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315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动力踏板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踏板、棘轮和至少一个车轮,所有所述车轮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所有所述车轮中至少一个设为驱动车轮,所述踏板的一端经踏板轴与所述车架摆动连接,在所述踏板和所述车架之间设复位弹性体,所述踏板与弧形齿条固连,所述踏板经所述弧形齿条再经所述棘轮驱动所述驱动车轮。本发明所公开的所述动力踏板车是一种以人的力量和/或动物的力量为主动力源的新型车辆,其前进的力量可大于普通人力车和畜力车,其在行驶安全性、娱乐性以及对人体锻炼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自行车。
【专利说明】动力踏板车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一种动力踏板车。
【背景技术】
[0003]人力车需要人在路上移动对车辆进行牵引或推进,这样会影响车辆的涉水性;畜力车需要牲畜在路上移动对车辆进行牵引或推进,这样对于牲畜的控制较难;自行车是依靠人的两只腿蹬踏板而向前行驶,人蹬踏板的时候,一般说来是需要坐在自行车的车座上,这样行走的力量有限,而且当自行车作为锻炼的工具使用时,人整体的锻炼程度也受影响,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以人的力量行驶或以动物(例如犬、马、牛等)的力量行驶的车辆。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踏板、棘轮和至少一个车轮,所有所述车轮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所有所述车轮中至少一个设为驱动车轮,所述踏板的一端经踏板轴与所述车架摆动连接,在所述踏板和所述车架之间设复位弹性体,所述踏板与弧形齿条固连,所述踏板经所述弧形齿条再经所述棘轮驱动所述驱动车轮。
[0005]方案2: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动力踏板车还包括附属踏板和附属棘轮,所述附属踏板的一端经附属踏板轴与所述车架摆动连接,在所述附属踏板和所述车架之间设附属复位弹性体,所述附属踏板与附属弧形齿条固连,所述附属踏板经所述附属弧形齿条再经所述附属棘轮驱动所述驱·动车轮。
[0006]方案3:在方案I的基础上,所述踏板轴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
[0007]方案4:在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踏板轴水平设置,所述附属踏板轴水平设置;或所述踏板轴竖直设置,所述附属踏板轴竖直设置。
[0008]方案5: —种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踏板和至少一个车轮,所有所述车轮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所有所述车轮中至少一个设为驱动车轮,在所述车架上设置踏板轴,在所述踏板上设踏板齿轮,所述踏板齿轮与所述踏板轴转动连接,所述踏板经所述踏板齿轮直接驱动所述驱动车轮或经棘轮驱动所述驱动车轮。
[0009]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所述踏板轴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
[0010]本发明中,上述所有技术方案中,都可以选择性地将所述车轮设为四个,其中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另外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两轴前后布置;或选择性地将所述车轮设为三个,其中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此轴与第三个所述车轮的轴前后布置;或选择性地将所述车轮设为两个,两个所述车轮的轴前后布置。
[0011]方案7:—种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A、车架B、踏板、棘轮和至少两个车轮轴,至少一个所述车轮轴设置在所述车架A上,其余所有所述车轮轴设置在所述车架B上,每个所述车轮轴上至少设一个所述棘轮,每个所述棘轮与至少一个车轮配合连接,所述车架A和所述车架B之间滑动连接,在所述车架A和所述车架B之间设复位弹性体,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车架B上,在所述车架A上设反力作用部件。
[0012]本发明中,当人和/或动物踏触所述踏板时,需要一个着力部件才能使所述行走动力车辆按要求行驶,这个着力部件在本发明中定义为所谓的“反力作用部件”,所述反力作用部件可以是支撑件,也可以是绳索;例如,驱动所述行走动力车辆的是人时,所述反力作用部件可设为人用肩带或腰带,再例如,驱动所述行走动力车辆的是动物时,所述反力作用部件可以是动物专用的拉车套。
[0013]本发明中,可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在对所述驱动车轮输出动力时引入变速机构,所谓的“变速机构”可以是固定传动比而传动比不等于I的增速或减速机构,也可以是传动比可以调整的传动机构,例如变速箱。
[0014]本发明中,所谓的“所有所述车轮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是所述车轮的轴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车轮可以旋转,所述车轮承载所述车架。
[0015]本发明中,所谓的“所述踏板经所述棘轮对所述驱动车轮输出动力”是指当所述踏板向某一个方向移动时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棘轮进而对所述驱动车轮输出动力,所述踏板向另一个方向移动时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棘轮空转,不对所述驱动车轮输出动力,此时所述踏板复位。
[0016]本发明中,所述棘轮和所述附属棘轮都是棘轮,名称不同只是为了区分而定义的。
[0017]本发明中,所述踏板和所述附属踏板都是踏板,名称不同只是为了区分而定义的。
[0018]本发明中,所述复位弹性体和所述附属复位弹性体都是复位弹性体,名称不同只是为了区分而定义的。
[0019]本发明中,所述弧形齿条和所述附属弧形齿条都是弧形齿条,名称不同只是为了区分而定义的。
[0020]本发明中,所述踏板轴和所述附属踏板轴都是踏板轴,名称不同只是为了区分而定义的。
[0021]本发明中,在设有所述棘轮和所述附属棘轮的结构中,所述棘轮和所述附属棘轮可以根据公知技术一体化设置。
[0022]本发明中,在设有所述车架A和所述车架B的结构中,其工作原理是,在人或动物力的间歇作用下,所述车架A和所述车架B之间的距离增加或缩小,并在所述复位弹性体的作用下复位,由于所述棘轮的存在(所述车架A上的所述棘轮和所述车架B上的所述棘轮的旋转和限制旋转的方向相同设置),所述动力踏板车会向一个方向行驶。
[0023]本发明中,应根据车辆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例如刹车、转向、照明、喇叭等。
[0024]本发明中,应根据车辆领域的公知技术,将部分所述车轮设为自适应摆动转向轮。
[0025]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所述动力踏板车在传动过程中,应根据公知技术设棘轮,以满足在所述驱动车轮行走的情况下,驱动件可以处于静止状态,如同自行车在行走时,踏板可以处于静止状态。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公开的所述动力踏板车是一种以人的力量和/或动物的力量为主动力源的新型车辆,其前进的力量可大于普通人力车和畜力车,其在行驶安全性、娱乐性以及对人体锻炼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自行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俯视不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俯视不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I车架,2踏板,21附属踏板,3棘轮,31附属棘轮,4车轮,41驱动车轮,5复位弹性体,51附属复位弹性体,6弧形齿条,61附属弧形齿条,8踏板齿轮,81附属踏板齿轮,9车轮轴,10反作用力部件,11车架A,12车架B。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1、踏板2、棘轮3和两个车轮4,所有所述车轮4与所述车架I车轮式设置,两个所述车轮4中一个设为驱动车轮41,所述踏板2的一端经踏板轴与所述车架I摆动连接,在所述踏板2和所述车架I之间设复位弹性体5,所述踏板2与弧形齿条6固连,所述踏板2经所述弧形齿条6再经所述棘轮3对所述驱动车轮41输出动力,所述两个车轮4的轴前后布置,所述踏板轴水平设置。
[0029]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使所述踏板轴竖直设置,由于此时所述踏板轴和所述车轮4的车轴垂直,需要根据公知常识对所述动力踏板车的传动结构进行调整,增加能够在两个相互垂直的轴之间实现传动的结构。
[0030]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的动力踏板车,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动力踏板车还包括附属踏板21和附属棘轮31,所述附属踏板21的一端经附属踏板轴与所述车架I摆动连接,在所述附属踏板21和所述车架I之间设附属复位弹性体51,所述附属踏板21与附属弧形齿条61固连,所述附属踏板21经所述附属弧形齿条61再经所述附属棘轮31对所述驱动车轮41输出动力,所述附属踏板轴水平设置。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2和所述附属滑板21对称地设置于左右侧,方便人的左右脚的踩踏。
[0032]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使所述踏板轴和所述附属踏板轴竖直设置,由于此时所述踏板轴、所述附属踏板轴分别和所述车轮4的车轴垂直,需要根据公知常识对所述动力踏板车的传动结构进行调整,增加能够在两个相互垂直的轴之间实现传动的结构。
[0033]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以选择性地使所述踏板轴和所述附属踏板轴以水平、竖直之外的其它方式设置。[0034]实施例3
如图4所示的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1、踏板2和两个车轮4,两个所述车轮4与所述车架I车轮式设置,两个所述车轮4中一个设为驱动车轮41,在所述车架I上设置踏板轴,在所述踏板2上设踏板齿轮8,所述踏板齿轮8与所述踏板轴转动连接,所述踏板2经所述踏板齿轮8和棘轮3对所述驱动车轮41输出动力。
[0035]本实施例中,对称设置两套踏板机构,方便人的左右脚的踩踏。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轴竖直设置,具体实施时,所述棘轮3上设置能够和所述踏板齿轮8啮合的齿。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踏板齿轮8和所述踏板2固连,当所述踏板2做摆动时,所述踏板齿轮8在所述踏板2的带动下摆转,并通过所述棘轮3驱动所述驱动车轮41单方向旋转。
[0038]实施例4
如图5所示的动力踏板车,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踏板轴水平设置。
[0039]实施例5
如图6所示的动力踏板车,其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取消所述棘轮3,使所述踏板2经所述踏板齿轮8直接对所述驱动车轮41输出动力。
[0040]本实施例的所述动力踏板车工作时,所述踏板2在间歇踩踏作用下发生运动带动所述踏板齿轮8旋转,通过与所述驱动车轮41共轴设置的另一齿轮与所述踏板齿轮8啮合旋转带动所述驱动车轮41旋转,所述驱动车轮41旋转又带动所述踏板2旋转,所述踏板2旋转一周后回到原来的位置,再一次接受踩踏作用;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对应一个所述踏板齿轮8设置一个以上的所述踏板2。
[0041]本发明中,上述任一实施方式,都可以根据公知常识对所述动力踏板车的结构进行调整(可参考所述驱动车轮41的驱动方式,相对应地在另一车轮4上设置相应的驱动结构),将两个车轮4都设为驱动车轮41 ;或选择性地将所述车轮4设为四个,其中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I车轮式设置,另外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I车轮式设置,两轴前后布置;或选择性地将所述车轮4设为三个,其中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I车轮式设置,此轴与第三个所述车轮4的轴前后布置。
[0042]所述棘轮3的作用一方面实现传动,另一方面使所述驱动车轮41能够始终朝着一个方向旋转,上述所有实施方式中,均将所述棘轮3和所述驱动车轮41共轴设置,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棘轮3可以改为其他设置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0043]实施例6
如图7所示的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A 11、车架B 12、踏板2、棘轮3和两个车轮轴9,一个所述车轮轴9设置在所述车架A 11上,另一个所述车轮轴9设置在所述车架B 12上,每个所述车轮轴9上设一个所述棘轮3,每个所述棘轮3与一个车轮4配合连接,所述车架A 11和所述车架B 12之间滑动连接,在所述车架A 11和所述车架B 12之间设复位弹性体5,所述踏板2设置在所述车架B 12上,在所述车架A 11上设反力作用部件10。
[0044]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轮4顺时针旋转,所述动力踏板车向右行驶,可以通过改变改变所述棘轮3的旋转方向,使所述车轮4逆时针旋转,此时所述动力踏板车向左行驶。
[0045]作为可以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踏板车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所述车轮轴9 ;可以将多于一个所述车轮轴9设置在所述车架A 11上;在每个所述车轮轴9上可以设置多于一个所述棘轮3 ;每个所述棘轮3可以与多于一个所述车轮4配合。
[0046]本发明中,上述所有涉及两个以上所述棘轮3的结构中,应根据公知常识将所有所述棘轮3的旋转方向设为一致,以实现相应的所述车轮4向同一个方向行驶。
[0047]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I)、踏板(2)、棘轮(3)和至少一个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车轮(4)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所有所述车轮(4)中至少一个设为驱动车轮(41),所述踏板(2)的一端经踏板轴与所述车架(I)摆动连接,在所述踏板(2)和所述车架(I)之间设复位弹性体(5),所述踏板(2)与弧形齿条(6)固连,所述踏板(2)经所述弧形齿条(6)再经所述棘轮(3)对所述驱动车轮(41)输出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踏板车还包括附属踏板(21)和附属棘轮(31),所述附属踏板(21)的一端经附属踏板轴与所述车架(I)摆动连接,在所述附属踏板(21)和所述车架(I)之间设附属复位弹性体(51),所述附属踏板(21)与附属弧形齿条(61)固连,所述附属踏板(21)经所述附属弧形齿条(61)再经所述附属棘轮(31)对所述驱动车轮(41)输出动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轴水平设置或竖直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动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轴水平设置,所述附属踏板轴水平设置;或所述踏板轴竖直设置,所述附属踏板轴竖直设置。
5.一种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I)、踏板(2)和至少一个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车轮(4)与所述车架车轮式设置,所有所述车轮(4)至少一个设为驱动车轮(41 ),在所述车架(I)上设置踏板轴,在所述踏板(2 )上设踏板齿轮(8 ),所述踏板齿轮(8 )与所述踏板轴转动连接,所述踏板(2)经所述踏板齿轮(8)直接对所述驱动车轮(41)输出动力或经棘轮(3)对所述驱动车轮(41)输出动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动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轴竖直设置或水平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动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4)设为四个,其中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I)车轮式设置,另外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I)车轮式设置,两轴前后布置。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动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4)设为三个,其中两个共轴式与所述车架(I)车轮式设置,此轴与第三个所述车轮的轴前后布置。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动力踏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4)设为两个,两个所述车轮(4)的轴前后布置。
10.一种动力踏板车,包括车架A (11)、车架B (12)、踏板(2)、棘轮(3)和至少两个车轮轴(9),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车轮轴(9)设置在所述车架A (11)上,其余所有所述车轮轴(9)设置在所述车架B (12)上,每个所述车轮轴(9)上至少设一个所述棘轮(3),每个所述棘轮(3)与至少一个车轮配合连接,所述车架A (11)和所述车架B (12)之间滑动连接,在所述车架A (11)和所述车架B (12)之间设复位弹性体(5),所述踏板(2)设置在所述车架B (12)上,在所述车架A (11)上设反力作用部件(10)。
【文档编号】B62M1/24GK103661756SQ20131066414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7日
【发明者】靳北彪 申请人:摩尔动力(北京)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