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81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车。
背景技术
从事野外和流动作业的人员,往往采用房车作为办公或休息的场所。目前的房车, 通常是在客车或厢式货车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由于客车或厢式货车的车厢内的空间是固定不变的,空间狭小,对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设施的安放造成了很多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拓展使用空间的新型房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新型房车,包括连接在牵引车底盘上的车厢,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车厢包括固接成一体的前厢板、后厢板、顶棚和底板;顶棚的两侧各铰接有可上翻和下翻的侧厢板,底板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展平、内翻立起的活动底板,活动底板上铰接有可外翻立起、内翻后与活动底板并拢的立板,前厢板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和内翻的前动厢板,后厢板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和内翻的后动厢板,后厢板上设有出入门,活动底板上铰接有支腿;所述侧厢板、活动底板、立板、前动厢板和后动厢板的翻转均由各自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所述支腿为可伸缩支腿。所述可伸缩支腿为支撑油缸。上述结构的新型房车的使用方式如下房车到达目的地点停车后,先将侧厢板上翻至水平位置,然后将活动底板外翻至水平位置,此时支腿也随活动底板翻转并自动落下, 对活动底板进行支撑,活动底板外翻至水平位置后,使立板外翻至直立,再将前动厢板和后动厢板向外展开,最后再使侧厢板下翻压在立板、前动厢板和后动厢板上,从而形成一个较大的封闭空间。按上述相反的顺序,可依次将前动厢板和后动厢板、立板、活动底板以及侧厢板回位,从而将房车变成适合移动的状态。综上所述,不难得出如下结论该结构的房车具有移动方便,使用空间大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
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
图1中B-B线剖开后的展开图亦即车厢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图3中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房车,包括连接在牵引车底盘上的车厢,上述车厢包括固接成一体的前厢板1、后厢板2、顶棚3和底板4 ;顶棚3的两侧各铰接有可上翻和下翻的侧厢板5,底板4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展平、内翻立起的活动底板6,活动底板6 上铰接有可外翻立起、内翻后与活动底板6并拢的立板7,前厢板1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和内翻的前动厢板8,后厢板2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和内翻的后动厢板9,后厢板2上设有出入门11,活动底板6上铰接有可伸缩的支腿10,可伸缩的支腿10为支撑油缸;上述侧厢板 5、活动底板6、立板7、前动厢板8和后动厢板9的翻转均由各自的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驱动侧厢板5翻转的液压油缸为侧板油缸12,侧板油缸12的一端与顶棚3铰接,另一端与侧厢板5铰接;驱动活动底板6翻转的液压油缸为底板油缸13,底板油缸13 — 端与在牵引车底盘14铰接,另一端与活动底板6铰接;驱动前动厢板8翻转的液压油缸为前板油缸15,前板油缸15 —端与前厢板1铰接,另一端与前动厢板8铰接;驱动后动厢板9 翻转的液压油缸为后板油缸16,后板油缸16 —端与后厢板2铰接,另一端与后动厢板9铰接;驱动立板7翻转的液压油缸为立板油缸17,立板油缸17 —端与活动底板6铰接,另一端与立板7铰接。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房车,包括连接在牵引车底盘上的车厢,其特征是所述车厢包括固接成一体的前厢板(1)、后厢板(2)、顶棚(3)和底板(4);顶棚(3)的两侧各铰接有可上翻和下翻的侧厢板(5),底板(4)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展平、内翻立起的活动底板(6),活动底板(6) 上铰接有可外翻立起、内翻后与活动底板(6 )并拢的立板(7 ),前厢板(1)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和内翻的前动厢板(8),后厢板(2)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和内翻的后动厢板(9),后厢板(2)上设有出入门(11),活动底板(6)上铰接有支腿(10);所述侧厢板(5)、活动底板(6)、 立板(7)、前动厢板(8)和后动厢板(9)的翻转均由各自的驱动机构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房车,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油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房车,其特征是所述支腿(10)为可伸缩支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房车,其特征是所述可伸缩支腿为支撑油缸(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房车,包括连接在牵引车底盘上的车厢,车厢包括固接成一体的前厢板、后厢板、顶棚和底板;顶棚的两侧各铰接有可上翻和下翻的侧厢板,底板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展平、内翻立起的活动底板,活动底板上铰接有可外翻立起、内翻后与活动底板并拢的立板,前厢板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和内翻的前动厢板,后厢板两侧各铰接有可外翻和内翻的后动厢板,后厢板上设有出入门,活动底板上铰接有支腿;所述侧厢板、活动底板、立板、前动厢板和后动厢板的翻转均由各自的驱动机构驱动。该结构的房车具有移动方便,使用空间大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D33/04GK202200896SQ201120316928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常永伟, 张崇勤, 李兆峰, 王滨涛, 郑建军, 郭刚 申请人:诸城福田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