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525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锁车时,电动锁的锁舌经常会受车轮辐条的阻挡在而无法插入两副条之间,从则,无法将摩托车锁定。出现上述情况时,车主需要在停车后,仔细调整车轮的位置,确保锁舌伸出后可插入辐条之间,从而,使得操作更加繁琐,失去了电动锁使用方便、操作快捷的意义。而且,一旦锁舌受车轮辐条阻挡,会对电动锁的电机造成损害,直接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它可实现无论车轮与电动锁的位置关系如何,都可直接锁车,而无须车主调整车轮的位置。直正体现出电动锁方便快捷的优点。从而,可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包括外管,外管的后端设有端盖;外管内固定安装电动机,活动安装内管;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丝杠;内管的前端伸出外管外,内管的后端设有挡板;内管内安装活动头和弹簧,活动头的前端伸出内管外,活动头的后端设有限位板;弹簧的前端与限位板接触,弹簧的后端与挡板接触;丝杠的前端位于内管内,并且,丝杠与挡板螺纹连接;内管与外管之间安装导向机构;外管内安装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电动机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机构由导向槽和导向块构成;外管的内壁上沿外管轴线方向开设导向槽,内管的外周设有导向块,导向块与导向槽配合。所述外管的前部内侧设有限位环;内管的外周设有限位凸沿;限位凸沿与限位环配合。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电动机与端盖之间。所述丝杠的外周设有后挡板,后挡板位于内管外,挡板的后端设有后挡块,后挡块与后挡板对应。所述丝杠的外周设有前挡板,前挡板位于内管内;挡板的内壁设有前挡块,前挡块与前挡板对应。所述外管的外周活动安装车锁垫板,车锁垫板上安装外夹板;外管的外周安装两根U型杆,两根U型杆位于车锁垫板的两侧,两根U型杆分别与内夹板连接,内夹板与外夹板配合能使外管固定于摩托车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的锁舌由内管和活动头构成,活动头可相对内管伸缩。若锁舌伸出后活动头触到车轮辐条,活动头会在辐条的阻挡作用下收入内管内;一旦有盗车者移动摩托车时,车轮必然转动,活动头可弹出,插入辐条之间,将车轮锁定。另外,控制电路板位于外管内。电动机通过控制电路板为其供电,可有效防止盗车者无法控制电动锁的电机反转解锁,防盗安全性更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I的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的B-B线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外管2内管3活动头4端盖5挡板6限位板7电动机8控制电路板9输出轴10丝杠11后挡板12前挡板13后挡块14前挡块15导向槽16导向块17限位凸沿18弹簧19内管限位凸台20内管通孔21限位环22外管通孔23内夹板24U型杆25外夹板26车锁垫板27减振器2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包括外管I。如图2所示,外管I的后端 设有端盖4。外管I内固定安装电动机7,活动安装内管2。内管2仅能沿外管I往复直线运动。电动机7的输出轴9上安装丝杠10。内管2的前端伸出外管I外,内管2的后端设有挡板5。内管2内安装活动头3和弹簧18。活动头3的前端伸出内管2外,活动头3的后端设有限位板6。弹簧18的前端与限位板6接触,弹簧18的后端与挡板5接触。弹簧18为活动头3提供预紧力。丝杠10的前端位于内管2内,并且,丝杠10与挡板5螺纹连接。内管2与外管I之间安装导向机构,导向机构防止内管2相对外管I转动。外管I内安装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路板8通过导线与电动机7连接。内管2和活动头3连接构成锁舌。安装时,将外管I与摩托车的减振器27连接固定,使活动头3朝向车轮方向。将控制电路板8的导线由端盖4内引出,与摩托车电瓶连接。锁车时,用遥控器向控制电路板8发出指令。控制电路板8通过导线对电动机7供电,使丝杠10正转,丝杠10与挡板5配合,驱动内管2沿外管I向外移动。若锁舌位于辐条之间,活动头3和内管2可插入辐条之间将车轮直接锁定;若锁舌恰巧顶到辐条上,活动头3会在辐条的阻挡下收缩入内管2内,同时压缩弹簧18,待有人移动摩托车时,车轮转动,辐条与活动头3分离后,活动头3在弹簧18的作用下瞬间插入两辐条间将车轮锁定。整个锁车过程,车主无须动手调整车轮,只需点击遥控器开关。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机构可由导向槽15和导向块16构成。外管I的内壁上沿外管I轴线方向开设导向槽15。内管2的外周设有导向块16,导向块16与导向槽15配合。所述的导向机构也可以是导杆和滑套构成,滑套与内管2连接,导杆与外管I连接,滑套与导杆滑动配合。为防止内管2由外管I内脱出,同时提高内管2的抗弯能力。如图2所示,所述外管I的前部内侧设有限位环21。内管2的外周设有限位凸沿17。限位凸沿17与限位环21配合,可限定内管2伸出的距离。为有效保护控制电路板8,防止盗车者对控制电路板8进行非法操作,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板8位于电动机7与端盖4之间。为防止挡板5移至丝杠10后部时,挡板5与丝杠10之间抱死。如图2所示,所述丝杠10的外周设有后挡板11。后挡板11位于内管2外。挡板5的后端设有后挡块13,后挡块13与后挡板11对应。当挡板5移至丝杠10后部时,后挡块13和后挡板11配合限位。为防止挡板5移至丝杠10前端时,挡板5与丝杠10之间抱死。所述丝杠10的外周设有前挡板12,前挡板12位于内管2内。挡板5的内壁设有前挡块14,前挡块14与前挡板12对应。当挡板5移至丝杠10前部时,前挡块14和前挡板12配合限位。如图I所示,所述外管I的外周活动安装车锁垫板26,车锁垫板26上安装外夹板25。外管I的外周安装两根U型杆24,两根U型杆24位于车锁垫板26的两侧,两根U型杆24分别与内夹板23连接,内夹板23与外夹板25配合能使外管I固定于摩托车上。为拆装方便,U型杆24与内夹板23通过螺母28连接固定。具体安装时,先将螺母28取下,使U型杆24与内夹板23分尚;再如图I所不,将车锁垫板26与外管I配 合,并将两根U型杆24套于外管I的外周;最后,将外夹板25和内夹板23分别扣合于减振器27外周,并将螺母28与U型杆24连接固定。外管I通过内夹板23和外夹板25夹紧固定于减振器27上。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外管(I)的后端设有端盖(4);夕卜管(I)内固定安装电动机(7),活动安装内管(2);电动机(7)的输出轴(9)上安装丝杠(10);内管(2)的前端伸出外管(I)外,内管(2)的后端设有挡板(5);内管(2)内安装活动头(3)和弹簧(18),活动头(3)的前端伸出内管(2)外,活动头(3)的后端设有限位板(6);弹簧(18)的前端与限位板(6)接触,弹簧(18)的后端与挡板(5)接触;丝杠(10)的前端位于内管(2)内,并且,丝杠(10)与挡板(5)螺纹连接;内管(2)与外管(I)之间安装导向机构;夕卜管(I)内安装控制电路板(8 ),控制电路板(8 )通过导线与电动机(7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由导向槽(15)和导向块(16)构成;外管(I)的内壁上沿外管(I)轴线方向开设导向槽(15),内管(2)的外周设有导向块(16),导向块(16)与导向槽(15)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的前部内侧设有限位环(21);内管(2)的外周设有限位凸沿(17);限位凸沿(17)与限位环(2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8)位于电动机(7)与端盖(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0)的外周设有后挡板(11),后挡板(11)位于内管(2 )外,挡板(5 )的后端设有后挡块(13 ),后挡块(13 )与后挡板(11)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10)的外周设有前挡板(12),前挡板(12)位于内管(2)内;挡板(5)的内壁设有前挡块(14),前挡块(14)与前挡板(12)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的外周活动安装车锁垫板(26),车锁垫板(26)上安装外夹板(25);外管(I)的外周安装两根U型杆(24),两根U型杆(24)位于车锁垫板(26 )的两侧,两根U型杆(24)分别与内夹板(23 )连接,内夹板(23)与外夹板(25)配合能使外管(I)固定于摩托车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遥控电动防盗报警锁包括外管,外管的后端设有端盖;外管内固定安装电动机,活动安装内管;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丝杠;内管的前端伸出外管外,内管的后端设有挡板;内管内安装活动头和弹簧,活动头的前端伸出内管外,活动头的后端设有限位板;弹簧的前端与限位板接触,弹簧的后端与挡板接触;丝杠的前端位于内管内,并且,丝杠与挡板螺纹连接;内管与外管之间安装导向机构;外管内安装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电动机连接。它的锁舌由内管和活动头构成,活动头可相对内管伸缩。若锁舌伸出后活动头触到车轮辐条,活动头会在辐条的阻挡作用下收入内管内;一旦有盗车者移动摩托车时,车轮必然转动,活动头可弹出,插入辐条之间,将车轮锁定。
文档编号B62H5/20GK202669963SQ20122032637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毛洪涛 申请人:毛洪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