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甲车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017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装甲车驾驶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甲车驾驶室。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平头双排座位驾驶室几乎都是采用薄壁板金件利用模具冲压成型的。但是,用于装甲车的驾驶室,由于批量小,制造、使用模具的成本很高,尤其,若使用高强度板材,不便于模具成型,倘若在装甲车上使用普通金属驾驶室,由于普通金属驾驶室抗撞击能力差,不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从而,不适合在特殊环境,如防爆、反恐等特殊场合下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整体安全性,并且便于拆卸的装甲车驾驶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甲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壳体和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驾驶室壳体上。作为优选,所述挡风玻璃是防弹玻璃。作为优选,所述挡风玻璃螺接于所述驾驶室壳体上。作为优选,设置于所述壳体前部的所述挡风玻璃平面与竖直平面成13°夹角。作为优选,所述驾驶室壳体包括前围、侧围、顶盖和门体,所述前围、侧围和顶盖的外蒙皮之间焊接成型。作为优选,所述前围前侧具有片状合页。作为优选,所述顶盖前沿超出设置于所述壳体前部的所述挡风玻璃平面。作为优选,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门体挡风玻璃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门体上,所述门体挡风玻璃与所述门体的连接处设有锁紧手柄。作为优选,所述侧围与所述顶盖的连接处设有向外凸出的挡雨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甲车驾驶室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甲车驾驶室能够提高整体安全性,并且便于拆卸、成本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甲车驾驶室的左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甲车驾驶室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甲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壳体和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可拆卸地连接于驾驶室壳体上。本实施例中,挡风玻璃螺接于驾驶室壳体上。以便于挡风玻璃与驾驶室客体间的拆卸,从而,有利于对挡风玻璃进行维修和更换。其中,挡风玻璃可以是防弹玻璃,以防止高速冲击物对挡风玻璃的瞬间冲击,从而提高驾驶室的整体安全性。其中,设置于壳体前部的挡风玻璃8平面与竖直平面可以成13°夹角α,从而,使得操作视野开阔。其中,驾驶室壳体包括前围1、侧围2、顶盖3和门体4,前围1、侧围2和顶盖3的外蒙皮之间焊接成型,不必使用模具,从而降低了成本。其中,前围1前侧可以具有片状合页7,以利于发动机散热。其中,顶盖3前沿可以超出设置于壳体前部的挡风玻璃8平面,使得驾驶室轮廓分明。其中,设置于门体4上的门体挡风玻璃5可翻转地连接于门体4上,门体挡风玻璃5与门体4的连接处设有锁紧手柄6,使得,当门体挡风玻璃5未处于翻转状态时,门体挡风玻璃5与门体4之间更好地锁紧。其中,侧围2与顶盖3的连接处设有向外凸出的挡雨槽9,以使顶盖上淤积的多余的水沿挡雨槽9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甲车驾驶室能够提高整体安全性,并且便于拆卸、成本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装甲车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壳体和挡风玻璃,所述挡风玻璃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驾驶室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是防弹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玻璃螺接于所述驾驶室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壳体前部的所述挡风玻璃平面与竖直平面成13°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壳体包括前围、侧围、顶盖和门体,所述前围、侧围和顶盖的外蒙皮之间焊接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前侧具有片状合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前沿超出设置于所述壳体前部的所述挡风玻璃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门体上的门体挡风玻璃可翻转地连接于所述门体上,所述门体挡风玻璃与所述门体的连接处设有锁紧手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与所述顶盖的连接处设有向外凸出的挡雨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甲车驾驶室,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该装甲车驾驶室包括驾驶室壳体和挡风玻璃,挡风玻璃可拆卸地连接于驾驶室壳体上。该装甲车驾驶室能够提高整体安全性,并且便于拆卸、成本低。
文档编号B62D33/06GK202320547SQ20112033163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井江, 关春智, 牛光明, 黄金平, 龙军 申请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