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121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车辆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车辆控制系统供装设于具有一作动部、至少二固定部及一作动装置的车辆,该车辆控制系统包含一中心线体、一第一套体及一外套体。该中心线体的二端分别与该作动部及该作动装置连接,该作动部经由该中心线体可控制地驱使该作动装置作动。该第一套体套设于该中心线体且连续延伸于该作动部与该作动装置之间并可与该中心线体相对滑动。该外套体套设于该第一套体,且设于该作动部与其中一固定部之间、以及设于该作动装置与另一固定部之间。藉此,可防止中心线体受潮、锈蚀,确保该中心线体的作动正常及增加车辆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并且可减少中心线体轴向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而轻松、滑顺、精准使作动装置作动。
【专利说明】车辆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特别是有一种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车辆如自行车或机车上用于刹车及变速的导线,是由复数条线材所制成的索线,该索线外实质上的全长套设有一导线管,通过刹车把手或变速把手的致动该索线控制刹车器或变速器作动。
[0003]由于该索线大部分是以捻卷而成,其具有扭转的外表面,而该索线全长皆套设有导线管,因此该索线与导线管的内表面会产生及大的摩擦阻力而不利于刹车作动及控制,且在长时间的接触摩擦后,该索线会产生磨损而常需更换。此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雨水的渗入、或灰尘卡积等原因,使得该索线受潮、锈蚀而减少使用寿命。
[0004]另外,已知也有仅在位于刹车把手或变速把手与一邻近固定部之间的索线部分、以及在刹车器或变速器与一邻近固定部之间的索线部分套设有导线管,中间部分的索线完全裸露。此结构虽可降低索线作动时的摩擦阻力,然而,不仅在套设有导线管的索线部分有雨水的渗入、灰尘卡积而使得该索线受潮、锈蚀的问题,完全裸露的索线部分更完全无受到任何隔绝及保护,更容易锈蚀,因此使用寿命更短。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车辆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可防止中心线体受潮、锈蚀,确保该中心线体的作动正常及增加车辆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并且可减少中心线体轴向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而轻松、滑顺、精准使作动装置作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系统,供装设于一车辆,该车辆设有一可操作的作动部、至少二供固定该车辆控制系统的固定部及一作动装置,该作动装置包括刹车装置、变速装置或油路控制装置,该车辆控制系统包含一中心线体、一第一套体及一外套体。该中心线体的二端分别与该作动部及该作动装置连接,该作动部经由该中心线体可控制地驱使该作动装置作动。该第一套体套设于该中心线体且连续延伸于该作动部与该作动装置之间并可与该中心线体相对滑动。该外套体套设于该第一套体,且设于该作动部与其中一固定部之间、以及设于该作动装置与另一固定部之间。
[0008]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另包括一第二套体,该第二套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套体。
[0009]所述第一套体实质上套设于所述作动部与所述作动装置间的全长。
[0010]其中位于所述二固定部间的部分中心线体外依序至少套设有所述第一套体及所述第二套体。
[0011]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中心线体之间设有润滑物质。
[0012]所述第二套体的材质为聚乙烯。[0013]所述外套体由一长条件连续螺旋所形成,或由复数个壳件可拆组地沿所述外套体的一中心轴向顺序组接而成。
[0014]所述中心线体在其二端至少其中之一套设有一第三套体。
[0015]所述第二套体与所述第一套体可相对滑动。
[0016]所述车辆具有一管件,该管件围构有一内部空间及包括所述至少二固定部,所述至少二固定部为连通该内部空间的通口,相套设的所述第一套体及所述中心线体由其中一通口进入该内部空间并由另一通口伸出该管件外。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可防止该中心线体受潮、锈蚀,确保该中心线体的作动正常及增加车辆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且可减少该中心线体轴向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而轻松、滑顺、精准使该作动装置作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车辆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车辆控制系统的局部剖面图。
[0022]图5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车辆控制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100:车辆控制系统;1:作动部;2:固定部;3:作动装置;10:中心线体;20:第一套体;30:第二套体;40:外套体;40’:外套体;41:壳件;50:第三套体;60:管件;61:内部空间;62、63: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0026]请参考图1及图2,其显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车辆控制系统100供装设于一车辆(例如自行车、机车、汽车),该车辆设有一可操作的作动部1、至少二供固定该车辆控制系统100的固定部2及一作动装置3。该作动部I例如为刹车握把、变速把手或油路控制件,该作动装置3例如为刹车装置、变速装置或油路控制装置。
[0027]请进一步参考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车辆控制系统100包含一中心线体
10、一第一套体20、一第二套体30、一外套体40及一第三套体50。
[0028]该中心线体10的二端分别与该作动部I及该作动装置3连接,该作动部I经由该中心线体10可控制地驱使该作动装置3作动。举例而言,该中心线体10为一刹车线,按压刹车握把可拉动该刹车线而致动一刹车组件进行刹停动作。该中心线体10可由多数线材绞制而成而具有扭转周面,或可为单一线材而具有相对平滑周面。
[0029]该第一套体20套设于该中心线体10且连续延伸于该作动部I与该作动装置3之间并可与该中心线体10轴向相对滑动。其中,至少在该第一套体20的内外表面形成有具有自润特性的薄层,该薄层的材质为铁氟龙、聚四氟乙烯(PTFE)、苯酚(PHENOL)、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丙烯(PP)、聚二醚酮(PEEK)、聚苯硫醚(PPS)或聚氯化三氟乙烯(PCTFE)。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套体20整体是由上述其中一材质所制成,然也可依需要将该第一套体20的内、外表面分别以上述其中二相异材质所制成。较佳地,该第一套体20实质上套设于该中心线体10位于该作动部I与该作动装置3间的全长(然并不以此为限),如此可利用该第一套体20的自润特性减低与该中心线体间的摩擦,而使刹车作动轻松、滑顺、精准。
[0030]该第二套体30套设于该第一套体20。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套体30实质上套设于该第一套体20的全长,然依据不同设置需求,该第二套体30也可长于或短于该第一套体20。较佳地,该第二套体30的材质为塑胶材质,例如:聚氨酯(I3U)、聚乙烯(PE),较佳为PE如此该第二套体30具有极好的耐高压、抗振动、耐腐蚀、耐磨损、耐气候、耐曲折性能、质轻、伸缩及弯曲能力佳等特性。然而,该第二套体30的材质也可为金属或复合材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套体20相对于该中心线体10的摩擦力小于该第二套体30相对于该第一套体20的摩擦力,如此在该作动部I带动该中心线体10轴向移动时,该第二套体30相对于该第一套体20较不易相对移动,而该中心线体10相对于该第一套体20较易相对移动,藉此可减少该中心线体10轴向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而轻松、滑顺、精准使该作动装置3作动。
[0031]较佳地,该第一套体20与该中心线体10之间设有润滑物质,例如润滑油或此类物质,如此更可减低该中心线体10与该第一套体20间的摩擦阻力。除此之外,该润滑物质也可包覆该中心线体10,防止该中心线体10受潮、锈蚀,可延长使用寿命。此外,该第二套体30与该第一套体20可相对滑动,该第二套体30与该外套体40也可相对滑动,如此当该中心线体10轴向移动而可能牵动该第一套体20时,该第二套体30对于该第一套体20及该外套体40仅会产生极小摩擦阻力,因此更有利于该中心线体10的移动;并且可提供该中心线体10、该第一套体20及该第二套体30安装、设置时的弯曲变形空间,如此也可降低因车辆控制系统弯曲变形造成抵压接触而产生的摩擦阻力。
[0032]该外套体40套设于该第二套体30,且设于该作动部I与其中一固定部2之间、以及设于该作动装置3与另一固定部2之间(如图1所示),可提供该中心线体10所需的支撑、固定、保护、导引所需。然该外套体40也可实质上套设于该第二套体30的全长,以保护该第二套体30而免于受外物或外力破坏。较佳地,该外套体40为铝或不锈钢,更提供该中心线体10、该第一套体20及该第二套体30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套体40由一长条件连续螺旋所形成的管形件。然在本发明如图5所示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外套体40’可包括复数个壳件41,该等壳件41可拆组地沿该外套体40’的一中心轴向顺序组接。
[0033]在本实施例中,复数第三套体50套设于该中心线体10在靠近该作动部I及该作动装置3的二端外部、以及套设于该中心线体10在靠近该固定部2之处,当然该第三套体50的套设位置是可选择的,例如该第三套体50仅套设于该中心线体10在靠近该作动部I及该作动装置3的二端外部。清楚地说,该第三套体50为可轴向伸缩的元件,材质较佳为塑胶或橡胶。通常该中心线体10在靠近该作动装置3的一末端连接该作动装置3,故大多为裸露于外界,容易进水、进尘而锈蚀、卡垢,影响操作、作动及效果,该第三套体50可防水、尘进入该车辆控制系统100内部,可防止该中心线体10受潮、锈蚀,且可确保该中心线体10的作动正常。而,该第三套体50可轴向伸缩有利于不同空间限制的安装。可理解的是,也可仅在该中心线体10其中一端套设有一该第三套体50。
[0034]要说明的是,基于本发明的精神,该车辆控制系统100的结构可加以变化设计,例如,可仅在该中心线体10外套设有该第一套体20而不套设该第二套体30,或在该二固定部2间的部分中心线体10的全长外依序套设有该第一套体20及该第二套体30,或依序套设有该第一套体20、该第二套体30及一外套体(可与前述的外套体不同或同一元件)。其中,在该二固定部2间的部分中心线体10的全长外至少套设有该第一套体20,可防止该中心线体10受潮、锈蚀,且可确保该中心线体10的作动正常。此外,该第三套体50也可不设。
[0035]请参考图6,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车辆具有一管件60,该管件60可为单一管体,或可为由多数管体所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该管件60为一自行车的上管,该管件60围构有一内部空间61及具有至少二固定部62、63,该至少二固定部62、63为连通该内部空间的通口结构,相套设的第一套体及中心线体由其中一通口进入该内部空间61并由另一通口伸出该管件60外,如此,该第一套体及该中心线体可获得更佳的防潮、防锈蚀等防护效果。
[0036]综上,本发明车辆控制系统的结构可防止该中心线体受潮、锈蚀,确保该中心线体的作动正常及增加车辆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且可减少该中心线体轴向移动时的摩擦阻力,而轻松、滑顺、精准使该作动装置作动。
[0037]综上所述,本发明车辆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实用性及效益上,确实是完全符合产业上发展所需,且所揭露的结构发明也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所以其具有新颖性应无疑虑,又本发明可较之现有结构更具功效的增进。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控制系统,供装设于一车辆,该车辆设有一可操作的作动部、至少二供固定该车辆控制系统的固定部及一作动装置,该作动装置包括刹车装置、变速装置或油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控制系统包含: 一中心线体,二端分别与该作动部及该作动装置连接,该作动部经由该中心线体可控制地驱使该作动装置作动; 一第一套体,套设于该中心线体且连续延伸于该作动部与该作动装置之间并可与该中心线体相对滑动; 一外套体,套设于该第一套体,且设于该作动部与其中一固定部之间、以及设于该作动装置与另一固定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另包括一第二套体,该第二套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套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实质上套设于所述作动部与所述作动装置间的全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所述二固定部间的部分中心线体外依序至少套设有所述第一套体及所述第二套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中心线体之间设有润滑物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体的材质为聚乙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体由一长条件连续螺旋所形成,或由复数个壳件可拆组地沿所述外套体的一中心轴向顺序组接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线体在其二端至少其中之一套设有一第三套体。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体与所述第一套体可相对滑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一管件,该管件围构有一内部空间及包括所述至少二固定部,所述至少二固定部为连通该内部空间的通口,相套设的所述第一套体及所述中心线体由其中一通口进入该内部空间并由另一通口伸出该管件外。
【文档编号】B62L3/02GK103935445SQ201310021864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温芫鋐 申请人:温芫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