23安装在连接杆22上,调节螺杆19通过下连接销30铰接在支架固定座18上,调节螺杆19设置在下连接销30上,调节螺杆19穿过连接杆22的调节孔后与调节螺母21连接,上下压簧20设置在连接杆22两侧的调节螺杆19上,连接杆22与横杆4之间的夹角始终大于90°,调节螺杆19上的上下压簧20配置始终使后轮M紧贴地面。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三种操作方式进一步说明1、操作者左、右脚站立于左右踏板16、17上,手握把手3 ;当把手3向左摆动时,迫使横杆4向左方倾斜,因前轮27和后轮M始终处在与地面接触状态,连接杆22与横杆4 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横杆4与地面之间产生位移差,又因左右万向轮叉7、8是万向结构, 左右轮25 J6与地面的摩擦力少于前后轮27J4与地面的摩擦力,因摩擦力之间的差异,横杆4产生位移的推力迫使左右万向轮叉7、8向右转动一角度的同时,促使左右轮25、26向左侧前方滚动,从而带动整车向前运动;当把手3向右摆动时,同理,左右轮25 J6向右侧前方滚动带动整车向前运动;把手3不停左右摆动时产生的动力,使车加速前行,从而达到驱动滑板车前进的目的。2、操作者不摆动把手3,使用脚力量操作时,当左脚部瞬间使出一近似外踹力时, 车体后部向左位移,左右万向轮叉7、8向右旋转一角度同时,迫使左右轮25J6产生向左侧前方滚动,从而带动整车向前运动,又因左右万向轮叉7、8与支座14、15的连接面与水平面有一角度,在人体重力作用下,迫使左右万向轮叉7、8快速回复到原始状态,又产生一推动力使车前行。左右脚交替使力,即可达到车辆加速前行目的。3、操作者亦可运用动量守恒原理,在把手3向右转动一角度时,人体随即倾身于车身右转弯的内侧,使人体重心瞬间转移至右脚,此时实际已经产生一动能,此动能推动车辆往右转弯内侧前方滑行,在滑行即将终了时,把手3瞬间向左反转一角度,同时人体即倾身于左转弯的内侧,使人体重心瞬间转移至左脚。不断配合身体转动把手3的方向,使人体重心左右交替转移产生动能,故该车沿正弦曲线路径行驶,借此车与人体的重心移向左右交替转弯的内侧,而产生动力,使车沿转弯路径加速前行速度。以上三种操作方式可以随操作者的喜好随意转换,随意使用以上任何一种方法。上述列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过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修改或修正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列。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滑板车,包括把手(3)、前叉管(2)、前轮叉(1)、前轮(27)、横杆(4)、弹性支架、后万向轮叉(23)、后轮(M),其特征是所述横杆的尾部通过固定座(6)铰接有十字分布的左右支架(5),左右支架(5)的两端对应固定有左右支座(14、15),左右轮 (25,26)通过左右万向轮叉(7、8)对应安装在左右支座(14、1 上,在左右支座(14、15)上方的左右支架( 上对应固定有左右踏板(16、17),在横杆(4)与左右支架( 之间对应设有左右拉簧(1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支架包括支架固定座 (18)、连接杆(22)、调节螺杆(19)、调节螺母(21)、上下压簧(20)、上连接销(四)、下连接销(30),支架固定座(18)固定在横杆的尾端,连接杆0 通过上连接销09)铰接在支架固定座(18)上,后轮04)通过后万向轮叉安装在连接杆0 上,调节螺杆(19) 通过下连接销(30)铰接在支架固定座(18)上,调节螺杆(19)穿过连接杆0 后与调节螺母连接,上下压簧OO)设置在连接杆0 两侧的调节螺杆(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支架(5)为倒V形或U形结构,左右支架(5)与横杆⑷成90°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前后轮07、24)的连线与左右轮(25,26)的连线成90°角,左右轮(25,26)与前后轮(27,24)连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滑板车,包括把手(3)、前叉管(2)、前轮叉(1)、前轮(27)、横杆(4)、弹性支架、后万向轮叉(23)、后轮(24),所述横杆(4)的尾部通过固定座(6)铰接有十字分布的左右支架(5),左右支架(5)的两端对应固定有左右支座(14、15),左右轮(25、26)通过左右万向轮叉(7、8)对应安装在左右支座(14、15)上,在左右支座(14、15)上方的左右支架(5)上对应固定有左右踏板(16、17),在横杆(4)与左右支架(5)之间对应设有左右拉簧(12、13)。采用本结构后,解决了结构复杂、生产速度慢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运动安全可靠、娱乐性和趣味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M1/00GK202011459SQ20112007572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朱关福 申请人:朱关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