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20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尾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尾箱,包括有箱体和箱盖,其中箱体和箱盖之间通过铰链实现连接,所述的铰链包括有转轴,其中转轴卡入箱体和箱盖相互啮合连接部位处实现箱盖的开启和关闭,在转轴上套设有一扭簧,扭簧的两只脚分别伸入定位在箱体和箱盖上,打开箱盖时箱盖可以自动弹起,并保持住的一定开启状态,在箱体和箱盖关闭接触端面上对应设置有缓冲块,箱盖关闭时,箱体和箱盖上的缓冲块相互接触实现缓冲。
【专利说明】一种后尾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或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是电动车或摩托车用的后尾箱。【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常见的电动车或摩托车上的后尾箱,包括有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通过转轴相连接,箱盖不能自动弹启打开,当要打开箱盖的时候需要人用手掀开箱盖。因此,当使用者手持比较多的物品的时候,使用就不方便了。并且,箱盖也容易从掀开状态突然到关闭状态,容易夹伤人手。另,箱盖和箱体关闭的时候,两者的端面相互配合时会有很响的声音,结构方面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尾箱,打开后箱盖可以自动弹起,并保持住的一定开启状态,箱盖关闭的时候与箱体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使用起来更方便,安全舒适。
[0004]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后尾箱,包括有箱体和箱盖,其中箱体和箱盖之间通过铰链实现连接,所述的铰链包括有转轴,其中转轴卡入箱体和箱盖相互啮合连接部位处实现箱盖的开启和关闭,其特征在于:在转轴上套设有一扭簧,扭簧的两只脚分别伸入定位在箱体和箱盖上,在箱体和箱盖关闭接触端面上对应设置有缓冲块,箱盖关闭时,箱体和箱盖上的缓冲块相互接触实现缓冲。
[0006]所述的缓冲块为圆形柱状体,缓冲块一端卡入箱体和箱盖中的固定孔内,缓冲块的另一端面延伸有帽。
[0007]所述的缓冲块设置在箱体的锁孔的两侧,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箱盖上设置有两个。
[0008]采用上述结构的后尾箱,由于转轴上的扭簧的存在,打开时箱盖可以自动弹起,并保持住的一定开启状态;当箱盖关闭的时候,箱体和箱盖上的缓冲块相互接触实现缓冲,箱盖与箱体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不会突然有“啪”的一声,使用起来更方便,安全舒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A所指部位放大图;
[0011]图3为图1中B所指部位放大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和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5]如图1、2、3、4、5所示,一种后尾箱,包括有箱体I和箱盖2,其中箱体I和箱盖2之间通过铰链实现连接,所述的铰链包括有转轴3,其中转轴3卡入箱体和箱盖相互啮合连接部位处4实现箱盖2的开启和关闭,在转轴3上套设有一扭簧5,扭簧5的两只脚51分别伸入定位在箱体I和箱盖2上,由于转轴3上的扭簧5的存在,打开时箱盖2可以自动弹起,并保持住的一定开启状态。
[0016]在箱体I和箱盖2关闭接触端面上对应设置有缓冲块6,箱盖2关闭时,箱体I和箱盖上2的缓冲块6相互接触实现缓冲。所述的缓冲块6为圆形柱状体,缓冲块6 —端卡入箱体和箱盖中固定,缓冲块6的另一端面延伸有帽61。缓冲块6设置在箱体I的锁孔7的两侧,在箱体I上设置有两个,箱盖2上设置有两个。
[0017]采用上述结构的后尾箱,当箱盖2关闭的时候,箱体I和箱盖2上的缓冲块6相互接触实现缓冲,箱盖2与箱体I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不会突然有“啪”的一声,使用起来更方便,安全舒适。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后尾箱,包括有箱体和箱盖,其中箱体和箱盖之间通过铰链实现连接,所述的铰链包括有转轴,其中转轴卡入箱体和箱盖相互啮合连接部位处实现箱盖的开启和关闭,其特征在于:在转轴上套设有一扭簧,扭簧的两只脚分别伸入定位在箱体和箱盖上,在箱体和箱盖关闭接触端面上对应设置有缓冲块,箱盖关闭时,箱体和箱盖上的缓冲块相互接触实现缓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块为圆形柱状体,缓冲块一端卡入箱体和箱盖中的固定孔内,缓冲块的另一端面延伸有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后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块设置在箱体的锁孔的两侧,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箱盖上设置有两个。
【文档编号】B62J9/00GK203511878SQ201320623940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发明者】周正华 申请人:周正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