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子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495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亲子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自行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车座四脚踏的亲子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亲子自行车成为人们进行这项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目前现有的可供双骑的协力自行车一般都采用加长车身,前后分别设置两个车座和两套平行的脚踏系统,前后两个车座与各自的脚踏系统间距相同,对于身高较矮的儿童来讲,坐在车座上,其脚部够不到脚踏板,从而无法实现儿童和大人同骑一车协力运动,这种协力车仅适合两个成人进行协力运动,并且设计时为了防止
两个人运动时发生碰撞,两个车座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坐在协力车上的两个人彼此不相接触,如果身高不够的儿童与大人同骑,身体与大人不相接触,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设计一种可以满足儿童和大人一起运动,且可以保障儿童安全的亲子协力自行车成为了人们进行亲子活动的一项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可以满足儿童和大人一起进行协力运动的亲子自行车。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亲子自行车,包括大车座和小车座,所述大车座通过座管和座管束安装在立管的上端,所述小车座通过座管和座管束安装在立管的中部。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一套曲柄连接的第一对脚踏和第二对脚踏,所述曲柄一端与中轴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对脚踏,中部连接第二对脚踏,第一对脚踏位于第二对脚踏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脚踏位置可进行上下调节。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对握把和第二对握把,所述第一对握把安装在把横两端,且安装有变速控制杆,所述第二对握把安装在把横近两端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握把位置可进行左右调节。进一步地,还包括前灯,所述前灯安装在把横中部,且为太阳能电池供电。进一步地,把立上还安装有车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有I.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亲子自行车,小孩的车座设置在大人车座前部靠下的位置,小孩坐在大人的前方,保证了小孩的安全。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亲子自行车,大人和小孩共用一套曲柄,设置成大人的脚踏在小孩脚踏外侧,有一定的错位,避免骑车时互相碰撞,且小孩脚踏安装在曲柄中部,更适合小孩的身高。3.在把横上为小孩设置了握把,使骑车时,小孩的手部有安放的地方,保证小孩的身体平衡,避免发生小孩身体前倾等危险,进一步地保证了运动时小孩的安全。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亲子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横部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1立管,11大车座,12小车座,13座管,14座管束,2中轴,21第一对脚踏,22第二对脚踏,23曲柄,3把横,31第一对握把,32第二对握把 ,33变速控制杆,34前灯,4把立,41车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亲子自行车,包括大车座和小车座,所述大车座通过座管和座管束安装在立管的上端,所述小车座通过座管和座管束安装在立管的中部;还包括通过一套曲柄连接的第一对脚踏和第二对脚踏,所述曲柄一端与中轴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对脚踏,中部连接第二对脚踏,第一对脚踏位于第二对脚踏外侧;还包括第一对握把和第二对握把,所述第一对握把安装在把横两端,且安装有变速控制杆,所述第二对握把安装在把横近两端处,且位置可进行左右调节。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亲子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在亲子自行车立管I的端部安装供大人坐骑的大车座11,通过座管13和座管束14调节大车座11的高度和俯仰度,在立管I的中部安装供小孩坐骑的小车座12,通过座管13和座管束14调节小车座12的高度和俯仰度;在亲子自行车上,与中轴2连接的曲柄23另一端安装第一对脚踏21,供大人使用,在曲柄23中部安装第二对脚踏22,供小孩使用,这个第二对脚踏的位置可以沿着曲柄调整高低,满足小孩的腿长,曲柄可以设置成“S”型或其他形状,使第一对脚踏21在第二对脚踏22的外侧,保持一定的错位,避免大人和小孩踩踏时发生碰撞或干扰;在亲子自行车的把横3两端安装有第一对握把31,所述第一对握把31 —侧安装有变速控制杆33,在亲子运动中,由大人来控制车速,保证运动的安全性,把横3近端部安装有第二对握把32,所述第二对握把32的位置可以根据小孩的需求进行调整,使得左右两个握把之间的距离符合小孩的两臂的间距;在把横3中部还可以安装前灯,前灯的电池采用太阳能电池,节能环保的同时,避免电池电量用尽引起的前灯不亮;在把立上还可以安装车筐,放置一些运动用品。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把横部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大人使用的第一对握把31安装在把横3两端,其间距与常用的单人自行车相同即可,变速控制杆33安装位置也同常用的单人自行车,小孩使用的第二对握把32安装在第一对握把31内侧,运动时,小孩的左、右均有大人的手臂,给小孩安全感,增加大人和小孩之间的亲密感,同时保证小孩的安全。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采用特殊的曲柄形状,满足大人腿长,小孩的腿部较短对脚踏高度的不同需求,运动时,大人的腿正好在小孩的腿外侧,发生危险时,也可以更好的保证小孩的安全。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曲柄23的端部安装第一对脚踏21,中部位置安装第二对脚踏22,这种结构,小孩使用的第二对脚踏22可以沿着曲柄21调整高度,且由于大人的第一对脚踏在第二对脚踏22外侧,可以避免大人和小孩踩踏亲子自行车时互相碰撞。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亲子自行车,在满足骑乘是大人和小孩不会互相碰撞的基础上,其曲柄还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使亲子自行车更加美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亲子自行车,大人和小孩骑乘的车座高度均可调,小孩使用的手握宽度可调,脚踏高度可调,最大限度的满足小孩身体矮小的特点,且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亲子自行车进行亲子运动,大人的身体包裹小孩的身体,更能在亲子活动中增加大人和小孩之间的感情,保障小孩的安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亲子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车座和小车座,所述大车座通过座管和座管束安装在立管的上端,所述小车座通过座管和座管束安装在立管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亲子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一套曲柄连接的第一对脚踏和第二对脚踏,所述曲柄一端与中轴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对脚踏,中部连接第二对脚踏,第一对脚踏位于第二对脚踏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亲子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脚踏位置可进行上下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亲子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对握把和第二对握把,所述第一对握把安装在把横两端,且安装有变速控制杆,所述第二对握把安装在把横近两端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亲子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握把位置可进行左右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亲子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灯,所述前灯安装在把横中部,且为太阳能电池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亲子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把立上还安装有车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亲子自行车,包括大车座和小车座,一套曲柄连接的第一对脚踏和第二对脚踏,第一对握把和第二对握把,所述大车座通过座管和座管束安装在立管的上端,所述小车座通过座管和座管束安装在立管的中部,所述曲柄一端与中轴连接,另一端连接第一对脚踏,中部连接第二对脚踏,第一对脚踏位于第二对脚踏外侧,所述第一对握把安装在把横两端,且安装有变速控制杆,所述第二对握把安装在把横近两端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亲子自行车,可以满足大人和儿童一起进行亲子运动,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儿童的安全。
文档编号B62M3/00GK202574490SQ2012201951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陈文焰 申请人:太仓市哲泰天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