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734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供公共娱乐场休闲娱乐所用的人力脚踏车,更确切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园的多人脚踏车常采用后多轮串联排列和四轮并联排列的两种形式,它们存在以下问题1.前后轮串联的脚踏车,前面使用者会影响后面使用者的视线,且两个使用者在动カ分配上没有ー个明显的联系。2.四轮并排式的多人脚踏车,所占体积较大,且在行驶中由两人提供动カ,娱乐性不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前面使用者会影响后面使用者的视线与娱乐性不足等问题,提供了ー种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由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车体组件、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向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车体组件包括车把支架、车架、儿童车座、后万向轮与前万向轮,车把支架由一个横梁和一个竖直梁组成的T字形支架。车架的前直角与后直角的底面上依次安装有前万向轮与后万向轮成转动连接,儿童车座螺栓固定于后万向轮正上方的车架上,车把支架通过其竖直梁的底端固定在前万向轮正上方的车架上。左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中的横梁的左端为转动连接,右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中的横梁的右端为转动连接,左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的左直角处为转动连接,右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的右直角处为转动连接。转向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动连接,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转动连接。 控制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固定连接,控制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车把组件包括左车闸、左转向开关、左车把与左车把曲杆。右车把组件包括右车把曲杆、右车闸、右转向开关与右车把。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结构相同,即左车把与右车把结构相同,左车闸与右车闸结构相同,左转向开关与右转向开关结构相同,左车把曲杆与右车把曲杆结构相同。左车闸与左转向开关安装在左车把的两端,右车闸与右转向开关安装在右车把的两端,左车把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左车把曲杆的左端,右车把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右车把曲杆的右端,左车把曲杆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中的横梁左端铰接,右车把曲杆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中的横梁右端铰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左轮架、左车轮、左反馈制动器、左刹车器与左车座。右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右车座、右刹车器、右反馈制动器、右车轮与右轮架。左侧驱动轮总成与右侧驱动轮总成结构相同,即左轮架与右轮架结构相同,左车轮与右车轮结构相同,左车座与右车座结构相同,左反馈制动器、左刹车器、右反馈制动器与右刹车器结构相同。左车轮安装在左轮架的左侧为转动连接,右车轮安装在右轮架的右侧为转动连接,左车座43通过左车座支架安装在左车轮的上方,右车座13通过右车座支架安装在右车轮的上方,左刹车器与左反馈制动器安装在左车座支架后侧的左辅助支架上,右刹车器与右反馈制动器安装在右车座支架后侧的右辅助支架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右车把连杆、右复位机构、斜向连杆、左复位机构、导轨、滑块、转向连杆与左车把连杆。左车把连杆的左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把曲杆的下端铰接,右车把连杆的右端和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把曲杆的下端铰接,左车把连杆的右端与套装在导轨上的滑块的前端面铰接,右车把连杆的左端与滑块29的前端面铰接。导轨与车架的前直角处固定连接,滑块与导轨之间为滑动连接,转向连杆的右端与滑块的顶端面铰接,转向连杆的左端与左复位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的前端铰接,左三孔连杆的后端与斜向连杆的左端铰接,斜向连杆的右端与右复位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的前端铰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复位机构包括有左连接板、左三孔连杆、左套筒、左扭簧、左中间轴与两个结构相同的I号轴承。右复位机构包括有右三孔连杆、右套筒、右连接板、右扭簧、右中间轴与两个结构相同的2号轴承。左复位机构与右复位机构结构相同,即左三孔连杆与右三孔连杆结构相同,左套筒与右套筒结构相同,左扭簧与右扭簧结构相同,左中间轴与右中间轴结构相同,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结构相同,I号轴承与2号轴承结构相同。左连接板、左套筒与左三孔连杆由下至上依次叠置为接触连接,左中间轴插入左连接板、左套筒与左三孔连杆之中,左扭簧套装在左套筒内腔中的左中间轴上,左中间轴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I号轴承安装在左套筒与左三孔连杆上,伸出左连接板底面的左中间轴上安装有I号左螺母,伸出左三孔连杆顶面的左中间轴上安装有2号左螺母,左连接板固定在车架的左直角处,左复位机构中的左套筒采用I号左限位螺栓、2号左限位螺栓和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轮架的右侧固定。右连接板23固定在车架24的右直角处,右复位机构中的右套筒22采用I号右限位螺栓、2号右限位螺栓和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轮架的左侧固定。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右闸线、右转向开关闸线、右反馈闸线、右挡片、左挡片、左反馈闸线、左闸线与左转向开关闸线。 右闸线的上端与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闸固定连接,右闸线的下端与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刹车器固定连接,右反馈闸线的右端与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反馈制动器固定连接,右反馈闸线左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右侧驱动轮总成中右轮架上的右挡片与转向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右转向开关闸线的上端与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转向开关固定连接,右转向开关闸线下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右侧驱动轮总成中右轮架上的右挡片与转向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左闸线的上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闸固定连接,左闸线的下端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刹车器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的左端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反馈制动器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右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左侧驱动轮总成中左轮架上的左挡片与转向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左转向开关闸线的上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转向开关固定连接,左转向开关闸线下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左侧驱动轮总成中左轮架上的左挡片与转向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结构简单,质量较轻,组装方便,操作方便,是ー种较为适合家庭使用、公园出租的ー类产品。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适合一家三ロ进行休闲娱乐,其娱乐性通过两个驾驶者的配合驾驶体现,同时中间儿童车座提供儿童观光的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结构组成的轴测投影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导轨、滑块,转向连杆、左车把连杆与右车把连杆等零件连接关系的局部放大的轴测投影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导轨、滑块,转向连杆、左车把连杆与右车把连杆等零件连接关系的局部放大的轴测投影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左三孔连杆、扭簧、左套筒、连接板与轴等零件连接关系的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左轮架、左三孔连杆、左车轮、左刹车器与左反馈制动器等零件的局部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中的自动差速平衡原理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左挡片、左反馈闸线、左三孔连杆、左转向开关闸线与左轮架等零件连接关系的局部轴测投影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中的原地小半径转向机构原理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左车座支架、其后的左辅助支架安装和左轮架左侧连接关系的轴测投影图;图中1.左车闸,2.左转向开关,3.左车把,4.左车把曲杆,5.车把支架,6.右车把曲杆,7.右车闸,8.右转向开关,9.右车把,10.右闸线,11.右转向开关闸线,12.右车把连杆,13.右车座,14.右刹车器,15.右反馈制动器,16.右车轮,17.右轮脚蹬,18.右轮架,19.右反馈闸线,20.右挡片,21.右三孔连杆;22.右套筒,23.右连接板;24.车架,25.斜向连杆,26.儿童车座;27.后万向轮,28.导轨,29.滑块,30.前万向轮;31.转向连杆,32.左连接板,33.左套筒,34.左三孔连杆,35.左挡片,36.左反馈闸线,37.左轮架,38.左车轮,39.左轮脚蹬,40.左反馈制动器,41.左刹车器,42.左车把连杆,43.左车座,44.左闸线,45.左转向开关闸线,46.左扭簧,47.左中间轴,48.1号左限位螺栓,49. 2号左限位螺栓,50.左车座支架,51.右车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參阅
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由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车体组件、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向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所述的左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左轮架37、左车轮38、左轮脚蹬39、左反馈制动器40、左刹车器41、左车座支架50与左车座43。所述的右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右车座13、右刹车器14、右反馈制动器15、右车轮16、右轮脚蹬17、右车座支架51与右轮架18。左侧驱动轮总成与右侧驱动轮总成结构对称相同,其中左轮架37与右轮架18的结构对称相同,起到安装左车轮38、左车座支架50、左车座43与右车轮16、右车座支架51、右车座13的作用,并和车架24转动连接。左轮架37与右轮架18皆是采用方形截面空心钢管和圆形截面空心钢管焊接而成的日字形的或者说是双矩形的结构框架,左车轮38安装在左轮架37左侧的采用圆形空心钢管焊接而成的小宽度的矩形框架内为转动连接,右车轮16安装在右轮架18右侧的采用圆形空心钢管焊接而成的小宽度的矩形框架内为转动连接。左车座支架50与右车座支架51结构相同,左车座支架50与其后的左辅助支架(位于左车轮38的两侧,图9中只画出ー侧)安装在左轮架37中小宽度的矩形框架的上边构成三角形结构框式,右车座支架51与其后的右辅助支架安装在右轮架18中小宽度的矩形框架的上边构成三角形结构框式,左辅助支架与右辅助支架结构相同。左车轮38与右车轮16结构对称相同,左车轮38与右车轮16均采用ISO标准20英寸系列车轮。左反馈制动器40与左刹车器41起到制动左车轮38的作用;右反馈制动器15与右刹车器14起到制动右车轮16的作用,左反馈制动器40、左刹车器41、右反馈制动器15与右刹车器14的结构相同,皆采用自行车闸线式刹车器。左轮脚蹬39与右轮脚蹬17的结构相同,分别安装在左车轮38与右车轮16的轮轴上。參阅
图1,左车座43与右车座13的结构相同,左车座43通过左车座支架50安装在左车轮38的上方,右车座13通过右车座支架51安装在右车轮16的上方。左刹车器41与左反馈制动器40安装在左车座支架50后侧的左辅助支架上,右刹车器14与右反馈制动器15安装在右车座支架51后侧的右辅助支架上。所述的车体组件包括车把支架5、车架24、儿童车座26、后万向轮27与前万向轮30。车体组件中的车架24起到支撑与连接其它组件的作用。车架24是采用方形截面空心钢管与螺栓连接成正方形结构的框架。前万向轮30、后万向轮27均采用6英寸系列橡胶材料标准万向轮,前万向轮30与后万向轮27依次安装在车架24前直角处与后直角处的底面上成转动连接,前万向轮30与后万向轮27的回转轴线与车架24前直角处与后直角处的底面平行,前万向轮30与后万向轮27起到支撑车架24的作用。儿童车座26为ー适合4到10周岁儿童乘坐的座位,利用螺栓固定于车架24上即后万向轮27正上方的车架24上。车把支架5为采用正方形系列(实施例中采用40X40)铝合金型材制成的T字形支架,其由一个横梁和一个竖直梁的顶端固定连接而成,车把支架5起到支撑连接左车把曲杆4与右车把曲杆6的作用,车把支架5通过其竖直梁的底端螺栓或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于车体24上,确切地说,固定连接在前万向轮30正上方的车架24上。所述的左车把组件包括左车闸1、左转向开关2、左车把3与左车把曲杆4。所述的右车把组件包括右车把曲杆6、右车闸7、右转向开关8与右车把9。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结构对称相同,即左车把3与右车把9结构相同,左车把3与右车把9的两端套装有适合人体手部握持的橡胶把套,左车闸I与右车闸7结构对称相同,左转向开关2与右转向开关8结构对称相同,左车把曲杆4与右车把曲杆6结构对称相同,左车把3的两端部位设置有左车闸I与左转向开关2,右车把9的两端部位设置有右车闸7与右转向开关8。左车把曲杆4与右车把曲杆6的结构相同,左车把曲杆4与右车把曲杆6均采用方形截面钢管焊接形成直角形的曲杆类结构件,左车把曲杆4的左端与右车把曲杆6的右端依次和左车把3与右车把9焊接成为一整体。左车把曲杆4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的左端在竖直面内成铰接,右车把曲杆6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的右端在竖直面内成铰接。左车闸1、左转向开关2、右车闸7、右转向开关8均采用自行车杠杆式结构车闸,左车闸1、左转向开关2、右车闸7、右转向开关8依次和控制机构中的左闸线44、左转向开关闸线45、右闸线10、右转向开关闸线11的一(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右车把连杆12、右复位机构、斜向连杆25、左复位机构、导轨28、滑块29、转向连杆31与左车把连杆42。转向机构中的左车把连杆42与右车把连杆12的结构相同,左车把连杆42的一(左)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把曲杆4的下端在一个竖直平面内铰接,右车把连杆12的一(右)端和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把曲杆6的下端在一个竖直平面内铰接,左车把曲杆4与右车把曲杆6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左车把连杆42的另ー(右)端与套装在导轨28上的滑块29的处于另一个竖直平面内的前端面铰接,右车把连杆12的另ー(左)端与套装在导轨28上的滑块29的处于另一个竖直平面内的前端面铰接;由于左车把曲杆4、右车把曲杆6所处的竖直平面与滑块29的前端面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以将左车把连杆42与右车把连杆12设置成弯折两次的曲杆结构件。导轨28与车架24的前端(直角处)固定(螺栓或焊接)连接,滑块29与导轨28之间为滑动连接。导轨28、滑块29的截面形状可选T字形、等腰梯形、圆弧形或三角形导轨与滑槽,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圆弧形导轨与圆弧形滑槽。转向连杆31的一(右)端与滑块29的处于水平面内的顶端面铰接,转向连杆31的另ー(左)端与左复位机构中的处于水平面内的左三孔连杆34的一(前)端铰接。左复位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34的另ー(后)端与斜向连杆25的一(左)端铰接,斜向连杆25的另ー(右)端与右复位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21 — (前)端铰接。參阅图4,所述的左复位机构包括有左连接板32、左三孔连杆34、左套筒33、左扭簧46、左中间轴47与两个结构相同的I号轴承;右复位机构包括有右三孔连杆21、右套筒22、右连接板23、右扭簧、右中间轴与两个结构相同的2号轴承。左复位机构与右复位机构结构对称相同,即左三孔连杆34与右三孔连杆21结构相同,左三孔连杆34与右三孔连杆2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孔,左三孔连杆34与右三孔连杆21的两端均设置成叉形,左三孔连杆34与右三孔连杆21的两端均设置有叉形端通孔,叉形端通孔的回转轴线和中间孔的回转轴线对称平行;左套筒33与右套筒22结构相同,左扭簧46与右扭簧结构相同,左中间轴47与右中间轴结构相同,I号轴承与2号轴承结构相同,左连接板32与右连接板23结构相同。左连接板32、左套筒33与左三孔连杆34由下至上依次叠置对中成接触连接,左中间轴47插入左连接板32、左套筒33与左三孔连杆34对中的孔中,左扭簧46套装在处于左套筒33内腔中的左中间轴47上,左扭簧4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套筒33的内腔底部与左三孔连杆34上,左中间轴47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I号轴承安装在左套筒33与左三孔连杆34的轴承孔上,伸出左连接板32底面的左中间轴47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与左连接板32的底面为接触连接,伸出左三孔连杆34顶面的左中间轴47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与左三孔连杆34的顶面为接触连接。适当调整上、下螺母的松紧可以实现左三孔连杆34与左套筒33之间有OO至80范围的转动,00至80的转动范围由I号左限位螺栓48与2号左限位螺栓49限制实现,并可以实现左套筒33相对于左连接板32的转动,左套筒33孔中装配的左扭簧46使左三孔连杆34复位。左连接板32与车架24的左角处采用焊接方式或螺栓固定连接。參阅图7,左复位机构通过其中的左套筒33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轮架37的右侧(确切地说是和左轮架37的右端面接触后)螺栓固连成为一体,此处固定螺栓就是I号左限位螺栓48与2号左限位螺栓49,I号左限位螺栓48与2号左限位螺栓49既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又起到定位的作用。右连接板23、右套筒22与右三孔连杆21由下至上依次叠置对中成接触连接,右中间轴插入右连接板23、右套筒22与右三孔连杆21对中的孔中,右扭簧套装在处于右套筒22内腔中的右中间轴上,右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右套筒22的内腔底部与右三孔连杆21上,右中间轴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2号轴承安装在右套筒22与右三孔连杆21的轴承孔上,伸出右连接板23底面的右中间轴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与右连接板23的底面为接触连接,イ申出右三孔连杆21顶面的右中间轴上安装有螺母,螺母与右三孔连杆21的顶面为接触连接。适当调整上、下螺母的松紧可以实现右三孔连杆21与右套筒22之间有00至80范围的转动,00至80的转动范围由I号右限位螺栓与2号右限位螺栓限制实现,并可以实现右套筒22相对于右连接板23的转动,右套筒22孔中装配的右扭簧使右三孔连杆21复位。右连接板23与车架24的右角处采用焊接方式或螺栓固定连接。右复位机构通过其中的右套筒22与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轮架18的左侧(确切地说是和右轮架18的左端面接触后)螺栓固连接成为一体,此处固定螺栓就是和I号左限位螺栓48与2号左限位螺栓49相同的I号右限位螺栓与2号右限位螺栓,I号右限位螺栓与2号右限位螺栓既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又起到定位的作用。參阅
图1,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右闸线10、右转向开关闸线11、右反馈闸线19、右挡片20、左挡片35、左反馈闸线36、左闸线44与左转向开关闸线45。
`[0050]控制机构中的左闸线44、左反馈闸线36、左转向开关闸线45、右闸线10、右转向开关闸线11、右反馈闸线19均采用自行车闸线,即外部为闸线套,内部线芯结构。左挡片35通过螺栓固定在左轮架37的右侧,右挡片20通过螺栓固定在右轮架18的左侧,左挡片35与右挡片20上分別设置有2个只能让闸线中的线芯通过而闸线套却不能通过的通孔,所以左挡片35与右挡片20起到隔离闸线套和线芯的作用。右闸线10的上端与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闸7固定连接,右闸线10的下端与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刹车器14固定连接,右反馈闸线19的右端与右反馈制动器15固定连接,右反馈闸线19左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右侧驱动轮总成中右轮架18左侧的右挡片20与转向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21的后端固定连接。右转向开关闸线11的上端与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转向开关8固定连接,右转向开关闸线11下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右侧驱动轮总成中右轮架(18)左侧的右挡片20与转向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21的后端固定连接。左闸线44的上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闸I固定连接,左闸线44的下端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刹车器41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36的左端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反馈制动器40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36右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左侧驱动轮总成中左轮架37右侧的左挡片35与转向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34的后端固定连接。左转向开关闸线45的上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转向开关2固定连接,左转向开关闸线45下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左侧驱动轮总成中左轮架37右侧的左挡片35与转向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34的后端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36与左转向开关闸线45的一端和左三孔连杆34的后端固定连接是采用螺栓压紧的方式固定,右反馈闸线19与右转向开关闸线11的一端和右三孔连杆21的后端固定连接是采用螺栓压紧的方式固定。左反馈闸线36采用等间距捆绑的方式固定在左轮架37上,左闸线44与左转向开关闸线45采用等间距捆绑的方式固定在左车把曲杆4上,右反馈闸线19采用等间距捆绑的方式固定在右轮架18上,右闸线10与右转向开关闸线11采用等间距捆绑的方式固定在右车把曲杆6上。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的操作方法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的启动先保证儿童车座26上的儿童安全后,左车座43与右车座13上的左右驾驶者(父母)方可启动驾驶。启动时,左右驾驶者应相互配合以低速并且是差别不大的速度蹬踏左轮脚蹬39与右轮脚蹬17,使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的稳定启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直线行驶中稳定性的实现參阅图4至图6,当左车轮38的轮速过快时,左三孔连杆34会相对左轮架37产生一小角度的转动量,该转动量通过左反馈闸线36反馈至左反馈制动器40,使左车轮38的轮速降低,之后位于左套筒33中的扭簧46使左三孔连杆34复位,完成差速平衡过程。同理当右车轮16的轮速过快时,右三孔连杆21会相对右轮架18产生ー小角度的转动量,该转动量通过右反馈闸线19反馈至右反馈制动器15,使右车轮16的轮速降低,之后位于右套筒22中的与扭簧46结构相同的右扭簧使右三孔连杆21复位,完成差速平衡过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的转向操作以右转向为例,右侧驾驶者首先握下右转向开关8,同时握下右车闸7降低右车轮16的轮速,左侧驾驶者提高左车轮38的轮速,左车轮38与右车轮16产生速度差,使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得以转向即向右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的原地小半径转向操作參阅
图1至图3与图8,两个使用者操作左车把3、右车把9,通过左车把曲杆4、右车把曲杆6、左车把连杆42、右车把连杆12、滑块29组成的曲柄滑块机构,转向连杆31、左三孔连杆34、右三孔连杆21、斜向连杆25组成的双曲柄机构,使左车轮38、右车轮16形成ー较大角度,单侧使用者提供动カ时,该脚踏车便能绕等于车体宽度一半的半径原地转向。左侧驾驶者在竖直平面内向下压动左车把3,使左车轮38、右车轮16形成ー个较大角度,左侧(某侧)驾驶者提供动力,另ー侧驾驶者停止提供动力,便能驱动脚踏车绕等于车体宽度一半的半径原地转向。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的制动操作參阅
图1,左驾驶者与右驾驶者有制动意向时,必须同时握下左车闸I与右车闸7,使左刹车器41、右刹车器14同时工作,即卡紧左车轮38与右车轮16不让它转动,实现制动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006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的安全使用儿童车座26上所乘坐的儿童应限制年龄为3周岁与12周岁之间,且儿童须系好安全带后方可启动,左、右成人驾驶者应不大于50周岁。该适合一家三ロ的休闲脚踏车不应在无锁状态下停靠在斜坡路上,防止发生溜车事故。
权利要求1.一种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由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车体组件、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向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 所述的车体组件包括车把支架(5)、车架(24)、儿童车座(6)、后万向轮(27)与前万向轮(30),车把支架(5)由一个横梁和一个竖直梁制成的T字形支架; 车架(24)的前直角与后直角的底面上依次安装有前万向轮(30)与后万向轮(27)成转动连接,儿童车座(26)螺栓固定于后万向轮(27)正上方的车架(24)上,车把支架(5)通过其竖直梁的底端固定在前万向轮(30)正上方的车架(24)上; 左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的左端为转动连接,右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的右端为转动连接,左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的左直角处为转动连接,右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的右直角处为转动连接; 转向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动连接,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转动连接; 控制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固定连接,控制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车把组件包括左车闸(I)、左转向开关(2)、左车把(3)与左车把曲杆(4);右车把组件包括右车把曲杆(6)、右车闸(7)、右转向开关(8)与右车把(9); 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结构相同,即左车把(3)与右车把(9)结构相同,左车闸(I)与右车闸(7)结构相同,左转向开关(2)与右转向开关(8)结构相同,左车把曲杆(4)与右车把曲杆(6 )结构相同;左车闸(I)与左转向开关(2 )安装在左车把(3 )的两端,右车闸(7 )与右转向开关(8)安装在右车把(9)的两端,左车把(3)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左车把曲杆(4)的左端,右车把(9)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右车把曲杆(6)的右端,左车把曲杆(4)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左端铰接,右车把曲杆(6)的直角处和车把支架(5)中的横梁右端铰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左轮架(37 )、左车轮(38 )、左反馈制动器(40 )、左刹车器(41)与左车座(43 );右侧驱动轮总成包括右车座(13)、右刹车器(14)、右反馈制动器(15)、右车轮(16)与右轮架(18); 左侧驱动轮总成与右侧驱动轮总成结构相同,即左轮架(37)与右轮架(18)结构相同,左车轮(38)与右车轮(16)结构相同,左车座(43)与右车座(13)结构相同,左反馈制动器(40)、左刹车器(41)、右反馈制动器(15)与右刹车器(14)结构相同;左车轮(38)安装在左轮架(37)的左侧为转动连接,右车轮(16)安装在右轮架(18)的右侧为转动连接,左车座(43)通过左车座支架(50)安装在左车轮(38)的上方,右车座(13)通过右车座支架(51)安装在右车轮(16 )的上方,左刹车器(41)与左反馈制动器(40 )安装在左车座支架(50 )后侧的左辅助支架上,右刹车器(14)与右反馈制动器(15)安装在右车座支架(51)后侧的右辅助支架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右车把连杆(12 )、右复位机构、斜向连杆(25 )、左复位机构、导轨(28 )、滑块(29 )、转向连杆(31)与左车把连杆(42); 左车把连杆(42)的左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把曲杆(4)的下端铰接,右车把连杆(12)的右端和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把曲杆(6)的下端铰接,左车把连杆(42)的右端与套装在导轨(28)上的滑块(29)的前端面铰接,右车把连杆(12)的左端与滑块(29)的前端面铰接;导轨(28)与车架(24)的前直角处固定连接,滑块(29)与导轨(28)之间为滑动连接,转向连杆(31)的右端与滑块(29)的顶端面铰接,转向连杆(31)的左端与左复位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34 )的前端铰接,左三孔连杆(34 )的后端与斜向连杆(25 )的左端铰接,斜向连杆(25)的右端与右复位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21)的前端铰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复位机构包括有左连接板(32)、左三孔连杆(34)、左套筒(33)、左扭簧(46)、左中间轴(47)与两个结构相同的I号轴承;右复位机构包括有右三孔连杆(21)、右套筒(22)、右连接板(23)、右扭簧、右中间轴与两个结构相同的2号轴承; 左复位机构与右复位机构结构相同,即左三孔连杆(34)与右三孔连杆(21)结构相同,左套筒(33)与右套筒(22)结构相同,左扭簧(46)与右扭簧结构相同,左中间轴(47)与右中间轴结构相同,左连接板(32)与右连接板(23)结构相同,I号轴承与2号轴承结构相同;左连接板(32)、左套筒(33)与左三孔连杆(34)由下至上依次叠置为接触连接,左中间轴(47)插入左连接板(32)、左套筒(33)与左三孔连杆(34)之中,左扭簧(46)套装在左套筒(33)内腔中的左中间轴(47)上,左中间轴(47)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I号轴承安装在左套筒(33 )与左三孔连杆(34)上,伸出左连接板(32 )底面的左中间轴(47 )上安装有I号左螺母,伸出左三孔连杆(34)顶面的左中间轴(47)上安装有2号左螺母,左连接板(32)固定在车架(24)的左直角处,左复位机构中的左套筒(33)采用I号左限位螺栓(48)、2号左限位螺栓(49)和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轮架(37)的右侧固定;右连接板(23)固定在车架(24)的右直角处,右复位机构中的右套筒(22)采用I号右限位螺栓、2号右限位螺栓和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轮架(18)的左侧固定。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右闸线(10)、右转向开关闸线(11)、右反馈闸线(19)、右挡片(20)、左挡片(35)、左反馈闸线(36)、左闸线(44)与左转向开关闸线(45); 右闸线(10)的上端与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车闸(7)固定连接,右闸线(10)的下端与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刹车器(14)固定连接,右反馈闸线(19)的右端与右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右反馈制动器(15)固定连接,右反馈闸线(19)左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右侧驱动轮总成中右轮架(18)上的右挡片(20)与转向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21)的后端固定连接,右转向开关闸线(11)的上端与右车把组件中的右转向开关(8)固定连接,右转向开关闸线(11)下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右侧驱动轮总成中右轮架(18)上的右挡片(20)与转向机构中的右三孔连杆(21)的后端固定连接;左闸线(44)的上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车闸(I)固定连接,左闸线(44)的下端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刹车器(41)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36)的左端与左侧驱动轮总成中的左反馈制动器(40)固定连接,左反馈闸线(36)右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左侧驱动轮总成中左轮架(37 )上的左挡片(35 )与转向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34)的后端固定连接,左转向开关闸线(45)的上端与左车把组件中的左转向开关(2)固定连接,左转向开关闸线(45 )下端的线芯穿过固定在左侧驱动轮总成中左轮架(37 )上的左挡片(35 )与转向机构中的左三孔连杆(34)的后端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合一家三口的休闲脚踏车,其由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车体组件、左车把组件、右车把组件、转向机构与控制机构组成。车体组件中的车把支架(5)通过其竖直梁固定在车架(24)上;左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横梁左端转动连接,右车把组件安装在车把支架(5)中横梁右端转动连接;左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左直角处,右侧驱动轮总成安装在车架(24)右直角处;转向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转动连接,转向机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与右侧驱动轮总成转动连接;控制机构的一端和左车把组件与右车把组件固定连接,控制机构的另一端和左侧驱动轮总成、右侧驱动轮总成与转向机构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2K13/06GK202863667SQ20122047063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6日
发明者巩明德, 梁燚杰, 袁强, 胡博钦, 覃永进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