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339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斜躺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供骑车人斜躺骑乘的斜躺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简便的交通工具,以其方便、有益身体运动和节能环保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传统的自行车骑行时,身体的躯干需要前倾或直立,身体的重量大部分由与三角座接触的臀部承担,少部分由握在把手上的双手分担。采用上述姿势长时间骑行时,由于臀部和手部长时间受到三角座和把手的反作用力,会给骑车者带来强烈的不舒适的感觉,比如,下部疼痛,手部酸麻等。为了提高骑车者的骑车时的舒适感,现有技术中存在一款能够躺着骑车的斜躺车。比如,2001年5月2日公开的,申请号为00206972. 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其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主要由车架、椅座、手把、传动组和前后车轮所组成的斜躺车,该斜躺车的椅座包括座垫和靠背,座垫固定在车架上,靠背与座垫固定且相对车架倾斜设置,且靠背通过长短可收缩的支撑管支撑在车架上,通过调节支撑管的长度改变靠背的倾斜角度, 使骑行者能够斜躺着骑车。上述的斜躺车虽然通过使骑车者能够斜躺着骑车提高了骑车时的舒适度。但是, 当骑车者在坑洼不平(比如山路)的道路上骑车时,同样会由于强烈的震动而感到不舒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斜躺车,能够减小骑车过程中对骑车者的震动,从而提高骑车舒适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斜躺车,包括车架和座椅,还包括减震器,所述车架包括主梁、辅助梁和三角架,所述主梁横向延伸,所述辅助梁固定在所述主梁的中部且向所述主梁的后上方倾斜延伸,所述座椅固定在所述辅助梁上方且沿所述辅助梁的倾斜方向延伸,所述三角架固定在所述主梁的后端,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梁或连接在所述主梁与辅助梁之间的安装部相连。所述辅助梁底部和所述三脚架顶部分别设置有减震器安装部,所述减震器安装部包含至少一个减震器安装孔。所述辅助梁底部的减震器安装部包含至少两个减震器安装孔,且至少两个所述减震器安装孔沿所述辅助梁的倾斜方向分布。所述安装部为梯形,所述安装部包含至少两个减震器安装孔,且至少两个所述减震器安装孔沿所述梯形的底端分布。还包括伸缩管和脚踏,所述伸缩管包括固定端和安装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主梁的前端,所述安装端安装所述脚踏。还包括车后轮和传动组件,所述车后轮安装在所述三角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牙盘、后变速塔轮和传动链条,所述牙盘安装在所述伸缩管的安装端且由所述脚踏带动旋转,所述后变速塔轮安装在所述车后轮上带动所述车后轮旋转,所述传动链条前端与所述牙盘啮合,后端与所述后变速塔轮啮合。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条套在所述传动链条上的导链管。还包括前叉、车把和设置在所述主梁上方的折叠连接器,其中车把组包括折叠连接器和车把,所述折叠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梁的上方,所述折叠连接器包括前叉固定端和车把连接端,所述前叉上端穿过所述主梁与所述前叉固定端固定连接,下端安装车前轮,所述车把下端与所述车把连接端转动连接。所述车把组还包括螺钉,所述车把包括竖向延伸的把立,所述把立的下端与所述车把连接端转动连接,所述把立还与螺钉的一端螺接,所述螺钉的另一端抵在所述折叠连接器上。所述车把还包括三通管和把横,所述三通管包括竖向管和横向管,所述竖向管与所述横向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把横与所述横向管固定连接;所述把立的上端插入所述竖向管内,且所述把立与所述竖向管之间通过松紧度调节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辅助梁和三角架之间或者辅助梁与支撑块之间或者上述两者之间同时安装减震器的方式,减少斜躺车在骑行过程对设置在辅助梁上方的座椅的震动,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即使在山路等坑洼不平的道路上骑车时,也能保证骑车的舒适度。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右侧示意图;[0019]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左侧示意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车把组件分解示意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车把组件组合示意图;[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车把组件旋转示意图;[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的折叠连接器与把立的连接示意图[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横向减震组合整车示意图;[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斜躺车双减震组合整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3,一种斜躺车,包括车架1、座椅2、减震器8、车把组3、车轮4、刹车组件、传动组件、变速组件、货架组件9和脚撑10。其中,车架1可以由铝合金等具有较强硬度的材料制成,包括主梁11、伸缩管12、 辅助梁13和三角架14。主梁11横向延伸且其后端可向下倾斜;伸缩梁12的长度可变,包括安装端和固定端,其固定端与主梁11的前端固定连接,比如通过伸缩梁固定器122与主梁11的前端固定连接,伸缩管12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下拉前变速的单通121 ;辅助梁13固定在主梁11的中部,并且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向主梁11的后上方延伸,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水壶架的水壶架固定孔112。同时,主梁11和辅助梁13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在主梁11和辅助梁13之间的安装部15,安装部15位于主梁11和辅助梁13的固定处略靠后;三角架14 与主梁11的末端固定。伸缩梁12、辅助梁13和三角架14与主梁11之间固定的方式可以是焊接、螺钉等固定连接方式。座椅2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固定在辅助梁13上方且沿辅助梁13的倾斜方向延伸。包括靠背21、头枕22和连接板23,靠背21通过连接板23与头枕22固定连接。靠背 21的形状与人体的背部相适应,人体的背部能够舒适的躺在该靠背21上,头枕2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者其它与人体的头部相适应的形状,人背部躺在靠背21上后,头部放在头枕22上。连接板23包括靠背连接部231和头枕连接部232,靠背连接部231和头枕连接部232均为长方形,且头枕连接部232是由靠背连接部231的一端以一定角度倾斜向上延伸而成。靠背连接部231与靠背21的上部固定连接,比如将靠背连接部231焊接在靠背 21的上部,或者在靠背21的上部设置多个孔位211,靠背连接部的一端通过扣合或者螺钉等方式固定在该多个孔位上。头枕连接部232和头枕22之间可以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固定方式。座椅2除了固定在辅助梁13上,还可以同时固定在主梁11上。靠背21与辅助梁13和主梁11之间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为一体。或者通过螺栓与螺母相配合等方式固定为可拆卸结构。比如在靠背21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多个中部孔位212、多个下部孔位 213。中部孔位212中设置有中部连接器2121、下部孔位213中设置有下部连接器2131。当靠背21沿辅助梁13摆放好时,将中部连接器2121和下部连接器2131分别通过焊接或者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到辅助梁13的中部和主梁11上。减震器8可以为弹簧减震器,主要用于吸收斜躺车在骑行过程中的震动。减震器 8的两端分别与辅助梁13和三角架14相连,或者减震器8的两端分别与三角架14和安装部15相连,减震器8的数量可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一种实现方式是,在辅助梁13底部上设置用于固定减震器8 —端的减震器安装部131。在减震器安装部131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沿辅助梁倾斜方向分布的减震器安装孔,减震器8的一端固定到减震器安装孔中。在三角架14的顶部设置用于固定减震器8另一端的减震器安装部141,减震器安装部141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减震器安装孔,减震器8的另一端固定在该减震器安装孔中。三角架14上的安装部141可以是自三角架14的顶部凸出的两个凸出块,在两个凸出块上分别开设一个减震器安装孔。由于辅助梁上的减震器安装部131上的减震器安装孔有多个,且沿辅助梁 13的倾斜方向分布。因此,减震器8与辅助梁13的连接位置相对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辅助梁13的不同点接合。减震器8的两端在三角架14和安装部15之间的安装方式与在辅助梁13和三角架14之间的安装方式类似。比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5为梯形结构,其梯形底部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减震器安装孔,当设置多个减震器安装孔时,减震器安装孔沿梯形的底部分布。减震器8的两端分别固定到三角架14上的减震器安装孔和安装部15上的减震器安装孔中,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减震器一种优选的方式是安装两个减震器8,即在位于三角架14顶部的减震器安装部141上设置两个减震器安装孔,将两个减震器8的一端分别与辅助梁13和安装部15相固定,另一端均固定到三角架上,安装两个减震器8的方式如图9所示。如图4至6所示,车把组3包括车把31和设置在主梁11上方的折叠连接器32。 折叠连接器32的形状为长形,其包括前叉固定端321和车把连接端322,前叉16的上端穿过主梁11后与前叉固定端321固定,前叉16的下端安装车前轮41。前叉16的上端与前叉固定端321固定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在前叉固定端设置前叉固定孔,前叉16的上端穿入该固定孔3211内,通过螺栓与螺帽或者销子等锁紧在固定孔内。车把连接端322与车把31转动连接,使车把31可以扣合在该折叠连接器32上,实现车把31的折叠。实现的方式可以是车把31与折叠连接器32之间通过插入转动轴的方式形成转动连接结构。车把31包括把立312、把横311和连接把横311与把立312的三通管313。其中把立312竖向延伸,其下端与车把连接端322转动连接,比如在连接端312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孔,车把连接端322 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配合孔,当连接端3122置于车把连接端322时,活动轴穿过配合孔和连接孔使车把连接端322与和连接端314转动连接。如图7所示,把立312的下端松紧度调节螺钉33与折叠连接器32连接。螺钉33的一端与把立312的下端螺接,螺钉33的另一端(螺帽)抵在折叠连接器312上,通过改变调节螺钉的长度,使螺钉33抵在折叠连接器312的不同位置上,从而调节把立312和折叠连接器32的角度,从而对车把的角度进行调节。把立312的上端插入三通管313的竖向管中,且把立312和竖向管通过设置在竖向管内的螺钉连接,螺钉的松紧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调节把立312插入竖向管的深度,调节车把的高度。竖向管与三通管的横向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把横311可以贯通横向管,并与横向管之间通过设置在横向管内的螺钉结构固定连接。车轮4包括车前轮41和车后轮42,车前轮41安装在前叉16的下端,车后轮42安装在三角架14上。车前轮41和车后轮42的尺寸可以均为20寸,或者车前轮为20寸,车后轮为26寸。刹车组件包括前刹车51、后刹车52、前刹车控制把511和后刹车控制把521。传动组件包括牙盘61、脚踏62、导链管63、后变速塔轮64和传动链条65。牙盘61 和脚踏62都安装在伸缩管12的安装端上,牙盘61和脚踏62随着伸缩管12的长度变化而适应不同人的操作,后变速塔轮64安装在后车轮42上。导链管63为一条、两条或者多条, 同一条导链管63位于主梁11的上侧或下侧,且随主梁11的延伸方向布置。传动链条65 套在导链管63内且前后端分别与牙盘61和后变速塔轮64啮合。传动组件还可包括与传动链条65相配合的前导轮66或后导轮67,前导轮66固定在主梁前端且位于传动链条65 的传动路径上,后导轮67固定在主梁后部且位于传动链条65的传动路径上。变速组件包括前变速71和后变速72。货架组件9包括上货架91和两个下货架92,上货架91位于辅助梁12的后部,且固定在主梁11和辅助梁13的上;两个下货架92为倒三角形,位于主梁11的两侧且固定在主梁11上。两个下货架92之间还通过货架连接板921相连接。脚撑10安装在三角架14上。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斜躺车,包括车架(1)和座椅(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8),所述车架包括主梁(11)、辅助梁(13)和三角架(14),所述主梁(11)横向延伸,所述辅助梁(13)固定在所述主梁(11)的中部且向所述主梁(11)的后上方倾斜延伸,所述座椅(2)固定在所述辅助梁(13)上方且沿所述辅助梁(13)的倾斜方向延伸,所述三角架(14)固定在所述主梁 (11)的后端,所述减震器(8)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架(1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梁(13)或连接在所述主梁(11)与辅助梁(13)之间的安装部(15)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梁(13)底部和所述三脚架(14)顶部分别设置有减震器安装部(131、141),所述减震器安装部(131、141)和所述安装部(15) 均包含至少一个减震器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梁(13)底部的减震器安装部 (131)包含至少两个减震器安装孔,且至少两个所述减震器安装孔沿所述辅助梁(13)的倾斜方向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5)为梯形,所述安装部包含至少两个减震器安装孔,且至少两个所述减震器安装孔沿所述梯形的底端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躺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管(12)和脚踏(62),所述伸缩管(12)包括固定端和安装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主梁(11)的前端,所述安装端安装所述脚踏(6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躺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后轮(42)和传动组件,所述车后轮(42)安装在所述三角架(14)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牙盘(61)、后变速塔轮(64)和传动链条(65),所述牙盘(61)安装在所述伸缩管(13)的安装端且由所述脚踏(62)带动旋转, 所述后变速塔轮(64)安装在所述车后轮(42)上带动所述车后轮(42)旋转,所述传动链条 (65)前端与所述牙盘(61)啮合,后端与所述后变速塔轮(64)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至少一条套在所述传动链条(65)上的导链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躺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叉(16)、车把组(3),其中车把组⑶包括折叠连接器(32)和车把(31),所述折叠连接器(32)设置在所述主梁(11)的上方,所述折叠连接器(32)包括前叉固定端(321)和车把连接端(322),所述前叉(16)上端穿过所述主梁(11)与所述前叉固定端(321)固定连接,下端安装车前轮(41),所述车把 (31)下端与所述车把连接端(322)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组(3)还包括螺钉(33),所述车把(31)包括竖向延伸的把立(312),所述把立(312)的下端与所述车把连接端(322)转动连接,所述把立(312)还与螺钉(33)的一端螺接,所述螺钉(33)的另一端抵在所述折叠连接器(32)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31)还包括三通管(313)和把横(311),所述三通管(313)包括竖向管和横向管,所述竖向管与所述横向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把横(311)与所述横向管固定连接;所述把立(312)的上端插入所述竖向管内,且所述把立(312)与所述竖向管之间通过松紧度调节螺钉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躺车,包括车架(1)、座椅(2)和减震器(8),所述车架包括主梁(11)、辅助梁(13)和三角架(14),所述主梁(11)横向延伸且后端向下倾斜,所述辅助梁(13)固定在所述主梁(11)的中部且向所述主梁的后止方倾斜延伸,所述座椅(2)固定在所述辅助梁(13)上方且沿所述辅助梁(13)的倾斜方向延伸,所述三角架(14)固定在所述主梁(11)的后端,所述减震器(8)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架(1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梁(13)或连接在所述主梁(11)与辅助梁(13)之间的安装部(15)相连。通过减震器,能够减小骑车过程中对骑车者的震动,提高骑车舒适度。
文档编号B62K21/22GK202038410SQ20112014238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6日
发明者丁金顺, 崔国柱, 王新安, 程如中, 赵勇 申请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