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734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轻便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爬楼车,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劳累的活动已经不再需要人亲自动手而是通过借助 机械达到省力高效的目的,但是也并非所有的劳动都得到了机械的帮助。目前楼道中的运输并没有得到安全高效的机械产品帮助而仍然是需要人亲自搬运,一件沉重的货物去需要人去用手搬用肩背还要一步步爬上高高的楼层,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并且长时间搬运或背负重物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这种原始的搬运方式不仅劳民伤财、效率低下而且安全等方面也难有保障。现如今社会老龄化的逐渐加快中市场中的劳动力也将变得越来越少,人力的劳务费用也已经是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的问题也将成为制约一些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行业。现如今一些脏累的劳动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即便有人愿意做那也需要付以高额的报酬,我们现在所要所得不是怎样去寻找廉价的劳动力做这些工作而是要需要设计制造出有用的机械产品来代替人力去进行这些脏累的劳动工作。机械不光是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更是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爬楼叉车的设计就是要改变目前无电梯楼道间货物运输的难题,有了爬楼叉车的帮助不再需要依靠人力的背负和双手的搬运,机械的帮助将会带来搬运工作的便捷高效并且更能够保证货物和人的安全。现有的爬楼车有爬楼方式是通过两排圆轮的更替实现爬楼,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爬楼运输要求但是爬行时不够平稳会对负载货物产生颠簸甚至会造成货物的损坏;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爬楼车是由行李袋附加上爬楼轮和简单支架组合而成,重量轻结构简单爬楼时依靠成120°三角轮交替爬楼但是因为其结构原因也存在爬楼时平稳度不够的缺点另外这款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采用的是人力拉拽的爬楼方式,承载比较轻便的物品时还较为实用但是当承载货物较重时则是比较费力并不能很好的起到省时省力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便爬楼车,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平稳安全、省时省力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便爬楼车,包括L型的载物架,载物架上设手推把柄,载物架的底部通过中间带双向棘轮的连接轴与运动底架活动连接,运动底架上面覆有一层底盘壳支撑载物架,所述的运动底架包括两边的履带传输机构、中间的支撑架、支撑架上的电动机,每边的履带传输机构均包括一个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并排列成呈钝角夹角的V型,V型的成角处为驱动轮设置处,驱动轮与电动机相连,驱动轮与从动轮的轮轴固定在连接板上,驱动轮与从动轮通过履带轮包覆在一起传动,驱动轮处的运动底架底部设有转向轮。所述的连接轴设在两驱动轮的上方位置。[0009]所述的连接轴两端设有压轮。所述的最如边和最后边一组从动轮为双轮轴结构。所述的最后边一个从动轮轮轴上设有刹车摩擦轮。操作者将货物搬到载板上并使用捆绑带将货物固定牢固,然后操作者手持把手通过双向棘轮的控制调节爬楼车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角度以便于操作,固定好倾斜度后启动电源开关操作者手持把手引导爬楼车往楼梯上行驶,履带轮的前部倾斜部分先于楼梯接触并逐步抬高爬楼车,同时双向棘轮调节倾斜度保持货物重心落在连接轴上,当履带轮长平部分与楼梯完全接触后则就可以放心驾驶爬楼车行驶于楼梯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内部结构上采用双电动机驱动,齿轮与履带轮咬合传动的方式,采用双向棘轮控制转动的角度,两个手刹更加安全牢固。内部支撑框架的设计将内部各部分零件与外壳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省时省力。

图I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底架结构图(右侧仅显示了履带轮内的结构);图3为本实用新型履带轮传动结构图;其中,I.载物架,2.手推把柄,3.双向棘轮,4.连接轴,5.底盘壳,6.驱动轮,7.从动轮,8.电动机,9.转向轮,10.履带轮,11.刹车摩擦轮,12.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一种轻便爬楼车,包括L型的载物架1,载物架I上设手推把柄2,载物架I的底部通过中间带双向棘轮3的连接轴4与运动底架活动连接,运动底架上面覆有一层底盘壳5支撑载物架1,所述的运动底架包括两边的履带传输机构、中间的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的电动机8,每边的履带传输机构均包括一个驱动轮6和多个从动轮7,并排列成呈钝角夹角的V型,V型的成角处为驱动轮6设置处,驱动轮6与电动机8相连,驱动轮6与从动轮7的轮轴固定在连接板上,驱动轮6与从动轮7通过履带轮10包覆在一起传动,驱动轮6处的运动底架底部设有转向轮9。连接轴4设在两驱动轮6的上方位置。连接轴4两端设有压轮。最前边和最后边一组从动轮为双轮轴结构。所述的最后边一个从动轮轮轴上设有刹车摩擦轮11。采用两台电动机分别驱动两侧的驱动轮,这样能够为爬楼车工作时提供更大的动力提高了爬楼车的载重量。产品中的履带轮设计为两面均有突起样式,被电动机带动的驱动轮齿轮与履带轮内侧啮合从而带动履带轮的转动,其他橡胶轮均为从动轮,作为主动轮的驱动轮提供动力,从动轮支撑起车体框架从而实现爬楼车的楼梯间行驶。履带轮上的连接轴两侧为压轮保证履带轮呈“V”形,连接轴中间部分放置双向棘轮并且压轮内部包裹有滚珠轴承,这样爬楼车通过此连接轴与底部部分连接并能通过双向棘轮实现可调节角度旋转。底部中间空处用于放置蓄电池供电动机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轻便爬楼车,其特征是,包括L型的载物架,载物架上设手推把柄,载物架的底部通过中间带双向棘轮的连接轴与运动底架活动连接,运动底架上面覆有一层底盘壳支撑载物架,所述的运动底架包括两边的履带传输机构、中间的支撑架、支撑架上的电动机,每边的履带传输机构均包括一个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并排列成呈钝角夹角的V型,V型的成角处为驱动轮设置处,驱动轮与电动机相连,驱动轮与从动轮的轮轴固定在连接板上,驱动轮与从动轮通过履带轮包覆在一起传动,驱动轮处的运动底架底部设有转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便爬楼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轴 设在两驱动轮的上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爬楼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轴两端设有压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便爬楼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最前边和最后边的从动轮均为双轮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便爬楼车,其特征是,所述的最后边一个从动轮轮轴上设有刹车摩擦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爬楼车,包括L型的载物架,载物架上设手推把柄,载物架的底部通过中间带双向棘轮的连接轴与运动底架活动连接,运动底架上面覆有一层底盘壳支撑载物架,所述的运动底架包括两边的履带传输机构、中间的支撑架、支撑架上的电动机,每边的履带传输机构均包括一个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并排列成呈钝角夹角的V型,V型的成角处为驱动轮设置处,驱动轮与电动机相连,驱动轮与从动轮的轮轴固定在连接板上,驱动轮与从动轮通过履带轮包覆在一起传动,驱动轮处的运动底架底部设有转向轮。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B62B5/02GK202765065SQ201220471088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李艳, 曲振波, 周梁, 李洪, 张蓓蓓, 谢琳 申请人:山东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