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转向机构及其应用的拖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机构,以及其应用的拖车。
背景技术:
平板拖车上设有转向机构,而现有转向机构的左右轮是相互独立,且两者没有用差速器连接,所以在拖动转向的时候,因为内、外转向轮转弯半径相差一个轮距,所以内转向轮和外转向轮的转速及转角会不一致(理论要求内转向轮转角大于外转向轮转角),而普通的拖车前轴左右轮没有自适应转角的机构,故产生运动的不协调,进而导致轮胎磨损就比较快,为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转向匹配,减少轮胎磨损,延长轮胎寿命的转向机构。上述转向机构,包括底板、拉杆和传动杆,底板两侧均转轴连接有转向节,所述拉杆连接于底板上,拉杆通过传动杆与转向节连接,用以带动转向节转向,且所述底板两侧的转向节间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用以带动底板两侧的转向节同向转动。优选的,所述底板仅一侧的转向节上延伸有传动端,传动杆一端与传动端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拉杆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两侧的转向节上相向延伸有联动端,联动端分别与联动杆的两端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联动端均通过拉杆球头与联动杆的两端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两侧均连接有条状的弹性板。优选的,所述底板两侧均连接有L型的前轴。优选的,所述转向节上连接有轮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右转向匹配,减少轮胎磨损,延长轮胎寿命的拖车。上述拖车,包括车身,车身后部设有后轮,车身前部与底板连接,底板两侧的转向节上均设有前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拉杆向右转时,拉杆带动置于右侧的转向节往右转动,此时右侧转向节通过联动杆带动左侧的转向节同时往右转动;同理,当拉杆向左转时,拉杆带动置于右侧的转向节往左转动,此时右侧转向节通过联动杆带动左侧的转向节同时往左转动,从而使得转向机构左右两侧的转向角度匹配,减少了轮胎的磨损,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拆解示意图;[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节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右转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机构的左转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拖车的立体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拖车的转向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包括底板3、拉杆7和传动杆9,所述底板3中部连接有铰接板8,铰接板8与拉杆7的端部通过销钉10实现转轴连接,底板3两侧均转轴连接有一个转向节6,所述转向节6外侧均连接有轮毂5,内侧均延伸有联动端61,两转向节6的联动端61相向延伸(联动端61均呈弧形弯角结构),两个联动端61上均转轴连接有拉杆球头11 (联动端61均通过球销12与拉杆球头11实现转轴连接),两拉杆球头11之间连接有一联动杆2,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转向节6上还延伸有传动端62,传动端62往拉杆7方向延伸;所述拉杆7靠近底板3的端部转轴连接有传动杆9,传动杆9与传动端62转轴连接;更进一步的,底板3后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条状的弹性板1,弹性板I往底板3的后部延伸,与拉杆7延伸方向相反,而底板3前部的两侧均连接有L型的前轴4,当该转向机构用于拖车时,前轴4为拖车的主要受力件。如图3所示,当拉杆7向右转时,拉杆7推动传动杆9,传动杆9通过传动端62推动置于右侧的转向节6往右转动,此时右侧转向节6的联动端61将联动杆2推向左侧,因而联动杆2推动左侧转向节6的联动端61,使得左侧的转向节6同时往右转动;同理,如图4所示,当拉杆7向左转时,拉杆7拉动传动杆9,传动杆9通过传动端62拉动置于右侧的转向节6往左转动,此时右侧转向节6的联动端61将联动杆2拉向右侧,因而联动杆2拉动左侧转向节6的联动端61,使得左侧的转向节6同时往左转动,从而使得转向机构左右两侧的转向角度匹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转向机构的拖车,其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相一致,如图5所示,其区别在于还包括车身13,车身13后部设有后轮14,车身13前部通过两弹性板I与底板3连接,且底板3两侧的转向节6上均设有前轮15 ;如图6所示,当拖车往右转时,置于右侧的前轮15 (即内转向轮)夹角B为22.1°,置于左侧的前轮15 (即外转向轮)夹角A为20.3°,即内转向轮的转角大于外转向轮的转角,符合转向规律,从而减少了轮胎的磨损,增长了轮胎的寿命。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机构,包括底板、拉杆和传动杆,底板两侧均转轴连接有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连接于底板上,拉杆通过传动杆与转向节连接,用以带动转向节转向,且所述底板两侧的转向节间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用以带动底板两侧的转向节同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仅一侧的转向节上延伸有传动端,传动杆一端与传动端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拉杆转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的转向节上相向延伸有联动端,联动端分别与联动杆的两端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端均通过拉杆球头与联动杆的两端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均连接有条状的弹性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均连接有L型的前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上连接有轮毂。
8.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机构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车身后部设有后轮,车身前部与底板连接,底板两侧的转向节上均设有前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及其应用的拖车,两者均包括底板、拉杆和传动杆,底板两侧均转轴连接有转向节,所述拉杆连接于底板上,拉杆通过传动杆与转向节连接,用以带动转向节转向,且所述底板两侧的转向节间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用以带动底板两侧的转向节同向转动;所述拖车还包括车身,车身后部设有后轮,车身前部与底板连接,底板两侧的转向节上均设有前轮;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轮胎左右转向匹配,从而减少了轮胎的磨损,延长了轮胎的寿命。
文档编号B62D7/16GK203047355SQ20132007177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王帅, 冯川, 刘健, 邓恒华 申请人:珠海亿威电动产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