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仪自行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982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导航仪自行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主体,一锁紧件以及一固定带,所述支架主体在顶部设有一外部连接机构,所述固定带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固定带第二端绕过一自行车把手通过一锁紧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所述固定带可调整长度,因此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可适用大小不同的车把,且由于本发明系通过卡制的方式实现固定,装配容易,无需额外的工具,易拆卸。
【专利说明】导航仪自行车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导航仪支架,特别是一种导航仪自行车支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摩托车自行车上的秒表或者导航仪支架一般采用线扣,或者螺丝锁附,既不美观使用时需要使用专用工具,使用不方便。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导航仪自行车支架,使用不需要额外的工具,易拆卸,能适应大小不同车把。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可适用大小不同的车把,装配容易,无需额外的工具,易拆卸。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主体,一锁紧件以及一固定带,所述支架主体在顶部设有一外部连接机构,所述固定带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固定带第二端通过一锁紧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第 [0006]其中,所述支架主体设有一转动轴,以及一固定带调节件,所述固定带调节件旋转地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下方对应位置设有一抵挡部。
[0007]其中,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成型为一与要固定的自行车把手形状对应的环形凹部。
[0008]其中,所述支架主体进一步在所述环形凹部上设置一环形橡胶垫。
[0009]其中,所述支架主体靠近第一端处设置一固定带导引部,所述固定带导引部由所述环形凹部向上延伸高于所述抵挡部。
[0010]其中,所述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为一开放端,分别于二个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二个第一卡槽,以及二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下方。
[0011]其中,所述锁紧件一端具有一按压部,另一端具有二个对称分布的锁紧部,所述二个对称分布的锁紧部之间固设一旋转轴,所述各锁紧部分别于外表面上对应所述支架主体上的卡槽设有一第一卡凸,以及一第二卡凸。
[0012]其中,所述固定带的第二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
[00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采用的是长度可调整的固定带固定,因此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可适用大小不同的车把,且由于本发明系通过卡制的方式实现固定,装配容易,无需额外的工具,易拆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一种导航仪自行车支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0016]图2为图1中所示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的支架主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所示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的锁紧件以及固定带立体组合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所示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的剖视图,显示各组件组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导航仪自行车支架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包括一支架主体1,一锁紧件2以及一固定带3。所述支架主体I于顶部设有一外部连接机构10供与导航仪连接。所述外部连接机构10可以是螺丝锁合,卡勾卡合,螺牙结构等等连接机构。所述支架主体I罩设在一自行车把手A的顶部,所述固定带3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支架主体I的第一端,所述固定带3的第二端通过锁紧件2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I的第二端,从而将所述支架主体I固定在所述自行车把手A上。
[0020]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主体I为一长方体结构,内部具有供所述固定带3容置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在顶部设有一固定带调节件11,所述固定带调节件11旋转地套设在一转动轴12上,从而可围绕所述转动轴12转动。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固定带调节件11并不局限于设在支架主体I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在支架主体I的其它位置,只要能达到调节所述固定带3的长度即可。所述转动轴12下方对应位置设有一抵挡部13,供与当所述固定带3调整到所需长度后,与所述固定带调节件11配合固定住所述固定带3。所述支架主体I的第二端为一开放端,分别于开放端的二个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二个第一卡槽14,以及二个第二卡槽15供所述锁紧件2卡设插入。所述第二卡槽15位于所述第一卡槽14的下方,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第--^槽14成滑槽设置,所述第二卡槽14位于对应的第--^槽14的
底部。所述支架主体I的底部成型为一与要固定的自行车把手A形状对应的环形凹部16,所述支架主体I进一步在所述环形凹部16上设置一环形橡胶垫17,所述环形橡胶垫17可通过设置凸部,所述环形凹部16相应地设置凹部,从而实现所述环形橡胶垫17的固定,如图2所示,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固定方式,本发明重点不在于此,故不作详述。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进一步在所述支架主体I内设有一固定带导引部18,所述固定带导引部18靠近所述支架主体I的第一端,使得所述固定带导引部18与所述支架主体I的第一端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供所述固定带3通过,所述固定带导引部18由所述支架主体I位于底部的环形凹部16的一侧边缘向上延伸高于所述抵挡部13且与所述固定带调节件1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供固定带3通过。
[0021 ] 如图3所示,所述锁紧件2 —端具有一按压部20,另一端具有二个对称分布的锁紧部21,所述锁紧件2在所述二个对称分布的锁紧部21之间固设一旋转轴22供所述固定带3旋转设置。所述各锁紧部21分别于外表面上对应所述支架主体I上的卡槽14,15上设有一第—^凸23,以及一第二卡凸24。所述固定带3第一端伸入所述支架主体I内固定,第二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22上。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3为一橡胶编织带。
[0023]如图4所示,首先将所述固定带3从所述支架主体I的底部沿着所述固定带导引部18伸入所述支架主体I内,然后绕过所述导引部18的顶部,然后穿过所述固定带调节件11与所述抵挡部13之间的间隙,待调整到所需长度后,旋转所述固定带调节件11将所述固定带3压紧在所述抵挡部13之间,从而固定住所述固定带3,所述固定带调节件11通过在表面上设置卡凸与支架主体I上的对应卡制件配合达成定位。待固定带3的第一端固定后,将支架主体I的环形凹部16套在自行车车把A上,使得卡设在所述环形凹部16上的橡胶垫17与所述自行车车把A直接接触,此时将所述固定带3的第二端从所述自行车车把A的一侧经过底部绕到另一侧,并将连接在所述固定带3第二端的锁紧件2的二个第二卡凸24分别卡制在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卡槽内15,然后朝向所述支架主体I按压所述按压部20,使得位于所述锁紧件2上的二个第一卡凸23最终分别卡制于所述支架主体I的二个第一卡槽14内,从而将所述锁紧件2固定于所述支架主体I上,此时,所述位于所述自行车车把A底部的固定带3与罩设在所述自行车把手A顶部的橡胶垫17均会受力从而将车把压紧,从而将支架主体I牢牢地固定于所述自行车把手A上。在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固定后,使用者可通过位于本发明支架主体I顶部的外部连接机构10连接导航仪。
[0024]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例举自行车把手为例,但并不局限于自行车把手,本发明适用一切杆状的待固定物,例如摩托车把手,等等。由于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采用的是固定带3固定,所述固定带3是可调整的,因此本发明的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可适用大小不同的车把,且由于本发明系通过卡制的方式实现固定,无需额外的工具,易拆卸。
[0025]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主体,一锁紧件以及一固定带,所述支架主体在顶部设有一外部连接机构,所述固定带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端,所述固定带第二端通过所述锁紧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设有一转动轴,以及一固定带调节件,所述固定带调节件旋转地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下方对应位置设有一抵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成型为一与要固定的自行车把手形状对应的环形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进一步在所述环形凹部上设置一环形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内靠近第一端处设置一固定带导引部,所述固定带导引部由所述环形凹部一侧边缘向上延伸高于所述抵挡部且与所述固定带调节件之间具有一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为一开放端,分别于二个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二个第一卡槽,以及二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一端具有一按压部,另一端具有二个对称分布的锁紧部,所述二个对称分布的锁紧部之间固设一旋转轴,所述各锁紧部分别于外表面上对应所述支架主体上的卡槽设有一第一卡凸,以及一第二卡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导航仪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的第二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
【文档编号】B62J11/00GK103523124SQ20121022583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戴佑俊, 孟方毅 申请人:昆山研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