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童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453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童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折叠童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用品,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折叠童车架。
背景技术
婴儿车需要很方便的折叠展开,现有的折叠童车架大多折叠结构十分复杂,造成婴儿车笨重,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需要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舒适需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双向折叠,折叠后 体积小便于存储运输,使用方便的折叠童车架。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左前车架I,其上连接有左前轮101 ;一右前车架2,其上连接有右前轮201 ;一左后支架3,其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中部,其后端连接有左后轮301 ;一右后支架4,其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中部,其后端连接有右后轮401 ;一底交叉折叠架5,包括相互交叉并在交叉点铰接的第一连杆501和第二连杆502,所述的第一连杆501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的下部,后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支架4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杆502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杆502后端绞接在所述的左后支架3的下部;一后折叠架6,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车架3下部的的左底连杆603和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下部的右底连杆604,所述的左底连杆603和所述的右底连杆604尾端铰接并在铰点上铰接有中立支杆605,所述的中立支杆605上套装有可在其上滑动的滑块606,所述的滑块606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斜拉杆607和右斜拉杆608,所述的左斜拉杆607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所述的左底连杆603与所述的左后车架3的铰点上,所述的右斜拉杆608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底连杆604与所述的右底连杆604的铰点上,所述的中立支杆605的上端铰接有左顶连杆609和右顶连杆6010,所述的左顶连杆609另一端绞接在左后车架3中部,所述的右顶连杆6010另一端绞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中部;一左扶手架7,其中部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上端,其下端伸缩插装在所述的左后车架3中部;一右扶手架8,其中部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上端,其下端伸缩插装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中部;一左连杆11,其下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车架3下部,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下部;一右连杆12,其下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下部,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8下部;一控制装置9,设置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和所述的右扶手架8上,用于支撑车架展开和控制车架折叠。如上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9包括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上的左支撑横杆901和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8上的右支撑横杆902,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与所述的右支撑横杆902之间铰接有中间卡条903,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与所述的左扶手架7的铰接处设有由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压住的左提拉按钮9011,所述的左提拉按钮9011上缠有拉绳9012,所述的拉绳9012的尾端连接有伸缩插块701,所述的左后车架3中部设有左插孔303,所述的伸缩插块701装在左扶手架7下端并插装在所述的左插孔303内,所述的左扶手架7与所述的伸缩插块701之间设有弹簧703。如上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前车架I中部铰接有左座架杆131, 所述的左座架杆131后端通过铰耳铰接有左靠背立杆132,所述的左座架杆131后端铰接有左内连杆133,所述的左内连杆13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中部,所述的左靠背立杆132下部铰接有左靠背交叉杆134,上部铰接有左靠背连杆135,所述的右前车架2中部铰接有右座架杆136,所述的右座架杆136后端通过铰耳铰接有右靠背立杆137,所述的右座架杆136后端铰接有右内连杆138,所述的右内连杆138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8中部,所述的右靠背立杆137下部铰接有右靠背交叉杆139,上部铰接有右靠背连杆130,所述的左靠背交叉杆134与所述的右靠背交叉杆139交叉并在交叉点铰接,所述的左靠背连杆135另一端与所述的右靠背交叉杆139上端铰接,右靠背连杆130另一端与所述的左靠背交叉杆134上端铰接。如上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前车架I前端和所述的右前车架2前端之间设有折叠连接装置15,所述的折叠连接装置15包括与所述的左前车架I前端铰接的左连接件151和与所述的右前车架2前端铰接的右连接件152,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之间铰接有中间连接件153。如上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连接件153中部设有限制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转动止动位的限位块154,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限位块154卡挚限位的左限位卡155和右限位卡156。如上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连杆11和所述的右连杆12为L形。如上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提拉按钮9011包括套装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上端的按钮套913,所述的按钮套913上设有L形的卡勾914,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卡住所述的卡勾9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I、本发明采用前车架分别与后车架和扶手架直接铰接,后车架和扶手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实现折叠,底部设置底交叉折叠架,后部设有后折叠架,可以左右前后联动折叠,结构简单,折叠后扶手架能与车架贴合,折叠体积小。2、本发明控制装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拉按钮被支撑横杆卡住,只有中间卡条向上抬起时,提拉按钮才能被拉动,才能折叠,安全可靠,防止误折叠。3、本发明两前车架之间设有折叠连接装置,由底交叉折叠架带动折叠,使用方便。
图I是本发明打开状态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打开状态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打开状态左视图;图4是本发明半折叠状态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半折叠状态立体图;图6是本发明折叠状态图;图7是本发明左扶手架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折叠连接装置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折叠童车架,包括一左前车架I,其上连接有左前轮101 ;—右前车架2,其上连接有右前轮201 ;—左后支架3,其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中部,其后端连接有左后轮301 ;—右后支架4,其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中部,其后端连接有右后轮401 ; —底交叉折叠架5,包括相互交叉并在交叉点铰接的第一连杆501和第二连杆502,所述的第一连杆501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的下部,后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支架4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杆502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杆502后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支架3的下部;一后折叠架6,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车架3下部的的左底连杆603和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下部的右底连杆604,所述的左底连杆603和所述的右底连杆604尾端铰接并在铰点上铰接有中立支杆605,所述的中立支杆605上套装有可在其上滑动的滑块606,所述的滑块606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斜拉杆607和右斜拉杆608,所述的左斜拉杆607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所述的左底连杆603与所述的左后车架3的铰点上,所述的右斜拉杆608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底连杆604与所述的右底连杆604的铰点上,所述的中立支杆605的上端铰接有左顶连杆609和右顶连杆6010,所述的左顶连杆609另一端铰接在左后车架3中部,所述的右顶连杆6010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中部;一左扶手架7,其中部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上端,其下端伸缩插装在所述的左后车架3中部;一右扶手架8,其中部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上端,其下端伸缩插装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中部;一左连杆11,其下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车架3下部,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下部;一右连杆12,其下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下部,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8下部;一控制装置9,设置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和所述的右扶手架8上,用于支撑车架展开和控制车架折叠。所述的控制装置9包括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上的左支撑横杆901和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8上的右支撑横杆902,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与所述的右支撑横杆902之间铰接有中间卡条903,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与所述的左扶手架7的铰接处设有由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压住的左提拉按钮9011,所述的左提拉按钮9011上缠有拉绳9012,所述的拉绳9012的尾端连接有伸缩插块701,所述的左后车架3中部设有左插孔303,所述的伸缩插块701装在左扶手架7下端并插装在所述的左插孔303内,所述的左扶手架7与所述的伸缩插块701之间设有弹簧703。所述的右扶手架8上也对称设有与左扶手架7上相同的结构和构件。[0038]所述的左前车架I中部铰接有左座架杆131,所述的左座架杆131后端通过铰耳铰接有左靠背立杆132,所述的左座架杆131后端铰接有左内连杆133,所述的左内连杆13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中部,所述的左靠背立杆132下部铰接有左靠背交叉杆134,上部铰接有左靠背连杆135,所述的右前车架2中部铰接有右座架杆136,所述的右座架杆136后端通过铰耳铰接有右靠背立杆137,所述的右座架杆136后端铰接有右内连杆138,所述的右内连杆138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8中部,所述的右靠背立杆137下部铰接有右靠背交叉杆139,上部铰接有右靠背连杆130,所述的左靠背交叉杆134与所述的右靠背交叉杆139交叉并在交叉点铰接,所述的左靠背连杆135另一端与所述的右靠背交叉杆139上端铰接,右靠背连杆130另一端与所述的左靠背交叉杆134上端铰接。所述的左前车架I前端和所述的右前车架2前端之间设有折叠连接装置15,所述的折叠连接装置15包括与所述的左前车架I前端铰接的左连接件151和与所述的右前车架2前端铰接的右连接件152,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之间铰接有中间连接件153。 所述的中间连接件153中部设有限制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转动止动位的限位块154,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限位块154卡挚限位的左限位卡155和右限位卡156。所述的左连杆11和所述的右连杆12为L形。所述的左提拉按钮9011包括套装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上端的按钮套913,所述的按钮套913上设有L形的卡勾914,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卡住所述的卡勾914。需要折叠时,向上推中间卡条,同时提拉左右两边的提拉按钮,同时用脚踢后折叠架,提拉按钮带动伸缩插块在扶手架内滑动,伸缩插块通过拉绳带从插孔内拔出,回缩到扶手架内,向前推扶手架上部,扶手架上部向前折叠的同时向下折叠,车架向下折叠。同时后折叠架带动底交叉折叠架从左右方向向中间折叠,同时扶手架通过内连杆带动靠背立杆折叠。打开时,直接将扶手架向后打开,弹簧将插块顶压伸出扶手架下端,从插孔后侧滑入插孔内卡住。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左前车架(I),其上连接有左前轮(101); 一右前车架(2),其上连接有右前轮(201); 一左后支架(3),其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中部,其后端连接有左后轮(301); 一右后支架(4),其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中部,其后端连接有右后轮(401); 一底交叉折叠架(5),包括相互交叉并在交叉点铰接的第一连杆(501)和第二连杆(502),所述的第一连杆(501)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的下部,后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支架(4)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杆(502)前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连杆(502)后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支架(3)的下部; 一后折叠架出),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车架(3)下部的的左底连杆(603)和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下部的右底连杆¢04),所述的左底连杆(603)和所述的右底连杆(604)尾端铰接并在铰点上铰接有中立支杆¢05),所述的中立支杆(605)上套装有可在其上滑动的滑块¢06),所述的滑块(606)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左斜拉杆(607)和右斜拉杆(608),所述的左斜拉杆(607)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所述的左底连杆(603)与所述的左后车架(3)的铰点上,所述的右斜拉杆¢08)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底连杆(604)与所述的右底连杆¢04)的铰点上,所述的中立支杆¢05)的上端铰接有左顶连杆(609)和右顶连杆(6010),所述的左顶连杆(609)另一端铰接在左后车架(3)中部,所述的右顶连杆(6010)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中部; 一左扶手架(7),其中部铰接在所述的左前车架(I)上端,其下端伸缩插装在所述的左后车架⑶中部; 一右扶手架(8),其中部铰接在所述的右前车架(2)上端,其下端伸缩插装在所述的右后车架⑷中部; 一左连杆(11),其下端铰接在所述的左后车架(3)下部,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下部; 一右连杆(12),其下端铰接在所述的右后车架(4)下部,其上端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⑶下部; 一控制装置(9),设置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和所述的右扶手架(8)上,用于支撑车架展开和控制车架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9)包括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上的左支撑横杆(901)和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8)上的右支撑横杆(902),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与所述的右支撑横杆(902)之间铰接有中间卡条(903),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与所述的左扶手架(7)的铰接处设有由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压住的左提拉按钮(9011),所述的左提拉按钮(9011)上缠有拉绳(9012),所述的拉绳(9012)的尾端连接有伸缩插块(701),所述的左后车架(3)中部设有左插孔(303),所述的伸缩插块(701)装在左扶手架(7)下端并插装在所述的左插孔(303)内,所述的左扶手架(7)与所述的伸缩插块(701)之间设有弹簧(7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前车架(I)中部铰接有左座架杆(131),所述的左座架杆(131)后端通过铰耳铰接有左靠背立杆(132),所述的左座架杆(131)后端铰接有左内连杆(133),所述的左内连杆(133)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中部,所述的左靠背立杆(132)下部铰接有左靠背交叉杆(134),上部铰接有左靠背连杆(135),所述的右前车架(2)中部铰接有右座架杆(136),所述的右座架杆(136)后端通过铰耳铰接有右靠背立杆(137),所述的右座架杆(136)后端铰接有右内连杆(138),所述的右内连杆(138)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的右扶手架(8)中部,所述的右靠背立杆(137)下部铰接有右靠背交叉杆(139),上部铰接有右靠背连杆(130),所述的左靠背交叉杆(134)与所述的右靠背交叉杆(139)交叉并在交叉点铰接,所述的左靠背连杆(135)另一端与所述的右靠背交叉杆(139)上端铰接,右靠背连杆(130)另一端与所述的左靠背交叉杆(134)上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前车架(I)前端和所述的右前车架(2)前端之间设有折叠连接装置(15),所述的折叠连接装置(15)包括与所述的左前车架(I)前端铰接的左连接件(151)和与所述的右前车架(2)前端铰接的右连接件(152),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之间铰接有中间连接件(1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连接件(153)中部设有限制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转动止动位的限位块(154),所述的左连接件(151)和右连接件(15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限位块(154)卡挚限位的左限位卡(155)和右限位卡(156)。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连杆(11)和所述的右连杆(12)为L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提拉按钮(9011)包括套装在所述的左扶手架(7)上端的按钮套(913),所述的按钮套(913)上设有L形的卡勾(914),所述的左支撑横杆(901)卡住所述的卡勾(9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童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前车架,右前车架,左后支架,右后支架,底交叉折叠架,后折叠架,左扶手架,右扶手架,左连杆,右连杆,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左扶手架和所述的右扶手架上,用于支撑车架展开和控制车架折叠。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双向折叠,折叠后体积小便于存储运输,使用方便的折叠童车架。
文档编号B62B7/08GK202529017SQ2012201671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黄伟诗 申请人:中山市乐美达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